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与流程

文档序号:19816897发布日期:2020-01-31 19:32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与流程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涉及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背景技术:

当前,作为面向第五代蜂窝系统的无线接入方式和无线网络技术,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thethi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中,对lte(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advancedpro(lte的扩展标准即lte-apro)和nr(newradiotechnology:新无线技术)进行了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非专利文献1)。

在第五代蜂窝系统中,作为服务的假定场景,请求以下三个场景:实现高速/大容量传输的embb(enhancedmobilebroadband:移动宽带增强)、实现低延迟/高可靠性通信的urllc(ultra-reliableandlowlatencycommunication:超可靠超低时延通信)、iot(intemetofthings:物联网)等机器型设备大量连接的mmtc(massivemachinetypecommunication:大规模机器类通信)。

在nr中,正在对大规模(massive)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的技术进行研究,其中所述大规模mimo以高频率使用许多天线元件通过波束成形增益来确保覆盖范围(非专利文献2、非专利文献3、非专利文献4)。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rp-161214,nttdocomo,“revisionofsi:studyonnewradioaccesstechnology”,2016年6月

非专利文献2:r1-162883nokia,alcatel-lucentshanghaibell,“basicprinciplesforthe5gnewradioaccesstechnology”,2016年4月

非专利文献3:r1-162380,intelcorporation,“overviewofantennatechnologyfornewradiointerface”,2016年,4月

非专利文献4:r1-163215,ericsson,“overviewofnr”,2016年,4月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能高效地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与该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用于该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用于该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例如,用于该终端装置和该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可以包括用于高效的通信、复杂性的降低以及降低小区间和/或终端装置间的干扰的上行链路发送方法、调制方法和/或编码方法。

技术方案

(1)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采用了以下方案。即,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是一种终端装置,具备:接收部,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来接收前导索引信息;以及发送部,在所述前导索引信息为规定值的情况下,从一个或多个块中选择一个,发送基于所选择的块的随机接入前导,在所述前导索引信息为所述规定值以外的情况下,发送与所述前导索引信息所示的前导索引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其中,所述块至少包括同步信号和配置物理广播信道的四个ofdm符号。

(2)本发明的第二方案是一种基站装置,具备:发送部,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来发送前导索引信息;以及接收部,在所述前导索引信息为规定值的情况下,接收基于终端装置从一个或多个块中选择出的块的随机接入前导,在所述前导索引信息为所述规定值以外的情况下,接收与所述前导索引信息所示的前导索引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其中,所述块至少包括同步信号和配置物理广播信道的四个ofdm符号。

(3)本发明的第三方案是一种用于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包括: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来接收前导索引信息;在所述前导索引信息为规定值的情况下,从一个或多个块中选择一个,发送基于所选择的块的随机接入前导,在所述前导索引信息为所述规定值以外的情况下,发送与所述前导索引信息所示的前导索引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其中,所述块至少包括同步信号和配置物理广播信道的四个ofdm符号。

(4)本发明的第四方案是一种用于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包括: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来发送前导索引信息;在所述前导索引信息为规定值的情况下,接收基于终端装置从一个或多个块中选择出的块的随机接入前导,在所述前导索引信息为所述规定值以外的情况下,接收与所述前导索引信息所示的前导索引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其中,所述块至少包括同步信号和配置物理广播信道的四个ofdm符号。

(5)本发明的第五方案是一种安装于终端装置的集成电路,使所述终端装置发挥以下功能: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来接收前导索引信息;以及在所述前导索引信息为规定值的情况下,从一个或多个块中选择一个,发送基于所选择的块的随机接入前导,在所述前导索引信息为所述规定值以外的情况下,发送与所述前导索引信息所示的前导索引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其中,所述块至少包括同步信号和配置物理广播信道的四个ofdm符号。

(6)一种安装于基站装置的集成电路,使所述基站装置发挥以下功能: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来发送前导索引信息;以及在所述前导索引信息为规定值的情况下,接收基于终端装置从一个或多个块中选择出的块的随机接入前导,在所述前导索引信息为所述规定值以外的情况下,接收与所述前导索引信息所示的前导索引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其中,所述块至少包括同步信号和配置物理广播信道的四个ofdm符号。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终端装置和基站装置能相互高效地通信和/或实现复杂性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念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下行链路时隙的概略构成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子帧、时隙、微时隙在时域上的关系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时隙或子帧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波束成形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6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个或多个小区中发送应用了发送波束的多个参考信号的概念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本实施方式的同步信号块和同步信号突发集的示例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随机接入设定信息的构成的示例的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终端装置1与基站装置3之间的多个消息的收发的概念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中的随机接入前导的发送处理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中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接收处理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中的随机接入前导的发送处理的另一示例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中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接收处理的另一示例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的构成的概略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的构成的概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lte(以及lte-advancedpro)和nr可以定义为不同的rat(radioaccesstechnology:无线接入技术)。nr可以定义为lte中所包括的技术。本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nr、lte以及其他rat。在以下说明中,使用与lte关联的术语来进行说明,但也可以应用于使用其他术语的其他技术中。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念图。在图1中,无线通信系统具备终端装置1a、终端装置1b以及基站装置3。也将终端装置ia和终端装置1b称为终端装置1。

终端装置1有时也被称为移动站装置、用户终端(ue:userequipment)、通信终端、移动设备、终端、ms(mobilestation:移动站)等。基站装置3有时也被称为无线基站装置、基站、无线基站、固定台、nb(nodeb:节点b)、enb(evolvednodeb:演进节点b)、nrnb(nrnodeb:nr节点b)、gnb(nextgenerationnodeb:下一代节点b)、接入点、bts(basetransceiverstation:基站收发站)、bs(basestation:基站)等。基站装置3也可以包括核心网装置。此外,基站装置3可以具备一个或多个收发点4(transmissionreceptionpoint:trp)。以下所说明的基站装置3的功能/处理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是该基站装置3所具备的各收发点4的功能/处理。基站装置3可以将由基站装置3控制的可通信范围(通信区域)作为一个或多个小区来服务终端装置1。此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将由一个或多个收发点4控制的可通信范围(通信区域)作为一个或多个小区来服务终端装置1。此外,可以将一个小区分为多个局部区域(beamedarea:波束范围),在各局部区域中服务终端装置1。在此,局部区域可以基于在波束成形中所使用的波束的索引或者预编码的索引来识别。

基站装置3所覆盖的通信区域可以为按频率而各自不同的广度、不同的形状。此外,所覆盖的区域也可以按频率而不同。此外,将基站装置3的类别、小区半径的大小不同的小区在同一频率或不同频率下混合存在而形成一个通信系统的无线网络称为异构网络。

将从基站装置3向终端装置1的无线通信链路称为下行链路。将从终端装置1向基站装置3的无线通信链路称为上行链路。将从终端装置1向其他终端装置1的无线通信链路称为侧链路。

在图1中,在终端装置1与基站装置3之间的无线通信和/或终端装置1与其他终端装置1之间的无线通信中,可以使用:包括循环前缀(cp:cyclicprefix)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单载波频分复用(sc-fdm:single-carrier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离散傅里叶变换扩频ofdm(dft-s-ofdm:discretefouriertransformspreadofdm)、多载波码分复用(mc-cdm:multi-carriercodedivisionmultiplexing)。

此外,在图1中,在终端装置1与基站装置3之间的无线通信和/或终端装置1与其他终端装置1之间的无线通信中,也可以使用通用滤波器多载波(ufmc:universal-filteredmulti-carrier)、滤波ofdm(f-ofdm:filteredofdm)、加窗ofdm(windowedofdm)、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filter-bankmulti-carrier)。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ofdm作为传输方式,以ofdm符号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也包括使用了上述其他传输方式的情况。例如,本实施方式中的ofdm符号也可以是sc-fdm符号(有时也被称为sc-fdma(single-carrier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符号)。

此外,在图1中,在终端装置1与基站装置3之间的无线通信和/或终端装置1与其他终端装置1之间的无线通信中,也可以使用不使用cp的或者代替cp而进行了零填充的上述传输方式。此外,cp、零填充可以附加于前方和后方双方。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终端装置1设定一个或多个服务小区。设定的多个服务小区包括一个主小区(也被称为primarycell、pcell)和一个或多个辅小区(也被称为secondarycell、scell)。主小区是进行了初始连接建立(initialconnectionestablishment)过程的服务小区、开始了连接重新建立(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过程的服务小区或者在切换过程中被指示为主小区的小区。可以在建立了rrc(radioresource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的时间点或之后设定一个或多个辅小区。其中,设定的多个服务小区也可以包括一个主辅小区(也被称为primaryscell、pscell)。主辅小区可以是,设定了终端装置1的一个或多个辅小区中的、能在上行链路中发送控制信息的辅小区。此外,也可以对终端装置1设定主小区组(也被称为mastercellgroup、mcg)和辅小区组(也被称为secondarycellgroup、scg)这两种服务小区的子集。主小区组包括一个主小区和零个以上辅小区。辅小区组包括一个主辅小区和零个以上辅小区。

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应用tdd(timedivisionduplex:时分双工)和/或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频分双工)。可以对全部多个小区应用tdd(timedivisionduplex)方式或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方式。此外,也可以将应用了tdd方式的小区与应用了fdd方式的小区聚合。

将下行链路中与服务小区对应的载波称为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或者下行链路载波)。将上行链路中与服务小区对应的载波称为上行链路分量载波(或者上行链路载波)。将侧链路中与服务小区对应的载波称为侧链路分量载波(或者侧链路载波)。将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上行链路分量载波和/或侧链路分量载波统称为分量载波(或者载波)。

对本实施方式的物理信道和物理信号进行说明。其中,可以将下行链路物理信道和/或下行链路物理信号统称为下行链路信号。可以将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或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统称为上行链路信号。可以将下行链路物理信道和/或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统称为物理信道。可以将下行链路物理信号和/或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统称为物理信号。

在图1中,在终端装置1与基站装置3的下行链路无线通信中,使用以下的下行链路物理信道。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用于发送从上层输出的信息。

·nr-pbch(newradiophysicalbroadcastchannel:新无线物理广播信道)

·nr-pdcch(newradio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新无线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nr-pdsch(newradio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新无线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nr-pbch用于供基站装置3广播重要信息块(mib:masterinformationblock(主信息块)、eib:essentialinformationblock:基本信息块),所述重要信息块包括终端装置1所需的重要的系统信息(essentialinformation:基本信息)。在此,一个或多个重要信息块可以作为重要信息消息来发送。例如,重要信息块中可以包括表示帧编号(sfn:systemframenumber)的一部分或全部的信息(例如,与包括多个帧的超帧内的位置有关的信息)。例如,无线帧(10ms)包括10个1ms的子帧,无线帧通过帧编号来识别。帧编号在1024返回0(wraparound:绕回)。此外,在按小区内的每个区域发送不同的重要信息块的情况下,也可以包括能识别区域的信息(例如,构成区域的下行链路发送波束的标识符信息)。在此,下行链路发送波束的标识符信息可以使用下行链路发送波束(预编码)的索引来表示。此外,在按小区内的每个区域发送不同的重要信息块(重要信息消息)的情况下,也可以包括能识别帧内的时间位置(例如,包括该重要信息块(重要信息消息)的子帧编号)的信息。即,也可以包括用于确定分别进行使用了不同的下行链路发送波束的索引的重要信息块(重要信息消息)的发送的各子帧编号的信息。例如,重要信息中也可以包括对于与小区的连接、移动性而言所需的信息。

nr-pdcch用于在下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从基站装置3向终端装置1的无线通信)中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information:dci)。在此,对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定义一个或多个dci(也可以称为dci格式)。即,针对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字段被定义为dci,并被映射至信息位。

例如,作为dci,也可以定义包括表示发送针对被调度的nr-pdsch的harq-ack的定时(例如,从nr-pdsch中所包括的最后一个符号到harq-ack发送为止的符号数)的信息的dci。

例如,作为dci,也可以定义用于调度一个小区中的一个下行链路的无线通信nr-pdsch(一个下行链路传输块的发送)的dci。

例如,作为dci,也可以定义用于调度一个小区中的一个上行链路的无线通信nr-pusch(一个上行链路传输块的发送)的dci。

在此,在dci中包括与nr-pdsch或nr-pusch的调度有关的信息。在此,也将针对下行链路的dci称为下行链路授权(downlinkgrant)或下行链路分配(downlinkassignment)。在此,也将针对上行链路的dci称为上行链路授权(uplinkgrant)或上行链路分配(uplinkassignment)。

nr-pdsch用于发送来自媒体接入(mac:mediumaccesscontrol)的下行链路数据(dl-sch:downlinksharedchannel)。此外,也用于发送系统信息(si:systeminformation)、随机接入响应(rar:randomaccessresponse)等。

在此,基站装置3和终端装置1在上层(higherlayer)交换(收发)信号。例如,基站装置3和终端装置1可以在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resourcecontrol)层收发rrc信令(也被称为rrcmessage:radioresourcecontrolmessage(无线资源控制消息)、rrcinformation:radioresourcecontrolinformation(无线资源控制信息))。此外,基站装置3和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mac(mediumaccess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层收发mac控制元素。在此,也将rrc信令和/或mac控制元素称为上层信号(higherlayersignaling)。这里的上层意味着从物理层观察到的上层,因此,可以包括mac层、rrc层、rlc层、pdcp层、nas层等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在mac层的处理中上层可以包括rrc层、rlc层、pdcp层、nas层等中的一个或多个。

nr-pdsch可以用于发送rrc信令和mac控制元素(macce:mediumaccesscontrolcontrolelement)。在此,从基站装置3发送的rrc信令可以是对小区内的多个终端装置1共用的信令。此外,从基站装置3发送的rrc信令也可以是对某个终端装置1专用的信令(也称为dedicatedsignaling:专用信令)。即,终端装置特有(ue特定)的信息也可以使用专用信令来向某个终端装置1发送。

在图1中,在下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以下的下行链路物理信号。在此,下行链路物理信号不用于发送从上层输出的信息,但被物理层使用。

·同步信号(synchronizationsignal:ss)

·参考信号(referencesignal:rs)

同步信号用于供终端装置1获取下行链路的频域和时域的同步。同步信号可以包括主同步信号(pss:primarysynchronizationsignal)和辅同步信号(sss:secondarysynchronizationsignal)。此外,同步信号可以用于供终端装置1确定小区标识符(小区id:cellidentifier)。此外,同步信号也可以用于选择/识别/确定在下行链路波束成形中基站装置3所使用的下行链路发送波束和/或终端装置1所使用的下行链路接收波束。即,同步信号可以用于供终端装置1选择/识别/确定由基站装置3应用于下行链路信号的下行链路发送波束的索引。其中,也可以将在nr中使用的同步信号、主同步信号以及辅同步信号分别称为nr-ss、nr-pss、nr-sss。

下行链路的参考信号(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仅记为参考信号)可以基于用途等分类为多个参考信号。例如,参考信号可以使用以下参考信号中的一个或多个。

·dmrs(demodulationreferencesignal:解调参考信号)

·csi-rs(channelstateinformationreferencesignal: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ptrs(phasetrackingreferencesignal:相位跟踪参考信号)

·mrs(mobilityreferencesignal:移动参考信号)

dmrs可以用于接收到的调制信号的解调时的传播路径补偿。对于dmrs而言,可以将nr-pdsch的解调用、nr-pdcch的解调用和/或nr-pbch的解调用的dmrs统称为dmrs,也可以分别单独地进行定义。

csi-rs可以用于信道状态测量。ptrs可以用于通过终端的移动等来跟踪相位。mrs可以用于测量来自用于切换的多个基站装置的接收质量。

此外,也可以在参考信号中定义用于补偿相位噪声的参考信号。

其中,上述多个参考信号中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使其他参考信号具有该功能。

此外,上述多个参考信号中的至少一个或者其他参考信号也可以定义为针对小区单独设定的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ell-specificreferencesignal;crs)、基站装置3或收发点4所使用的每个发送波束的波束特定参考信号(beam-specificreferencesignal;brs)和/或针对终端装置1单独设定的终端特定参考信号(ue-specificreferencesignal;urs)。

此外,参考信号中的至少一个可以用于能实现无线参数、子载波间隔等参数集、fft的窗口同步等程度的细同步(finesynchronization)。

此外,参考信号中的至少一个可以用于无线资源测量(rrm:radioresourcemeasurement)。此外,参考信号中的至少一个可以用于波束管理(beammanagement)。

此外,参考信号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使用同步信号。

在图1中,在终端装置1与基站装置3的上行链路无线通信(终端装置1至基站装置3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以下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用于发送从上层输出的信息。

·nr-pucch(newradiophysicaluplinkcontrolchannel:新无线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nr-pusch(newradio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新无线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nr-prach(newradiophysicalrandomaccesschannel:新无线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nr-pucch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plinkcontrolinformation:uci)。在此,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可以包括用于表示下行链路的信道的状态的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stateinformation)。此外,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可以包括用于请求ul-sch资源的调度请求(sr:schedulingrequest)。此外,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可以包括harq-ack(hybridautomaticrepeatrequestacknowledgemen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肯定应答)。harq-ack可以表示针对下行链路数据(transportblock(传输块)、mediumaccesscontrolprotocoldataunit:macpdu(媒体接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downlink-sharedchannel:dl-sch(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harq-ack。

nr-pusch用于发送来自媒体接入(mac:mediumaccesscontrol)的上行链路数据(ul-sch:uplinksharedchannel)。此外,也可以用于与上行链路数据一起发送harq-ack和/或csi。此外,也可以用于仅发送csi或者仅发送harq-ack和csi。即,也可以用于仅发送uci。

nr-pusch可以用于发送rrc信令和mac控制元素。在此,nr-pusch也可以设于上行链路,用于发送ue的能力(uecapability)。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nr-pdcch和nr-pucch中使用相同的称呼(例如nr-pcch)和相同的信道定义。也可以在nr-pdsch和nr-pusch中使用相同的称呼(例如nr-psch)和相同的信道定义。

在图1中,在上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以下的上行链路物理信号。在此,上行链路物理信号不用于发送从上层输出的信息,但被物理层使用。

·上行链路参考信号(uplinkreferencesignal:ulrs)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以下两种类型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

·dmrs(demodulationreferencesignal:解调参考信号)

·srs(soundingreferencesignal:探测参考信号)

基站装置3为了进行nr-pusch或nr-pucch的传播路径校正而使用dmrs。以下,将一同发送nr-pusch和dmrs仅称为发送nr-pusch。以下,将一同发送nr-pucch和dmrs仅称为发送nr-pucch。

基站装置3为了测量上行链路的信道状态而使用srs。

nr-prach可以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nr-prach可以用于表示初始连接建立(initialconnectionestablishment)过程、切换过程、连接重新建立(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过程、针对上行链路发送的同步(定时调整)以及nr-pusch(ul-sch)资源的请求。

以下,对子帧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称为子帧,但也可以被称为资源单元、无线帧、时间区间、时间间隔等。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下行链路时隙的概略构成的一个示例的图。各无线帧的长度为10ms。此外,各无线帧包括10个子帧和x个时隙。就是说,一个子帧的长度为1ms。各时隙由子载波间隔来定义时间长度。例如,在ofdm符号的子载波间隔为15khz、为ncp(normalcyclicprefix:常规循环前缀)的情况下,x=7或者x=14,分别为0.5ms和1ms。此外,在子载波间隔为60khz的情况下,x=7或者x=14,分别为0.125ms和0.25ms。图2将x=7的情况作为一个示例示出。需要说明的是,在x=14的情况下也同样能进行扩展。此外,可以对上行链路时隙也同样地进行定义,也可以对下行链路时隙和上行链路时隙分别进行定义。

在各时隙中发送的信号或物理信道可以通过资源网格来表现。资源网格通过多个子载波和多个ofdm符号来定义。构成一个时隙的子载波的数量分别取决于小区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的带宽。将资源网格内的各元素称为资源元素。资源元素可以使用子载波的编号和ofdm符号的编号来识别。

资源块用于表现某个物理下行链路信道(pdsch等)或上行链路信道(pusch等)的资源元素的映射。资源块中定义有虚拟资源块和物理资源块。首先,某个物理上行链路信道被映射至虚拟资源块。之后,虚拟资源块被映射至物理资源块。在时隙所包括的ofdm符号数x=7、为ncp的情况下,一个物理资源块通过时域上7个连续的ofdm符号和频域上12个连续的子载波来定义。就是说,一个物理资源块包括(7×12)个资源元素。在ecp(extendedcp:扩展cp)的情况下,一个物理资源块例如通过时域上6个连续的ofdm符号和频域上12个连续的子载波来定义。就是说,一个物理资源块包括(6×12)个资源元素。此时,一个物理资源块在时域上对应于一个时隙,在频域上对应于180khz。物理资源块在频域上从0开始标注编号。

接着,对子帧、时隙、微时隙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子帧、时隙、微时隙的时域上的关系的图。如图3所示,定义了三种时间单元。无论子载波间隔如何,子帧均为1ms,时隙中所包括的ofdm符号数为7或14,时隙长度根据子载波间隔而不同。在此,在子载波间隔为15khz的情况下,在一个子帧中包括14个ofdm符号。因此,对于时隙长度而言,当将子载波间隔设为δf(khz)时,在构成一个时隙的ofdm符号数为7的情况下,时隙长度可以由0.5/(δf/15)ms来定义。在此,δf可以通过子载波间隔(khz)来定义。此外,在构成一个时隙的ofdm符号数为7的情况下,时隙长度可以由1/(δf/15)ms来定义。在此,δf可以通过子载波间隔(khz)来定义。而且,在将时隙中所包括的ofdm符号数设为x时,时隙长度可以由x/14/(δf/15)ms来定义。

微时隙(也可以被称为子时隙)是由少于时隙中所包括的ofdm符号数的ofdm符号构成的时间单元。图3将微时隙包括两个ofdm符号的情况作为一个示例示出。微时隙内的ofdm符号也可以与构成时隙的ofdm符号定时一致。需要说明的是,调度的最小单位可以是时隙或微时隙。

在图4中示出了时隙或子帧的一个示例。在此,以在子载波间隔15khz中时隙长度为0.5ms的情况为例示出。在图4中,d表示下行链路,u表示上行链路。如图4所示,可以在某个时间区间内(例如,在系统中必须分配给一个ue的最小的时间区间)包括:

·下行链路部分(持续时间:duration)

·间隔

·上行链路部分(持续时间)

中的一个或多个。

图4的(a)是在某个时间区间(例如,可以被称为能分配给一个ue的时间资源的最小单位或时间单元等。此外,也可以将多个时间资源的最小单位合称为时间单元)中全部用于下行链路发送的示例,图4的(b)是在第一个时间资源中例如经由nr-pdcch进行上行链路的调度,经由用于nr-pdcch的处理延迟和从下行至上行的切换时间、发送信号的生成的间隔来发送上行链路信号。在图4的(c)中,在第一个时间资源中用于发送下行链路的nr-pdcch和/或下行链路的nr-pdsch,经由用于处理延迟和从下行至上行的切换时间、发送信号的生成的间隔来用于发送nr-pusch或nr-pucch。在此,作为一个示例,上行链路信号可以用于发送harq-ack和/或csi,即uci。在图4的(d)中,在第一个时间资源中用于发送nr-pdcch和/或nr-pdsch,经由用于处理延迟和从下行至上行的切换时间、发送信号的生成的间隔来用于发送nr-pusch和/或nr-pucch。在此,作为一个示例,上行链路信号可以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即ul-sch。图4的(e)是全部用于上行链路发送(nr-pusch或nr-pucch)的示例。

上述的下行链路部分、上行链路部分可以与lte同样包括多个ofdm符号。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波束成形、波束管理(beammanagement)和/或波束扫描(beamsweeping)进行说明。

发送侧(在下行链路的情况下为基站装置3,在上行链路的情况下为终端装置1)的波束成形是对多个发射天线元件的每一个以模拟或数字的方式来控制振幅/相位,由此在任意的方向以高的发射天线增益来发送信号的方法,将该场方向图(fieldpattern)称为发送波束。此外,接收侧(在下行链路的情况下为终端装置1,在上行链路的情况下为基站装置3)的波束成形是对多个接收天线元件的每一个以模拟或数字的方式来控制振幅/相位,由此在任意的方向以高的接收天线增益来接收信号的方法,将该场方向图称为接收波束。波束管理可以是用于配合发送波束和/或接收波束的方向性、获得波束增益的基站装置3和/或终端装置1的动作。

图5中示出了波束成形的一个示例。多个天线元件与一个发送单元(txru:transceiverunit)50连接,通过每个天线元件的移相器51来控制相位,能通过从天线元件52发送而使波束相对于发送信号朝向任意的方向。典型的是,可以将txru50定义为天线端口,可以在终端装置1中仅定义天线端口。通过控制移相器51,能使方向性朝向任意的方向,因此,基站装置3能使用增益高的波束与终端装置1进行通信。

波束成形也可以被称为虚拟化(virtualization)、预编码、加权乘法等。此外,也可以将仅使用波束成形进行发送的信号称为发送波束。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终端装置1在上行链路发送的波束成形中所使用的发送波束称为上行链路发送波束(ultxbeam),将基站装置3在上行链路接收的波束成形中所使用的接收波束称为上行链路接收波束(ulrxbeam)。其中,也可以将上行链路发送波束称为终端装置1中的发送空间滤波器设定,将上行链路接收波束称为基站装置3中的接收空间滤波器设定。此外,将基站装置3在下行链路发送的波束成形中所使用的发送波束称为下行链路发送波束(dltxbeam),将终端装置1在下行链路接收的波束成形中所使用的接收波束称为下行链路接收波束(dlrxbeam)。其中,可以将下行链路发送波束称为基站装置3中的发送空间滤波器设定,将下行链路接收波束称为终端装置1中的接收空间滤波器设定。其中,可以将上行链路发送波束和上行链路接收波束统称为上行链路波束,并将下行链路发送波束和下行链路接收波束统称为下行链路波束。其中,可以将终端装置1为了上行链路波束成形而进行的处理称为上行链路发送波束处理或称为上行链路预编码,并将基站装置3为了上行链路波束成形而进行的处理称为上行链路接收波束处理。其中,也可以将终端装置1为了下行链路波束成形而进行的处理称为下行链路接收波束处理,并将基站装置3为了下行链路波束成形而进行的处理称为下行链路发送波束处理或下行链路预编码。

其中,基站装置3可以通过一个ofdm符号使用多个下行链路发送波束来发送信号。例如,可以将基站装置3的天线元件分割为子阵列(subarray),在各子阵列中进行不同的下行链路波束成形。也可以使用偏振波天线,在各偏振波中进行不同的下行链路波束成形。同样地,终端装置1可以通过一个ofdm符号使用多个上行链路发送波束来发送信号。

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基站装置3和/或收发点4所构成的小区内该基站装置3切换多个下行链路发送波束来使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按每个下行链路发送波束构成单独的小区。

在本实施方式的波束管理中可以包括下述动作。

·波束选择(beamselection)

·波束细化(beamrefinement)

·波束恢复(beamrecovery)

例如,波束选择可以是在基站装置3与终端装置1之间的通信中选择波束的动作。此外,波束细化可以是进一步选择增益高的波束或者通过终端装置1的移动来变更最优的基站装置3与终端装置1之间的波束的动作。波束恢复可以是在基站装置3与终端装置1之间的通信中,由于遮蔽物、人的通过等产生的堵塞而导致通信链路的质量降低时重选波束的动作。上述动作并不限定于上述目的。基站装置3在各种状况下进行波束管理,因此即使不限定目的也能发挥效果。

例如,在选择终端装置1中的基站装置3的发送波束时可以使用参考信号(例如csi-rs),也可以使用准共址(qcl:quasico-location)假定。

若可以根据输送另一方的天线端口中的某个符号的信道来推测出输送某个天线端口中的某个符号的信道的长区间特性(longtermproperty),则认为两个天线端口为qcl。信道的长区间特性包括:延迟扩展(delayspread)、多普勒扩展(dopplerspread)、多普勒频移(dopplershift)、平均增益以及平均延迟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在天线端口1和天线端口2为与平均迟延有关的qcl的情况下,意味着可以根据天线端口1的接收定时来推测出天线端口2的接收定时。

该qcl也可以扩展至波束管理。因此,扩展至空间的qcl也可以重新进行定义。例如,作为空间的qcl假定中的信道的长区间特性(longtermproperty),除了上述以外还可以包括以下的一个或多个。

·无线链路或者信道中的到达角(aoa(angleofarrival:到达角)、zoa(zenithangleofarrival:到达天顶角)等)和/或其角度扩展(anglespread,例如asa(anglespreadofarrival:到达角度扩展)、zsa(zenithanglespreadofarrival:到达天顶角扩展))

·无线链路或者信道中的送出角(aod、zod等)和/或其角度扩展(anglespread,例如asd(anglespreadofdeparture:送出角度扩展)、zss(zenithanglespreadofdeparture:送出天顶角扩展))

·空间相关性(spatialcorrelation)

根据该方法,作为波束管理,可以根据空间的qcl假定和无线资源(时间和/或频率)来定义与波束管理等价的基站装置3、终端装置1的动作。

不过,也可以分别对每个预编码或者发送波束分配天线端口。例如,本实施方式的使用不同的预编码进行发送的信号或者使用不同的发送波束进行发送的信号可以定义为在不同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端口进行发送的信号。其中,天线端口定义为:能根据通过同一天线端口发送其他符号的信道来估计发送作为某个天线端口的符号的信道。同一天线端口可以是指:天线端口的编号(用于识别天线端口的编号)相同。也可以由多个天线端口构成天线端口集合。同一天线端口集合可以是指:天线端口集合的编号(用于识别天线端口集合的编号)相同。应用不同的上行链路发送波束来发送信号可以是指:通过不同的天线端口或由多个天线端口构成的不同的天线端口集合来发送信号。波束索引可以分别是:ofdm符号编号、天线端口编号或天线端口集合编号。

向转换预编码输入针对一层或多层的复调制符号,该复调制符号由层映射生成。转换预编码可以是将复数符号的块分割为与一个ofdm符号对应的各层的集合的处理。在使用ofdm的情况下,可能不需要通过转换预编码进行的dft(discretefouriertransform:离散傅里叶变换)处理。预编码可以是:将从转换预编码器获得的向量块作为输入来生成映射至资源元素的向量块。在空间复用的情况下,可以在生成映射至资源元素的向量块时应用预编码矩阵中的一个。也可以将该处理称为数字波束成形。此外,预编码既可以定义包括模拟波束成形和数字波束成形,也可以定义为数字波束成形。既可以对进行了预编码的信号应用波束成形,也可以对应用了波束成形的信号应用预编码。波束成形既可以包括模拟波束成形而不包括数字波束成形,也可以包括数字波束成形和模拟波束成形双方。也可以将进行了波束成形的信号、进行了预编码的信号或进行了波束成形和预编码的信号称为波束。波束的索引可以是预编码矩阵的索引。也可以分别定义波束的索引和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可以对波束的索引所示的波束应用预编码矩阵的索引所示的预编码矩阵来生成信号。也可以对应用了预编码矩阵的索引所示的预编码矩阵的信号应用波束的索引所示的波束成形来生成信号。数字波束成形可能会应用与频率方向的资源(例如子载波的集合)不同的预编码矩阵。

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使用规定的发送波束和/或规定的接收波束而构成的无线链路称为波束对链路。例如,在下行链路中,可以将使用不同的下行链路发送波束和/或不同的下行链路接收波束而构成的波束对链路设为不同的下行链路波束对链路。例如,在上行链路中,可以将使用不同的上行链路发送波束和/或不同的上行链路接收波束而构成的波束对链路设为不同的上行链路波束对链路。例如,也可以将终端装置1在某个小区中能使用多个下行链路发送波束和/或多个下行链路接收波束来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状态称为具有多个下行链路波束对链路的状态。例如,也可以将终端装置1在某个小区中能使用多个上行链路发送波束和/或多个上行链路接收波束来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状态称为具有多个上行链路波束对链路的状态。

对本实施方式中的下行链路波束对链路(beampairlink)的概念进行说明。

图6示出了终端装置1和基站装置3在小区100中构成多个下行链路波束对链路的情况。终端装置1使用下行链路接收波束r1接收下行链路信号作为第一下行链路波束对链路,所述下行链路信号从基站装置3使用下行链路发送波束t1进行发送。终端装置1使用下行链路接收波束r2接收下行链路信号作为第二下行链路波束对链路,所述下行链路信号从基站装置3使用下行链路发送波束t2进行发送。终端装置1使用下行链路接收波束r3接收下行链路信号作为第三下行链路波束对链路,所述下行链路信号从基站装置3使用下行链路发送波束t3进行发送。在该情况下,在终端装置1与基站装置3之间构成三个下行链路波束对链路,通过三个下行链路波束对链路的全部或者一部分来进行下行链路的收发。例如,终端装置1在各下行链路波束对链路中进行根据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和/或接收质量的测量。

其中,对于一个下行链路发送波束,可以使用多个下行链路接收波束来构成多个下行链路波束对链路。其中,对于一个下行链路接收波束,可以使用多个下行链路发送波束来构成多个下行链路波束对链路。其中,一个下行链路波束对链路可以与一个下行链路发送波束建立对应关系而与使用的下行链路接收波束无关。其中,一个上行链路波束对链路可以与一个上行链路接收波束建立对应关系而与使用的上行链路发送波束无关。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同步信号块(也被称为ss(synchronizationsignal)块)和同步信号突发集(也被称为ss突发集)的示例的图。图7示出了在周期性发送的同步信号突发集内包括两个同步信号块、同步信号块包括四个ofdm符号的示例。

其中,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同步信号块构成同步信号突发(也被称为ss突发),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同步信号突发构成同步信号突发集。

同步信号块是包括同步信号(例如nr-pss、nr-sss)和/或nr-pbch的单位块。基站装置3在使用同步信号突发集内的一个或多个同步信号块来发送同步信号和/或nr-pbch的情况下,可以按每个同步信号块使用独立的下行链路发送波束。

图7中示出了在一个同步信号块中对nr-pss、nr-sss、nr-pbch进行时分复用,对于通过比nr-pss和/或nr-sss的带宽更宽的带宽来发送的nr-pbch进行两个符号的时分复用的示例。其中,在时域中对nr-pss、nr-sss和/或nr-pbch进行复用的顺序可以与图7所示的示例不同。例如,在通过两个符号发送nr-pbch的情况下,在两个nr-pbch符号之间可以存在发送nr-sss的ofdm符号。

同步信号突发集可以周期性发送。例如,可以定义用于初始接入的周期和为了连接的(connected或rrc_connected)终端装置而设定的周期。此外,为了连接的(connected或rrc_connected)终端装置而设定的周期可以在rrc层进行设定。此外,为了连接的(connected或rrc_connected)终端而设定的周期是可能会潜在地发送的时域的无线资源的周期,实际上也可以确定是否由基站装置3发送。此外,用于初始接入的周期可以在规格书等中预先定义。

同步信号突发集可以基于系统帧编号(sfn:systemframenumber)来确定。此外,同步信号突发集的开始位置(边界)可以基于sfn和周期来确定。

可以假定为:多个同步信号突发集中的各同步信号突发集内的相对时间相同的同步信号块应用了相同的下行链路发送波束。此外,可以假定为:多个同步信号突发集中的各同步信号突发集内的相对时间相同的同步信号块中的天线端口与平均延迟、多普勒频移、空间相关性有关,为qcl。

同步信号块数可以定义为:例如同步信号突发、同步信号突发集内或同步信号块的周期中的同步信号块数(个数)。此外,同步信号块数可以表示用于同步信号突发内的、同步信号突发集内或同步信号块的周期中的小区选择的波束组的数量。在此,波束组可以定义为:在同步信号突发内、同步信号突发集内或同步信号块的周期中所包括的同步信号块或不同的波束的数量。

对本实施方式的srs资源的通知进行说明。

基站装置3通过对终端装置1发送srs资源指示符(srsresourceindicator:sri)来通知发送了srs的一个或多个资源。一个或多个srs资源与至少一个天线端口和/或一个上行链路发送波束(也可以是终端装置1的发送空间滤波器设定或者预编码器)建立关联。接收了sri的信息的终端装置1可以基于该sri来确定用于上行链路发送的天线端口和/或上行链路发送波束。

对本实施方式的随机接入过程(randomaccessprocedure)进行说明。

随机接入过程分为基于竞争(contentionbased)和基于非竞争(non-contentionbased)这两种过程。

终端装置1在从未与基站装置3连接(通信)的状态开始的初始接入时和/或处于与基站装置3连接中但产生了能发送给终端装置1的上行链路数据或能发送给终端装置1的侧链路数据的情况下的调度请求时等,进行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不过,随机接入的用途并不限定于此。

产生能发送给终端装置1的上行链路数据可以包括触发与能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对应的缓冲区状态报告。产生能发送给终端装置1的上行链路数据也可以包括基于能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的产生而触发的调度请求等待处理。

产生能发送给终端装置1的侧链路数据可以包括触发与能发送的侧链路数据对应的缓冲区状态报告。产生能发送给终端装置1的侧链路数据也可以包括基于能发送的侧链路数据的产生而触发的调度请求等待处理。

终端装置1在从基站装置3接收nr-pdcch、该nr-pdcch中包括了指示随机接入过程的开始的信息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其中,指示该随机接入过程的开始的信息可以被称为nr-pdcch命令、pdcch命令、消息0、msg.0等。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是使用与从基站装置3以nr-pdcch命令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索引对应的前导进行随机接入的过程,用于在基站装置3与终端装置1处于连接中但切换、移动站装置的发送定时无效的情况下,迅速地取得终端装置1与基站装置3之间的上行链路同步等。不过,随机接入的用途并不限定于此。

其中,在由nr-pdcch命令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索引为规定值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可以进行从终端装置1所能利用的前导的集合中随机选择一个来发送的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

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在开始(initiate)随机接入过程前经由上层接收随机接入设定信息。在该随机接入设定信息中可以包括下述信息或用于确定/设定下述信息的信息。

·能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的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时间/频率资源的集合(有时也被称为prach资源)(例如,可利用的prach资源的集合)

·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前导组

·可利用的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前导或者能用于所述多个随机接入前导组的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前导

·随机接入响应的窗口尺寸和冲突消除(竞争解决:contentionresolution)定时器(mac-contentionresolutiontimer)

·功率渐变(powerramping)步骤

·前导发送的最大发送次数

·前导的初始发送功率

·基于前导格式的功率偏移

·功率渐变的最大次数

其中,随机接入设定信息可以与同步信号突发集内的一个同步信号块建立关联。其中,随机接入设定信息可以与设定的一个或多个csi-rs中的一个建立关联。其中,随机接入设定信息可以与一个下行链路发送波束(或者波束索引)建立关联。

其中,终端装置1可以通过下行链路信号来接收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设定信息,该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设定信息的每一个与同步信号块(也可以是csi-rs或下行链路发送波束)建立关联。终端装置1可以从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同步信号块(也可以是csi-rs或下行链路发送波束)中选择一个,使用与所选择的同步信号块建立了关联的随机接入设定信息进行随机接入过程。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随机接入设定信息的构成的示例的图。在图8中,终端装置1接收与第一同步信号块对应的随机接入设定信息和与第二同步信号块对应的随机接入设定信息。与第一同步信号块对应的随机接入设定信息和与第二同步信号块对应的随机接入设定信息分别包括:能用于随机接入的前导组、频率/时间资源的集合以及其他信息。

其中,在图8中示出了终端装置1接收与两个同步信号块对应的两个随机接入设定信息的情况,但终端装置1也可以接收与三个以上同步信号块对应的三个以上随机接入设定信息。

其中,在图8的示例中示出了随机接入设定信息中包括的各信息按每个同步信号块存在的情况,但也可以在多个同步信号块中共同地设定随机接入设定信息中包括的信息的一部分。例如,随机接入设定信息的一部分可以是按每个同步信号块、csi-rs或者下行链路发送波束(基站装置3的发送滤波器设定)设定的信息,也可以是其他部分按每个小区设定的信息。

例如,随机接入设定信息中包括的能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的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时间/频率资源的集合可以按每个同步信号块、csi-rs和/或下行链路发送波束进行设定。终端装置1可以基于接收到的同步信号块、csi-rs和/或下行链路发送波束来选择能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的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时间/频率资源的集合。

例如,随机接入设定信息中包括的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前导组可以分别与每个同步信号块、csi-rs和/或下行链路发送波束建立关联。终端装置1可以选择基于接收到的同步信号块、csi-rs和/或下行链路发送波束的随机接入前导组。

其中,在图8的示例中示出了一个随机接入设定信息与一个同步信号块建立对应关系的情况,但该一个随机接入设定信息也可以与一个索引(例如,同步信号块索引、csi-rs索引或下行链路发送波束索引等)建立对应关系。

其中,终端装置1可以接收分别使用一个下行链路发送波束来进行发送的一个或多个下行链路信号,接收与其中一个下行链路信号建立了关联的随机接入设定信息,基于该接收到的随机接入设定信息来进行随机接入过程。终端装置1可以接收同步信号突发集内的一个或多个同步信号块,接收与其中一个同步信号块建立了关联的随机接入设定信息,基于该接收到的随机接入设定信息来进行随机接入过程。终端装置1可以接收一个或多个csi-rs,接收与其中一个csi-rs建立了关联的随机接入设定信息,基于该接收到的随机接入设定信息来进行随机接入过程。

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设定信息可以包括一个随机接入信道设定(rach-config)和/或一个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设定(prach-config)。

在随机接入信道设定之中可以包括与每个下行链路发送波束的随机接入有关的参数。

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设定中可以包括与每个下行链路发送波束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有关的参数(prach设定的索引、能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的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时间/频率资源等)。

一个随机接入设定信息可以表示关于与一个下行链路发送波束对应的随机接入的参数,多个随机接入设定信息可以表示关于与多个下行链路发送波束对应的多个随机接入的参数。

一个随机接入设定信息可以表示关于与一个下行链路发送波束对应的物理随机接入的参数,也可以表示关于与多个下行链路发送波束对应的多个随机接入的参数。

若选择对应的波束,则也可以选择与波束对应的随机接入设定信息(与波束对应的随机接入信道设定、与波束对应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设定)。

其中,终端装置1可以从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的基站装置3和/或收发点4不同的基站装置3和/或收发点4接收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设定信息。例如,终端装置1可以基于从第一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随机接入设定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来向第二基站装置3发送随机接入前导。

其中,基站装置3通过接收终端装置1所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来确定向该终端装置1发送下行链路信号时应该应用的下行链路发送波束。终端装置1可以使用与某个下行链路发送波束建立了关联的随机接入设定信息所示的时间/频率资源来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基站装置3可以基于从终端装置1接收的随机接入前导和/或接收该随机接入前导的时间/频率资源来确定向该终端装置1发送下行链路信号时应该应用的下行链路发送波束。

对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接收多个随机接入设定信息、从该多个随机接入设定信息选择用于随机接入过程的一个随机接入设定信息的情况的选择规则进行说明。

终端装置1可以基于与基站装置3之间的传播路径特性来选择在随机接入过程中使用的随机接入设定信息。终端装置1也可以基于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同步信号块或根据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测量出的传播路径特性来选择在随机接入过程中使用的随机接入设定信息。

终端装置1也可以从接收到的多个随机接入设定信息中随机选择一个随机接入设定信息。

终端装置1也可以基于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下行链路信号,从接收到的多个随机接入设定信息中选择一个随机接入设定信息。其中,该下行链路信号可以从作为随机接入前导的发送目的地的基站装置3接收,也可以从不同的基站装置3接收。例如,可以将基于来自形成第一小区的第一基站装置3的下行链路信号而选择的随机接入设定信息用于与形成第二小区的第二基站装置3的随机接入过程。

作为随机接入设定信息中包括的可利用的一个或多个频率/时间资源,可以分别设定能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的子载波索引、资源块索引、子帧编号、系统帧编号、符号编号和/或前导的格式。

如图9所示,在终端装置1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nr-pdcch命令的情况下的随机接入过程通过终端装置1与基站装置3之间的多个消息的收发来实现。

<消息0(s801)>

基站装置3通过nr-pdcch对终端装置1发送nr-pdcch命令,指示进行随机接入过程。

nr-pdcch命令所示的信息中可以包括:前导索引信息、掩码索引信息,sri(srsresourceindicator)信息、同步信号块重选指示信息(ssblockre-selectionindicator)、随机接入设定重选指示信息(randomaccessconfigurationre-selectionindicator)和/或csi-rs选择指示信息。

前导索引信息是表示随机接入设定信息所示的可利用的随机接入前导的前导索引中的一个或多个前导索引的信息。其中,在前导索引信息为规定值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可以从可利用的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前导中随机选择一个。

掩码索引信息是表示时域和/或频域中能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的发送的prach资源的索引的信息。其中,由掩码索引信息表示的时间资源和/或频率资源可以是一个特定的资源,可以表示可选择的多个资源,不同的索引可以表示一个特定资源和可选择的多个资源中的每一个。

其中,前导索引信息和掩码索引信息可以通过一个索引信息来表示。例如,可以在一个索引中表示终端装置1能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的前导(也可以被称为序列、代码)、时间资源以及频率资源的全部或其一部分。

其中,前导索引信息和/或掩码索引信息可以按每个同步信号块设定不同的值。例如,终端装置1可以从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同步信号块的中选择一个,使用与选择出的同步信号块建立了关联的前导索引信息和/或掩码索引信息来发送随机接入前导。

其中,前导索引信息和/或掩码索引信息可以在多个同步信号块中设定共同的值。例如,终端装置1可以从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同步信号块之中选择一个,选择与选择出的同步信号块建立了关联的随机接入设定,针对可利用的前导和/或时间/频率资源,发送与接收到的前导索引信息和/或掩码索引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

sri信息是通知基站装置3所设定的一个或多个srs发送用资源的索引中的至少一部分的信息。其中,sri信息可以是与基站装置3所设定的一个或多个srs发送用资源对应的位图信息。

终端装置1可以基于接收到的sri信息来确定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的天线端口。其中,在sri信息所示的srs发送用资源为多个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可以通过基于多个srs发送用资源的多个天线端口的每一个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其中,终端装置1可以将与sri信息所示的srs发送用资源建立了关联的天线端口设为能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的发送和重传的天线端口。终端装置1可以通过与sri信息所示的srs发送用资源建立了关联的上行链路发送波束(发送空间滤波器设定)来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其中,通过nr-pdcch命令接收到sri信息的终端装置1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的发送的天线端口可以是与sri信息所示的srs发送用资源建立了关联的天线端口和qcl。

同步信号块重选指示信息是对接收到nr-pdcch命令的终端装置1指示是否重选用于进行随机接入过程的同步信号块的信息。

在通过nr-pdcch命令来表示同步信号块重选指示信息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可以监测同步信号突发集内的一个或多个同步信号块,使用与选择出的一个同步信号块建立了关联的随机接入设定来发送随机接入前导。

其中,通过同步信号块重选指示信息表示的信息也可以通过nr-pdcch命令所示的其他信息来表示。例如,通过同步信号块重选指示信息表示的信息也可以包括于前导索引信息。终端装置1可以nr-pdcch命令所示的前导索引为规定值的情况下重选同步信号块。

随机接入设定重选指示信息是对接收到nr-pdcch命令的终端装置1指示是否重选用于进行随机接入过程的随机接入设定信息的信息。通过nr-pdcch命令接收到随机接入设定重选指示信息的终端装置1可以从通过下行链路信号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设定信息之中选择一个,基于选择出的随机接入设定信息来进行随机接入前导的发送。

其中,通过随机接入设定重选指示信息表示的信息也可以通过nr-pdcch命令所示的其他信息来表示。例如,通过随机接入设定重选指示信息表示的信息可以包括于前导索引信息。终端装置1可以在nr-pdcch命令所示的前导索引为规定值的情况下重选随机接入设定信息。

csi-rs选择指示信息是对接收到nr-pdcch命令的终端装置1指示从设定的一个或多个csi-rs中选择一个用于进行随机接入过程的信息。csi-rs选择指示信息也可以是基站装置3对终端装置1指定设定的一个或多个csi-rs中的至少一部分的信息。

在通过nr-pdcch命令来表示csi-rs选择指示信息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可以监测设定的一个或多个csi-rs,使用与选择出的一个csi-rs建立了关联的随机接入设定来发送随机接入前导。

其中,通过csi-rs选择指示信息表示的信息也可以通过nr-pdcch命令所示的其他信息来表示。例如,通过csi-rs选择指示信息表示的信息也可以包括于前导索引信息。终端装置1可以在nr-pdcch命令所示的前导索引为规定值的情况下监测设定的一个或多个csi-rs,使用与选择出的一个csi-rs建立了关联的随机接入设定来发送随机接入前导。

其中,对于前导索引信息、sri信息、同步信号块重选指示信息、随机接入设定重选指示信息和/或csi-rs选择指示信息,也可以使用一个共同索引信息。例如,可以在共同索引信息为第一值的情况下,进行随机接入设定信息的重选,在共同索引信息为第二值的情况下,监测一个或多个csi-rs。

<消息1(s802)>

接收到nr-pdcch命令的终端装置1通过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physicalrandomaccesschannel)对基站装置3发送用于随机接入的前导。也可以将该发送的前导称为随机接入前导、消息1或msg1。随机接入前导构成为通过多个序列向基站装置3通知信息。例如,在准备了64种序列的情况下,能向基站装置3表示6位的信息。该信息表示为随机接入前导标识符(randomaccesspreambleidentifier)。前导序列从使用前导索引的前导序列集合中进行选择。

其中,终端装置在通过nr-pdcch命令表示前导索引,该前导索引表示一个随机接入前导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发送所表示的随机接入前导。其中,在通过nr-pdcch命令表示前导索引,该前导索引表示规定值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可以从可利用的随机接入前导中随机选择一个随机接入前导。

其中,在通过nr-pdcch命令表示掩码索引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使用与所示的掩码索引对应的频率资源和/或时间资源来发送随机接入前导。

其中,在通过nr-pdcch命令表示sri设定信息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使用与sri设定信息所示的一个或多个srs发送用资源对应的天线端口和/或上行链路发送波束来发送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前导。

<消息2(s803)>

接收到随机接入前导的基站装置3生成包括用于向终端装置1指示发送的上行链路授权的随机接入响应,并通过下行链路的psch向终端装置1发送所生成的随机接入响应。也可以将随机接入响应称为消息2或msg2。此外,基站装置3根据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计算出终端装置1与基站装置3之间的发送定时的偏移,并使用于调整该偏移的发送定时调整信息(timingadvancecommand)包括于消息2。此外,基站装置3使与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标识符包括于消息2。此外,基站装置3通过下行链路的pcch发送用于表示以发送了随机接入前导的终端装置1为目的地的随机接入响应的ra-rnti(随机接入响应识别信息:randomaccess-radionetworktemporaryidentity)。ra-rnti根据发送了随机接入前导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频率和时间的位置信息来确定。在此,在消息2(下行链路的psch)中可以包括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的发送的上行链路发送波束的索引。此外,也可以使用下行链路的pcch和/或消息2(下行链路的psch)来发送用于确定用于消息3的发送的上行链路发送波束的信息。在此,在用于确定用于消息3的发送的上行链路发送波束的信息中,可以包括表示与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的发送的预编码的索引的差分(调整、校正)的信息。

<消息3(s804)>

发送了随机接入前导的终端装置1在该随机接入前导发送后的多个子帧期间(被称为ra响应窗口)内,进行针对由ra-rnti识别的随机接入响应的下行链路的pcch的监控。发送了随机接入前导的终端装置1在检测到适合的ra-rnti的情况下进行配置于下行链路的psch的随机接入响应的解码。成功进行了随机接入响应的解码的终端装置1确认在该随机接入响应中是否包括与所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标识符。在包括随机接入前导标识符的情况下,使用随机接入响应所示的发送定时调整信息来校正同步的偏移。此外,终端装置1使用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响应中包括的上行链路授权来向基站装置3发送保存于缓冲器的数据。此时将使用上行链路授权进行发送的数据称为消息3或msg3。

此外,在成功进行了解码的随机接入响应为在一系列的随机接入过程中初次成功进行了接收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在所发送的消息3中包括用于识别终端装置1的信息(c-rnti)来向基站装置3发送。

<消息4(s805)>

在通过随机接入响应在向终端装置1的消息3分配的资源中接收上行链路发送时,基站装置3检测接收到的消息3中包括的c-rntimacce。然后,在与该终端装置1建立连接的情况下,基站装置3以检测到的c-rnti为目的地发送pcch。基站装置3在以检测到的c-rnti为目的地发送pcch的情况下,使该pcch中包括上行链路授权。基站装置3所发送的这些pcch被称为消息4、msg4或者竞争解决消息。

发送了消息3的终端装置1开始规定了监控来自基站装置3的消息4的期间的竞争解决定时器,尝试在定时器内接收由基站发送的下行链路的pcch。在消息3中发送了c-rntimacce的终端装置1从基站装置3接收发送的以c-rnti为目的地的pcch,且在该pcch中包括用于新发送的上行链路授权的情况下,视为与其他终端装置1的竞争解决成功,停止竞争解决定时器,并结束随机接入过程。在定时器期间内无法确认以装置自身在消息3中发送的c-rnti为目的地的pcch的接收的情况下,视为竞争解决未成功,终端装置1再次进行随机接入前导的发送,并继续进行随机接入过程。其中,在将随机接入前导的发送重复规定的次数、竞争解决仍未成功的情况下,判定为随机接入存在问题,向上层指示随机接入问题。例如,上层可以基于随机接入问题来复位mac实体。在由上层请求了mac实体的复位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停止随机接入过程。

通过以上五种消息的收发,终端装置1能取得与基站装置3的同步,进行针对基站装置3的上行链路数据发送。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的随机接入前导发送处理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终端装置1从基站装置3接收包括指示随机接入过程的开始的信息(nr-pdcch命令)的信号(s1001)。终端装置1根据接收到的指示随机接入过程的开始的信息检测与srs资源有关的信息(例如,可以是sri信息)(s1002)。终端装置1基于检测到的与srs资源有关的信息来确定随机接入前导的发送中所使用的天线端口(s1003)。终端装置1从确定的天线端口发送随机接入前导(s1004)。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接收处理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基站装置3生成包括与srs资源有关的信息(例如,可以是sri信息)的指示随机接入过程的开始的信息(nr-pdcch命令)(s2001)。基站装置3对终端装置1发送包括生成的指示随机接入过程的开始的信息的信号(s2002)。基站装置3监测基于发送的与srs资源有关的信息的随机接入前导(s2003)。

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的随机接入前导发送处理的另一示例的流程图。

终端装置1从基站装置3接收包括指示随机接入过程的开始的指示信息(nr-pdcch命令)的信号(s3001)。终端装置1基于接收到的指示信息来确定是否从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设定信息中重选一个(s3002)。终端装置1在重选随机接入设定信息的情况下(s3003-是(yes)),从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设定信息中选择一个(s3004),并移至步骤s3005。终端装置1在不重选随机接入设定信息的情况下(s3003-否(no)),使用已经选择出的随机接入设定信息,并移至步骤s3005。终端装置1基于选择出的随机接入设定信息来发送随机接入前导(s3005)。

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接收处理的另一示例的流程图。

基站装置3生成对终端装置1指示包括指示是否从多个随机接入设定信息中重选一个的信息的随机接入过程的开始的信息(nr-pdcch命令)(s4001)。基站装置3对终端装置1发送包括生成的指示随机接入过程的开始的信息的信号(s4002)。基站装置3监测与多个随机接入设定信息的每一个建立了关联的随机接入前导(s4003)。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装置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的构成的概略框图。如图所示,终端装置1构成为包括无线收发部10和上层处理部14。无线收发部10构成为包括天线部11、rf(radiofrequency:射频)部12以及基带部13。上层处理部14构成为包括媒体接入控制层处理部15和无线资源控制层处理部16。也将无线收发部10称为发送部、接收部、监测部或物理层处理部。也将上层处理部14称为测量部或控制部。

上层处理部14将通过用户的操作等生成的上行链路数据(也可以被称为传输块)输出至无线收发部10。上层处理部14进行媒体接入控制(mediumaccesscontrol:mac)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dataconvergence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linkcontrol:rlc)层以及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rrc)层中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处理。上层处理部14可以具有基于接收到的指示随机接入过程的开始的信息来确定是否从一个或多个同步信号块中重选一个的功能。上层处理部14也可以具有基于接收到的指示随机接入过程的开始的信息来确定是否从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设定信息中重选一个的功能。

上层处理部14所具备的媒体接入控制层处理部15进行mac层(媒体接入控制层)的处理。媒体接入控制层处理部15基于由无线资源控制层处理部16管理的各种设定信息/参数进行调度请求的传输的控制。

上层处理部14所具备的无线资源控制层处理部16进行rrc层(无线资源控制层)的处理。无线资源控制层处理部16进行装置自身的各种设定信息/参数的管理。无线资源控制层处理部16基于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上层信号来设定各种设定信息/参数。即,无线资源控制层处理部16基于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表示各种设定信息/参数的信息来设定各种设定信息/参数。

无线收发部10进行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物理层的处理。无线收发部10对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分离、解调、解码,并将解码后的信息输出至上层处理部14。无线收发部10通过对数据进行调制、编码来生成发送信号,并发送至基站装置3。无线收发部10可以具有接收某个小区中的一个或多个同步信号块的功能。无线收发部10可以具有从基站装置3接收包括指示随机接入过程的开始的指示信息的信号的功能。无线收发部10可以具有接收多个参考信号的功能。无线收发部10可以具有基于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与srs资源有关的信息来确定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的发送的天线端口的功能。

rf部12通过正交解调将经由天线部11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下变频:downcovert)为基带信号,并去除不需要的频率分量。rf部12将进行处理后的模拟信号输出至基带部。

基带部13将从rf部12输入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基带部13从转换后的数字信号中去除相当于cp(cyclicprefix:循环前缀)的部分,对去除cp后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fouriertransform:fft),并提取频域的信号。

基带部13对数据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fastfouriertransform:ifft),生成ofdm符号,并对生成的ofdm符号附加cp来生成基带的数字信号,并将基带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基带部13将转换后的模拟信号输出至rf部12。

rf部12使用低通滤波器来将多余的频率分量从由基带部13输入的模拟信号中去除,将模拟信号上变频(upconvert)为载波频率,并经由天线部11进行发送。此外,rf部12将功率放大。此外,rf部12也可以具备确定在区内小区中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和/或上行链路信道的发送功率的功能。也将rf部12称为发送功率控制部。

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的构成的概略框图。如图所示,基站装置3构成为包括无线收发部30以及上层处理部34。无线收发部30构成为包括天线部31、rf部32以及基带部33。上层处理部34构成为包括媒体接入控制层处理部35和无线资源控制层处理部36。也将无线收发部30称为发送部、接收部或物理层处理部。此外,还另外具备基于各种条件对各部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部。也将上层处理部34称为终端控制部。

上层处理部34进行媒体接入控制(mediumaccesscontrol:mac)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dataconvergence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linkcontrol:rlc)层以及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rrc)层中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处理。上层处理部34可以具有生成指示终端装置1开始随机接入过程的信息的功能。

上层处理部34所具备的媒体接入控制层处理部35进行mac层的处理。媒体接入控制层处理部35基于由无线资源控制层处理部36管理的各种设定信息/参数来进行与调度请求有关的处理。

上层处理部34所具备的无线资源控制层处理部36进行rrc层的处理。无线资源控制层处理部36生成或从上位节点取得配置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块)、系统信息、rrc消息、macce(controlelement)等,并输出至无线收发部30。此外,无线资源控制层处理部36进行各终端装置1的各种设定信息/参数的管理。无线资源控制层处理部36可以经由上层的信号对各终端装置1设定各种设定信息/参数。即,无线资源控制层处理部36发送/广播表示各种设定信息/参数的信息。无线资源控制层处理部36可以发送/报知用于确定某个小区中的多个参考信号的设定的信息。

无线收发部30具有发送多个参考信号的功能。此外,也可以具有从终端装置1接收使用由上层处理部34配置的多个调度请求资源的任意一个而发送的调度请求的功能。此外,无线收发部30可以具有发送一个或多个同步信号块的功能。无线收发部30可以具有向终端装置1发送包括指示随机接入过程的开始的信息的信号的功能。无线收发部30可以具有接收/监测从终端装置1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的功能。此外,无线收发部30的一部分的功能与无线收发部10相同,因此省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基站装置3与一个或多个收发点4连接的情况下,无线收发部30的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包括于各收发点4。

此外,上层处理部34进行基站装置3之间或者上层的网络装置(mme、sgw(serving-gw))与基站装置3之间的控制消息或者用户数据的发送(转发)或接收。在图9中,省略了其他基站装置3的构成要素、构成要素间的数据(控制信息)的传播路径,但是显而易见,作为构成要素,具备多个具有作为基站装置3进行工作所需的其他功能的块。例如,在上层处理部34中存在无线资源管理(radioresourcemanagement)层处理部、应用程序层处理部。此外,上层处理部34还可以具有配置与从无线收发部30发送的多个参考信号的每一个对应的多个调度请求资源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图中的“部”是指通过部件、电路、构成装置、设备、单元等术语来表达的实现终端装置1和基站装置3的功能以及各过程的要素。

终端装置1所具备的标注有附图标记10至附图标记16的各部分也可以构成为电路。基站装置3所具备的标注有附图标记30至附图标记36的各部分也可以构成为电路。

以下,对本发明中的终端装置1和基站装置3的方案进行说明。

(1)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是终端装置1,具备:接收部10,从基站装置3接收包括指示随机接入过程的开始的指示信息(也可以是nr-pdcch命令)的信号;以及发送部10,基于所述指示信息来发送所述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前导,其中,所述发送部10基于所述指示信息中所包括的与所述srs资源有关的信息(也可以是sri信息),来确定用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的发送的天线端口。

(2)本发明的第二方案是终端装置1,具备:接收部10,接收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设定信息;控制部14,从所述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设定信息中选择一个;以及发送部10,发送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设定信息中任一个的随机接入前导,其中,所述接收部10接收包括指示随机接入过程的开始的指示信息(也可以是nr-pdcch命令)的信号,所述控制部14基于所述指示信息来确定是否从所述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设定信息中重选用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的发送的一个。

(3)本发明的第三方案是基站装置3,具备:控制部34,生成包括与srs资源有关的信息(也可以是sri信息)的指示随机接入过程的开始的指示信息(也可以是nr-pdcch命令);发送部30,对终端装置1发送包括所述指示信息的信号;以及接收部30,监测基于与所述srs资源有关的信息的随机接入前导。

(4)本发明的第四方案是基站装置3,具备:控制部34,生成对终端装置1指示包括指示是否从多个随机接入设定信息之中重选一个的信息(也可以是随机接入设定信息重选指示信息)的指示随机接入过程的开始的指示信息(也可以是nr-pdcch命令);发送部30,对所述终端装置1发送包括所述指示信息的信号;以及接收部30,监测与所述多个随机接入设定信息的每一个建立了关联的随机接入前导。

在本发明的装置中动作的程序是可以控制中央处理器(cpu)等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功能,从而使计算机发挥功能的程序。程序或者由程序处理的信息被临时储存在随机存储器(ram)等易失性存储器或闪存等非易失性存储器、硬盘驱动器(hdd)或者其他存储装置系统中。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用于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功能的程序记录在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可以通过将该记录介质中记录的程序读取到计算机系统并执行来实现。这里所说的“计算机系统”是指,内置在装置中的计算机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外设等硬件。此外,“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可以是半导体记录介质、光记录介质、磁记录介质、短时间动态保存程序的介质或计算机可读取的其他记录介质。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装置的各功能块或者各特征可以通过电路、例如集成电路或者多个集成电路来安装或执行。以执行本说明书所述的功能的方式设计的电路可以包括:通用用途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面向特定用途的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元件、离散门或者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零件或者它们的组合。通用用途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也可以是以往类型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状态机。上述电路可以由数字电路构成,也可以由模拟电路构成。此外,在随着通过半导体技术的进步而出现代替当前的集成电路的集成电路化技术的情况下,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案也可以使用基于该技术的新的集成电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方式中,记载了装置的一个示例,但本申请的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能够应用于设置在室内外的固定式或非可动式电子设备,例如av设备、厨房设备、扫除/洗涤设备、空调设备、办公设备、自动售货机以及其他生活设备等终端装置或通信装置。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具体构成并不限于该实施方式,也包括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的设计变更等。此外,本发明能在技术方案所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将分别公开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适当组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此外,还包括将作为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要素的、起到同样效果的要素彼此替换而得到的构成。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与2017年6月15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7-117490号相关,以所述申请为基础主张优先权。所述申请的内容通过参照包括在本说明书中。

符号说明

1(1a、1b)终端装置

3基站装置

4收发点(trp)

10无线收发部(发送部、接收部、监测部、物理层处理部)

11天线部

12rf部

13基带部

14上层处理部

15媒体接入控制层处理部

16无线资源控制层处理部

30无线收发部(发送部、接收部、物理层处理部)

31天线部

32rf部

33基带部

34上层处理部

35媒体接入控制层处理部

36无线资源控制层处理部

50发送单元(txru)

51移相器

52天线元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