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振膜贴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65025发布日期:2019-07-03 03:20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扬声器振膜贴附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贴附设备,尤其是指一种扬声器振膜贴附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在生产过程中,各行各业中涉及贴附的设备也陆续出现,但贴附精度差,贴合效率低,且针对手机扬声器振膜贴附的高速高精度贴附设备还没出现。扬声器在加工成型前,需要将振膜贴附在金属片材上。振膜的贴附质量直接影响到扬声器加工成型后的发声质量,所以通常要求贴合精度≤±0.035mm,合格率100%。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扬声器振膜贴附设备,所述设备包含用于吸取金属片材的第一吸头装置和用于装载振膜片材的治具;所述第一吸头装置设置有第一吸头组,所述第一吸头组的第一吸头连接有旋转轴;所述设备还设置有能获取金属片材被所述第一吸头吸取前的空间位置的下定位视觉装置组和能获取所述治具上的振膜的空间位置的上定位视觉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设备还设置有移动模块,所述移动模块上设置有真空吸附孔和用于将振膜片材固定在所述治具上夹紧气缸;所述治具固定在所述移动模块上;所述治具上对应每一个所述振膜的位置处均设有小孔,每一个所述小孔位于每一个所述真空吸附孔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设备还设置有装载卷料带的卷料盘和用于将所述卷料带上的金属片材提供给所述第一吸头的飞达。

进一步的,所述设备设置有两套所述第一吸头装置、两套所述治具、两套所述移动模块、两套所述下定位视觉装置组、两套所述飞达和两套所述卷料盘;所述第一吸头组设置有两个第一吸头;所述下定位视觉装置组设置有两个下定位视觉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治具能放置一个由每排含有M个共N排的振膜组成的振膜片材,其中,M≥1,N≥1。

进一步的,所述扬声器振膜贴附设备还设置有风机过滤机组。

进一步的,所述设备还设置有加热保压机构,所述加热保压机构由两个电缸和分别装在电缸前端的两个压头组构成;所述压头组上设置有红外加热装置、压力传感器和微调螺杆组。

进一步的,所述设备还设置有复检视觉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设备还设置有第二吸头、废品盒。

进一步的,所述设备还设置有供所述第一吸头装置、第一吸头、上定位视觉装置、下定位视觉装置、移动模块、复检视觉装置和第二吸头等移动的轨道和由受软件系统控制的电机组;所述电机组与所述第一吸头装置、第一吸头、上定位视觉装置、下定位视觉装置、移动模块、复检视觉装置、第二吸头等形成电连接;所述设备还设置有外罩、报警灯、控制按钮、显示器、键盘和鼠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吸头在下定位视觉装置组定位金属片材的位置后移动前去吸取该位置的金属片材;吸取了金属片材的第一吸头在上定位视觉装置定位放在治具上的振膜的空间位置后移动至振膜上方并完成贴合。上定位视觉装置和下定位视觉装置组在定位过程中耗时短,且定位精确,进而第一吸头能够快速且精确地使振膜贴附到金属片材上。旋转轴能对金属片材的位置进行微调整,进而使得贴附精度更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振膜贴附设备的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振膜贴附设备的内部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振膜贴附设备的内部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振膜贴附设备的内部结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振膜贴附设备的贴附机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振膜贴附设备的加热保压机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振膜贴附设备的复检机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振膜贴附设备的移动模块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振膜贴附设备的贴附机构正视面的各部件移动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振膜贴附设备的复检机构正视面的各部件移动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振膜贴附设备的侧视面的各部件移动示意图。

其中,1-第一吸头装置,2-治具,3-第一吸头,4-旋转轴,5-上定位视觉装置,6-下定位视觉装置,7-夹紧气缸,8-移动模块,9-真空吸附孔,10-小孔,11-卷料盘,12-飞达,13-风机过滤组,14-电缸,15-压头组,16-红外加热装置,17-压力传感器,18-微调螺杆组,19-复检视觉装置,20-第二吸头,21-废品盒,22-轨道,23-外罩,24-报警灯,25-控制按钮,26-显示器,27-键盘,28-鼠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利用下定位视觉装置组定位金属片材的位置,上定位视觉装置定位振膜的位置,利用吸头搬运金属片,进而使振膜快速且精确地贴附到金属片材上。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以及图5,一种扬声器振膜贴附设备,所述设备设置有贴附机构,所述设备包含用于吸取金属片材的第一吸头装置1和用于装载振膜片材的治具2;所述第一吸头装置1设置在贴附机构上;所述第一吸头装置1设置有第一吸头组,所述第一吸头组的第一吸头3连接有旋转轴4;所述设备还设置有能获取金属片材被所述第一吸头吸取前的空间位置的下定位视觉装置组和能获取所述治具上的振膜的空间位置的上定位视觉装置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吸头3在下定位视觉装置组定位金属片材的位置后移动前去吸取该位置的金属片材;吸取了金属片材的第一吸头3在上定位视觉装置5定位放在治具2上的振膜的空间位置后移动至振膜上方并完成贴合。上定位视觉装置5和下定位视觉装置组在定位过程中耗时短,且定位精确,进而第一吸头3能够快速且精确地使振膜贴附到金属片材上。旋转轴4能对金属片材的位置进行微调整,进而使得贴附精度更高。

请参阅图8,所述设备还设置有移动模块8,所述移动模块8上设置有真空吸附孔9和用于将振膜片材固定在所述治具2上夹紧气缸7;所述治具固定在所述移动模块8上;所述治具2上对应每一个所述振膜的位置处均设有小孔10,每一个所述小孔10位于每一个所述真空吸附孔9的上方。移动模块8装载着治具2,使得治具2能够根据需要进行移动。夹紧气缸7能够将振膜片材固定在治具2上,使得贴附过程中,振膜片材不发生位移。真空吸附孔9在工作时,真空吸附孔9内形成负压,使得治具2上的小孔10也形成负压,进而使得振膜被吸附紧贴在治具2上,减少在贴合过程中因产生偶发性粘连而导致振膜发生位移的现象,保证贴附的精确度。

请参阅图2,所述设备还设置有装载卷料带的卷料盘11和用于将所述卷料带上的金属片材提供给所述第一吸头3的飞达12。含金属片材的卷料放置在卷料盘11上,卷料的卷料带一端连接到飞达12上,而第一吸头3内部形成负压后将运送到飞达12上的金属片材吸住。

请参阅图4,所述设备设置有两套所述第一吸头装置1、两套所述治具2、两套所述移动模块8、两套所述下定位视觉装置组、两套所述飞达12和两套所述卷料盘11;所述第一吸头组设置有两个第一吸头3;所述下定位视觉装置组设置有两个下定位直觉装置6。两个第一吸头3同时工作,增加工作效率。设备设置两条贴附工位,除去因更换振膜片材时而发生的停顿,节约整个贴附过程的时间,进而使得贴附效率增加。

所述治具2能放置一个由每排含有M个共N排的振膜组成的振膜片材,其中,M≥1,N≥1。避免频繁更换振膜片材,节约人力,同时提高贴附效率。

请参阅图1,所述扬声器振膜贴附设备还设置有风机过滤机组13。空气经过风机过滤进组后,经过滤形成洁净空气,进而使贴附过程处于一个洁净的空间环境,避免空气中的粉尘颗粒被贴附在振膜和金属片材之间,保证贴附后的产品质量。

请参阅图6,所述设备还设置有加热保压机构,所述加热保压机构由两个电缸14和分别装在电缸14前端的两个压头组15构成;所述压头组15上设置有红外加热装置16、压力传感器17和微调螺杆组18。贴合好的产品,进过加热保压机构的热压头按压后,贴合效果更佳,振膜不易被剥离金属片材。红外加热装置16能将压头组15上的压头进行加热至设定的温度。压力传感器17使电缸14驱动压头组15运动时,压头与产品之间的按压力度符合标准,既保证按压效果,又不损坏产品。微调螺杆组18的微调螺杆能调节压头组15上每一个压头的压力,保证整个压头组15的各处受力均匀。两组电缸14和压头组15能够使得从两个贴附工位出来的产品在加热保压加工过程不受干扰。

请参阅图7,所述设备设置有复检机构,所述复检机构还设置有复检视觉装置19。复检视觉装置19获取贴附好的产品的形状信息,并标准产品信息进行比对,进而判断对应产品是否合格。

所述复检机构还设置有第二吸头20、废品盒21。对于复检视觉判断不合格的产品,第二吸头20内部形成负压后将该不合格品吸住,然后放置在废品盒21上,即完成剔除不合格品。

请参阅图1以及图2,所述设备还设置有供所述第一吸头装置1、第一吸头3、上定位视觉装置5、移动模块8、复检视觉装置19和第二吸头20等移动的轨道22和由受软件系统控制的电机组;所述电机组与所述第一吸头装置1、第一吸头3、上定位视觉装置5、移动模块8、复检视觉装置19、第二吸头20等形成电连接;所述设备还设置有外罩23、报警灯24、控制按钮25、显示器26、键盘27和鼠标28。电机组的各个电机分别驱动所述第一吸头装置1、第一吸头3、上定位视觉装置5、移动模块8、复检视觉装置19、第二吸头20等在固定的轨道22上移动,而整个移动规律和移动方式均受到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控制。设备设置有显示器26、键盘27和鼠标28,或者设置具有触摸编辑功能的显示器,方便技术人员对设备各部件的运行进行设置和调整,以便适应大小不同的振膜进行贴附。外罩23能够保护起内部的各个部件免受损坏,同时形成独立空间,保证空间内的洁净空气不易受污染。报警灯24能提示设备是否出现故障。控制按钮25能控制整个设备的停止和运行。

设备的各个部件被固定在支架上。通过支架的固定,使得各部件形成一个整体。

所述上定位视觉装置5、下定位视觉装置6、复检视觉装置19等均设置有摄像功能。所述上定位视觉装置5通过拍摄治具里面振膜的图片后,利用PC端软件将图片信息分析处理计算得出振膜的位置。所述下定位视觉装置6拍摄飞达12上的金属片材的图片后,利用PC端软件计算出金属片材的位置。软件根据振膜和金属片材的差值计算出所述第一吸头3需要移动的位置坐标,所述第一吸头3按软件的计算值移动到指定位置并贴合。所述复检视觉装置19拍摄照片后,计算振膜和金属片材贴合后相对于标准产品的中心差值:如果满足客户的要求,则保留在治具2上;如果差值超出客户要求,所述第二吸头20将该次品吸走放入废品盒21。

设备运动步骤如下:

结合图9、图10以及图11,说明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各个部件的运动情况。

步骤一:

步骤1-1:振膜片材固定在所述治具2上后,所述移动模块8从初始位置A通过轨道22移动到贴附工位上的设定位置a1;

步骤1-2:所述上定位视觉装置5从初始位置C沿着轨道22平移至设定位置ci;

所述第一吸头3从初始位置D沿着所述轨道22移动至下定位视觉装置组确定的金属片材所在位置d,所述第一吸头3内部形成负压后将所述飞达12处的金属片材吸住,然后沿着轨道22移动至初始位置D;

接着所述第一吸头装置1从初始位置E沿着轨道22移至设定位置ei,此时,所述第一吸头3跟随所述第一吸头装置1移动到位置Fi,且所述第一吸头3处于所述上定位视觉装置5的正下方;

所述第一吸头3从位置Fi沿着轨道22向下移动至指定位置fi,第一个振膜被贴好,然后第一吸头3解除内部负压,使得第一吸头3与金属片材分离;

所述第一吸头3沿着轨道22返回位置Fi,所述第一吸头装置1沿着轨道22逆向返回初始位置E,同时,所述第一吸头3随着所述第一吸头装置1返回初始位置D。至此,第i个贴合动作完成。其中,i=1,2,3…;

步骤1-3:当所述治具2上的振膜第一排已完成贴合后,所述移动模块8沿着轨道22移动至设定位置a2,重复步骤1-2至所述治具上的第二排振膜完成贴合;

步骤1-4:重复步骤1-3,所述治具上各排的振膜完成贴合。

步骤二:

步骤2-1:所述移动模块8移动至所述加热保压机构的加热保压工位上的H1位置上;

步骤2-2:压头组15加热至设定温度T,接着电缸14驱动压头组15从初始位置J向下移动至j1,当压头组15与产品之间的压力达到设定压力P时,电缸14停止并保持设定时间t,然后电缸14驱动压头组15向上移动返回初始位置J,至此,完成第一排产品的加热按压动作;

步骤2-3:所述移动模块8移动至所述加热保压机构的加热保压工位上的H2位置上,重复步骤2-2,完成第二排产品的加热按压动作;

步骤2-4:重复步骤2-3,完成所述治具2上所有产品的加热按压动作。

步骤三:

步骤3-1:所述移动模块8沿着轨道22移动至所述复检机构的复检工位上的K1位置上;

步骤3-2:所述复检视觉装置19从初始位置L沿着轨道22移动至设定位置Lx,

步骤3-3:复检视觉装置19获取Lx位置正下方的振膜贴合金属片材的贴合结果信息,并分析判断贴合结果是否合格;

步骤3-4:Lx判断完成后,复检视觉装置19立刻沿着轨道22移动至位置Lx+1,重复步骤3-3,直至完成第一排的贴合结果判断;

步骤3-5:当Lx位置的结果判断不合格,且复检视觉装置19离开了Lx位置后,所述第二吸头20从初始位置M沿着轨道22移动至设定位置Lx,所述第二吸头20内部形成负压后从设定位置Lx沿着轨道22向下移动至nx将不合格品吸住,接着所述第二吸头20沿着轨道22移动至所述废品盒21上方的位置Q,所述第二吸头20解除内部负压舍弃不合格品;

步骤3-6:重复步骤3-5,完成第一排所有不合格品的拾取和舍弃;

步骤3-7:所述移动模块8从K1位置沿着轨道22移动至K2位置上,重复步骤3-2至步骤3-6,直至完成第二排所有不合格品的拾取和舍弃;

步骤3-8:重复步骤3-7,完成治具2上所有不合格品的拾取和舍弃。

步骤四:

步骤4-1:所述移动模块8沿着轨道22移动至出料位置G进行出料;

步骤4-2:所述移动模块8返回初始位置A。

步骤五:

步骤5-1:重复步骤一至步骤四,完成第二片振膜片材的贴合。

其中,所述移动模块8的初始位置A和出料位置G为同一位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扬声器振膜贴附设备,能够快速精确地将扬声器的振膜贴附在金属片材上,且能对贴附产品进行加热按压,并剔除不合格品,产出的贴附产品合格率100%。

此处第一、第二……只代表其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它们的重要程度和位置有什么不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