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膜、包括该音膜的发声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0261发布日期:2019-03-22 19:36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音膜、包括该音膜的发声器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声转换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音膜、一种包括该音膜的发声器件。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发声器件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上,尤其是广为人们应用的移动通讯设备,人们不但关心其微型化、多功能,更要求其语音效果高质量、无失真以及可靠性。而音膜作为发声器件的核心部件,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声学器件的性能。传统的音膜包括位于中央位置的球顶部和环绕所述球顶部的折环部,并在折环部上设置有沿一个或多个方向延伸的加强部。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音膜振动过程中,加强部的首尾端点位置处极易发生瘪膜现象,从而影响提高发声器件的声学性能及可靠性,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新结构的音膜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音膜,能够提高发声器件的声学性能及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音膜,包括:位于中央位置的球顶部以及围绕所述球顶部的折环部,所述折环部上设有若干第一加强部,所述第一加强部首尾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发声器件,所述发声器件包括磁路系统、振动系统以及收容所述磁路系统和振动系统的盆架,所述振动系统包括上述的音膜。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调整所述第一加强部的分布、宽度和深度,能够更加容易的调节音膜的声学特性,从而提高了发声器件的声学性能,同时,由于第一加强部首尾相连而不存在首尾端点,从而可以有效减少因加强部存在首尾端点而导致的瘪膜现象,大幅提高了所述音膜的刚度和可靠性。

另外,所述折环部上还设有若干第二加强部,所述第二加强部与所述第一加强部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加强部包括主延伸部、副延伸部以及连接所述主延伸部和副延伸部的连接部,所述主延伸部和所述副延伸部分别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如此设置,通过调整所述第一加强部和所述第二加强部的位置、宽度和深度,可以更加容易的调节音膜的刚度,从而提高发声器件的声学性能。

另外,所述主延伸部和所述副延伸部中至少一者的宽度小于所述连接部的宽度。如此设置,能够有效提高该音膜的刚度,减少瘪膜现象的发生,有效提高所述音膜的可靠性,同时,使得所述音膜的振动效果良好,提高发声器件的声学性能。

另外,所述第一加强部和所述第二加强部均位于所述折环部的拐角处,且所述第一加强部靠近所述拐角处的外侧设置、所述第二加强部自所述拐角处的外侧向所述拐角处的内侧延伸。如此设置,能够有效提高所述音膜的拐角处的刚度,从而有效提高所述发声器件的可靠性。

另外,所述折环部的拐角处设置有倒圆角。如此设置,能够进一步减小所述音膜拐角处的应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所述发声器件的可靠性。

另外,所述第一加强部和所述第二加强部中至少一者为所述折环部上的凸起。

另外,所述第一加强部和所述第二加强部均为所述折环部上的凹陷。如此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所述音膜的声学性能和可靠性。

另外,所述第一加强部为圆环状。如此设置,便于加工,节省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音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音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发声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音膜100,如图1至2所示,包括:位于中央位置的球顶部11、围绕球顶部11的折环部12以及自折环部12向外侧延伸的固定部13,折环部12为环形凸出状,折环部12上设有若干第一加强部14,第一加强部14首尾相连。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调整第一加强部14的分布、宽度和深度,能够更加容易的调节音膜100的声学特性,从而提高了发声器件的声学性能,同时,由于第一加强部14首尾相连,大幅提高了音膜100的刚度,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加强部的首尾端点位置处极易发生瘪膜的问题,提高了发声器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加强部14为圆环状,如此设置,具有易加工、成型好的优点,从而具有成本优势。

具体的说,折环部12大致呈矩形,第一加强部14位于折环部12的拐角处121,且第一加强部14靠近拐角处121的外侧设置,其中,折环部12的内侧为靠近球顶部11的一侧,其外侧为远离球顶部11的一侧。通过将第一加强部14设置在折环部12的拐角处121,能够有效提高音膜100拐角处121的刚度,进一步的,第一加强部14设置在靠近拐角处121的外侧的位置,解决了折环部12的拐角处121更为薄弱的问题,能够有效提高音膜100的拐角处121的刚度,从而有效提高发声器件的可靠性。

值得一提的是,折环部12的拐角处121设置有倒圆角。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将折环部12的拐角处121设置为直角,本实施方式中将折环部12的拐角处121设置倒圆角,能够减小折环部12的拐角处121的应力,提高折环部12的拐角处121的刚度,有效减少瘪膜现象的发生,从而进一步提高发声器件的可靠性。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加强部14为折环部12上的凹陷。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加强部14也可以为折环部12上的凸起。如此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音膜100的声学性能和可靠性。

进一步的,第一加强部14为圆环状。如此设置,便于加工,节省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音膜200,如图3至4所示。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在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折环部12上还设有若干第二加强部15,第二加强部15与第一加强部14间隔设置,第二加强部15包括主延伸部151、副延伸部152以及连接主延伸部151和副延伸部152的连接部153,主延伸部151和副延伸部152分别位于连接部153的两端。由于在折环部12上还设置第二加强部15,并且第二加强部15与第一加强部14间隔设置,通过调整第一加强部14和第二加强部15的位置、宽度和深度,可以更加容易的调节音膜100的刚度,从而提高发声器件的声学性能,另外,也进一步加强了音膜100的刚度,从而提高了音膜100的可靠性。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第一加强部14和第二加强部15间隔设置,可以是第一加强部14和第二加强部15依次间隔交替设置,也可以是每隔两个或多个第一加强部14设置有第二加强部15等。

优选的,主延伸部151和副延伸部152中至少一者的宽度小于连接部153的宽度。应当理解的是,可以是主延伸的宽度小于连接部153的宽度,也可以是副延伸部152的宽度小于连接部153的宽度,还可以是主延伸部151和副延伸部152的宽度均小于连接部153的宽度。本实施方式中,主延伸部151和副延伸部152的宽度均小于连接部153的宽度。如此设置,能够有效提高该音膜100的刚度,减少瘪膜现象的发生,有效提高音膜100的可靠性,同时,使得音膜100的振动效果良好,提高发声器件的声学性能,另外,此结构便于加工,节省制造成本。

具体的说,第二加强部15位于折环部12的拐角处121,且第二加强部15自拐角处121的外侧向拐角处121的内侧延伸。如此设置,进一步解决了折环部12的拐角处121更为薄弱的问题,有效提高了音膜100的拐角处121的刚度,从而有效提高发声器件的可靠性。

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加强部15为折环部12上的凹陷。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加强部15也可以为折环部12上的凸起。也就是说,第一加强部14和第二加强部15可以都是沿折环部12的表面向下凹陷的凹陷部,也可以都是沿折环部12表面向上凸出的凸出部,也可以是其中一个为沿折环部12的表面向下凹陷的凹陷部,另一个加强部为沿折环部12表面向上凸出的凸出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加强部14和第二加强部15均为沿折环部12的表面向下凹陷的凹陷部。如此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音膜100的声学性能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发声器件300,如图5所示,发声器件300包括盆架1、固定支撑于所述盆架1上的振膜200、驱动所述振膜200振动发声的音圈3、以及固定于所述盆架1上的磁路系统4。

所述盆架1用于支撑所述振膜2和所述磁路系统4。

所述音圈3固定于所述振膜200上,所述音圈3通电产生电场与所述磁路系统4产生磁场共同作用形成电磁场,从而使所述音圈3上下反复运动,进而通过所述音圈3驱动所述振膜200振动发声。

可以理解的是,发声器件也可以包括振膜10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该替换能够实现类似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