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支撑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3906发布日期:2019-04-03 00:06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支撑耳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自支撑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电子设备的使用越来越普及。生活中,人们会频繁使用电子设备来通讯、听音乐、看视频和传输各种数据,但现有的耳机功能单一,当使用耳机连接电子设备时,通常需要使用者用手扶着电子设备,使用不太方便。因此,如何通过精巧设计,赋予耳机更多实用功能,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支撑耳机,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该自支撑耳机可用于电子设备,当其与电子设备连接时可以为电子设备提供支撑,使用者不必再用手扶电子设备。

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自支撑耳机,包括插头部(6)、耳塞和连接插头部(6)、耳塞的传输线(8),所述插头部(6)具有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第三主体(3)以及电性插头(4),所述第一主体(1)连接电性插头(4),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在第一方向上连接,所述第二主体(2)与所述第三主体(3)连接,二者之间形成一小于180°的夹角,所述第三主体(3)连接所述传输线(8),所述传输线(8)依次穿过所述第三主体(3)、第二主体(2)和第一主体(1)后与电性插头(4)电连接;当所述电性插头(4)插入电子设备(7)时,所述第三主体(3)能够与所述电子设备(7)的一侧同时接触支撑面,第三主体(3)支撑电子设备(7),第三主体(3)的长度足以支撑所述电子设备(7)至合适的角度,电子设备(7)能够以其自身平面与该支撑面成一角度的方式放置在该支撑面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电性插头(4)。

优选地,所述第二主体(2)与所述第三主体(3)之间形成的夹角不小于90°。

优选地,所述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为柱形结构体,所述第二主体(2)的长度超过所述第一主体(1)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第二主体(2)平行于所述电性插头(4)设置并与电性插头(4)之间形成一固定距离空间(5),当所述电性插头(4)插入电子设备(7)时,该固定距离空间(5)容纳所述电子设备(7)的侧边,使得所述第二主体(2)能够对所述电子设备(7) 的背侧提供支撑。

优选地,所述第二主体(2)能够对所述电子设备(7)的背侧提供支撑具体为:所述第二主体(2)提供对所述电子设备(7)的锁定,该锁定阻止所述电子设备(7)沿所述电性插头(4)的轴线转动。

优选地,所述第三主体(3)由一套设在所述传输线(8)上的套管(32)构成,该套管(32)具有沿传输线(8)自由滑动的滑动状态以及与所述第三主体(3)固定连接的固连状态,当所述插头部(6)支撑所述电子设备(7)时,所述套管(32)处于固连状态,且所述套管(32)接触该支撑面。

优选地,所述套管(32)与所述第三主体(3)固定连接具体为:所述套管(32)与所述第三主体(3)插接。

优选地,所述第三主体(3)上沿其自身轴线延伸地设有缩径部(31),该缩径部用于所述套管(32)与所述第三主体(3)之间的所述插接。

优选地,所述套管(32)为多段式结构,相邻套管段之间能够相互插接、卡接或螺纹连接并固定,以调整所述第三主体(3)的长度,从而获得所需的支撑角度。

本发明的自支撑耳机,在使用时可以和电子设备的侧边同时接触支撑面,自支撑耳机和电子设备一起构成一个稳定的支撑结构以将电子设备稳固地支撑在支撑面上,使用者藉此可以解放双手,使用非常方便。本发明进一步将第三主体由独立的套管构成,缩小了插头部的体积,在确保稳定支撑功能的同时获得了结构的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自支撑耳机的插头部第一种实施方式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自支撑耳机的插头部第二种实施方式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自支撑耳机的使用状态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自支撑耳机的另一种使用状态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自支撑耳机的又一种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

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第三主体3、缩径部31、套管32、电性插头4、固定距离空间5、插头部6、电子设备7、传输线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支撑耳机。在图1 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自支撑耳机,包括插头部6、耳塞(图中未示出) 和连接插头部6、耳塞的传输线8,所述插头部6具有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第三主体3以及电性插头4,所述第一主体1连接电性插头4,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在第一方向上连接,所述第二主体2与所述第三主体3不共线连接,二者之间形成一夹角,所述第三主体3连接所述传输线8,所述传输线8依次穿过所述第三主体3、第二主体2和第一主体1后与电性插头4电连接;当所述电性插头4插入电子设备7时,所述第三主体3能够与所述电子设备7的一侧同时接触支撑面,第三主体3支撑电子设备7,第三主体3的长度足以支撑所述电子设备7至合适的角度,电子设备7能够以其自身平面与该支撑面成一角度的方式放置在该支撑面上。

优选地,为方便制造、美观等目的,上述插头部6一体成型,即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和第三主体3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电性插头4。

进一步地,为方便支撑电子设备的目的,第二主体2与第三主体3形成一夹角,该夹角小于180°,可根据需要在90-120°之间灵活选择,优选为90°,以获得最佳支撑效果。

优选地,所述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为柱形结构体,例如可以是圆柱体或类似圆柱体的结构,方便制造和美观,所述第二主体2的长度超过所述第一主体 1的长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主体2平行于所述电性插头4设置,如此使得第二主体2与电性插头4之间形成一固定距离空间5,该固定距离空间5用于在电性插头4插入电子设备7时,容纳所述电子设备7的侧边,参见图3-5。

优选地,所述第二主体2能够提供对所述电子设备7的锁定和夹紧,该锁定阻止所述电子设备7沿所述电性插头4的轴线转动。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插头部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三主体3由一套管 32构成,该套管32为中空套管,使得传输线能穿设在套管32中,该套管32具有沿传输线8自由滑动的滑动状态以及与所述第三主体3固定连接的固连状态,当所述插头部6支撑所述电子设备7时,所述套管32处于固连状态,且所述套管32接触该支撑面。

具体地,套管32与第三主体3独立设置,套管32的端头可以与第三主体3 固定连接,据此套管32便具有自由滑动地套设在传输线上的自由状态以及套设在传输线上同时其端头又与第三主体3固定连接的固连状态。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不论套管32处于自由状态,还是固连状态,其始终套设在传输线上。

应当说明的是,套管32并不是本耳机的必需部件,不设置套管也是可以的,此时只需将第三主体3设计的长一些,例如图1,足以支撑电子设备即可,当然设置套管更优,设置与第三主体3分离的套管,能够减小第三主体的体量,在不需要耳机支撑电子设备时将套管滑动至耳机的其他位置即可。

优选地,上述套管32的端头与第三主体3之间的固定连接可以通过插入套接方式实现。其中,为方便该插接的目的,在第三主体3上形成一沿其轴线延伸的缩径部,该缩径部可插入并套接在套管32的端头中。

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缩径部也可以形成在套管32的端头上,该缩径部可插入并套接在第三主体3中。

优选地,为方便使用的目的,套管32的两个端头设计为具有相同的结构,均可以与第三主体3固定连接,能够互换性地使用。

优选地,所述套管32为多段式结构,至少为两段,相邻套管段之间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插接、卡接或螺纹连接,如此能够根据支撑角度的需要,选择插接不同数量的套管段,以调整所述第三主体3的长度,从而获得所需的支撑角度。

图3-5是本发明的耳机的具体使用状态图。图中,套管32已与第三主体3 固定连接,即套管32处于固连状态,插头部6的第一主体1上的电性插头4已经插入电子设备7的接头孔中,由于电性插头4与第二主体2之间存在上述固定距离空间5,使得电子设备7的背侧能够获得第二主体2的支撑,第二主体2紧贴电子设备7的背侧。

有利地,第二主体2紧贴电子设备7的背侧的表面被构造为能够对电子设备 7进行锁定,以阻止电子设备7沿电性插头4的自身轴线的转动。

为方便使用的目的,使用者可以将处于连接状态的电子设备7和插头部6 放置于一支撑面上,比如桌面等,本发明的插头部6的套管32和电子设备7的下侧边缘会同时接触支撑面,插头部6和电子设备7一起构成一个稳定的支撑结构以将电子设备7稳固支撑在支撑面上,使用者藉此可以解放双手,使用非常方便。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当不需要将电子设备7放置在支撑面上时,可以将套管32置于自由状态,即解耦套管32和第三主体3之间的固定连接,套管32自由滑动地套设在传输线上,缩短插头部6的整体长度,以方便使用。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用耳机的插头部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了对电子设备的稳固支撑,解放了使用者的双手,极大地方便了使用。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