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25289发布日期:2019-08-24 10:10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通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终端设备配置的麦克风通常为模拟麦克风,模拟麦克风拾取的语音信号需要经过模数转换和数字信号处理后传递到终端设备的上机位。目前的麦克风通常固定在电路板上,终端设备具有进音通道,麦克风通过进音通道与终端设备的外部环境连通。进音通道会形成赫姆霍兹共鸣器,进而使得麦克风响应在赫姆霍兹共鸣器的共振频率处出现峰值,该共振频率可以称之为麦克风腔体的谐振频率。随着终端设备内堆叠的电子器件越来越多,为了实现避让,进音通道的长度会增大,进而会导致麦克风腔体的谐振频率会覆盖谐振峰,进而影响采音效果。

目前,终端设备通常在进音通道内设置防尘网以实现防尘与防水。基于外观考虑,进音通道的孔径通常较小,防尘网通常选用孔径较大的材质以防止进音通道堵塞而影响采声。最重要的是,采用孔径较大的防尘网固然可以缓解进音通道被灰尘堵塞的风险,但是并没有根本解决进音通道的堵塞问题。灰尘通过防尘网进入到进音通道后仍然有可能阻塞进音通道。与此同时,防尘网的空间较大会造成其声阻过小而无法起到降低谐振峰的峰值的作用。当麦克风腔体的谐振频率处于宽带工作范围时,谐振峰的峰值过高会使得麦克风输出信号在该频点超过adc(analog-to-digitalconverter即数模转换器)的阈值而产生信号失真,从而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公开一种终端设备,以解决目前的终端设备的导音通道积尘堵孔,以及麦克风工作时无法抑制谐振峰,而导致采声质量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外壳和麦克风,所述外壳开设有采音孔,所述麦克风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终端设备内部具有连通所述麦克风与所述采音孔的导音通道;其中:

所述导音通道包括与所述采音孔连通的第一导音段,所述第一导音段与所述采音孔的贯通方向一致,所述第一导音段与所述采音孔中的至少一者的横截面积在所述导音通道的导音方向上递减。

优选的,上述终端设备中,所述第一导音段的横截面积在所述导音方向递减,所述采音孔为等径孔,所述采音孔与所述第一导音段横截面积较大的一端对接。

优选的,上述终端设备中,所述第一导音段和所述采音孔中至少一者的内壁表面设置有自清洁涂层。

优选的,上述终端设备中,所述自清洁涂层为纳米涂层。

优选的,上述终端设备中,所述终端设备包括主板上盖和电路板,所述主板上盖安装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主板上盖上,所述麦克风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

优选的,上述终端设备中,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安装在所述外壳上,所述主板上盖朝向所述显示模组的表面开设有导音槽,所述显示模组覆盖在所述导音槽的槽口上,且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导音槽形成所述导音通道的第二导音段。

优选的,上述终端设备中,所述导音槽的底面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贯穿所述主板上盖的第一导音孔和第二导音孔,所述导音通道包括所述第一导音孔、所述第二导音段和所述第二导音孔,在所述导音通道的导音方向上,所述第一导音孔、所述第二导音段和所述第二导音孔依次连通。

优选的,上述终端设备中,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主板上盖背离所述显示模组的表面,所述电路板开设有第三导音孔,所述麦克风设置在所述电路板背离所述主板上盖的板面;第一导音段、所述第一导音孔、所述第二导音段、所述第二导音孔和所述第三导音孔依次连通、且形成所述导音通道。

优选的,上述终端设备中,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导音支架,所述导音支架开设有第四导音孔,所述第四导音孔连通所述采音孔和所述第一导音孔、且所述第四导音孔包括所述第一导音段。

优选的,上述终端设备中,所述第四导音孔包括所述第一导音段和第三导音段,所述第三导音段与所述第一导音孔连通、且与所述第一导音孔的贯通方向一致,所述第三导音段与所述第一导音段相交。

优选的,上述终端设备中,所述第一导音段与所述第三导音段的衔接处的内壁包括导向斜面。

优选的,上述终端设备中,所述导音支架与所述主板上盖之间夹设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覆盖在所述第四导音孔和所述第一导音孔的衔接处。

优选的,上述终端设备中,在所述导音方向上,所述导音槽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且所述第一导音孔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导音孔的横截面积。

优选的,上述终端设备中,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显示模组的内侧,所述密封件固定在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主板上盖之间,所述密封件覆盖在所述槽口上。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的终端设备中,导音通道的第一导音段与外壳上的采音孔相连通,而且贯通方向一致,第一导音段和采音孔中至少一者的横截面积在导音方向上逐渐减小,从而能够形成由外到内逐渐缩小的部分导音结构,此种结构能够方便灰尘的倒出,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方便经常将灰尘倾倒出,避免灰尘在第一导音段或采音孔中的堆积,从而能够减少终端设备内防尘网被堵塞的风险,并且使得终端设备能够采用一些孔径较小的防尘网,较小孔径的防尘网具有较大的声阻,从而能够抑制麦克风腔体的谐振峰,进而能够避免采音过程中信号失真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的部分结构剖视图,图1中的虚线箭头为采音方向的示意。

附图标记说明:

100-外壳、110-采音孔、

200-麦克风、

300-电路板、310-第三导音孔、

400-主板上盖、410-导音槽、420-第一导音孔、430-第二导音孔、

500-显示模组、

600-导音支架、610-第四导音孔、611-第一导音段、612-第三导音段、613-导向斜面、

700-防尘网、

800-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请参考图1,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终端设备,所公开的终端设备包括外壳100和麦克风200。

外壳100为终端设备的基础构件,外壳100为终端设备的其它组成部分提供安装基础。当然,外壳100也可以形成终端设备的一些必要结构。本发明实施例中,外壳100开设有采音孔110,采音孔110贯通至外壳100的外观面上,从而使得终端设备的声音采集部件直接与终端设备的外部环境连通,最终能够采集外部环境中的声音。

麦克风200为终端设备的声音采集部件,麦克风200设置在外壳100的内部,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内部具有导音通道,导音通道连通麦克风200与采音孔110,从而实现麦克风200与终端设备的外部环境之间的连通。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麦克风200可以通过导音通道和采音孔110采集终端设备的外部环境中的声音。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导音通道包括第一导音段611,第一导音段611与采音孔110的贯通方向一致,第一导音段611与采音孔110中至少一者的横截面积在导音通道的导音方向上递减,也就是说,第一导音段611和采音孔110中至少一者为渐缩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中,导音通道的第一导音段611与外壳100上的采音孔110相连通,而且贯通方向一致,第一导音段611和采音孔110中至少一者的横截面积在导音方向上逐渐减小,从而能够形成由外到内逐渐缩小的部分导音结构,此种结构能够方便灰尘的倒出,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方便经常将灰尘倾倒出,避免灰尘在第一导音段611或采音孔110中的堆积,从而能够减少终端设备内防尘网被堵塞的风险,并且使得终端设备能够采用一些孔径较小的防尘网,较小孔径的防尘网具有较大的声阻,从而能够抑制麦克风腔体的谐振峰,进而能够避免采音过程中信号失真的问题。

与此同时,第一导音段611或采音孔110在导音方向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在声学上能够起到聚声的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延展频宽。

如上文所述,第一导音段611和采音孔110中至少一者的横截面积在导音方向递减。如图1所示,具体的,第一导音段611的横截面积在导音方向递减,而且,采音孔110可以为等径孔,采音孔110与第一导音段611横截面积较大的一端对接。更为优选的方案中,第一导音段611和采音孔的横截面积均在导音方向上递减。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导音段611和采音孔110均可以是锥面,例如圆锥面、方锥面等。具体的,第一导音段611或采音孔110的内壁表面与各自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可以为5°-15°。

在更为优选的方案中,第一导音段611和采音孔110中至少一者的内壁表面可以设置有自清洁涂层,自清洁涂层能够减小第一导音段611和采音孔110的内壁表面的附着的灰尘,更容易实现灰尘的流出。而且,采用第一导音段611和采音孔110由外向内缩小的结构,也较容易实现自清洁涂层的涂覆操作。具体的,自清洁涂层可以为纳米涂层,当然还可以为自洁漆。上述自清洁涂层的表面还能够起到良好的疏水、抗油能力,从而减少异物的附着。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包括电路板300和主板上盖400,主板上盖400安装在外壳100内,电路板300设置在主板上盖400上,麦克风200可以设置在电路板300上,在此种情况下,电路板300不但为麦克风200提供安装位置,与此同时,电路板300还能够为麦克风200供电。具体的,麦克风200通常通过贴片工艺设置在电路板300上。

导音通道的结构及形成方式有多种,只要能够连通麦克风200与终端设备的外部环境即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通常包括显示模组500,显示模组500可以安装在外壳100上,主板上盖400朝向显示模组500的表面可以开设有导音槽410,显示模组500覆盖在导音槽410的槽口上,显示模组500与导音槽410形成导音通道的第二导音段。也就是说,显示模组500覆盖在导音槽410的槽口上之后,显示模组500与导音槽410形成的空间可以作为导音通道的一段。此种结构中,通过在主板上盖400上开设导音槽410,然后通过主板上盖400与显示模组500之间的装配形成一部分导音结构,能够充分利用终端设备的内部空间。

在更为优选的方案中,导音槽410的底面的两端可以分别开设有第一导音孔420和第二导音孔430,第一导音孔420和第二导音孔430均贯穿主板上盖400,由于第一导音孔420和第二导音孔430开设在导音槽410的底面,因此第一导音孔420和第二导音孔430均与第二导音段连通。基于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导音通道还可以包括第一导音孔420、第二导音段和第二导音孔430。在导音通道的导音方向上,第一导音孔420、第二导音段和第二导音孔430可以依次连通。此种情况下,第一导音孔420、第二导音段和第二导音孔430连通的结构具有折弯,因此有利于导音通道的防尘设计,进一步能够避免灰尘进入到终端设备的内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导音槽410的底面,指的是导音槽410内朝向导音槽410的槽口的内侧表面。

具体的,在导音方向上,导音槽410的横截面积可以逐渐减小,在此种结构的基础上形成的第二导音段也是横截面积逐渐减小,有利于扩展麦克风工作的有效频宽,进而能够减少因谐振频率前移而造成的麦克风消波失真、录音杂音以及多个麦克风频率响应不一致而导致的降噪效果较差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导音槽410的横截面积,指的是在垂直导音槽410的延伸方向剖成的截面的面积。

在导音槽410的横截面积在导音方向逐渐减小的前提下,第一导音孔420的横截面积可以大于第二导音孔430的横截面积,这能够进一步辅助上述结构的导音槽410,达到更好的降噪效果,同时能够更好地提高录音质量。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导音孔420的横截面积,指的是垂直第一导音孔420的贯通方向剖成的截面的面积。同理,第二导音孔430的横截面积,指的是垂直于第二导音孔430的贯通方向剖成的截面的面积。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中,外壳100开设有采音孔110,电路板300可以设置在主板上盖400背离显示模组500的表面,电路板300开设有第三导音孔310,麦克风200可以设置在电路板300背离主板上盖400的板面,第一导音孔420、第二导音段、第二导音孔430和第三导音孔310依次连通、且形成上文所述的导音通道。通常情况下,电路板300紧邻主板上盖400设置,麦克风200设置在电路板300背离主板上盖400的板面,无疑能够更好地适应终端设备的内部环境,从而实现更为紧凑的装配。

为了确保终端设备的外观,通常情况下,采音孔110可以设置在外壳100的边框上,且背离显示模组500的底部,此种设置方式还可以降低对外壳100支撑显示模组500部分的强度影响。如上文所述,主板上盖400和电路板300较为靠近显示模组500,为了更方便形成导音通道,在更为优选的方案中,外壳100内可以设置有导音支架600,导音支架600可以开设有第四导音孔610,第四导音孔610连通采音孔110和第一导音孔420,从而能够较好地弥补采音孔110和第一导音孔420的位置差。具体的,导音支架600可以为塑料支架,从而不会对终端设备的整机重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音孔110通常开设在外壳100的中框上,采音孔110贯穿中框。请再次参考图1,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四导音孔610可以包括第一导音段611和第三导音段612,第一导音段611与第三导音段612连通,第一导音段611与第三导音段612相交。第一导音段611与采音孔110连通、且与采音孔110的贯通方向一致。第三导音段612与第一导音孔420连通、且可以与第一导音孔420的贯通方向一致。上述结构的第四导音孔610能够实现导音通道的转向,进而能够更灵活地适应终端设备的装配。

在更为优选的方案中,第一导音段611与第三导音段612的衔接处的内壁可以包括导向斜面613,导向斜面613能够避免灰尘在第一导音段611与第三导音段612的衔接处的堆积。与此同时,导向斜面613还能起到良好的导音效果,避免衔接死角对采音质量的影响。与此同时,导向斜面613能够减小第四导音孔610的体积,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少灰尘的堆积。

为了起到良好的防尘效果,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中,导音通道内可以设置有防尘网700,防尘网700能够起到防尘效果,进而能够避免外部环境中的灰尘通过导音通道进入到麦克风200之内。

为了方便防尘网700的安装,同时避免灰尘进入导音通道过深的部位,在优选的方案中,防尘网700覆盖在第四导音孔610与第一导音孔420的衔接处。如图1所示,在装配的过程中,防尘网700固定在主板上盖400与导音支架600之间。为了方便装配,防尘网700与涂胶的泡棉件组合成一个整体后,被固定在主板上盖400与导音支架600之间。当然,防尘网700还可以设置在导音通道的其它位置。

为了实现更优的对接,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密封件800,密封件800固定在显示模组500与主板上盖400之间,密封件800覆盖在导音槽410的槽口上,从而使得显示模组500与导音槽410对接处具有良好的密封性,确保具有较好的导音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密封件800可以为密封泡棉件,也可以是硅胶件、pet片等,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密封件800的具体材质。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游戏机、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等终端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终端设备的具体种类。

本发明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