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的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80180发布日期:2019-07-17 05:09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叠的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的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设备的智能化,终端设备可提供的功能也越来越多,尤其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用户已经广泛通过移动终端浏览网页、观看视频和玩游戏等。

对于终端设备,尤其是移动终端,在浏览网页或者观看视频时终端设备的屏幕越大,视觉效果越好,用户体验越佳,但大屏幕在握持舒适性和携带方便性上就不如小屏幕的终端设备好。

因此,随着有机发光半导体(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材料的柔性面板逐步商用化,可折叠的终端设备成为各大终端设备厂商的创新方向。目前已有一种可折叠的终端设备的设计,该设计是将一块柔性面板附在两个或多个通过连接机构连接的支撑模块上,从而实现折叠和展开。这种设计虽然可以实现折叠,但是经常折叠会导致柔性面板相当支撑模块产生滑动,而且柔性面板经常受到拉伸和挤压会导致屏幕功能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折叠的终端设备,将柔性面板上显示区域和弯折区域做了分离,而且连接结构与第一支撑构件和/或第二支撑构件之间的距离可调,从而解决了终端设备的柔性面板在折叠或展开的过程中因频繁受力被拉伸或挤压而导致的屏幕功能失效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可折叠的终端设备,包括:可折叠的柔性面板、第一支撑构件、第二支撑构件和连接机构;其中,所述可折叠的柔性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域、第二显示区域和弯折区域,弯折区域位于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第一支撑构件支撑第一显示区域并与第一显示区域固定;第二支撑构件支撑第二显示区域并与第二显示区域固定;所述连接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构件,且所述连接机构可伸缩,且所述连接机构的最大可伸缩幅度与所述弯折区域的宽度相对应;

在折叠或展开所述终端设备过程中,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转动并驱动所述连接机构进行伸缩,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构件中的至少一个转动的角度与所述连接机构伸缩的位移一一对应,且所述可折叠的柔性面板的弯折角度与所述连接机构伸缩的位移一一对应,避免所述可折叠的柔性面板在折叠或展开所述终端设备过程中被拉伸或挤压。具体地,所述柔性面板的弯折角度至所述可折叠柔性面板的弯折区域的弯折角度。

由该第一方面可见,将柔性面板上显示区域和弯折区域做了分离,而且连接结构与第一支撑构件和/或第二支撑构件之间的距离可调,从而有效的避免了终端设备的柔性面板在折叠或展开的过程中因频繁受力被拉伸或挤压,从而很好的保护了柔性面板,提高了终端设备的使用寿命。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机构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支撑构件设置有第一滑道,所述第二支撑构件设置有第二滑道,所述第一滑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滑道中滑动,所述第二滑块用于在所述第二滑道中滑动。由该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见,终端设备在折叠或展开的过程中,通过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配合滑动,从而可以方便的进行折叠或展开,可以有效的减少对柔性屏幕的拉伸和挤压。

结合上述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终端设备折叠或展开的过程中,第一滑块滑动所产生的第一位移与第一支撑构件转动的第一角度相对应,第二滑块滑动所产生的第二位移与第二支撑构件转动的第二角度相对应。由该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见,滑块滑动所产生的位移对应支撑构件转动的角度,实现了转动与滑动的有效配合,不会因为转动而拉伸或挤压柔性面板。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折叠的柔性面板设置在终端设备的外表面。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第一种至第三种中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弯折区域的宽度位于包含第一支撑构件与第二支撑构件的厚度之和的数值范围(d,d+a)内,其中,d为厚度之和,a为偏差值,a大于0。也就是弯折区域的宽度大于第一支撑构件与第二支撑构件的厚度之和,还可以是弯折区域的宽度大于第一支撑构件、第二支撑构件的厚度以及柔性面板与第一支撑构件和第二支撑构件之间的胶黏剂的总体厚度之和。该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设计,可以避免因终端设备的折叠而影响到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至第四种中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的滑动的距离之和大于或等于弯折区域的宽度。也就是在展开的过程中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会滑动出弯折区域,从而可以使弯折区域更方便的随着第一支撑构件和第二支撑构件转动,不会使弯折区域的柔性面板被拉长,或者在折叠的过程中,避免弯折区域的柔性面板被挤压,从而很好的保护了柔性面板。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至第五种中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中的至少一个滑动出起始位移后,柔性面板随第一支撑构件和第二支撑构件转动,起始位移大于或等于柔性面板在转动时收缩或拉长的幅度。这样的设计方式可以实现预先调节,在柔性面板转动前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已经预先做好了位移准备,从而避免柔性面板被拉升或收缩,从而有效的避免了柔性面板在支撑构件上发生滑动。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至第六种中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机构与弯折区域固定连接。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机构与弯折区域固定连接可以确保柔性面板的粘接效果更稳定。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至第七种中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机构还包括转轴机构;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分别安装在所述转轴机构的两侧。在折叠或展开过程中,第一支撑构件和第二支撑构件分别带动第一座板和第二座板转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在第一座板和第二座板的驱动下绕转轴机构转动。由该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见,连接机构中滑块和转轴机构的有效配合,实现了滑块滑动到转动机构转动的转换,从而可以方便的进行折叠或展开。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第一座板和第二座板,所述第一座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座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构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座板设置有第一滑道,所述第二座板设置有第二滑道,所述第一滑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滑道中滑动,所述第二滑块用于在所述第二滑道中滑动;第一滑块上设有第一滑轨,第一座板上设置有第一滑槽,第二滑块上设置有第二滑轨,第二座板上设置有第二滑槽;第一滑块和第一座板通过第一滑轨和第一滑槽活动连接,第二滑块和第二座板通过第二滑轨和第二滑槽活动连接;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绕转轴机构转动时,第一滑轨在第一滑槽中在第一支撑构件和连接机构的可调的距离内滑动,第二滑轨在第二滑槽中在第二支撑构件和连接机构的可调的距离内滑动。该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滑槽与滑轨的配合实现了滑块在座板中的滑动。

结合上述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转轴机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推块和推杆,推块和推杆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推杆上安装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与第三连杆通过第二连接件活动连接,第二连杆与第四连杆通过第三连接件活动连接;第三连杆通过第四连接件与第一座板连接,第三连杆通过第五连接件与第一滑块连接,第四连杆通过第六连接件与第二座板连接,第四连杆通过第七连接件与第二滑块连接;第一座板和第二座板转动时驱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使推块带动推杆延竖直方向滑动,推杆带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延竖直方向滑动,第一连杆带动第三连杆转动,第三连杆转动带动第一滑块在第一座板中滑动,第二连杆带动第四连杆转动,第四连杆带动第二滑块在第二座板中滑动。该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机械结构的设计实现了转轴转动与滑块滑动的配合。

结合上述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都设置有转轴滑槽;推块上设置有凸包;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时,推块上的凸包在转轴滑槽中滑动,使推块带动推杆延竖直方向滑动。

结合上述第九种至第十一种中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滑块上包括第一异形孔,转轴机构包括第一异形轴,第一异形轴穿过第一异形孔,以使第一滑块和转轴机构连接;第二滑块上包括第二异形孔,转轴机构包括第二异形轴,第二异形轴穿过第二异形孔,以使第二滑块和转轴机构连接。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第一座板和第二座板,所述第一座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座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构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以及转轴机构,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分别安装在所述转轴机构的两侧,所述第一座板设置有第一滑道,所述第二座板设置有第二滑道,所述第一滑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滑道中滑动,所述第二滑块用于在所述第二滑道中滑动,转轴机构包括第一支架横梁、第二支架横梁,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电机与第一座板固定,第二电机与第二座板固定;第一电机包括第一伸缩轴,第一滑块通过第一固定销与第一伸缩轴连接,第二电机包括第二伸缩轴,第二滑块通过第二固定销与第二伸缩轴连接;第一滑块与第一支架横梁连接,第二滑块与第二支架横梁连接;第一座板和第二座板转动使驱动第一支架横梁和第二支架横梁转动,以带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转动;第一滑块转动时挤压或拉伸第一伸缩轴,第一电机控制第一伸缩轴伸缩,以带动第一滑块滑动,第二滑块转动时挤压或拉伸第二伸缩轴,第二电机控制第二伸缩轴伸缩,以带动第二滑块滑动。该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电机实现了对滑块的滑动控制,可以更好的提高用户对终端设备的使用体验。

结合上述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滑块上包括第一滑块孔,第一支架横梁中包括第一横梁轴,第一横梁轴穿过第一滑块孔,以使第一滑块和第一支架横梁的连接;第二滑块上包括第二滑块孔,第二支架横梁中包括第二横梁轴,第二横梁轴穿过第二滑块孔,以使第二滑块和第二支架横梁的连接。

结合上述第十三种或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机用于根据第一伸缩轴所受到的挤压或拉伸的力控制第一伸缩轴的速度,第二电机用于根据第二伸缩轴所受到的挤压或拉伸的力控制第二伸缩轴的速度。通过速度控制可以很好的实现转动与滑块滑动的配合,更有利于避免柔性面板被拉伸或挤压。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终端设备,在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包括第一伸缩轴,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伸缩轴的尾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包括第二伸缩轴,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伸缩轴的尾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构件上,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构件上;所述第一伸缩轴用于做伸缩运动,所述第二伸缩轴用于做伸缩运动。

结合上述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构件设置有第一滑道,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滑道内。

结合上述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撑构件设置有第二滑道,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滑道内。

结合上述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第一座板,所述第一座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座板设置有第一滑道,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滑道内。

结合上述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第二座板,所述第二座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座板设置有第二滑道,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滑道内。

结合上述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转轴机构,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分别安装在所述转轴机构的两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的终端设备包括可折叠的柔性面板、第一支撑构件、第二支撑构件和连接机构;其中,柔性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域、第二显示区域和弯折区域,弯折区域位于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第一支撑构件支撑第一显示区域并与第一显示区域固定;第二支撑构件支撑第二显示区域并与第二显示区域固定。所述连接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构件,且所述连接机构可伸缩,且所述连接机构的最大可伸缩幅度与所述弯折区域的宽度相对应;在折叠或展开所述终端设备过程中,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转动并驱动所述连接机构进行伸缩,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构件中的至少一个转动的角度与所述连接机构伸缩的位移一一对应,且所述柔性面板的弯折角度与所述连接机构伸缩的位移一一对应,避免所述柔性面板在折叠或展开所述终端设备过程中被拉伸或挤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的终端设备,因显示区域与弯折区域做了分离,所以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不会受到终端设备弯折的影响,而且连接结构与第一支撑构件和/或第二支撑构件之间的距离可调,从而有效的避免了终端设备的柔性面板在折叠或展开的过程中因频繁受力被拉伸或挤压,从而很好的保护了柔性面板,提高了终端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可折叠的终端设备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可折叠的终端设备的展开状态的一示意图;

图2b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可折叠的终端设备的一受力折叠示示意图;

图2c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可折叠的终端设备的折叠状态的一示意图;

图3a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结构的一局部剖面图;

图3b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滑块滑动位移的一示例示意图;

图3c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转动所经历路径的一示例示意图;

图3d为滑轨和滑槽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结构的一爆炸图;

图5a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转轴机构的一分离示意图;

图5b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转轴机构的一组装示意图;

图6为转轴机构的一个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a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展开状态下的另一受力示意图;

图7b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折叠后的另一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结构的另一局部剖面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结构的另一爆炸图;

图10a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展开状态下的另一受力示意图;

图10b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折叠后的另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新产品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折叠的终端设备,所述可折叠的终端设备的柔性面板上显示区域和弯折区域做了分离,从而避免了因终端设备的多次折叠导致柔性面板滑动和屏幕功能失效的问题。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可折叠的终端设备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的终端设备的一实施例包括可折叠的柔性面板10、第一支撑构件21、第二支撑构件22和连接机构30;

其中,所述可折叠的柔性面板10包括第一显示区域101、弯折区域102和第二显示区域103,弯折区域102位于第一显示区域101与第二显示区域103之间。

第一支撑构件21支撑第一显示区域101并与第一显示区域101固定;第二支撑构件22支撑第二显示区域103并与第二显示区域103固定。

连接机构30连接第一支撑构件21和第二支撑构件22,且连接机构30与第一支撑构件21或/和第二支撑构件的距离可调。连接机构30还可以与弯折区域103固定。

在折叠或展开过程中,第一支撑构件21和第二支撑构件22中的至少一个受外力作用驱动连接机构30转动,以带动所述可折叠的柔性面板10随连接机构30转动而弯折不同的角度。也就是第一支撑构件21和第二支撑构件22中的至少一个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转动,并驱动连接机构30转动,以带动所述可折叠的柔性面板10随连接机构30转动而弯折不同的角度。

所述连接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构件,且所述连接机构可伸缩,且所述连接机构的最大可伸缩幅度与所述弯折区域的宽度相对应。具体地,所述连接机构的宽度,为所述终端设备完全展开时所述第一支撑构件与第二支撑构件之间的最小距离。

在折叠或展开所述终端设备过程中,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转动并驱动所述连接机构进行伸缩,且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构件中的至少一个转动的角度与所述连接机构伸缩的位移一一对应,且所述所述可折叠的柔性面板的弯折角度与所述连接机构伸缩的位移一一对应,避免所述柔性面板在折叠或展开所述终端设备过程中被拉伸或挤压。

第一支撑构件21或第二支撑构件22与连接机构30的距离可调,则终端设备在折叠或展开的过程中不会拉伸或挤压柔性面板10,从而可以很好的保护所述可折叠的柔性面板10。另外该距离通常较小,终端设备的外壳会覆盖上,所以不会影响终端设备的美观,图中未明确标注出该距离。

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所述可折叠的柔性面板上显示区域和弯折区域做了分离,而且且所述连接机构可伸缩,且所述连接机构的最大可伸缩幅度与所述弯折区域的宽度相对应;具体地,所述连接机构的宽度,为所述终端设备完全展开时所述第一支撑构件与第二支撑构件之间的最小距离。

在折叠或展开所述终端设备过程中,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转动并驱动所述连接机构进行伸缩,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构件中的至少一个转动的角度与所述连接机构伸缩的位移一一对应,且所述柔性面板的弯折角度与所述连接机构伸缩的位移一一对应,避免所述所述可折叠的柔性面板在折叠或展开所述终端设备过程中被拉伸或挤压。

从而有效的避免了终端设备的所述可折叠的柔性面板在折叠或展开的过程中因频繁受力被拉伸或挤压,从而很好的保护了柔性面板,提高了终端设备的使用寿命。

其中,可折叠的柔性面板设置在终端设备的外表面,所述可折叠的柔性面板10可以通过胶黏剂和第一支撑构件21、连接机构30,以及第二支撑构件22固定,胶黏剂为具有较好延展性的压敏胶带或热压胶膜等粘接材料。

图2a、2b和2c分别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可折叠的终端设备的展开状态、受力折叠和折叠后状态示意图。

如图2a所示,可折叠的终端设备在展开状态时为一个平板。当要折叠时,如图2b所示,可折叠的终端设备收到外力作用,向内弯折,最后到达图2c所示的折叠状态。反之,从折叠状态到展开状态则是受到向外打开的力的作用,从2c所处的折叠状态展开到2a所处的折叠状态。

图2b中,y1y2所指示的这条线所在的直线是旋转轴所在的直线。所述终端设备在折叠过程中,所述第一显示区域101或所述第二显示区域103或所述第一支撑构件21或所述第二支撑构件22围绕所述旋转轴旋转。

连接机构30与第一支撑构件21和第二支撑构件22的连接关系可以参阅图3a进行理解。

连接机构30包括第一座板301、第二座板302、第一滑块303、第二滑块304和转轴机构305。其中,在终端设备展开的过程中,第一支撑构件21和第二支撑构件22中的至少一个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转动,并且带动第一滑块303和第二滑块304沿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在终端设备折叠的过程中,第一支撑构件21和第二支撑构件22中的至少一个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转动,并带动第一滑块303和第二滑块304沿相互靠近的方向滑动。终端设备在折叠或展开的过程中,通过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配合滑动,从而可以方便的进行折叠或展开,可以有效的减少对所述可折叠的柔性屏幕的拉伸和挤压。

其中,在终端设备折叠或展开的过程中,第一滑块303滑动所产生的第一位移与第一支撑构件21转动的第一角度相对应,第二滑块304滑动所产生的第二位移与第二支撑构件22转动的第二角度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位移与角度相对应可以是滑动所产生的位移一一对应,也就是第一滑块303滑动所产生的位移都用于第一支撑构件21的转动,产生第一角度,第二滑块304滑动所产生的位移都用于第二支撑构件22的转动,产生第二角度。滑块滑动所产生的位移对应支撑构件转动的角度,实现了转动与滑动的有效配合,不会因为转动而拉伸或挤压柔性面板。

其中,第一位移和第二位移可以参阅图3b进行理解,如图3b中所示出的第一位移和第二位移都是y。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从折叠到展开或者从展开到折叠都是0到90度,如图3c所示,折叠的过程中以终端设备水平方向上的一半为半径r,从0展开到90度时,终端两侧展开所经过的总长度刚好半个周长,也就是πr。所述连接机构的最大可伸缩幅度与所述弯折区域的宽度相对应,所述连接机构的宽度,为所述终端设备完全展开时所述第一支撑构件与第二支撑构件之间的最小距离。

还可以是,第一滑块303和第二滑块304中的至少一个滑动出起始位移后,柔性面板随第一支撑构件21和第二支撑构件22转动,起始位移大于或等于所述可折叠的柔性面板在转动时收缩或拉长的幅度。这样可以实现预先调节,在柔性面板转动前第一滑块303和第二滑块304已经预先做好了位移准备,从而避免所述可折叠的柔性面板被拉升或收缩,从而有效的避免了柔性面板在支撑构件上发生滑动。

上述实施例中,弯折区域102的宽度位于包含第一支撑构件21与第二支撑构件22的厚度之和的数值范围(d,d+a)内,其中,d为第一支撑构件21与第二支撑构件22的厚度之和,a为偏差值,a大于0。也就是弯折区域102的宽度大于d,也可以再加上粘结剂的厚度,a大于粘结剂的厚度。弯折区域102的宽度满足这一条件,在折叠状态时,就不需要拉动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的所述可折叠的性面板,尤其以避免所述柔性面板的弯折区域在折叠或展开所述终端设备过程中被拉伸或挤压产生皱褶,从而可以更有利的保护柔性面板。

第一滑块303与第二滑块304的滑动的距离之和大于或等于弯折区域102的宽度。也就是在展开的过程中第一滑块303与第二滑块304会滑动出弯折区域,从而可以使弯折区域102更方便的随着第一支撑构件21和第二支撑构件22转动,不会使弯折区域102的柔性面板被拉长,或者在折叠的过程中,避免弯折区域102的柔性面板被挤压,从而很好的保护了柔性面板。

在第一座板301、第二座板302、第一滑块303、第二滑块304和转轴机构305之间,第一座板301与第一支撑构件21通过第一紧固件306连接,第二座板302与第二支撑构件22通过第二紧固件307连接。

第一滑块303和第二滑块304分别安装在转轴机构305的两侧。

在折叠或展开过程中,第一支撑构件21和第二支撑构件22分别带动第一座板301和第二座板302转动,第一滑块303和第二滑块304在第一座板301和第二座板302的驱动下绕转轴机构305转动。

如图3a所示,所述第一座板301设置有第一滑道3010,所述第二座板302设置有第二滑道3020。所述第一滑块303可以在所述第一滑道3010中滑动,所述第二滑块304可以在所述第二滑道3020中滑动。

所述终端设备在折叠或展开的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一滑块303在所述第一滑道3010中滑动,以及所述第二滑块304在所述第二滑道3020中滑动,可以有效的减少对所述可折叠的柔性屏幕的拉伸和挤压。

所述第一滑块303在所述第一滑道3010中的滑动的方向可以是与所述旋转轴大致垂直的方向;所述第二滑块304在所述第二滑道3020中的滑动的方向可以是与所述旋转轴大致垂直的方向。

所述第一滑道3010的延伸方向可以是与所述旋转轴大致垂直的方向。所述第二滑道3020的延伸方向可以是与所述旋转轴大致垂直的方向。

所述第一滑道3010具有相对的两端,一端靠近所述旋转轴,另一端远离所述旋转轴。所述第二滑道3020具有相对的两端,一端靠近所述旋转轴,另一端远离所述旋转轴。

所述第一滑道3010也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构件21上,这样可以不用设置所述第一座板301。所述第二滑道3020也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构件22上,这样可以不用设置所述第二座板302。这样,所述连接机构30可以不包括所述第一座板301和所述第二座板302。

在设置有所述第一座板301和所述第二座板302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支撑构件21与所述第一座板301之间可以采用任何方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构件22与所述第二座板302之间可以采用任何方式固定连接。

第一滑块303上设有第一滑轨3031,第一座板301上设置有第一滑槽3011,第二滑块304上设置有第二滑轨3041,第二座板302上设置有第二滑槽3021。

第一滑块303和第一座板301通过第一滑轨3031和第一滑槽3011活动连接,第二滑块304和第二座板302通过第二滑轨3041和第二滑槽3021活动连接。

第一滑块303和第二滑块304绕转轴机构305转动时,第一滑轨3031在第一滑槽3011中在第一支撑构件21和连接机构30的可调的距离内滑动,第二滑轨3041在第二滑槽3021中在第二支撑构件22和连接机构30的可调的距离内滑动。

图3b为滑轨和滑槽的一个结构示意图,该第一滑轨3031为底板固定于第一滑块303上的第一凹槽结构,该第一滑槽3011也为底板固定于第一座板301的第二凹槽结构,该第二凹槽结构的一个侧壁嵌入到该第一凹槽结构中。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滑轨和轨道有很多变形结构,具体的结构形态本申请中并不限定,只要滑轨可以在滑槽上滑动即可,从而可以使第一支撑构件21和第二支撑构件22在围绕转轴机构305弯折的过程中产生伸缩位移。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折叠的终端设备的折叠原理一种可以通过机械方式实现,一种可以通过电机实现,下面结合附图下介绍通过机械方式实现的内容。

如图4所示,连接机构30的一爆炸图包括第一座板301、第二座板302、第一滑块303和第二滑块304,第一滑块上的滑轨统称为第一滑轨3031,第一滑轨可以有两个,当然第一滑轨的数量可以不做限定,第一座板301上的滑槽统称为第一滑槽3011,第一滑槽3011的数量与第一滑轨3031的数量相匹配。同理,第二座板302上的滑槽统称为第二滑槽3021,第二滑块304上的滑轨统称为第二滑轨3041。第二滑轨3041的数量与第二滑槽的数量相匹配。第一滑块303上还包括第一异形孔3032,第二滑块上还包括第二异形孔3042。

其中,转轴机构305可参阅图5a所示的转轴机构的分离图和图5b所示的组合图进行理解。如图5a所示,转轴机构305包括第一转轴3051、第二转轴3052、推块3053和推杆3054,第一转轴3051和第二转轴3052上都设置有转轴滑槽30511,推块3053上设置有凸包30531;推块3053和推杆3054通过第一连接件3055连接。

推杆3054上安装有第一连杆30541和第二连杆30542,第一连杆30541与第三连杆30543通过第二连接件30544活动连接,第二连杆30542与第四连杆30545通过第三连接件30546活动连接。

第三连杆30543通过第四连接件30547与第一座板301连接,第三连杆30543通过第五连接件30548与第一滑块303连接,第四连杆30545通过第六连接件30549与第二座板302连接,第四连杆30545通过第七连接件30550与第二滑块304连接。

第一座板301和第二座板302转动时驱动第一转轴3051和第二转轴3052转动,推块3053上的凸包30531在转轴滑槽3055中滑动,使推块3053带动推杆3054延竖直方向滑动,推杆3054带动第一连杆30541和第二连杆30542延竖直方向滑动,第一连杆30541带动第三连杆30543转动,第三连杆30543转动带动第一滑块303在第一座板301中滑动,第二连杆30542带动第四连杆30545转动,第四连杆30545带动第二滑块304在第二座板302中滑动。

第一滑块303上包括第一异形孔3032,转轴机构305包括第一异形轴3056,第一异形轴3056穿过第一异形孔3032,以使第一滑块303和转轴机构305连接。

第二滑块304上包括第二异形孔3042,转轴机构305包括第二异形轴3057,第二异形轴3057穿过第二异形孔3042,以使第二滑块304和转轴机构305连接。

连接机构30与第一支撑构件21和第二支撑构件22的可调的距离可以第一转轴3051和第二转轴3052为中心,第一转轴3051和第二转轴3052作为坐标系的纵轴,连接机构30与第一支撑构件21之间可调的距离作为一侧的横轴,连接机构30与第二转轴3052之间可调的距离作为另一侧的横轴,若只有一侧的距离可调则只需要取纵轴一侧的坐标系进行理解即可。

图6为转轴机构的一个示例的结构示意图。转轴机构305包括第一转轴3051、第二转轴3052,以及推动部件3055置于第一转轴3051和第二转轴3052间,第一转轴3051的外壁上具有第一螺纹,第二转轴3052的外壁上具有第二螺纹,推动部件3055的外壁具有第三螺纹,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均于第三螺纹相配合且抵接,以使第一转轴3051和第二转轴3052在转动的过程中,推动部件3055在转轴的径向方向上移动。

以上机械结构的终端设备在展开状态时的切面图如图7a所示,第一支撑构件21连接第一座板301,第一座板301与第一滑块303配合,第二支撑构件22连接第二座板302,第二座板302与第二滑块304配合,当该终端设备受到向内折叠的外力作用时,各个部件之间会配合转动,得到如图7b所示的折叠状态。

另一种依靠电机实现可折叠的方案的转轴机构如图8所示,转轴机构305包括第一支架横梁30591、第二支架横梁30592,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第一电机30581和第二电机30582;第一电机30581与第一座板301固定,第二电机30582与第二座板302固定。

图9为连接结构的一爆炸图,如图9所示,第一电机30581包括第一伸缩轴305811,第一滑块303通过第一固定销308与第一伸缩轴305811连接,第二电机30582包括第二伸缩轴,第二滑块通过第二固定销与第二伸缩轴连接。

所述第一滑块303可以与所述第一伸缩轴305811的尾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303与所述第一伸缩轴305811之间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连接方式,只要所述第一伸缩轴305811在伸缩运动时,所述第一滑块303能够限制所述第一伸缩轴305811的伸缩方向即可。所述第二滑块304可以与所述第二伸缩轴的尾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304与所述第二伸缩轴之间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连接方式,只要所述第二伸缩轴在伸缩运动时,所述第二滑块304能够限制所述第二伸缩轴的伸缩方向即可。

所述终端设备在折叠或展开的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一伸缩轴305811的伸缩运动,以及所述第二伸缩轴的伸缩运动,驱动第一座板和第二座板转动(或者驱动第一支撑构件21和第二支撑构件22转动),继而带动屏幕弯折,可以有效的减少对所述可折叠的柔性屏幕的拉伸和挤压。在所述柔性屏幕完全折叠的状态下,所述第一伸缩轴305811和所述第二伸缩轴伸长到最长的长度。在所述柔性屏幕完全展开的状态下,所述第一伸缩轴305811和所述第二伸缩轴缩短到最短的长度。在所述第一伸缩轴305811或所述第二伸缩轴的长度固定在最短长度和最长长度之间时,所述柔性屏幕可以固定在半折叠的状态。具体使所述柔性屏幕固定在哪一个折叠角度,可以通过调整所述第一伸缩轴305811或所述第二伸缩轴的伸缩长度实现。

如图9所示,在设置有所述第一滑道3010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机30581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滑道3010内。例如:所述第一电机30581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滑道3010的远离所述旋转轴的一端。在设置有所述第二滑道3020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电机30582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二滑道3020内。例如:所述第二电机30582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二滑道3020的远离所述旋转轴的一端。

也可以不设置所述第一滑道3010,这样所述第一电机30581可以不设置在滑道内,而是设置在所述第一座板301的表面,在不设置所述第一座板301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机30581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构件21的表面。

也可以不设置所述第二滑道3010,这样所述第二电机30582可以不设置在滑道内,而是设置在所述第二座板302的表面,在不设置所述第二座板302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电机30582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构件22的表面。

第一滑块303与第一支架横梁连接,第二滑块304与第二支架横梁连接;第一座板301和第二座板302转动使驱动第一支架横梁30591和第二支架横梁30592转动,以带动第一滑块303和第二滑块303转动。

第一滑块303转动时挤压或拉伸第一伸缩轴305811,第一电机30581控制第一伸缩轴伸缩,以带动第一滑块303滑动,第二滑块304转动时挤压或拉伸第二伸缩轴,第二电机控制第二伸缩轴伸缩,以带动第二滑块滑动。

第一滑块303上包括第一滑块孔3033,第一支架横梁30591中包括第一横梁轴305911,第一横梁轴305911穿过第一滑块孔3033,以使第一滑块303和第一支架横梁30591的连接。

第二滑块上包括第二滑块孔,第二支架横梁中包括第二横梁轴,第二横梁轴穿过第二滑块孔,以使第二滑块和第二支架横梁的连接。

第一电机根据第一伸缩轴所受到的挤压或拉伸的力控制第一伸缩轴的速度,第二电机根据第二伸缩轴所受到的挤压或拉伸的力控制第二伸缩轴的速度。

以上电机结构的终端设备在展开状态时的切面图如图10a所示,第一支撑构件21连接第一座板301,第一电机30581通过第一伸缩轴305811的伸缩拉动第一滑块303滑动。第二支撑构件22连接第二座板302,第二电机30582通过第二伸缩轴305821的伸缩拉动第二滑块304滑动。当该终端设备受到向内折叠的外力作用时,各个部件之间会配合转动,得到如图10b所示的折叠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该可折叠移动终端在展开或折叠的过程中,由于所述弯折区域的弯折角度与滑块的拉伸位移或拉伸位移具有一一对应关系,通过滑块的横向拉伸位移,增大或减小了所述转轴与所述座板的相对距离;在折叠的过程中,使得所述可移动终端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宽度与所述滑块的位移相抵消,从而使得所述柔性面板始终保持平整,极大的减小了该柔弯折区域的受力。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折叠的终端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