一种网络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5741发布日期:2019-02-10 23:14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网络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络控制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网络控制器。



背景技术:

NCU是网络控制器(Net Control Unit)的简称,是自动控制系统的管理层接口,是自控系统实现管理层图形化控制功能的关键部件。

该网络控制器实现了将分散在建筑物各个地方的多个DDC控制器、PLC控制器、智能仪表连接起来,实现数据通信与共享,实现自控系统的远程监控。

它的工作原理说通俗一点就是一台网络交换机的功能,只不过普通的网络交换机只有网络接口,而此网络控制器实现1个网络接口、5个RS232/485串口和4个CAN接口之间的数据任意交换。除了数据交换功能该网络控制器还有一定的数据存储与处理功能,及将收集到数据进行分类与整理,以备管理计算机来查询,并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记录与保存,便于以后查询。但是,现有的网络控制器机箱上设置的防尘网一般不易拆卸,清理不便,不方便使用,并且在潮湿的空气中,水分会进入网路控制器内,久而久之,影响网络控制器的使用寿命和工作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络控制器机箱上设置的防尘网不易拆卸、清理不便且没有除湿功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络控制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网络控制器,包括网络控制器箱体和散热管,所述网络控制器箱体右侧壁上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处固定安装散热管,所述散热管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散热管右端进口处上方内壁上设有长方形滑槽,所述长方形滑槽与第一防尘网顶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防尘网底部滑动安装灰尘收集箱,所述灰尘收集箱左端与第二防尘网抵接,所述第二防尘网与长方形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防尘网与第二防尘网之间设有刮尘板,所述刮尘板两端固定安装毛刷,所述毛刷与第一防尘网和第二防尘网表面相接触,所述刮尘板上表面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液压柱,所述液压柱贯穿散热管上表面,且与散热管滑动连接,所述液压柱与液压缸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固定安装在散热管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灰尘收集箱右侧表面设有拉手,所述灰尘收集箱与散热管底面内壁上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管左侧上表面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处可拆卸安装卡块,所述卡块为凹形结构,所述卡块上方设有转盘,所述转盘底面固定安装转杆,所述转杆贯穿卡块,且通过轴承与卡块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杆底端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转杆底端与连接件螺纹连接,所述连接件为中空结构,且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件底面固定安装除湿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除湿装置为矩形结构,所述除湿装置正表面和后表面固定安装栅栏,所述除湿装置内部固定安装吸水棉,所述除湿装置内部设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为S型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除湿装置下方设有重量传感器,所述重量传感器安装在散热管底面内壁的凹槽内,所述重量传感器与报警器电性连接,所述报警器21固定安装在散热管底部外壁上,。

3、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一种网络控制器通过设置长方形滑槽,由于第一防尘网前面和第二防尘网背面的灰尘不易清洗,可以将第一防尘网和第二防尘网抽出散热管内,然后进行清洗,清洗结束,再沿着长方形滑槽将第一防尘网和第二防尘网插入散热管内。

(2)一种网络控制器通过液压缸带动液压柱来回伸缩运动,液压柱通过刮尘板上的毛刷沿着第一防尘网与第二防尘网上下运动,从而可以将第一防尘网和第二防尘网清洗的灰尘落入至灰尘收集箱内,每隔一段时间将通过把手将灰尘收集箱抽出,清理掉里面的灰尘,再将灰尘收集箱安装进去即可。

(3)一种网络控制器通过设置重量传感器使得除湿装置内的吸水棉吸水饱和后可及时提醒工作人员进行更换。

(4)一种网络控制器当除湿装置使用一段时间除湿效果降低后,可转动转盘,转盘带动转杆转动,进而转杆带动除湿装置翻转180℃,使用背面继续除湿,做到资源充分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网络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网络控制器中除湿装置的的正视图。

图3为一种网络控制器中除湿装置与栅栏连接关系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网络控制器箱体;2-散热管;3-卡块;4-轴承;5-转盘;6-转杆;7-连接件;8-除湿装置;9-重量传感器;10-液压缸;11-液压柱;12-刮尘板;13-毛刷;14-第一防尘网;15-第二防尘网;16-灰尘收集箱;17-拉手;18-进气通道;19-吸水棉;20-栅栏;21-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网络控制器,包括网络控制器箱体1和散热管2,所述网络控制器箱体1右侧壁上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处固定安装散热管2,所述散热管2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散热管2右端进口处上方内壁上设有长方形滑槽,所述长方形滑槽与第一防尘网14顶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防尘网14底部滑动安装灰尘收集箱16,所述灰尘收集箱16右侧表面设有拉手17,所述灰尘收集箱16与散热管2底面内壁上滑动连接,所述灰尘收集箱16左端与第二防尘网15抵接,所述第二防尘网15与长方形滑槽滑动连接,通过设置长方形滑槽,由于第一防尘网14前面和第二防尘网15背面的灰尘不易清洗,可以将第一防尘网14和第二防尘网15抽出散热管2内,然后进行清洗,清洗结束,再沿着长方形滑槽将第一防尘网14和第二防尘网15插入散热管2内,所述第一防尘网14与第二防尘网15之间设有刮尘板12,所述刮尘板12两端固定安装毛刷13,所述毛刷13与第一防尘网14和第二防尘网15表面相接触,所述刮尘板12上表面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液压柱11,所述液压柱11贯穿散热管2上表面,且与散热管2滑动连接,所述液压柱11与液压缸10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10固定安装在散热管2上,通过液压缸10带动液压柱11来回伸缩运动,液压柱11通过刮尘板12上的毛刷13沿着第一防尘网14与第二防尘网15上下运动,从而可以将第一防尘网14和第二防尘网15清洗的灰尘落入至灰尘收集箱16内,每隔一段时间将通过拉手17将灰尘收集箱16抽出,清理掉里面的灰尘,再将灰尘收集箱16安装进去即可。

所述散热管2左侧上表面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处可拆卸安装卡块3,所述卡块3为凹形结构,所述卡块3上方设有转盘5,所述转盘5底面固定安装转杆6,所述转杆6贯穿卡块3,且通过轴承4与卡块3转动连接,所述转杆6底端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转杆6底端与连接件7螺纹连接,所述连接件7为中空结构,且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件7底面固定安装除湿装置8,通过设置连接件7可以方便将除湿装置8与转杆6拆卸安装,所述除湿装置8为矩形结构,所述除湿装置8正表面和后表面固定安装栅栏20,所述除湿装置8内部固定安装吸水棉19,所述除湿装置8内部设有进气通道18,所述进气通道18为S型结构,增加空气与吸水棉19接触面积,提高除湿效果,所述除湿装置8下方设有重量传感器9,所述重量传感器9安装在散热管2底面内壁的凹槽内,所述重量传感器9与报警器21电性连接,所述报警器21固定安装在散热管2底部外壁上,通过设置重量传感器9使得除湿装置8内的吸水棉19吸水饱和后可及时提醒工作人员进行更换,当除湿装置8使用一段时间除湿效果降低后,可转动转盘5,转盘5带动转杆6转动,进而转杆6带动除湿装置8翻转180℃,使用背面继续除湿,做到资源充分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液压缸10带动液压柱11来回伸缩运动,液压柱11通过刮尘板12上的毛刷13沿着第一防尘网14与第二防尘网15上下运动,从而可以将第一防尘网14和第二防尘网15清洗的灰尘落入至灰尘收集箱16内,每隔一段时间将通过拉手17将灰尘收集箱16抽出,清理掉里面的灰尘,再将灰尘收集箱16安装进去即可,通过设置重量传感器9使得除湿装置8内的吸水棉19吸水饱和后可及时提醒工作人员进行更换,当除湿装置8使用一段时间除湿效果降低后,可转动转盘5,转盘5带动转杆6转动,进而转杆6带动除湿装置8翻转180℃,使用背面继续除湿,做到资源充分利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