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688174发布日期:2020-05-08 18:59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本申请对于2017年9月28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7-187873号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至此。



背景技术:

以2020年左右开始商业服务为目标,正在积极进行与第五代移动无线通信系统(5g系统)有关的研究/开发活动。最近,由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门(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unionradiocommunicationssector:itu-r)报告了与5g系统的标准方法(internation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2020andbeyond:imt-2020:2020年及之后的国际移动通信imt-2020)有关的愿景建议(参照非专利文献1)。

在通信系统应对数据业务的急增的基础上,确保频率资源是重要的课题。因此,5g的目标之一是通过使用比在lte(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中使用的频段(频带)更高的频带来实现超大容量通信。

在蜂窝服务应对数据业务的急增的基础上,确保频率资源是重要的课题。迄今为止,蜂窝服务所假定的频段(频带)是从无线运营商所提供服务的国家、地域得到使用许可的,被称为所谓的授权频段(licensedband)的频段,可利用的频带是有限的。

因此,最近正在讨论提供使用不需要来自国家、地域的使用许可的、被称为所谓的非授权频段(unlicensedband)的频段的蜂窝服务。在5g中也期待通过将在lte-a系统中采用的ca技术应用于非授权频段,能够高效地应对数据业务的急增(参照非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imtvision-frameworkandoverallobjectivesofthefuturedevelopmentofimtfor2020andbeyond,”recommendationitu-rm.2083-0,sept.2015.

非专利文献2:3gpprp-170205,“studyonnr-basedaccesstounlicensedspectrum,”march2017.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将会与其他无线接入系统共享非授权频段。特别是,在使用高频的传输中,通过多个天线进行的波束成形对于提高期望的接收功率是必需的,但是存在概率地产生因波束成形导致的强干扰信号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干扰信号,实现与其他无线接入系统的共存,并且能提高频率利用效率或吞吐量的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的构成如下。

(1)即,本发明的一个方案中的通信装置是实施第一载波侦听的通信装置,其具备:载波侦听部,实施所述第一载波侦听,在规定时段确保无线介质;以及发送部,在所述规定时段内,利用至少包括波束方向的无线参数发送信号,其中,在所述发送部在所述规定时段内利用多个所述无线参数发送信号的情况下,所述载波侦听部基于所述多个无线参数实施所述第一载波侦听。

(2)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案中的通信装置如上述(1)所述,在所述发送部在所述规定时段内利用多个所述无线参数发送所述信号的情况下,所述载波侦听部在利用所述各个无线参数发送所述信号紧前实施第二载波侦听。

(3)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案中的通信装置如上述(1)所述,所述发送部发送同步信号或数据信号,在所述发送部仅发送所述同步信号的情况下,所述载波侦听部基于单一的所述无线参数实施所述第一载波侦听。

(4)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案中的通信装置如上述(1)所述,所述载波侦听部基于所述多个无线参数的每一个实施第一载波侦听,在通过所述第一载波侦听获取到的接收功率的平均值低于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判断为能够确保所述无线介质。

(5)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案中的通信装置如上述(1)所述,在所述发送部在所述规定时段内利用多个所述无线参数发送信号的情况下,所述载波侦听部在实施所述第一载波侦听时设定的参数与所述发送部在所述规定时段内利用单一的所述无线参数发送信号的情况不同。

(6)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案中的通信装置如上述(3)所述,所述发送部在所述规定时段内,基于规定的跳频图案,将多个所述同步信号的每一个设定于不同的频率位置来进行发送。

(7)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案中的通信装置如上述(6)所述,所述发送部设定多个所述跳频图案,所述多个跳频图案是与其他基站装置通用的跳频图案或者是装置自身特有的跳频图案。

(8)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案中的通信装置如上述(1)至(7)中任一项所述,所述第一载波侦听是所述载波侦听部为了在所述规定时段确保所述无线介质而实施的动作。

(9)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案中的通信装置如上述(2)所述,所述第二载波侦听是所述载波侦听部为了确认在通过所述第一载波侦听确保的所述规定时段内不会对所述无线介质造成干扰而实施的动作。

(10)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案中的通信方法是实施载波侦听的通信装置的通信方法,其具备以下步骤:实施所述载波侦听,在规定时段内确保无线介质;在所述规定时段内利用至少包括波束方向的无线参数发送信号;以及在所述规定时段内利用多个所述无线参数发送信号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多个无线参数实施所述载波侦听。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能高效地在通信装置间进行干扰控制,提高频率利用效率或吞吐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示例的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的构成例的框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的构成例的框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示例的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流程图例的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中的通信系统具备:基站装置(发送装置、小区、发射点、发射天线群、发射天线端口群、分量载波、enodeb、发送点、收发点、发射面板、接入点)以及终端装置(终端、移动终端、接收点、接收终端、接收点、接收天线群、接收天线端口群、ue(用户设备)、接收点、接收面板、站点)。此外,将与终端装置连接的(确立无线链路的)基站装置称为服务小区。此外,也将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统称为通信装置。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以下所说明的动作可以由通信装置实施。

本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能在需要许可的频带(授权频段)和/或不需要许可的频带(非授权频段)中进行通信。

在本实施方式中,“x/y”包括“x或y”的意思。在本实施方式中,“x/y”包括“x和y”的意思。在本实施方式中,“x/y”包括“x和/或y”的意思。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示例的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具备基站装置1a和终端装置2a。此外,覆盖范围1-1为基站装置1a能与终端装置连接的范围(通信区域)。此外,也将终端装置2a称为终端装置2。此外,也将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统称为通信装置。

在图1中,在从终端装置2a向基站装置1a的上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以下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用于发送从上层输出的信息。

·pucch(physicaluplinkcontrol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pusch(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prach(physicalrandomaccess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pucch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plinkcontrolinformation:uci)。在此,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针对下行链路数据(下行链路传输块、downlink-sharedchannel(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的ack(apositiveacknowledgement:肯定应答)或nack(anegativeacknowledgement:否定应答)(ack/nack)。也将针对下行链路数据的ack/nack称为harq-ack、harq反馈。

此外,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针对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stateinformation:csi)。此外,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用于请求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plink-sharedchannel:ul-sch)的资源的调度请求(schedulingrequest:sr)。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相当于:指定优选的空间复用数的秩指示符ri(rankindicator)、指定优选的预编码器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precodingmatrixindicator)、指定优选的传输速率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channelqualityindicator)、指示优选的csi-rs资源的csi-rs(referencesignal,参考信号)资源指示符cri(csi-rsresourceindicator)等。

所述信道质量指示符cqi(以下称cqi值)能设为规定的频带(详细如后述)中的优选的调制方式(例如qpsk、16qam、64qam、256qam等)、编码率(codingrate)。cqi值能设为由所述变更方式、编码率决定的索引(cqiindex)。所述cqi值能预先通过该系统进行确定。

所述cri表示从多个csi-rs资源中接收功率/接收质量优选的csi-rs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秩指示符、所述预编码质量指示符能预先通过系统进行确定。所述秩指示符、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符能设为由空间复用数、预编码矩阵信息确定的索引。需要说明的是,也将所述cqi值、pmi值、ri值以及cri值的部分或全部统称为csi值。

pusch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数据(上行链路传输块、ul-sch)。此外,pusch也可以用于将ack/nack和/或信道状态信息与上行链路数据一同进行发送。此外,pusch也可以用于仅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此外,pusch用于发送rrc消息。rrc消息是在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rrc)层中被处理的信息/信号。此外,pusch用于发送macce(controlelement:控制元素)。在此,macce是在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umaccesscontrol)层中被处理(发送)的信息/信号。

例如,功率余量可以包括于macce并经由pusch来进行报告。即,macce的字段也可以用于表示功率余量的等级。

prach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

此外,在上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上行链路参考信号(uplinkreferencesignal:ulrs)作为上行链路物理信号。上行链路物理信号不用于发送由上层输出的信息,但被物理层使用。在此,在上行链路参考信号中包括:dmrs(demodulationreferencesignal:解调参考信号)、srs(soundingreferencesignal:探测参考信号)。

dmrs与pusch或pucch的发送关联。例如,基站装置1a为了进行pusch或pucch的传播路径校正而使用dmrs。例如,基站装置1a为了测定上行链路的信道状态而使用srs。此外,srs用于上行链路的观测(探测)。此外,pt-rs用于补偿相位噪声。需要说明的是,也将上行链路的dmrs称为上行链路dmrs。

在图1中,在从基站装置1a向终端装置2a的下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以下的下行链路物理信道。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用于发送从上层输出的信息。

·pbch(physicalbroadcastchannel;广播信道)

·pcfich(physicalcontrolformatindicatorchannel;控制格式指示信道)

·phich(physicalhybridautomaticrepeatrequestindicatorchannel;harq指示信道)

·pdcch(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epdcch(enhanced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扩展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pdsch(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pbch用于广播在终端装置通用的主信息块(masterinformationblock:mib、broadcastchannel:bch(广播信道))。pcfich用于发送指示用于pdcch的发送的区域(例如,ofdm(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的信息。需要说明的是,也将mib称为最小系统信息。

phich用于发送基站装置1a接收到的针对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块、码字)的ack/nack。即,phich用于发送表示针对上行链路数据的ack/nack的harq指示符(harq反馈)。此外,也将ack/nack称呼为harq-ack。终端装置2a将接收到的ack/nack通知给上层。ack/nack是表示被正确接收的ack、表示未被正确接收的nack、表示没有对应的数据的dtx。此外,在不存在针对上行链路数据的phich的情况下,终端装置2a将ack通知给上层。

pdcch和epdcch用于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information:dci)。在此,对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定义了多种dci格式。即,针对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字段被定义为dci格式并被映射至信息位。

例如,作为针对下行链路的dci格式,定义用于调度一个小区中的一个pdsch(一个下行链路传输块的发送)的dci格式1a。

例如,针对下行链路的dci格式中包括:与pdsch的资源分配有关的信息、与针对pdsch的mcs(modulationandcodingscheme:调制和编码方案)有关的信息、以及针对pucch的tpc指令等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在此,也将针对下行链路的dci格式称为下行链路授权(或下行链路分配)。

此外,例如,作为针对上行链路的dci格式,定义用于调度一个小区中的一个pusch(一个上行链路传输块的发送)的dci格式0。

例如,针对上行链路的dci格式中包括:与pusch的资源分配有关的信息、与针对pusch的mcs有关的信息以及针对pusch的tpc指令等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也将针对上行链路的dci格式称为上行链路授权(或上行链路分配)。

此外,针对上行链路的dci格式能用于请求(csirequest)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stateinformation。也称为接收质量信息)。

此外,针对上行链路的dci格式能用于表示对终端装置反馈给基站装置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csifeedbackreport)进行映射的上行链路资源的设定。例如,信道状态信息报告能用于表示定期地报告信道状态信息(periodiccsi:定期csi)的上行链路资源的设定。信道状态信息报告能用于定期地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模式设定(csireportmode)。

例如,信道状态信息报告能用于表示报告不定期的信道状态信息(aperiodiccsi:不定期csi)的上行链路资源的设定。信道状态信息报告能用于不定期地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模式设定(csireportmode)。

例如,信道状态信息报告能用于表示报告半永久的信道状态信息(semi-persistentcsi)的上行链路资源的设定。信道状态信息报告能用于半永久地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模式设定(csireportmode)。

此外,针对上行链路的dci格式能用于表示终端装置反馈给基站装置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种类的设定。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种类有宽带csi(例如widebandcqi:宽带cqi)和窄带csi(例如,subbandcqi:子带cqi)等。

终端装置在使用下行链路分配来调度pdsch的资源的情况下,通过被调度的pdsch来接收下行链路数据。此外,终端装置在使用上行链路授权来调度pusch的资源的情况下,通过所调度的pusch来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和/或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pdsch用于发送下行链路数据(下行链路传输块、dl-sch)。此外,pdsch用于发送系统信息块类型1消息。系统信息块类型1消息是小区特定(小区特有)的信息。

此外,pdsch用于发送系统信息消息。系统信息消息包括系统信息块类型1以外的系统信息块x。系统信息消息是小区特定(小区特有)的信息。

此外,pdsch用于发送rrc消息。在此,由基站装置发送的rrc消息可以对小区内的多个终端装置通用。此外,由基站装置1a发送的rrc消息也可以是针对某个终端装置2的专用消息(也称为dedicatedsignaling:专用信令)。即,使用对某个终端装置专用的消息来发送用户装置特定(用户装置特有)的信息。此外,pdsch用于发送macce。

在此,也将rrc消息和/或macce称为上层信号(higherlayersignaling:上层信令)。

此外,pdsch能用于请求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此外,pdsch能用于发送映射终端装置反馈给基站装置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csifeedbackreport)的上行链路资源。例如,信道状态信息报告能用于表示定期地报告信道状态信息(periodiccsi:定期csi)的上行链路资源的设定。信道状态信息报告能用于定期地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模式设定(csireportmode)。

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种类有宽带csi(例如widebandcsi)和窄带csi(例如,subbandcsi)等。宽带csi针对小区的系统频带计算出一个信道状态信息。窄带csi将系统频带划分为规定的单位,针对该划分计算出一个信道状态信息。

此外,在下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同步信号(synchronizationsignal:ss)、下行链路参考信号(downlinkreferencesignal:dlrs)作为下行链路物理信号。下行链路物理信号不用于发送从上层输出的信息,但被物理层使用。需要说明的是,在同步信号中,存在主同步信号(primarysynchronizationsignal:pss)和辅同步信号(secondarysynchronizationsignal:sss)。

同步信号用于供终端装置获取下行链路的频域和时域的同步。此外,同步信号用于测量接收功率、接收质量或信号与干扰噪声功率比(signal-to-interferenceandnoisepowerratio:sinr)。需要说明的是,也将用同步信号测量的接收功率称为同步信号-参考信号接收功率(ss-rsrp:synchronizationsignal-referencesignalreceivedpower),将用同步信号测量的接收质量称为同步信号-参考信号接收质量(ss-rsrq:referencesignalreceivedquality),将用同步信号测量的sinr称为ss-sinr。需要说明的是,ss-rsrq是ss-rsrp与rssi的比。rssi(receivedsignalstrengthindicator:接收信号强度指示)是某个观测时段内的总的平均接收功率。此外,同步信号/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用于供终端装置进行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的传播路径校正。例如,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用于供终端装置计算出同步信号/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

在此,下行链路参考信号中包括:crs(cell-specificreferencesignal;小区特有参考信号)、dmrs(demodulationreferencesignal;解调参考信号,),nzpcsi-rs(non-zeropowerchannelstateinformation-referencesignal;非零功率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zpcsi-rs(zeropowerchannelstateinformation-referencesignal;零功率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pt-rs、trs(trackingreferencesignal;跟踪参考信号)。需要说明的是,也将下行链路的dmrs称为下行链路dmrs。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在仅称为csi-rs的情况下,包括nzpcsi-rs和/或zpcsi-rs。

crs在子帧的整个频带中进行发送,并用于进行pbch/pdcch/phich/pcfich/pdsch的解调。dmrs在用于与dmrs关联的pdsch/pbch/pdcch/epdcch的发送的子帧和频带中进行发送,并用于进行与dmrs关联的pdsch的解调。

nzpcsi-rs的资源由基站装置1a设定。例如,终端装置2a使用nzpcsi-rs来进行信号的测量(信道的测量)。此外,nzpcsi-rs在搜索优选的波束方向的波束扫描、在波束方向的接收功率/接收质量劣化时用于恢复的波束恢复等。zpcsi-rs的资源由基站装置1a设定。基站装置1a以零输出发送zpcsi-rs。例如,终端装置2a在nzpcsi-rs所对应的资源中进行干扰的测量。

此外,csi-rs用于接收功率、接收质量或sinr的测量。将由csi-rs测量的接收功率称为csi-rsrp,将由csi-rs测量的接收质量称为csi-rsrq,将由csi-rs测量的sinr称为csi-sinr。需要说明的是,csi-rsrq是csi-rsrp与rssi的比。

mbsfn(multimediabroadcastmulticastservicesinglefrequencynetwork: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单频网络)rs在用于pmch的发送的子帧的整个频带中进行发送。mbsfnrs用于进行pmch的解调。pmch在用于发送mbsfnrs的天线端口进行发送。

在此,也将下行链路物理信道和下行链路物理信号统称为下行链路信号。此外,也将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统称为上行链路信号。此外,也将下行链路物理信道和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统称为物理信道。此外,也将下行链路物理信号和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统称为物理信号。

此外,bch、ul-sch以及dl-sch为传输信道。将在mac层中使用的信道称为传输信道。此外,也将用于mac层的传输信道的单位称为传输块(transportblock:tb)或macpdu(protocoldataunit:协议数据单元)。传输块是mac层传递(deliver)至物理层的数据的单位。在物理层中,传输块被映射至码字,按每个码字进行编码处理等。

此外,针对支持载波聚合(ca;carrieraggregation)的终端装置,基站装置能将多个分量载波(cc;componentcarrier)汇聚来进行通信,以便进行更宽频带的传输。在载波聚合中,将一个主小区(pcell;primarycell)以及一个或多个辅小区(scell;secondarycell)设定为服务小区的集合。

此外,在双连接(dc;dualconnectivity)中,设定了主小区组(mcg,mastercellgroup)和辅小区组(scg;secondarycellgroup)作为服务小区组。mcg由pcell和作为选项的一个或多个scell构成。此外,scg由主scell(pscell)和作为选项的一个或多个scell构成。

基站装置能使用无线帧进行通信。无线帧由多个子帧(子区间)构成。在以时间表现帧长度的情况下,例如,无线帧长度能设为10毫秒(ms),子帧长度能设为1ms。在该示例中,无线帧由十个子帧构成。

此外,时隙由14个ofdm符号构成。ofdm符号长度能够根据子载波间隔而改变,因此能够以子载波间隔来代替时隙长度。此外,微时隙可以由比时隙少的ofdm符号构成。时隙/微时隙能够成为调度单位。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装置能根据第一个下行链路dmrs的位置(配置)获知基于时隙的调度/基于微时隙的调度。在基于时隙的调度中,第一个下行链路dmrs配置于时隙的第3个或第4个符号。此外,在基于微时隙的调度中,第一个下行链路dmrs配置于所调度的数据(资源、pdsch)的第一个符号。

此外,资源块以12个连续的子载波来进行定义。此外,资源元素以频域的索引(例如子载波索引)和时域的索引(例如ofdm符号索引)来进行定义。资源元素被分类为:上行链路资源元素、下行链路元素、柔性资源元素、保留的资源元素。在保留的资源元素中,终端装置既不发送上行链路信号,也不接收下行链路信号。

此外,支持多个子载波间隔(subcarrierspacing:scs)。例如scs为15/30/60/120/240/480khz。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能在授权频段或非授权频段中进行通信。基站装置/终端装置能通过载波聚合与授权频段为pcell且在非授权频段中动作的至少一个scell进行通信。此外,基站装置/终端装置能以主小区组在授权频段中进行通信,辅小区组在非授权频段中进行通信的双连接进行通信。此外,基站装置/终端装置在非授权频段中,能仅在pcell中进行通信。此外,基站装置/终端装置能仅在非授权频段中通过ca或dc进行通信。需要说明的是,使授权频段为pcell,也将通过例如ca、dc等来辅助非授权频段的小区(scell、pscell)进行通信的情况称为laa(licensed-assistedaccess;授权辅助接入)。此外,也将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仅在非授权频段中进行通信的情况称为非授权独立接入(ulsa;unlicensed-standaloneaccess)。此外,也将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仅在授权频段中进行通信的情况称为授权接入(la;licensedaccess)。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1a的构成的概略框图。如图2所示,基站装置1a构成为包括:上层处理部(上层处理步骤)101、控制部(控制步骤)102、发送部(发送步骤)103、接收部(接收步骤)104和收发天线105、载波侦听部(载波侦听步骤)106。此外,上层处理部101构成为包括无线资源控制部(无线资源控制步骤)1011和调度部(调度步骤)1012。此外,发送部103构成为包括:编码部(编码步骤)1031、调制部(调制步骤)1032、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步骤)1033、复用部(复用步骤)1034以及无线发送部(无线发送步骤)1035。此外,接收部104构成为包括:无线接收部(无线接收步骤)1041、解复用部(解复用步骤)1042、解调部(解调步骤)1043以及解码部(解码步骤)1044。

上层处理部101进行媒体接入控制(mediumaccesscontrol:mac)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dataconvergence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linkcontrol:rlc)层以及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rrc)层的处理。此外,上层处理部101生成用于进行发送部103和接收部104的控制所需的信息并输出至控制部102。

上层处理部101从终端装置接收终端装置的功能(uecapability)等与终端装置有关的信息。换言之,终端装置通过上层信号将自身的功能发送至基站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与终端装置有关的信息包括表示该终端装置是否支持规定的功能的信息或表示该终端装置针对规定的功能的导入和测试的完成的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是否支持规定的功能包括是否完成针对规定的功能的导入和测试。

例如,在终端装置支持规定的功能的情况下,该终端装置发送表示是否支持该规定的功能的信息(参数)。在终端装置不支持规定的功能的情况下,该终端装置不发送表示是否支持该规定的功能的信息(参数)。即,是否支持该规定的功能通过是否发送表示是否支持此规定的功能的信息(参数)来进行通知。需要说明的是,表示是否支持规定功能的信息(参数)可以使用1比特的1或0来通知。

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生成或从上位节点取得配置于下行链路的pdsch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块)、系统信息、rrc消息、macce等。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将下行链路数据输出至发送部103,将其他信息输出至控制部102。此外,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进行终端装置的各种设定信息的管理。

调度部1012确定分配物理信道(pdsch和pusch)的频率和子帧、物理信道(pdsch和pusch)的编码率、调制方式(或mcs)以及发送功率等。调度部1012将所确定的信息输出至控制部102。

调度部1012基于调度结果生成用于物理信道(pdsch和pusch)的调度的信息。调度部1012将所生成的信息输出至控制部102。

控制部102基于从上层处理部101输入的信息,来生成进行发送部103和接收部104的控制的控制信号。控制部102基于从上层处理部101输入的信息,来生成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并输出至发送部103。此外,在载波侦听后需要发送的情况下,控制部102控制载波侦听部106进行载波侦听,捕获信道占用时间(或信道发送许可时间)。此外,控制部102在成功地进行了载波侦听之后,以发送资源保留信号、发送信号等的方式控制发送部103。

发送部103根据从控制部102输入的控制信号生成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并对从上层处理部101输入的harq指示符、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以及下行链路数据进行编码和调制,对phich、pdcch、epdcch、pdsch以及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进行复用,并经由收发天线105将信号发送至终端装置2。

编码部1031使用块编码、卷积编码、turbo编码、ldpc(低密度奇偶校验:lowdensityparitycheck)编码、polar编码等预先设定的编码方式,对从上层处理部101输入的harq指示符、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以及下行链路数据进行编码,或者使用由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确定的编码方式进行编码。调制部1032通过由bpsk(binaryphaseshiftkeying:二进制相移键控)、qpsk(quadraturephaseshiftkeying:正交相移键控)、16qam(quadratureamplitudemodulation:正交振幅调制)、64qam、256qam等预先设定的或由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所确定的调制方式,对从编码部1031输入的编码位进行调制。

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1033生成通过以用于识别基站装置1a的物理小区标识符(pci、小区id)等为基础而预先设定的规则求得的、终端装置2a已知的序列来作为下行链路参考信号。

复用部1034对调制后的各信道的调制符号、所生成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以及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进行复用。就是说,复用部1034将调制后的各信道的调制符号、所生成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以及下行链路控制信息配置于资源元素。

无线发送部1035对复用后的调制符号等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fastfouriertransform:ifft)来生成ofdm符号,对ofdm符号附加循环前缀(cyclicprefix:cp)来生成基带的数字信号,将基带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通过过滤去除多余的频率分量,对输送频率进行上变频,放大功率,输出并发送至收发天线105。

接收部104根据从控制部102输入的控制信号,对经由收发天线105从终端装置2a接收到的接收信号进行分离、解调、解码并将解码后的信息输出至上层处理部101。

无线接收部1041将经由收发天线105接收到的上行链路的信号通过下变频转换为基带信号,去除不需要的频率分量,以适当地维持信号电平的方式来控制放大等级,并基于接收到的信号的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进行正交解调,将正交解调后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无线接收部1041从转换后的数字信号中去除相当于cp的部分。无线接收部1041对去除cp后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fouriertransform:fft)来提取频域的信号并输出至解复用部1042。

解复用部1042将从无线接收部1041输入的信号分离为pucch、pusch、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等信号。需要说明的是,该分离预先由基站装置1a通过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来确定,基于通知给各终端装置2的上行链路授权中所包括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进行。

此外,解复用部1042进行pucch和pusch的传播路径的补偿。此外,解复用部1042分离上行链路参考信号。

解调部1043对pusch进行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discretefouriertransform:idft),取得调制符号,对pucch和pusch的各调制符号使用bpsk、qpsk、16qam、64qam以及256qam等预先设定的、或装置自身通过上行链路授权预先通知给各终端装置2的调制方式来进行接收信号的解调。

解码部1044通过预先设定的编码方式的、预先设定的或装置自身通过上行链路授权预先通知给终端装置2的编码率对解调后的pucch和pusch的编码位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上行链路数据和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输出至上层处理部101。在重传pusch的情况下,解码部1044使用从上层处理部101输入的保存于harq缓冲器中的编码位和解调后的编码位来进行解码。

载波侦听部106进行载波侦听,捕获信道占用时间(或信道发送许可时间)。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2的构成的概略框图。如图3所示,终端装置2a构成为包括:上层处理部(上层处理步骤)201、控制部(控制步骤)202、发送部(发送步骤)203、接收部(接收步骤)204、信道状态信息生成部(信道状态信息生成步骤)205和收发天线206、载波侦听部(载波侦听步骤)207。此外,上层处理部201构成为包括无线资源控制部(无线资源控制步骤)2011和调度信息解释部(调度信息解释步骤)2012。此外,发送部203构成为包括:编码部(编码步骤)2031、调制部(调制步骤)2032、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步骤)2033、复用部(复用步骤)2034、无线发送部(无线发送步骤)2035。此外,接收部204构成为包括:无线接收部(无线接收步骤)2041、解复用部(解复用步骤)2042、信号检测部(信号检测步骤)2043。

上层处理部201将通过用户的操作等生成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块)输出至发送部203。此外,上层处理部201进行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umaccesscontrol)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dataconvergence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linkcontrol:rlc)层、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rrc)层的处理。

上层处理部201将表示终端装置自身所支持的终端装置的功能的信息输出至发送部203。

无线资源控制部2011进行终端装置自身的各种设定信息的管理。此外,无线资源控制部2011生成配置给上行链路的各信道的信息,并输出至发送部203。

无线资源控制部2011取得与从基站装置发送的csi反馈有关的设定信息并输出至控制部202。

无线资源控制部2011取得从基站装置发送的非授权频段中的用于载波侦听的信息并输出至控制部202。

调度信息解释部2012解释经由接收部204接收到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并判定调度信息。此外,调度信息解释部2012基于调度信息来生成用于进行接收部204和发送部203的控制的控制信息并输出至控制部202。

控制部202基于从上层处理部201输入的信息,生成进行接收部204、信道状态信息生成部205以及发送部203的控制的控制信号。控制部202将所生成的控制信号输出至接收部204、信道状态信息生成部205以及发送部203并进行接收部204和发送部203的控制。

控制部202以将信道状态信息生成部205所生成的csi发送至基站装置的方式控制发送部203。

控制部202在载波侦听之后需要进行发送的情况下,控制载波侦听部207。此外,控制部202根据发送功率、带宽等计算出能量检测阈值并输出至载波侦听部207。

接收部204根据从控制部202输入的控制信号,对经由收发天线206从基站装置1a接收到的接收信号进行分离、解调、解码,并将解码后的信息输出至上层处理部201。

无线接收部2041将经由收发天线206接收到的下行链路信号通过下变频转换为基带信号,去除不需要的频率分量、以适当地维持信号电平的方式控制放大电平,并基于接收到的信号的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来进行正交解调,将正交解调后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此外,无线接收部2041从转换后的数字信号中去除相当于cp的部分,对去除cp后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提取频域的信号。

解复用部2042将提取到的信号分别分离成phich、pdcch、epdcch、pdsch以及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此外,解复用部2042基于通过信道测量所得到的所期望的信号的信道的估计值来进行phich、pdcch以及epdcch的信道的补偿,检测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并输出至控制部202。此外,控制部202将pdsch和所期望信号的信道估计值输出至信号检测部2043。

信号检测部2043使用pdsch、信道估计值进行信号检测并输出至上层处理部201。

发送部203根据从控制部202输入的控制信号来生成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对从上层处理部201输入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块)进行编码和调制,对pucch、pusch以及所生成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进行复用,并经由收发天线206发送至基站装置1a。

编码部2031对从上层处理部201输入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或上行链路数据进行卷积编码、块编码、turbo编码、ldpc编码、polar编码等编码。

调制部2032通过bpsk、qpsk、16qam、64qam等由下行链路控制信息通知的调制方式或按每个信道预先设定的调制方式来对从编码部2031输入的编码位进行调制。

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2033基于用于识别基站装置10的物理小区标识符(称为physicalcellidentity:pci、cellid等)、配置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带宽、通过上行链路授权来通知的循环移位以及针对dmrs序列的生成的参数值等,来生成以预先设定的规则(公式)求得的序列。

复用部2034按每个发射天线端口来对pucch、pusch的信号以及生成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进行复用。就是说,复用部2034按每个发射天线端口来将pucch、pusch的信号以及所生成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配置于资源元素。

无线发送部2035对复用后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fastfouriertransform:ifft)来进行ofdm方式的调制,生成ofdma符号,并将cp附加于生成的ofdma符号来生成基带的数字信号,将基带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去除多余的频率分量,通过上变频转换为输送频率,放大功率,输出并发送至收发天线206。

载波侦听部207使用能量检测阈值等进行载波侦听,捕获信道占用时间(或信道发送许可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装置2不限于ofdma方式,还能进行sc-fdma方式的调制。

在超高精细影像传输等要求超大容量通信的情况下,希望进行有效利用高频带的超宽带传输。高频带中的传输需要补偿路径损失,波束成形变得重要。此外,在某个限定的区域内存在多个终端装置的环境下,在对各终端装置要求超大容量通信的情况下,将基站装置配置为高密度的超高密度网络(ultra-densenetwork)是有效的。然而,在将基站装置配置为高密度的情况下,虽然大幅改善了snr(信号与噪声功率比:signaltonoisepowerratio),但是可能会产生因波束成形而导致的强干扰。因此,为了针对限定区域内的所有终端装置实现超大容量通信,需要考虑到波束成形的干扰控制(回避、抑制)。

例如,在基站装置间协调(协作)进行干扰控制是有效的。这样,能够控制多个基站装置的集中控制站能通过适当地控制各基站装置的无线资源(时间、频率或空间层)、波束方向来控制干扰。然而,如超高密度网络那样,当集中控制站所管理的基站装置的数量增加时,存在干扰控制的复杂度大幅增加的问题。因此,期望一种在没有集中控制站的情况下,或者在即使存在集中控制站也不进行复杂的动作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干扰控制的技术。

在本实施方式下,对各基站装置自主分散地进行干扰控制的示例进行说明。图4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示例。图4所示的通信系统具备:基站装置3a、3b、3c以及终端装置4a、4b、4c。此外,3-1a、3-1b、3-1c分别图示出基站装置3a、3b、3c观测到的载波侦听的范围。此外,3-2a、3-2b、3-2c分别图示出基站装置3a、3b、3c向终端装置4a、4b、4c发送的波束成形。各基站装置观测来自邻接基站装置/终端装置/通信装置的干扰信号(无线资源使用状况),针对从周围受到的干扰、对周围施加的干扰较弱的范围、方向发送信号。各基站装置在传输前进行lbt(listenbeforetalk:对话前侦听),该lbt通过载波(信道)侦听来评价其他通信设备是否正在通信(空闲还是忙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因波束成形而导致的干扰作为问题,因此进行考虑了波束成形的载波侦听。在通过以某个波束宽度观测(接收)到的信号成功地进行了载波侦听的情况下,只能在该波束宽度的范围内获得发送时段。需要说明的是,波束宽度是主波束(主瓣)的宽度,例如是增益从波束增益(天线增益)的最大值下降3db的角度幅度(半高宽)。需要说明的是,波束宽度包括主波束的方向。此外,也可以定义(规定)某个波束宽度的波束成形。例如,波束宽度外的旁瓣的最大波束增益或波束宽度内的最大波束增益与波束宽度外的最大波束增益的差(比)满足基准。而且,从波束增益的最大增益下降3db的角度向与最大波束增益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离开规定的角度以上的角度方向上的旁瓣(或后瓣)的波束增益与波束宽度内的波束增益的差(比)满足基准。由此,各基站装置能够进行降低了相互造成的干扰的波束成形。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终端装置能在授权频段或非授权频段中进行通信。需要说明的是,也将成功地进行了载波侦听的波束宽度称为捕获波束宽度。需要说明的是,捕获波束宽度包括成功地进行了载波侦听的波束宽度的主波束的方向。需要说明的是,理想的是,接收波束和发送波束具有相反性(对应)。因此,也可以在接收波束和发送波束具有相反性(对应)的情况下进行考虑了波束成形的载波侦听。

如果在捕获波束宽度以内,基站装置就能在更窄的波束宽度内发送数据信号等。换言之,基站装置无法通过使主波束朝向捕获波束宽度的外侧的波束成形来进行发送。通过波束扫描来搜索优选的波束方向即可。由此,能降低干扰,并且提高所期望的信号功率,因此能提高吞吐量。需要说明的是,通常波束成形可能会在捕获波束宽度的外侧产生旁瓣。因此,也可以定义(规定)在捕获波束宽度内允许的波束成形。例如,该定义(规定)是:捕获波束宽度外的旁瓣的最大波束增益或捕获波束宽度内的最大波束增益与捕获波束宽度外的最大波束增益的差(比)满足基准。

在非授权频段中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当判断为该信道空闲并成功地进行了载波侦听时,基站装置/终端装置能在某个时段占用信道。将能够占用信道的时段(信道占用时段)的最大值称为mcot(maximumchanneloccupancytime:最大信号占用时段)。此外,mcot根据数据的优先级而发生变化。数据的优先级能以优先级(信道接入优先级)来表现。优先级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以1、2、3、4表示。此外,根据优先级,lbt所需的随机的时段的最大值也可能会发生变化。需要说明的是,随机的时段是竞争窗口以下的随机的正整数与时隙时段(例如9微秒)的乘积。此外,也将竞争窗口尺寸(cws)以下的随机的正整数称为载波侦听(lbt)中的计数器。cws可能会由于优先级、传输错误率等而发生变化。此外,在时隙时段中在至少规定的时段(例如4微秒)内,如果观测(检测)到的功率小于能量检测阈值,则认为该时隙时段空闲。否则,认为该时隙时段忙碌。并且,如果仅在计数器数的时隙内成为空闲,则认为载波侦听成功。需要说明的是,时隙时段可以根据频段(频带宽度、载波频率)而变化,高频带能够缩短时隙时段。此外,通过时隙单位判断空闲/忙碌的时段可以根据频段(频带宽度、载波频率)而变化。就是说,高频带能在判断为空闲时缩短观测(检测)到的功率小于能量检测阈值的时段。

需要说明的是,在授权频段中,时隙时段可以由基于采样间隔的时间单位ts、ofdm符号数来表现。当将子载波间隔设为scs、将fft尺寸设为nfft时,ts为ts=(1/(scs×nfft))。例如,时隙时段表现为1个ofdm符号、256ts。需要说明的是,在由ofdm符号数表现的情况下,例如,可以如0.25个ofdm符号、0.5个ofdm符号那样利用分数来表表现。需要说明的是,ofdm符号长度、ts基于子载波间隔,因此也可以确定用于表现时隙时段的子载波间隔。此外,时隙时段可以根据频段(频带宽度、载波频率)而变化,因此可以按每个频段改变表示时隙时段的子载波间隔。越是高频带则越缩短时隙时段,因此越是高频带,则表示时隙时段的子载波间隔越宽。

在授权频段中进行通信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与非授权频段同样的动作,但在lbt之后不一定占用信道。在授权频段中,为了保持灵活性,可以允许多个通信设备在某种程度上同时进行通信。因此,在授权频段中,能够通过lbt捕获该信道中的授予发送的权利的时段(信道发送许可时段)。也将信道发送许可时段的最大值称为(matt:maximumallowingtransmissiontime:最大传输许可时段)。需要说明的是,也将信道占用时段、信道发送许可时段统称为发送时段。

基站装置在进行载波侦听时,为了判断是其他通信装置是否正在进行通信,可以使用能量检测阈值。基站装置能以能量检测阈值为最大能量检测阈值以下的方式设定能量检测阈值。波束成形能够得到波束增益,因此在假定波束成形的情况下,能够在能量检测阈值中考虑波束增益。例如,由波束成形引起的偏移值xdb能设为主波束的增益与旁瓣的增益的差。此时,将能量检测阈值提高了xdb的阈值为考虑了波束增益的能量检测阈值。虽然提高能量检测阈值提高了载波侦听的成功概率,但是由波束成形造成干扰的面积变窄,因此干扰功率显著上升的可能性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假定波束成形的情况下,或者在波束图案为全部方向的情况下,x为0db。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基站装置1a进行通信的频段(频带宽度、载波频率),能将由波束成形引起的偏移值xdb的最大值设定为不同的值。此外,也可以基于包括基站装置1a的发送功率的等效各向同性辐射功率(eirp:equivalentisotopicallyradiatedpower)来计算由波束成形引起的偏移值xdb。根据基站装置1a进行通信的频段(频带宽度、载波频率),能确定基站装置1a是基于天线增益还是基于eirp来设定由波束成形引起的偏移值xdb。

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简单流程图。基站装置在具有某个波束宽度和波束方向的接收波束中接收(观测)周围的通信状况,载波侦听部106使用接收信号(观测信号)进行载波侦听(步骤1)。载波侦听部106判断载波侦听是否成功(步骤2)。在未成功进行载波侦听的情况下(步骤2中为“否”的情况),返回至步骤1,载波侦听部106使用其他波束宽度或波束方向进行载波侦听。在成功地进行了载波侦听的情况下(步骤2中为“是”的情况),发送部103通过捕获波束宽度内的波束成形进行发送。

在捕获波束宽度内进一步以较狭的波束宽度进行发送的情况下,波束增益变高。在该情况下,当波束方向一致时,会成为强干扰。因此,在基站装置之间共享(规定)用于发送的波束增益的最大值。由此,能避免产生非常强的干扰信号。此外,虽然在基站装置之间没有共享(规定)波束增益的最大值,但也可以共享(规定)波束增益与发送功率的和的最大值。这样,可以提高波束增益,但与此相应地会降低发送功率,能够避免产生非常强的干扰信号。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波束增益与发送功率的和设为先前说明的eirp。

需要说明的是,在捕获波束宽度较宽的情况下,捕获发送时段的概率降低,在捕获波束宽度较窄的情况下,虽然易于捕获发送时段,但减少了终端装置位于捕获波束宽度内的概率。为了高效地动作,需要适合于载波侦听的波束宽度。对于波束宽度而言,基站装置的数量、密度可能成为主要因素。若随着基站装置的数量、密度的增加而使波束宽度变窄,随着基站装置的数量、密度的减少而使波束宽度变宽,则是高效的。因此,集中控制站能在基站装置之间传递周边的基站装置数量、基站装置密度。或者,基站装置具有用于在基站装置之间共享周边的基站装置数量、基站装置密度的机制。此时,基站装置能根据周边的基站装置数量、基站装置密度来判断优选的波束宽度。此外,也可以根据周边的基站装置数量、基站装置密度来规定能够捕获的最大波束宽度。此外,基站装置也可以根据切换波束的周期(或者,必须完成波束的切换的最长时段)来规定能够捕获的最大波束宽度。此外,基站装置也可以根据基于设定于装置自身的通信方式以外的通信方式的信号是否可能会存在于装置自身进行通信的频率信道中,来规定能够捕获的最大波束宽度。

基站装置能够在捕获波束宽度内以优选的波束宽度进行发送,但是,若邻接基站装置不知道捕获波束宽度则无法提高干扰降低效果。因此,邻接基站装置需要知道某个基站装置捕获到的波束宽度。基站装置能够通过载波侦听向周边的基站装置广播包括捕获波束宽度、捕获波束宽度的增益最大值的方向以及信道占用时段/信道发送许可时段的一部分或全部的控制信息。在该情况下,邻接基站装置能够接收控制信息,并优先对空闲的可能性高的波束方向进行载波侦听,因此效率会提高。此外,基站装置也可以在捕获波束宽度内,在发送数据信号的波束宽度以外发送资源保留信号。在正在发送资源保留信号的波束方向上未成功进行载波侦听,邻接基站装置将无法使用该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基站装置说明了上述的基于考虑了波束成形的载波侦听的干扰控制,但本发明的一个方案并不限于此,也同样可以应用于终端装置。

在捕获波束宽度内对各终端装置进行波束成形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波束扫描来搜索优选的波束方向。波束扫描可以使用例如同步信号、csi-rs。以同步信号块(ss块)为单位发送同步信号。ss块包括:主同步信号(pss;primarysynchronizationsignal)、辅同步信号(sss;secondarysynchronizationsignal)、pbch。每个时隙最多包括两个ss块。能够在例如5ms的定时范围(窗)内配置多个ss块。也将定时范围(窗)称为同步信号时机(ssoccasion)。定时范围(窗)被周期性地发送。也可以在子载波间隔改变能够配置于定时范围(窗)内的最大数。定时范围(窗)的位置和/或定时范围(窗)内的ss块的位置通过dmrs和/或pbch来表示。定时范围(窗)的位置通过例如表示无线帧的编号的无线帧编号(sfn;systemframenumber)表示。此外,定时范围(窗)的周期通过来自基站装置的上层信号表示。此外,scell中的5ms的范围(窗)内的位置可以通来自基站装置的上层信号表示。针对配置于定时范围(窗)内的多个ss块,在不同的波束方向进行波束成形并发送,当从终端装置报告了成为优选的接收功率/接收质量的ss块时,基站装置能够获知对于该终端装置而言优选的波束方向。终端装置为了表示成为适合于基站装置的接收功率/接收质量的ss块,可以报告ss块的索引,也可以利用与成为优选的接收功率/接收质量的ss块对应的无线资源来发送随机接入前导。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基于载波侦听的干扰控制中,在授权频段中可以不进行载波侦听而发送同步信号,但在非授权频段中需要进行载波侦听。当载波侦听失败时,在期望的定时可能会无法发送同步信号。在该情况下,基站装置可以跳过从信道占用时段脱离的ss块的发送。

此外,在仅发送ss块的情况下,在信道占用时段为某个基准(例如1ms)以下的情况下,基站装置能够在固定时段(例如25微秒或8微秒)的lbt之后发送ss块。在信道占用时段超过某个基准(例如1ms)的情况下,基站装置能够在随机时段的lbt之后发送ss块。需要说明的是,能够根据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频段,将上述的固定时段、信道占用时段的基准设定为不同的值。例如,基站装置能够在5ghz带的频段和60ghz带的频段中设定不同的固定时段和信道占用时段的基准。按每个频段设定的固定时段、信道占用时段的基准并不限定于特定的值,但优选的是,随着频率变高,将固定时段、信道占用时段的基准设定得短。此外,能够按每个频段中以相同的公式来设定固定时段、信道占用时段的基准。例如,当将规定的帧时段设为a、将时隙时段设为b时,能够通过a+b、a+2×b的公式来表现固定时段,a和b的值按每个频段设定为不同的值。此外,基站装置1a也能在未发送定时范围(窗)的ss块的时间段内实施lbt。此外,也能够基于基站装置1a所发送的信号的子载波间隔来设定固定时段、信道占用时段的基准。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一个示例的概要图。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通信系统至少具备:基站装置1a-1、基站装置1a-2以及基站装置10a。在此,基站装置1a-1和基站装置1a-2至少具有相同的功能,因此,以下有时会统一表现为基站装置1a。此外,基站装置10a具备与基站装置1a所具备的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第一rat)不同的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第二rat)。能将第一rat和第二rat均设定于非授权频段。第一rat包括通过ca或dc等辅助授权频段的小区进行通信的laa。第一rat包括将设定于授权频段的无线参数(帧结构、信道构成)中的至少一部分设定于非授权频段的通信方式。第二rat包括无线lan,例如,包括ieee802.11ac、ieee802.11ad标准以及它们的关联标准(ieee802.11ax、ieee802.11ay、ieee802.11ba)。在进行信号发送之前,基站装置1a和基站装置10a能够进行用于判断无线介质处于空闲状态还是忙碌状态的载波侦听、lbt或cca(clearchannelassessment:空闲信道评估)。

如之前说明的那样,基站装置1a通过实施载波侦听,能够按规定的时段(mcot)确保无线介质(规定的频率信道)。在此的载波侦听是按规定的时段确保无线介质的动作,换言之,也可以说是在基站装置1a在该规定的时段内向该无线介质发送无线信号时,确认该无线信号不会对其他装置(例如基站装置10a)造成干扰(或者,不影响基站装置10a的通信)的动作。因此,优选的是,基站装置1a使用在捕获mcot时假定的无线参数(例如,子载波间隔、发送功率、天线图案或波束方向),在mcot内进行数据通信。这是因为,当在mcot内进行数据通信时,在改变了无线参数的情况下,可能会对确认了在载波侦听实施时不会受到干扰的其他装置造成干扰。以下,也将确保mcot时实施的载波侦听称为第一载波侦听。

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1a在与终端装置2a进行数据通信之前,能够实施波束扫描,该波束扫描对用于与终端装置2a的数据通信的发送波束进行扫描。

在波束扫描动作中,基站装置1a能使用各不相同的发送波束将多个信号(波束扫描用信号、同步信号块)发送至终端装置2a。终端装置2a能将从基站装置1a发送并接收到的信号中的、示出了表示对于装置自身而言最理想的质量的接收信号的控制信息通知给基站装置1a。基站装置1a通过获取由终端装置2a通知的该控制信息,能够获取对于终端装置2a而言最理想的发送波束。

波束扫描用信号并不限定于任何信号。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1a能够将同步信号(同步信号块)作为波束扫描用信号进行发送。在此,同步信号是包括pss、sss、广播信道中的至少任一个的信号。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能在规定时段内(window)多次发送同步信号。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能以规定的周期来周期性地设定该规定的时段。不过,基站装置也可以根据载波侦听的结果,改变该规定的时段的长度、开始时间或该规定的周期。基站装置能根据载波侦听的结果,向终端装置通知该规定的时段的长度、开始时间可能会不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1a也可以将csi-rs作为波束扫描用信号进行发送。

在此,基站装置1a能在mcot的时段内发送波束扫描用信号。不过,基站装置1a在mcot内以各不相同的发送波束发送多个波束扫描用信号,这意味着基站装置1a以与实施在捕获mcot时所进行的载波侦听时假定的无线参数不同的无线参数,发送波束扫描用信号。这意味着,基站装置1a在mcot内发送的波束扫描信号可能会对其他装置造成干扰。

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1a在实施载波侦听时,能够假定在mcot内可能会使用的多个参数来实施载波侦听。例如,在mcot内可能会使用4个波束图案的情况下,基站装置1a能在捕获mcot时使用所有4个波束图案来实施载波侦听。具体而言,在基站装置1a在规定的时段(例如13us或8us)实施载波侦听的情况下,一边切换4个波束图案一边进行载波侦听,在其平均接收功率低于规定的阈值(载波侦听电平、能量检测电平、最小接收灵敏度)的情况下,能够捕获mcot。通过这样进行控制,即使基站装置1a在捕获到的mcot内切换该4个波束图案来使用,也能够将对其他装置造成的干扰抑制在最小限度。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上述的示例,无线参数为波束图案(波束方向),但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1a所假定的无线参数还包括:子载波间隔、发送功率、帧长度、符号长度、时隙长度等,基站装置1a所假定的无线参数并不限定于任一个。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上述的示例,基站装置改变无线参数而发送的是同步信号块,但在基站装置针对数据信号(例如在pdsch中发送的信号)改变无线参数的情况也是同样的。

如上所述,基站装置1a假定多个无线参数而进行载波侦听,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1a能够将在假定设定多个无线参数而捕获mcot的情况下进行的载波侦听的时段设定为比在不假定设定多个无线参数而捕获mcot的情况下进行的载波侦听的时段更长。例如,基站装置1a能够将在捕获mcot时进行的载波侦听中使用的cw的值(或cw的候选值的最大值)设定得大。例如,基站装置1a能够将进行在捕获mcot时进行的载波侦听的规定的时段(例如defer时段)设定得大。基站装置1a通过延长载波侦听时段,能够识别出在基站装置1a的周边存在使用该无线介质进行通信的装置的概率低,因此,即使基站装置1a在mcot内设定不同的无线参数,也能减小对其他装置造成干扰的概率。

此外,在假定设定多个无线参数而捕获mcot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1a能够将通过载波侦听捕获的mcot的长度设定为比不假定设定多个无线参数的mcot短。例如,在基站装置1a能通过载波侦听确保最大10ms不假定设定多个无线参数的mcot的情况下,基站装置1a能捕获最大1ms假定设定多个无线参数的mcot。

此外,在假定设定多个无线参数而捕获mcot的情况下,在该mcot内改变无线参数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1a能重新进行载波侦听,在确保无线介质之后发送信号。在此,基站装置1a在mcot内进行的载波侦听不是用于确保mcot的载波侦听,而是为了确认在mcot内改变无线参数而发送的信号不会对其他装置造成干扰而进行的动作。因此,基站装置1a在进行该载波侦听时,不需要进行为了防止发送信号之间的冲突而进行的随机退避动作(cw的动作),按规定的时段进行载波侦听即可。以下,也将为了确认在mcot内改变无线参数而发送的信号不会对其他装置造成干扰而进行的载波侦听称为第二载波侦听。

此外,在mcot内改变无线参数而进行了第二载波侦听的结果是,在将无线介质判断为忙碌状态的情况下,当然无法使用该无线参数发送无线信号,但只要在该mcot内重新改变无线参数而进行载波侦听,并能将无线介质判断空闲状态就能够发送无线信号。因此,优选的是,预先设定基站装置1a开始在mcot内进行的载波侦听的时刻(周期)。例如,基站装置1a能够将开始在mcot内进行的载波侦听的时刻设定为时隙开始的边界(子帧边界、符号边界)。基站装置能够向终端装置通知可能会在mcot内改变无线参数。需要说明的是,通信装置在mcot内改变无线参数而进行了第二载波侦听的结果是,即使在将无线介质判断为忙碌状态的情况下,如果使用在为了捕获mcot而进行的第一载波侦听中假定的无线参数来发送信号,则即使通过第二载波侦听将该无线介质判断为忙碌状态,也能发送该信号。

此外,基站装置1a在改变无线参数而进行发送时,假定在mcot内进行载波侦听,能够将波束扫描用信号的密度(规定的时间(或频带)中所包括的波束扫描用信号的数量)设为在授权频段中设定的数量以下。例如,在基站装置1a使用规定的子载波间隔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假定预先将发送波束扫描用信号规定次数设定于终端装置2a的情况。在基站装置1a将在规定的时段(window)内发送的波束扫描用信号的数量设定为x个的情况下,基站装置1a能够在非授权频段中将该波束扫描用信号的数量设定为比x小的数。此外,基站装置1a能够预先向终端装置2a通知在非授权频段中不发送该波束扫描用信号的位置。终端装置2a能够在非授权频段中,在基站装置1a可能会发送波束扫描用信号的时段(或频率)内设定为对该波束扫描用信号的接收动作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基站装置在授权频段中发送的信号中设定的子载波间隔与在非授权频段中发送的信号中设定的子载波间隔不同的情况下,考虑波束扫描用信号的密度原本就不同的情况。上述的方法假定在授权频段和非授权频段中设定相同的子载波间隔的情况,但即使在授权频段和非授权频段中设定不同的子载波间隔的情况下,或在授权频段中设定了非授权频段的子载波间隔的情况下,只要在授权频段中设定的波束扫描用信号的密度大于等于非授权频段中实际设定的波束扫描用信号的密度,就能包括在本实施方式的内容中。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授权频段中设定的子载波间隔和在非授权频段中设定的子载波间隔可以不同,但是你能够根据在授权频段中设定的子载波间隔来限制在非授权频段中设定的子载波间隔。例如,通信装置对授权频段设定了30khz的子载波间隔的情况下,能够对非授权频段设定30khz以上的子载波间隔。

需要说明的是,在基站装置1a实施载波侦听的无线介质中,在保证了其他通信系统不存在于该无线介质的情况下(例如,通过调整来保证其他通信系统不存在的情况),在mcot内假定使用多个无线参数的情况和在mcot内不假定使用多个无线参数的情况下,捕获mcot的第一载波侦听的参数可以相同。载波侦听的参数包括cw的值(或cw的候选值的最大值)、能量检测阈值或defer时段。此外,即使在mcot内改变无线参数的情况下,只要保证了其他通信系统不存在于该无线介质,则也可以不重新进行第二载波侦听。

此外,在基站装置1a实施载波侦听的无线介质中,在其他通信系统不存在于该无线介质的情况和存在于该无线介质的情况下,能够改变在mcot内发送的同步信号块中设定的无线参数。例如,在其他通信系统存在于该无线介质的情况下,基站装置能够将规定的间隔以上的子载波间隔设定于该同步信号块。在其他通信系统不存在的情况下,基站装置能够将该同步信号块中设定的子载波间隔设为任意的间隔。

此外,在基站装置1a实施载波侦听的无线介质中,在其他通信系统可能会存在于该无线介质的情况下,基站装置1a能够将波束扫描用信号中设定的子载波间隔设为规定的间隔。具体而言,基站装置1a能够在规定的频率信道(例如60ghz带的频率信道)中确保mcot而进行通信的情况下,设定规定的子载波间隔(例如240khz)以上的子载波间隔来进行通信。通过这样进行控制,基站装置1a能减小改变发送波束而发送信号的时段,因此能减小对其他通信系统的装置造成干扰的概率。

需要说明的是,如波束扫描用信号那样,对于发送时间(mcot)短的信号,只要基站装置1a实施全部方向(全向;omni-direction)的天线图案(波束图案)中的载波侦听,则在mcot内也可以使用多个无线参数。不过,周围的通信设备也进行波束成形,因此,理想的是,在某种程度的时段、阈值内进行载波侦听。例如,与在mcot内假定单一的无线参数的情况相比,cw的值(或cw的候选值的最大值)变为大的值。此外,例如,与在mcot内假定单一的无线参数的情况相比,固定长度的载波侦听时间变为大的值。此外,例如,与在mcot内假定单一的无线参数的情况相比,载波侦听中的能量检测阈值变为小的值。

在本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与对置的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质量显著降低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发送部对用于信号的发送的波束进行修正的波束恢复的过程。在波束恢复过程中,通信装置能够重新发送波束扫描用信号(例如,同步信号、csi-rs),能够针对对置的通信装置触发该同步信号的重传。发送信号的通信装置能够施加触发来开始该波束恢复过程。在装置本身确保了规定时段的无线介质中进行波束恢复过程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能够在释放(清除、结束)所确保的无线介质之后进入波束恢复过程。

此外,基站装置也可以基于通过载波侦听确保的无线介质的频段来确定是否进行上述的动作。例如,在无线介质的频段为6ghz以上的情况下,基站装置能够在mcot内设定多个无线参数的情况和不设定多个无线参数的情况下改变动作,另一方面,能够在无线介质的频段为6ghz以下的情况下,在mcot内设定多个无线参数的情况和不设定多个无线参数的情况下进行相同的动作。

以上,根据说明过的方法,能降低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1a对共享无线介质的其他装置造成干扰的概率,并且高效地有效利用通过载波侦听(lbt)确保的频带。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中记载的方法也能应用于终端装置。

[第二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1a在mcot内发送多个波束扫描用信号的情况下,能够将各波束扫描用信号设定于各不相同的频率位置来进行发送。即,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1a能使用跳频来发送波束扫描用信号。

基站装置1a设定波束扫描用信号的跳频图案能够由基站装置1a设定,但优选的是,对终端装置2a预先通知跳频图案。能够在rrc信号等上层中通知该跳频图案。

此外,基站装置1a能够将波束扫描用信号分类为两种属性。对于设定为第一属性的波束扫描用信号,基站装置1a能设定预先设定的跳频图案,对于设定为第二属性的波束扫描用信号,基站装置1a能确定并设定跳频图案。即,对于设定为第一属性的波束扫描用信号,在基站装置1a之间是共同的,另一方面,对于设定为第二属性的波束扫描用信号,允许在基站装置1a之间不同。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根据多个图案对第一属性中预先设定的跳频图案进行设定,但理想的是,向终端装置2a预先通知该多个跳频图案,或者通过规范等来预先设定。对于终端装置2a而言,至少假定预先设定的跳频图案来实施接收动作,由此能够对至少设定为第一属性的波束扫描用信号进行解调。

此外,基站装置1a能够将同步信号块作为梳齿状频谱的信号(或以固定周期排列子载波(rb)的ofdm信号)来发送,但对于开始该梳齿状频谱的信号的配置的频率,能够适用规定的跳频图案。需要说明的是,通信装置能够将该规定的跳频图案设定为共同跳频图案和特有跳频图案。

[所有实施方式的共同点]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基站装置、终端装置)所使用的频段并不限于迄今为止所说明的授权频段、非授权频段。在本实施方式作为对象的频段中,尽管从国家、地域赋予了对特定服务的使用许可,但为了防止频率间的干扰等目的,也包括实际上被称为未被使用的白色带(白色空间)的频段(例如,虽然被分配为电视广播用的频段,但未被地域使用的频段)、虽然迄今为止被特定的运营商排他地分配但预期将来会由多个运营商共享的共享频段(授权共享频段)。就是说,这意味着本实施方式的装置能够将白色带、授权共享频段视为非授权频段而进行通信。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装置中工作的程序可以是以实现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实施方式的功能的方式控制centralprocessingunit(cpu:中央处理单元)等来使计算机发挥功能的程序。程序或者由程序处理的信息被临时储存在随机存储器(ram)等易失性存储器或闪存等非易失性存储器、硬盘驱动器(hdd)或者其他存储装置系统中。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用于实现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实施方式的功能的程序记录在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可以通过将该记录介质中记录的程序读取到计算机系统并执行来实现。这里所说的“计算机系统”是指,内置在装置中的计算机系统,并且包括操作系统、外设等硬件的计算机系统。此外,“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可以是半导体记录介质、光记录介质、磁记录介质、短时间动态保存程序的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的其他记录介质。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装置的各功能块或者各特征可以通过电子电路例如集成电路或者多个集成电路来安装或执行。以执行本说明书所述的功能的方式设计的电路可以包括:通用用途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面向特定用途的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元件、离散门或者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零件或者它们的组合。通用用途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也可以是以往类型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状态机。上述电子电路可以由数字电路构成,也可以由模拟电路构成。此外,在随着通过半导体技术的进步而出现代替当前的集成电路的集成电路化技术的情况下,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案也可以使用基于该技术的新的集成电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实施方式中,记载了装置的一个示例,但本申请的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可以被应用于设置在室内外的固定式或非可动式电子设备,例如av设备、厨房设备、扫除/洗涤设备、空调设备、办公设备、自动售卖机以及其他生活设备等终端装置或通信装置。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具体构成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也包括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的设计变更等。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案能在技术方案所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将分别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公开的技术方案适当地组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此外,还包括将作为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要素的、起到同样效果的要素彼此替换而得到的构成。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适用于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本发明的一个方案例如能用于通信系统、通信设备(例如便携电话装置、基站装置、无线lan装置或传感器设备)、集成电路(例如通信芯片)或程序等。

附图标记说明

1a、3a、3b、3c基站装置

2a、4a、4b、4c终端装置

101上层处理部

102控制部

103发送部

104接收部

105收发天线

106载波侦听部

1011无线资源控制部

1012调度部

1031编码部

1032调制部

1033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

1034复用部

1035无线发送部

1041无线接收部

1042解复用部

1043解调部

1044解码部

201上层处理部

202控制部

203发送部

204接收部

205信道状态信息生成部

206收发天线

207载波侦听部

2011无线资源控制部

2012调度信息解释部

2031编码部

2032调制部

2033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

2034复用部

2035无线发送部

2041无线接收部

2042解复用部

2043信号检测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