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接入网关校准号码表的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8135313发布日期:2019-07-10 10:33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接入网关校准号码表的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智能接入网关校准号码表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接入网关校准号码表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ims网络架构下,智能接入网关既能提供语音业务又能提供数据业务,应用越来越广泛。智能接入网关提供的语音业务必须借助号码表来规范和限定收号的范围,所有由智能接入网关呼出的号码必须与号码表的规则一致。智能接入网关通常储存有一个默认号码表,而当智能接入网关接入ims网络时,ims核心网设备通常会对储存在智能接入网关中的号码表等参数作批量设置,尤其当批量设置的号码表参数与智能接入网关储存的号码表规则或收号范围不一致时,会导致用户体验变差,严重时会导致收号失败、语音业务崩溃。因此,在收到批量设置的参数时,对智能接入网关的号码表进行校准,是一个非常必要的环节,不仅能够使得批量设置后的号码表保留原先的收号习惯,还可以在确保规则一致的前提下扩大收号范围和收号规则,从而提升用户拨号体验。

公开号为cn104993985a的发明提供了一种对接入网关设备号码表规则进行自适应校准的方法,包括:网关服务器下发号码表规则给接入网关设备;网关设备对号码表规则进行解析;网关设备将解析结果与本地存储系统中的配置进行比较,判断网关服务器下发的号码表规则是否符合用户需求,如果不符合用户需求,则网关设备校准号码表规则。该技术方案虽然可以在收到网关服务器下发的不符合用户需求的号码表时,对所述号码表进行校准;但仍然存在以下技术问题无法解决:一是接入网关无法按照用户需求进行有选择性地校准本地号码表,比如用户如果选择主从模式,那么接入网关的号码表应当完全受控于网关服务器下发的号码表,如果选择非主从模式,那么接入网关可以选择性地抽取网关服务器下发号码表中分一部分追加到接入网关的号码表末尾;二是校准之后的接入网关号码表可能会丧失原先的部分收号规则;三是校准过程必须依赖于接入网关本地存储系统中的本地收号位间类型配置和本地呼出类型配置,而很多接入网关并没有单独设置这些配置,从而导致该方法的商业应用面比较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智能接入网关校准号码表的方法,能够按照用户需求进行自主选取校准策略从而有选择性地校准本端号码表以提升智能接入网关的用户拨号体验。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智能接入网关校准号码表的系统,能够按照用户需求进行自主选取校准策略从而有选择性地校准本端号码表以提升智能接入网关的用户拨号体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智能接入网关校准号码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远端号码表,所述远端号码表由数字、字母和特殊字符中的至少一种构成;获取本端号码表,所述本端号码表预先配置到所述智能接入网关的存储空间;获取协议模式,所述协议模式包括主从模式和非主从模式,预先配置到所述智能接入网关的存储空间或与所述智能接入网关通信的控制设备;根据所述协议模式和所述远端号码表校准所述本端号码表。

优选地,所述协议模式在所述智能接入网关出厂时默认设置,并通过人机交互界面由用户灵活修改和/或查询。

优选地,当所述协议模式配置为主从模式,所述校准所述本端号码表包括:将所述远端号码表覆盖所述本端号码表,使得所述本端号码表完全受控于所述远端号码表。

优选地,当所述协议模式配置为主从模式,所述校准所述本端号码表包括:从所述本端号码表中提取内线号码表项;将所述远端号码表链接到所述内线号码表项末尾,并用分隔符分隔,使得所述本端号码表既受控于所述远端号码表,又能够保留原有的内线号码表项。

优选地,当所述协议模式配置为非主从模式,所述校准所述本端号码表包括:解析所述远端号码表获取第一收号规则;解析所述本端号码表获取第二收号规则;比较所述第一收号规则和所述第二收号规则以确定比较结果;根据所述比较结果校准所述本端号码表。

优选地,所述第一收号规则和所述第二收号规则至少包括收号位间时长和号码呼出模式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号码呼出模式至少包括立即呼出、末尾加拨#立即呼出和末尾等待定时器超时呼出模式中的一种。

优选地,当所述比较结果不一致,将所述远端号码表链接到所述本端号码表末尾,所述远端号码表与所述本端号码表之间用分隔符分隔。

优选地,当所述比较结果一致,所述校准所述本端号码表包括:

解析所述远端号码表获取第一收号范围;解析所述本端号码表获取第二收号范围;根据所述第一收号范围和所述第二收号范围的包含关系校准所述本端号码表。

优选地,根据所述第一收号范围和所述第二收号范围的包含关系校准所述本端号码表包括:当所述第一收号范围与所述第二收号范围无交集或存在部分交集,将所述远端号码表链接到所述本端号码表末尾,并去除重复项,所述远端号码表与所述本端号码表之间用分隔符分隔;或者,当所述第一收号范围包含所述第二收号范围,将所述远端号码表覆盖所述本端号码表;或者,当所述第一收号范围被所述第二收号范围包含,所述本端号码表无需校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智能接入网关校准号码表的系统,该系统包括:远端号码表接收模块,所述远端号码表由数字、字母和特殊字符中的至少一种构成;本端号码表获取模块,所述本端号码表预先配置到所述智能接入网关的存储空间;协议模式获取模块,所述协议模式包括主从模式和非主从模式,预先配置到所述智能接入网关的存储空间或与所述智能接入网关通信的控制设备;本端号码表校准模块,所述本端号码表校准模块根据所述协议模式和所述远端号码表校准所述本端号码表。

优选地,所述协议模式获取模块获取的协议模式在所述智能接入网关出厂时默认设置,并通过人机交互界面由用户灵活修改和/或查询。

优选地,当所述协议模式获取模块获取的协议模式配置为主从模式,所述本端号码表校准模块将所述远端号码表覆盖所述本端号码表,使得所述本端号码表完全受控于所述远端号码表。

优选地,当所述协议模式获取模块获取的协议模式配置为主从模式,所述本端号码表校准模块从所述本端号码表中提取内线号码表项;将所述远端号码表链接到所述内线号码表项末尾,并用分隔符分隔,使得所述本端号码表既受控于所述远端号码表,又能够保留原有的内线号码表项。

优选地,当协议模式获取模块获取的协议模式配置为非主从模式,所述本端号码表校准模块包括:第一收号规则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所述远端号码表获取第一收号规则;第二收号规则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所述本端号码表获取第二收号规则;比较模块,用于比较所述第一收号规则和所述第二收号规则以确定比较结果;第一校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比较结果校准所述本端号码表。

优选地,所述第一收号规则和所述第二收号规则至少包括收号位间时长和号码呼出模式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号码呼出模式至少包括立即呼出、末尾加拨#立即呼出和末尾等待定时器超时呼出模式中的一种。

优选地,当所述比较模块确定的比较结果为不一致,将所述远端号码表链接到所述本端号码表末尾,所述远端号码表与所述本端号码表之间用分隔符分隔。

优选地,当所述比较模块确定的比较结果为一致,所述第一校准模块包括:第一收号范围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所述远端号码表获取第一收号范围;第二收号范围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所述本端号码表获取第二收号范围;第二校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收号范围和所述第二收号范围的包含关系校准所述本端号码表。

优选地,根据所述第一收号范围和所述第二收号范围的包含关系校准所述本端号码表包括:当所述第一收号范围与所述第二收号范围无交集或存在部分交集,将所述远端号码表链接到所述本端号码表末尾,并去除重复项,所述远端号码表与所述本端号码表之间用分隔符分隔;或者,当所述第一收号范围包含所述第二收号范围,将所述远端号码表覆盖所述本端号码表;或者,当所述第一收号范围被所述第二收号范围包含,所述本端号码表无需校准。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对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接入网关与ims控制设备的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接入网关接收远端号码表的示意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号码表中各特殊字符的说明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接入网关校准号码表的方法的结构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接入网关内线语音业务的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接入网关校准号码表的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ims控制设备和智能接入网关构成了语音业务的信令流网络结构,其中,ims控制设备位于ims架构的核心层,ims控制设备属于ims核心网设备,主要包括ims语音业务的信令控制和转发、参数批量下发设置、协议控制等功能。ims控制设备可以是单个物理设备,也可以是多个物理设备组成的服务器群,如ims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媒体网关设备等设备。智能接入网关位于ims架构的接入层,直接面向用户,接收用户指令,该指令可以是用户直接作用于智能接入网关,也可以通过与智能接入网关相互连接的诸如固定电话、蓝牙手柄、智能终端等设备将指令传送到智能接入网关。智能接入网关与ims控制设备之间建立有网络连接,它们之间的信号传输遵循特定的通信协议,比如h.248、sip、mgcp、h.232、tr069、tr104等通信协议和规范。

如图1-2所示的ims网络结构中,从智能接入网关的角度而言,ims控制设备为远端设备,智能接入网关为本端设备。也可以理解为,核心层设备为远端设备,接入层设备为本端设备。在实际应用中,当智能接入网关接入到ims网络架构中时,作为远端设备的ims控制设备通常会给智能接入网关开通某些业务或者批量下发某些参数或配置。比如,ims控制设备会给刚接入网络的智能接入设备下发诸如呼叫转接、恶意呼叫、号码表、呼叫等待等参数,这些参数中,有的参数属于开关量参数,如呼叫转接、恶意呼叫、呼叫等待,只有开启和关闭两种选择;还有的参数属于配置参数,如号码表,是由数字、字母和特殊字符中的至少一种构成,其中数字和字母可以在诸如固定电话、蓝牙手柄、智能终端等设备操作面板或界面上找到对应的按键或按钮输入;特殊字符包括*、x、#、.、t等表示特殊意义的字符和分隔符|,这些特殊意义的详细说明如图3所示。

譬如,号码表为x.t|x.#就是一个合规的号码表,这个号码表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x.t和x.#,它们之间用|分割,表示两个部分都隶属于号码表,两个部分用分隔符组合在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合规号码表。由前述远端设备和本端设备的表述逻辑,此处亦可以将来自远端设备下发的号码表叫远端号码表,将储存在作为本端设备的智能接入网关中的号码表叫本端号码表。可以理解的是,号码表给出了一种收号规则和收号范围,收号规则规定了智能接入网关允许用户输入的号码和不允许用户输入的号码,比如本端号码表为x.t|x.#,意味着作为本端设备的智能接入网关允许用户输入数字按键或按钮,而无法允许用户输入诸如*和/或字母;收号范围规定了智能接入网关可以接受用户输入哪些号码,也就是用户输入号码的范围,还是以本端号码表为x.t|x.#为例,意味着智能接入网关可以接受用户输入的任意位数的数字按键或按钮,也就是说,该智能接入网关可以收全所有的纯数字按键,而对输入的纯数字按键位数不作限制。应当理解的是,对于纯数字按键场景,该本端号码表实现了全面覆盖而无遗漏,收号范围为百分之百。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接入网关校准号码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远端号码表,所述远端号码表由数字、字母和特殊字符中的至少一种构成;

如图2所示,作为本端设备的智能接入网关接收来自作为远端设备的ims控制设备下发的远端号码表,该远端号码表由ims控制设备向智能接入网关发送的控制信令相关联,该控制信令中的特定字段携带有远端号码表。通常而言,ims控制设备向智能接入网关发送notify信令,该信令中的特定字段digitmap的值为该远端号码表。所述远端号码表由数字、字母和特殊字符中的至少一种构成,例如x.t|x.#。

s2、获取本端号码表,所述本端号码表预先配置到所述智能接入网关的存储空间;

智能接入网关预先在其存储空间中配置有本端号码表,该本端号码表与上述远端号码表类似,由数字、字母和特殊字符中的至少一种构成。智能接入网关在接收到所述远端设备发送的远端号码表之后,将预先配置在存储空间中的本端号码表读取出来。这样,智能接入网关一共获取到两个号码表,分别为远端号码表和本端号码表。所述远端号码表和所述本端号码表均遵循图3所示的特殊字符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获取本端号码表的前提,是必须预先在所述智能接入网关的存储空间设置本端号码表配置项,且还必须为所述本端号码表配置项配置具体的本端号码表。例如,本端号码表配置项为localdigitmap,具体的本端号码表为x.t|x.#,那么所述本端号码表预先配置到所述智能接入网关的存储空间就意味着localdigitmap=x.t|x.#被预先配置在智能接入网关的存储空间。

s3、获取协议模式,所述协议模式包括主从模式和非主从模式,预先配置到所述智能接入网关的存储空间或与所述智能接入网关通信的控制设备;

协议模式可以确定智能接入网关校准号码表的策略,选择不同的协议模式意味着校准本端号码表的策略也不尽相同,从而导致不同的校准结果和不同的用户体验。智能接入网关获取所述协议模式,就是为了把校准策略的选择权留给用户,用户可以根据收号规则和收号范围,对协议模式进行选择,从而自主确定校准本端号码表的策略以及由此带来的用户体验。所述协议模式包括主从模式和非主从模式,主从模式是使所述智能接入网关完全受控于所述ims控制设备,可以理解,所述智能接入网关在接收到所述远端号码表之后对所述本端号码进行校准的原则是所述本端号码表完全受控于接收到的所述远端号码表;非主从模式则无需完全受控于所述远端号码表,可以将所述远端号码表与所述本端号码表作整合从而校准所述本端号码表。

所述协议模式预先配置到所述智能接入网关的存储空间,也就是说,所述智能接入网关的存储空间必须预先设置协议模式配置项,待所述智能接入网关通过读取存储空间中的所述协议模式配置项,便可以获取到与所述协议模式配置项对应的值。比如,所述协议模式配置项为msmode,对应的值为true,表明获取到的协议模式为主从模式;如果对应的值为flase,表明获取到的协议模式为非主从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协议模式在所述智能接入网关出厂时默认设置;也就是说,所述协议模式配置项和对应的值在所述智能接入网关出厂时就已经默认设置完毕,待用户使用时,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可以灵活自由修改和/或查询。所述人机交互界面包括物理面板、触摸屏、语音交互界面、操纵杆、液晶屏等设备中的至少一种。虽然所述协议模式被默认设置到所述智能接入网关中,但考虑到用户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该协议模式配置支持多次修改和/或查询。例如,用户通过显示屏上显示的修改页面,可以方便、快捷地完成对所述协议模式配置的修改和/或查询。

所述协议模式除了被预先配置到所述智能接入网关的存储空间之外,还可以被预先配置到与所述智能接入网关通信的控制设备中。例如,所述协议模式被预先配置到tr069或者tr104设备的存储空间。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智能接入网关为获取所述协议模式,需要执行以下步骤:发送协议模式请求,用于向与所述智能接入网关通信的所述控制设备请求获取协议模式;接收并解析协议模式响应,获取所述协议模式。所述解析协议模式响应,就是从接收到的响应消息中把协议模式配置项对应的值提取出来,从而获取所述协议模式。

s4、根据所述协议模式和所述远端号码表校准所述本端号码表。

所述智能接入网关根据获取的协议模式和所述远端号码表,将所述远端号码表以不同的策略校准所述本端号码表,以使得所述本端号码表匹配于所述协议模式的选取。

进一步地,当所述协议模式配置为主从模式,校准所述本端号码表的策略是将所述远端号码表覆盖所述本端号码表,使得所述本端号码表完全受控于所述远端号码表。例如:

所述智能接入网关接收到的远端号码表为:

110|120|119|1[3,4,5,6,7,8]xxxxxxxxx|[2-9]xxxxxxxx|0[1,2]xxxxxxxxx|0[3-9]xxxxxxxxx|x.t|x.#

获取到的所述协议模式为主从协议,那么所述本端号码表将被校准为:

110|120|119|1[3,4,5,6,7,8]xxxxxxxxx|[2-9]xxxxxxxx|0[1,2]xxxxxxxxx|0[3-9]xxxxxxxxx|x.t|x.#

上述校准的技术方案是将所述远端号码表覆盖所述本端号码表,由于未考虑到所述智能接入网关的内线语音操作,所述本端号码表中可能包括诸如内线拨号呼叫、内线呼叫转接、内线三方通话等业务需求的内线号码表项,导致所述智能接入网关原先可能支持的内线语音操作可能会失效,从而导致用户需求得不到满足,用户体验差等问题。

所述内线和所述外线是依据语音信令流的路径进行人为划分的结果,也就是说,所述智能接入网关在建立语音业务控制信令时,如果所述信令经由如图1或2所示的位于核心层的ims控制设备,那么所述语音业务就划归为外线语音业务;如果所述信令仅仅在所述智能接入网关内部进行环回,信令流不流出所述智能接入网关本身,那么所述语音业务就划归为内线语音业务。典型的内线语音有内线拨号呼叫、内线呼叫转接、内线三方通话等业务,只要借助单台智能接入网关设备就可以实现内线语音业务。

如图5所示,所述智能接入网关有若干个物理接口,用于连接诸如固定电话、蓝牙手柄、智能终端等设备。图5所示的物理接口为lan口,其中lan0口和lan3口分别连接有电话1和电话2。可以理解,连接到lan0口的所述电话1与连接到lan3口的所述电话2在没有核心层控制设备的参与下,在所述智能接入网关内部通过环回的方式就能够实现内线语音通话,而用户的体验或感受与外线语音通话无异。

进一步地,当所述协议模式配置为主从模式,所述校准所述本端号码表的策略包括:从所述本端号码表中提取内线号码表项;将所述远端号码表链接到所述内线号码表项末尾,并用分隔符分隔,使得所述本端号码表既受控于所述远端号码表,又能够保留原有的内线号码表项。内线号码表项的构成有别于外线号码表项,从所述本端号码表中提取内线号码表项是容易实现的。例如:

所述智能接入网关接收到的远端号码表为:

110|120|119|1[3,4,5,6,7,8]xxxxxxxxx|[2-9]xxxxxxxx|0[1,2]xxxxxxxxx|0[3-9]xxxxxxxxx|x.t|x.#

获取的所述本端号码表为:*#xx|*1#x.t|*1#x.#|x.t|x.#

那么,从所述本端号码表中提取内线号码表项为:*#xx|*1#x.t|*1#x.#

那么,所述本端号码表将被校准为:

*#xx|*1#x.t|*1#x.#|110|120|119|1[3,4,5,6,7,8]xxxxxxxxx|[2-9]xxxxxxxx|0[1,2]xxxxxxxxx|0[3-9]xxxxxxxxx|x.t|x.#

这样,如图5所示,电话1拨打*#03即可实现与与lan3口连接的电话2的内线语音通话;同理,电话2拨打*#00即可实现与与lan0口连接的电话1的内线语音通话。因此,校准后的所述本端号码表不仅受控于所述远端号码表,而且把所述智能接入网关实现内线语音操作所必需的内线号码表项也保留下来,使得所述智能接入网关既满足远端号码表的要求,又满足本端设备进行内线语音业务的需求,从而极大地提升用户拨号实现内线语音业务和外线语音业务的多元化体验。

进一步地,当所述协议模式配置为非主从模式,所述校准所述本端号码表的步骤包括:

s401、解析所述远端号码表获取第一收号规则;

s402、解析所述本端号码表获取第二收号规则;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收号规则和所述第二收号规则至少包括收号位间时长和号码呼出模式中的一种。所述收号位间时长和所述号码呼出模式是通过解析号码表获取到的,所述收号位间时长是根据号码表,用户每输入一位号码的时间间隔,如果在该时间间隔内未输入号码,那么意味着用户收号结束。所述号码呼出模式至少包括立即呼出、末尾加拨#立即呼出和末尾等待定时器超时呼出模式中的一种。

s403、比较所述第一收号规则和所述第二收号规则以确定比较结果;

进一步地,如果所述第一收号规则中的收号位间时长与所述第二收号规则中的收号位间时长一致,并且,所述第一收号规则中的收号位间时长与所述第二收号规则中的号码呼出模式一致,那么所述第一收号规则与所述第二收号规则的比较结果为一致;否则为不一致。

s404、根据所述比较结果校准所述本端号码表。

进一步地,当所述比较结果不一致,校准所述本端号码表就是将所述远端号码表链接到所述本端号码表末尾,所述远端号码表与所述本端号码表之间用分隔符分隔。

例如:

所述智能接入网关接收到的远端号码表为:

110|120|119|1[3,4,5,6,7,8]xxxxxxxxx|[2-9]xxxxxxxx

获取的所述本端号码表为:*#xx#|*1#x.#|x.#

那么,所述第一收号规则为:所述收号位间时长为长定时器,所述号码呼出模式为立即呼出;而所述第二收号规则为:所述收号位间时长为短定时器,所述号码呼出模式为末尾加拨#立即呼出。因此,所述比较结果为不一致,所述校准之后的所述本端号码表为:

*#xx#|*1#x.#|x.#|110|120|119|1[3,4,5,6,7,8]xxxxxxxxx|[2-9]xxxxxxxx

进一步地,当所述比较结果一致,所述校准所述本端号码表的步骤包括:

s4041、解析所述远端号码表获取第一收号范围;

s4042、解析所述本端号码表获取第二收号范围;

s4043、根据所述第一收号范围和所述第二收号范围的包含关系校准所述本端号码表。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第一收号范围和所述第二收号范围的包含关系校准所述本端号码表包括:当所述第一收号范围与所述第二收号范围无交集或存在部分交集,将所述远端号码表链接到所述本端号码表末尾,并去除重复项,所述远端号码表与所述本端号码表之间用分隔符分隔;或者,当所述第一收号范围包含所述第二收号范围,将所述远端号码表覆盖所述本端号码表;或者,当所述第一收号范围被所述第二收号范围包含,所述本端号码表无需校准。

例如:

所述智能接入网关接收到的远端号码表为:

110|120|119|1[3,4,5,6,7,8]xxxxxxxxx|[2-9]xxxxxxxx

获取的所述本端号码表为:*#xx|*1#xxxxxxxx

那么,解析所述远端号码表获取到的所述第一收号范围与解析所述本端号码表获取到的所述第二收号范围不存在交集,经校准之后的所述本端号码表为:

*#xx|*1#xxxxxxxx|110|120|119|1[3,4,5,6,7,8]xxxxxxxxx|[2-9]xxxxxxxx

又例如:

所述智能接入网关接收到的远端号码表为:

110|120|119|1[3,4,5,6,7,8]xxxxxxxxx|[2-9]xxxxxxxx

获取的所述本端号码表为:110|120|119|*1#xxxxxxxx

那么,解析所述远端号码表获取到的所述第一收号范围与解析所述本端号码表获取到的所述第二收号范围存在部分交集,经校准之后的所述本端号码表为:

110|120|119|*1#xxxxxxxx|1[3,4,5,6,7,8]xxxxxxxxx|[2-9]xxxxxxxx

再例如:

所述智能接入网关接收到的远端号码表为:

110|120|119|1[3,4,5,6,7,8]xxxxxxxxx|[2-9]xxxxxxxx

获取的所述本端号码表为:110|120|119

那么,解析所述远端号码表获取到的所述第一收号范围包含(覆盖)解析所述本端号码表获取到的所述第二收号范围,经校准后的所述本端号码表为:

110|120|119|1[3,4,5,6,7,8]xxxxxxxxx|[2-9]xxxxxxxx

再例如:

所述智能接入网关接收到的远端号码表为:110|120|119

获取的所述本端号码表为:110|120|119|1[3,4,5,6,7,8]xxxxxxxxx|[2-9]xxxxxxxx

那么,解析所述远端号码表获取到的所述第一收号范围被解析所述本端号码表获取到的所述第二收号范围包含,所述本端号码表无需校准。

实施例二

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接入网关校准号码表的系统的结构框图,所述系统包括:远端号码表接收模块610、本端号码表获取模块620、协议模式获取模块630和本端号码表校准模块640。

其中,远端号码表接收模块610,用于接收由数字、字母和特殊字符中的至少一种构成的所述远端号码表;本端号码表获取模块620,用于获取预先配置到所述智能接入网关的存储空间的所述本端号码表;协议模式获取模块630,用于获取预先配置到所述智能接入网关的存储空间或与所述智能接入网关通信的控制设备的所述协议模式,所述协议模式包括主从模式和非主从模式;本端号码表校准模块640,用于根据所述协议模式和所述远端号码表校准所述本端号码表。

进一步地,所述协议模式获取模块610获取的协议模式在所述智能接入网关出厂时默认设置,并通过人机交互界面由用户灵活修改和/或查询。

进一步地,当所述协议模式获取模块610获取的协议模式配置为主从模式,所述本端号码表校准模块640将所述远端号码表覆盖所述本端号码表,使得所述本端号码表完全受控于所述远端号码表。

进一步地,当所述协议模式获取模块610获取的协议模式配置为主从模式,所述本端号码表校准模块640从所述本端号码表中提取内线号码表项;将所述远端号码表链接到所述内线号码表末尾,并用分隔符分隔,使得所述本端号码表既受控于所述远端号码表,又能够保留原有的内线号码表项。

进一步地,当协议模式获取模块610获取的协议模式配置为非主从模式,所述本端号码表校准模块640包括:第一收号规则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所述远端号码表获取第一收号规则;第二收号规则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所述本端号码表获取第二收号规则;比较模块,用于比较所述第一收号规则和所述第二收号规则以确定比较结果;第一校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比较结果校准所述本端号码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收号规则和所述第二收号规则至少包括收号位间时长和号码呼出模式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号码呼出模式至少包括立即呼出、末尾加拨#立即呼出和末尾等待定时器超时呼出模式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当所述比较模块确定的比较结果为不一致,将所述远端号码表链接到所述本端号码表末尾,所述远端号码表与所述本端号码表之间用分隔符分隔。

进一步地,当所述比较模块确定的比较结果为一致,所述第一校准模块包括:第一收号范围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所述远端号码表获取第一收号范围;第二收号范围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所述本端号码表获取第二收号范围;第二校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收号范围和所述第二收号范围的包含关系校准所述本端号码表。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第一收号范围和所述第二收号范围的包含关系校准所述本端号码表包括:当所述第一收号范围与所述第二收号范围无交集或存在部分交集,将所述远端号码表链接到所述本端号码表末尾,并去除重复项,所述远端号码表与所述本端号码表之间用分隔符分隔;或者,当所述第一收号范围包含所述第二收号范围,将所述远端号码表覆盖所述本端号码表;或者,当所述第一收号范围被所述第二收号范围包含,所述本端号码表无需校准。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不能仅以本实施例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即凡依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同等变化或修饰,仍落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