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1589发布日期:2019-04-20 02:43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耳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学产品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是一种能量转换器,它接受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讯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部件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声波,是手机、随身听、收音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必不可少的配件。耳机包括有线耳机和以蓝牙进行通信的无线耳机,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大幅提高,耳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日常品。现有的耳机使用过程中结构稳定性较差,当发生碰撞、敲击或跌落等现象时,都容易导致耳机内部的发音振动部件松脱,附着在振膜部分上的音圈的核心材料,即漆包线因为震动错位、摩擦刮伤、刮断而造成性能变异开路,进而音质变差或无声,使得产品性能变差或直接报废。技术实现要素: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性高,以防止耳机内部发音振动部件松脱的耳机。一种耳机,包括端盖与所述端盖连接的磁路组件和设于所述端盖与所述磁路组件之间的振动组件,所述磁路组件包括承载支架、分别与所述承载支架连接的PCB板及磁钢和与所述磁钢连接的极板,所述承载支架中部设有承载槽,所述承载槽背向所述振动组件凹陷,所述极板和所述磁钢均设于所述承载槽内,所述承载支架朝向所述振动组件的一侧设有定位挡板,所述定位挡板用于所述振动组件与所述承载支架之间的定位装配,所述承载支架上所述定位挡板的内侧设有多个调音孔,所述承载支架上所述定位挡板的外侧上设有容胶槽,所述承载支架的侧壁上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用于避让所述耳机的音圈引线,所述避让槽与所述容胶槽之间设有第一防压槽,所述第一防压槽与所述避让槽贯通连接。上述耳机,通过所述容胶槽的设计,有效的提高了所述承载支架与所述振动组件之间粘合性能,极大降低了所述振动组件与所述磁路组件之间脱落现象的发生,提高了所述耳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且由于所述容胶槽设置在所述承载支架的外侧,起到退刀槽的作用,防止了此处由于冲压形成的自然圆弧过渡,通过所述定位挡板的设计,有效的对所述振动组件起到了限位固定的作用,提高了所述耳机结构的稳定性,通过所述防压槽的设计,有效的防止了所述磁路组件中导线装配时由于压力过大导致的断裂。进一步地,所述振动组件包括音圈、与所述音圈连接的振膜和设于所述振膜外壁上的铜环,所述音圈与所述承载支架粘贴连接,且所述音圈设于所述定位挡板范围内。进一步地,所述音圈与所述极板的位置相对应,且所述音圈的半径大于所述极板的半径,所述极板的半径大于所述磁钢的半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压槽的深度与所述容胶槽的深度相等,且所述容胶槽的宽度小于所述铜环的宽度。进一步地,所述避让槽与所述承载支架之间设有多个第二防压槽,所述第二防压槽朝向所述承载支架的内部凹陷,所述第二防压槽分别设于所述承载支架的对立侧壁上。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支架的外侧设有溢胶槽,所述溢胶槽用于装载所述承载支架与所述振动组件胶合过程中溢出的胶水。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支架背向所述磁钢的一侧设有阻尼挡板,所述阻尼挡板套设在所述承载槽的外壁上。进一步地,所述端盖内设有钢网,所述钢网用于提高所述端盖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地,所述调音孔采用圆形通孔,且所述调音孔依序围绕所述承载槽的外壁设置。进一步地,所述PCB板的侧壁上设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朝向所述PCB板的内部凹陷。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振动组件与磁路组件之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承载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承载支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振动组件与磁路组件之间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素符号说明耳机100端盖10钢网11振动组件20音圈21振膜22铜环23磁路组件30承载支架31定位挡板311溢胶槽312承载槽313调音孔314容胶槽315避让槽316第一防压槽317第二防压槽318磁钢32PCB板33极板34阻尼挡板35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100,包括端盖10与所述端盖10连接的磁路组件30和设于所述端盖10与所述磁路组件30之间的振动组件20,所述端盖10用于对所述磁路组件30和所述振动组件20进行遮挡,以防止由于灰尘的粘附导致的损坏。具体的,所述磁路组件30包括承载支架31、分别与所述承载支架31连接的PCB板33及磁钢32和与所述磁钢32连接的极板34,所述承载支架31中部设有承载槽313,所述承载槽313背向所述振动组件20凹陷,所述极板34和所述磁钢32均设于所述承载槽313内,优选的,所述承载槽313采用圆形凹槽结构制成,通过所述承载槽313的设计,有效的对所述磁钢32和所述极板34起到了承载固定的效果,提高了所述耳机100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所述承载支架31朝向所述振动组件20的一侧设有定位挡板311,所述定位挡板311用于所述振动组件20与所述承载支架31之间的定位装配,所述承载支架31上所述定位挡板311的内侧设有多个调音孔314,所述承载支架31上所述定位挡板311的外侧上设有容胶槽315,所述承载支架31的侧壁上设有避让槽316,所述避让槽316用于避让所述耳机100的音圈21引线,所述避让槽316与所述容胶槽315之间设有第一防压槽317,所述第一防压槽317与所述避让槽316贯通连接,所述容胶槽315宽度为0.2mm-0.3mm,深度在0.1mm-0.2mm。本实施例中,所述振动组件20中的所述铜环23搁置时不能很好放平,由于细微倾斜的作用,会影响所述振动组件20在所述磁路组件30中振动的均匀性,不能很好的做活塞振动,产生了失真,影响到声音的质量,因此,通过所述容胶槽315的设计,使得所述铜环23均匀放置,减少了失真的发生因素。进一步地,所述振动组件20包括音圈21、与所述音圈21连接的振膜22和设于所述振膜22外壁上的铜环23,所述音圈21与所述承载支架31粘贴连接,且所述音圈21设于所述定位挡板311范围内,优选的,所述振动组件20还包括漆包线,所述漆包线通过胶水一端固定在所述振膜22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铜环23上,具体的,所述振动组件20装配到所述承载支架31时,所述漆包线在所述铜环23上的固化点要求刚好在所述承载支架31的所述避让槽316部位,当该固化点在装配时有一定偏差时,所述漆包线固化点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防压槽317与所述承载支架31之间所形成的高度落差间隙,很好的通过而降低发生断线的风险。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音圈21与所述极板34的位置相对应,且所述音圈21的半径大于所述极板34的半径,所述极板34的半径大于所述磁钢32的半径,所述第一防压槽317的深度与所述容胶槽315的深度相等,且所述容胶槽315的宽度小于所述铜环23的宽度,所述避让槽316与所述承载支架31之间设有多个第二防压槽318,所述第二防压槽318朝向所述承载支架31的内部凹陷,所述第二防压槽318分别设于所述承载支架31的对立侧壁上,所述第二防压槽318用于漆包线在相反的方向切入所述承载支架31时的防压断线。优选的,所述承载支架31的外侧设有溢胶槽312,所述溢胶槽312用于装载所述承载支架31与所述振动组件20胶合过程中溢出的胶水,所述端盖10内设有钢网11,所述钢网11用于提高所述端盖10的结构强度,所述调音孔314采用圆形通孔,且所述调音孔314采用环形分布结构依序围绕所述承载槽313的外壁设置,所述调音孔314用于调节声音质量,以改善所述耳机100的发声效果,所述PCB板33的侧壁上设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朝向所述PCB板33的内部凹陷。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压槽317为所述铜环23与所述承载支架31的配合面,与所述承载支架31之间具有0.1-0.2mm的高度落差,当所述铜环23装配接触到所述承载支架31上时,已在所述铜环23上通过胶固定好的所述漆包线,即使存在装配偏差,所述漆包线也能很好的(一般不超过φ0.1mm)通过有下沉台阶的所述第一防压槽317而不会被压断,所述漆包线从所述第一防压槽317引出再进入所述避让槽316,通过弯折后再连接到所述PCB板33上,进而使得所述耳机100的音圈21线得到保护,减少发生断线的风险,增强了可靠性。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容胶槽315的设计,有效的提高了所述承载支架31与所述振动组件20之间粘合性能,极大降低了所述振动组件20与所述磁路组件30之间脱落现象的发生,提高了所述耳机100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且由于所述容胶槽315设置在所述承载支架31的外侧,起到退刀槽的作用,防止了此处由于冲压形成的自然圆弧过渡,通过所述定位挡板311的设计,有效的对所述振动组件20起到了限位固定的作用,提高了所述耳机100结构的稳定性,通过所述防压槽的设计,有效的防止了所述磁路组件30中导线装配时由于压力过大导致的断裂。请参阅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下盖的截面结构示意图,该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大抵相同,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支架31背向所述磁钢32的一侧设有阻尼挡板35,所述阻尼挡板35套设在所述承载槽313的外壁上。上述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