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脱落的佩戴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3826发布日期:2019-04-03 00:06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脱落的佩戴耳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佩戴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是一对转换单元,它接受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讯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耳机一般是与媒体播放器可分离的,利用一个插头连接,耳机原是给电话和无线电上使用的,但随着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盛行,耳机多用于手机、随身听、收音机、可携式电玩和数位音讯播放器等;

现有的佩戴式耳机大多采用单根骨架进行固定,佩戴在使用者头部时,骨架贴合在使用者头部上方,耳机腔体覆盖在耳朵上,使得耳机佩戴在使用者头部进行使用,但现有的耳机在使用过程中,耳机容易被耳机线扯动滑落,影响耳机的使用效果,同时由于每个人耳朵轮廓大小不一致,导致耳罩覆盖在耳朵上容易出现松动等状况,因此,需要在耳机上进行进一步研究,提供一种新式耳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现有的佩戴式耳机易脱落以及耳罩佩戴不够舒适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止脱落的佩戴耳机,该装置中通过设置第二骨架、第三骨架和固定腔,将第二骨架和第三骨架通过与主骨架之间利用转轴调节他们三者之间的夹角,使得三者更好的贴合在使用者头部,从而提高耳机的稳定性防止脱落,同时通过更换不同大小固定腔的耳罩,达到令腔体更贴合的固定在耳朵上防止滑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以及舒适的佩戴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脱落的佩戴耳机,包括腔体和主骨架,所述主骨架两端下方均嵌套设置有腔体;

所述腔体下方嵌入卡接有耳机线,所述腔体内侧活动连接有耳罩,所述耳罩内部开口设置有固定腔;

所述主骨架连接端下方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方依次设置有第二骨架和第三骨架,所述主骨架内部滑动设置有调节杆,且调节杆另一端与转轴连接。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耳罩与腔体之间连接方式为卡扣连接。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主骨架、第二骨架和第三骨架依次排列设置在转轴上方,且均与转轴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调节杆均设置在主骨架、第二骨架和第三骨架内部。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主骨架、第二骨架和第三骨架三者之间的弧度大小为主骨架>第二骨架>第三骨架。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耳罩外表面紧密贴合有真皮层,且真皮层厚度为2mm。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脱落的佩戴耳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防止脱落的佩戴耳机,为防止耳机出现脱落,可通过主骨架、第二骨架和第三骨架三者通过转轴进行角度调节,使得三者之间的夹角调整至最佳角度,从而令耳机佩戴在使用者头部时更加贴合使用者的头部,达到防脱落的目的。

2、为令骨架更加更加贴合头部,主骨架、第二骨架和第三骨架三者可通过调节杆在其内部的伸缩实现弧度大小的调节,从而令耳机骨架更加贴合使用者头部进行佩戴。

3、通过将耳罩利用卡扣实现在腔体上的自由拆卸,从而令设置有不同大小固定腔的耳罩进行更换,使得有更贴合使用者耳朵轮廓大小的耳罩便于使用者佩戴使用,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感。

综上,该种防止脱落的佩戴耳机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佩戴式耳机易脱落以及耳罩佩戴不够舒适的问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以及舒适的佩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骨架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腔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腔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主骨架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5中:1-腔体;101-耳机线;102-耳罩;1021-固定腔;2-主骨架;201-第二骨架;202-第三骨架;203-转轴;204-调节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防止脱落的佩戴耳机,包括腔体1、耳机线101、耳罩102、固定腔1021、主骨架2、第二骨架201、第三骨架202、转轴203和调节杆204,主骨架2两端下方均嵌套设置有腔体1,腔体1下方嵌入卡接有耳机线101,腔体1内侧活动连接有耳罩102,耳罩102内部开口设置有固定腔1021,主骨架2连接端下方转动连接有转轴203,转轴203上方依次设置有第二骨架201和第三骨架202,主骨架2内部滑动设置有调节杆204,且调节杆204另一端与转轴203连接。

该种防止脱落的佩戴耳机,在佩戴使用时更加稳定不易脱落同时舒适感得到有效提高。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其中,耳罩102与腔体1之间连接方式为卡扣连接,通过将耳罩102利用卡扣实现在腔体1上的自由拆卸,从而令设置有不同大小固定腔1021的耳罩102进行更换,使得有更贴合使用者耳朵轮廓大小的耳罩102便于使用者佩戴使用,提高使用者的使用舒适感;主骨架2、第二骨架201和第三骨架202依次排列设置在转轴203上方,且均与转轴203转动连接,主骨架2、第二骨架201和第三骨架202三者之间的弧度大小为主骨架2>第二骨架201>第三骨架202,为防止耳机出现脱落,可令主骨架2、第二骨架201和第三骨架202三者通过转轴203进行角度调节,使得三者之间的夹角调整至最佳角度,从而令耳机佩戴在使用者头部时更加贴合使用者的头部,达到防脱落的目的;调节杆204均设置在主骨架2、第二骨架201和第三骨架202内部,为令骨架更加更加贴合头部,主骨架2、第二骨架201和第三骨架202三者可通过调节杆204在其内部的伸缩实现大小的调节,从而令耳机骨架更加贴合使用者头部进行佩戴;耳罩102外表面紧密贴合有真皮层,且真皮层厚度为2mm,使得耳罩102贴合在使用者皮肤上更加舒适,从而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感。

该种防止脱落的佩戴耳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以及舒适的佩戴效果。

实施例三: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脱落的佩戴耳机时,首先,将主骨架2、第二骨架201和第三骨架202通过转轴203调节至最佳角度,随后将调节杆204在三者内部进行移动,令主骨架2、第二骨架201和第三骨架202弯曲弧度得到调整,进一步的,为提高佩戴舒适感,可通过将耳罩102从腔体1上利用卡扣拆卸下来,使得设有更加贴合使用者耳朵轮廓的耳罩102更换上去,群不调节完毕后,即可将耳机佩戴在使用者头部进行使用,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使用,可有效解决现有的佩戴式耳机易脱落以及耳罩102佩戴不够舒适的问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以及舒适的佩戴效果。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