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的壳体和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38587发布日期:2019-09-21 01:30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移动终端的壳体和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子产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壳体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作为一种能够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因为其方便携带、智能化等优点,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从广义上将移动终端一般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POS机等设备。

在实际情况中,当用户使用移动终端观看视屏时,一般需要将移动终端倾斜地放置,从而方便用户观看视屏,因此一般需要采用支架对移动终端进行支撑,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当采用支架对移动终端进行支撑时,由于用户需随身携带移动终端和支架,会给用过户带来不便,降低移动终端的使用便利性,另外,移动终端一般携带有触控笔,目前,市面上的触控笔一般悬挂于移动终端上,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过程中,不需要用到触控笔时,触控笔随意晃动会干扰到用户,从而给用户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壳体和移动终端,能够提高移动终端的使用便利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壳体,包括:

后壳,与移动终端的屏幕相对设置;

支撑旋叶,设置于所述后壳背离所述屏幕的一侧,并与所述后壳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旋叶用于转动至预设位置时,与所述后壳之间呈一预设夹角:

所述支撑旋叶包括:旋叶本体、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旋叶本体任意一侧的空心轴;

所述后壳背离所述屏幕的一侧开设凹槽,所述空心轴嵌设于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后壳转动连接;所述空心轴用于被移动终端的触控笔至少部分插入,并对所述触控笔进行固定;

所述凹槽沿所述空心轴的轴线方向上的至少一端为不封闭的,构成用于所述触控笔进入所述空心轴内的导入端口。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移动终端的壳体。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移动终端的壳体包括后壳和支撑旋叶,并且后壳与支撑旋叶可转动连接,当支撑旋叶相对后壳转动至预设位置时,与后壳之间呈一预设夹角,因此,通过后壳与支撑旋叶的相互配合从而可以实现对移动终端的支撑,由于支撑旋叶是壳体的一部分,因此用户无需额外携带支架,从而提高了移动终端使用的便利性,另外,由于后壳上设置有凹槽,并且支撑旋叶还包括设置在凹槽内的空心轴,因此空心轴可收纳触控笔,从而能够有效的利用平板的结构空间,方便触控笔的携带,而且触控笔收纳于空心轴中后,不会干扰到用户对移动终端的使用,进而可进一步提高移动终端的使用便利性。

另外,所述后壳包括:

后壳本体,与所述屏幕相对设置,所述后壳本体背离所述屏幕一侧开设所述凹槽;

盖板,与所述后壳本体背离所述屏幕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所述盖板包括:盖板本体、设置于所述盖板本体上的至少一个扣体,各所述扣体均与所述凹槽扣接,各所述扣体与所述凹槽之间分别构成用于被所述触控笔穿设的筒形区域,各所述筒形区域与各所述空心轴之间沿所述凹槽的长度方向依次交替设置;

各所述空心轴均包括:轴本体、设置于所述轴本体至少一端上的环形凸起,各所述空心轴的所述环形凸起均用于插入与该环形凸起相邻的所述筒形区域中,并分别与构成该筒形区域的所述扣体转动配合。

另外,在任意一根空心轴中,所述空心轴本体的外径大于所述环形凸起的外径;

所述凹槽包括:若干个第一槽体、若干个第二槽体,各所述第一槽体和各所述第二槽体沿所述凹槽的长度方向依次交替设置,所述第一槽体的数量与所述扣体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相互扣接,任意扣接的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扣体之间均构成所述筒形区域;

所述第二槽体的数量与所述空心轴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任意所述空心轴的轴本体均可转动地设置于与该空心轴所对应的所述第二槽体内;

各所述第一槽体的槽壁和与之相邻的所述第二槽体的槽壁之间均形成用于抵接所述轴本体任意一端的限位面。

另外,所述第一槽体的槽壁和所述第二槽体的槽壁均为圆弧曲面。

另外,各所述扣体均包括:

第一扣板,与所述盖板本体相连,且沿所述凹槽的槽深方向与凹槽相对设置;

第二扣板,与所述第一扣板相连,并与所述第一扣板之间呈一预设夹角;所述第二扣板插入所述凹槽内,与所述凹槽的槽壁抵扣。

另外,各所述第一扣板背离所述凹槽的一侧和所述盖板本体背离所述后壳本体的一侧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扣板为由所述第一扣板有部分朝相对于所述凹槽的方向折弯形成。

另外,所述后壳本体背离所述屏幕的一侧包括:被所述凹槽相互隔开的第一承接侧和第二承接侧,且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一承接侧可拆卸连接,所述旋叶本体用于在初始位时与所述第二承接侧相互贴合。

另外,所述旋叶本体在初始位时,所述旋叶本体远离所述第二承接侧的一侧与所述盖板远离所述第一承接侧的一侧处于同一平面。

另外,所述旋叶本体相切于所述空心轴,所述第一承接侧与所述第二承接侧之间具有预设的垂直高度差。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的壳体的爆炸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的壳体将支撑旋叶隐藏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后壳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后壳;11、凹槽;111、导入端口;112、第一槽体;113、第二槽体;12、后壳本体;121、第一承接侧;122、第二承接侧;13、盖板;131、盖板本体;132、扣体;1321、第一扣板;1322、第二扣板;2、支撑旋叶;21、旋叶本体;22、空心轴;221、轴本体;222、环形凸起;3、屏幕;4、筒形区域;5、触控笔;51、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壳体,如图1至3所示,包括:后壳1和支撑旋叶2,其中,后壳1与移动终端的屏幕3相对设置,支撑旋叶2设置在后壳1背离屏幕3的一侧,并与后壳1转动连接,支撑旋叶2在相对后壳1转动至预设位置时,与后壳1之间呈一预设的夹角。

另外,具体的,如图3所示,支撑旋叶2包括:旋叶本体21、至少一个设置在旋叶本体21任意一侧的空心轴22,其中,后壳1背离屏幕3一侧开设凹槽11,空心轴22嵌设在凹槽11内,并与后壳1转动连接,触控笔5至少有部分插入空心轴22中,当触控笔5插入空心轴22中后,空心轴22对触控笔5进行固定,同时,凹槽11沿空心轴22的轴线方向上的至少一端为不封闭的,该不封闭的一端构成被触控笔5进入空心轴22内的导入端口111,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5所述,凹槽11的左端为不封闭的,因此触控笔5可从凹槽11的左端插入空心轴22内,当然,在实际情况中,凹槽11的两端均为设置为不封闭的,从而使得触控笔5可从凹槽11的任意一端插入各空心轴22内。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移动终端的壳体包括后壳1和支撑旋叶2,并且后壳1与支撑旋叶2可转动连接,当支撑旋叶2相对后壳1转动至预设位置时,与后壳1之间呈一预设夹角,因此,通过后壳1与支撑旋叶2的相互配合从而可以实现对移动终端的支撑,由于支撑旋叶2是壳体的一部分,因此用户无需额外携带支架,从而提高了移动终端使用的便利性,另外,由于后壳1上设置有凹槽11,并且支撑旋叶2还包括设置在凹槽11内的空心轴22,因此空心轴22可收纳触控笔5,从而能够有效的利用平板的结构空间,方便触控笔5的携带,而且触控笔5收纳于空心轴22中后,不会干扰到用户对移动终端的使用,进而可进一步提高移动终端的使用便利性。

具体的,如图3所示,后壳1包括:后壳1本体和盖板13,其中,后壳1本体与屏幕3相对设置,如图3、5和6所示,后壳1本体背离屏幕3一侧开设凹槽11,移动终端的电子设备收纳在后壳1本体内,盖板13与后壳1本体背离屏幕3的一侧可拆卸连接,具体的,盖板13包括:盖板13本体、设置在盖板13本体上的至少一个扣体132,各扣体132均与凹槽11扣接,并且各扣体132与凹槽11之间分别构成被触控笔5穿设的筒形区域4,各筒形区域4与各空心轴22之间沿凹槽11的长度方向依次交替设置,另外,具体的,如图3所示,各空心轴22均包括:轴本体221、设置在轴本体221至少一端上的环形凸起222,各空心轴22的环形凸起222均用于插入与该环形凸起222相邻的筒形区域4中,并分别与构成该筒形与其的扣体132相互配合。

另外,具体的,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轴本体221只有一端设置有环形凸起222,具体的,如图3所示,轴本体221的左侧设置有环形凸起222,该环形凸起222插入第一槽体112的槽壁和扣体132之间,可防止轴本体221从第二槽体113中脱落出来。

另外,具体的,如图3所示,在任意一根空心轴22中,空心轴22本体的外径大于环形凸起222的外径,并且,如图6所示,上述凹槽11包括:若干个第一槽体112和若干个第二槽体113,各第一槽体112和各第二槽体113沿凹槽11的长度方向依次交替设置,第一槽体112的数量与扣体132的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相互扣接,任意扣接的第一槽体112和扣体132之间均构成筒形区域4,第二槽体113的数量与空心轴22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任意空心轴22的轴本体221均可转动地设置在该空心轴22所对应的第二槽体113内,各第一槽体112的槽壁与之相邻的第二槽体113的槽壁之间均形成用于抵接轴本体221任意一端的限位面,并且,为了方便空心轴22在第二槽体113内转动,以及方便触控笔5插入第一槽体112内,第一槽体112和第二槽体113的槽壁均为圆弧曲面,当然,在实际情况中,第一槽体112和第二槽体113的槽壁也可以是带有细小棱角的曲面,总之,只要空心轴22能够在第二槽体113内转动即可。

具体的,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槽体112和扣体132的数量为五个,第二槽体113和空心轴22的数量为四个,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各扣体132与盖板13本体之间一体成型,盖板13本体与后壳1本体之间相互扣合,当盖板13本体扣合在后壳1本体上时,各扣体132盖于各自所对应的第一槽体112上,在实际情况中,后壳1本体朝向盖板13本体一侧可设置多个凸起,盖板13本体朝向后壳1本体一侧可设置多个卡槽,凸起的数量与卡槽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各凸起用于卡入各自所对应的卡槽内,当各凸起卡入各自所对应的卡槽内后,后壳1本体与盖板13本体就扣合在一起了。

另外,具体的,如图4和5所示,各扣体132均包括:第一扣板1321和第二扣板1322,第一扣板1321与盖板13本体相连,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扣板1321与盖板13本体之间一体成型,当然,也可以焊接在一起,第一扣板1321沿凹槽11的槽深方向与凹槽11相对设置,第二扣板1322与第一扣板1321相连,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扣板1322与第一扣板1321也是一体成型,当然也可以焊接在一起,第二扣板1322与第一扣板1321之间呈一预设的夹角,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扣板1321和第二扣板1322之间呈一直角,当然,在实际情况中,第一扣板1321和第二扣板1322之间也可以呈一钝角,第二扣板1322插入凹槽11内,并与凹槽11的槽壁抵扣。因此,通过第一扣板1321和第二扣板1322和第一槽体112的槽壁之间就形成了一个收纳触控笔5的筒形区域4。

另外,具体的,如图3至6所示,各第一扣板1321背离凹槽11的一侧和盖板13本体背离后壳1本体的一侧处于同一平面,由于各第一扣板1321背离凹槽11的一侧和盖板13本体背离后壳1本体的一侧处于同一平面,因此,第一扣板1321不会凸出来,而占用不必要的空间,而且第一扣板1321和盖板13本体之间也不会形成台阶面,从而可避免该台阶面剐蹭到其他东西。

另外,具体的,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扣板1322为由第一扣板1321有部分朝相对于凹槽11的方向弯折形成。

另外,具体的,如图3和6所示,后壳1本体背离屏幕3的一侧包括:被凹槽11相互隔开的第一承接侧121和第二承接侧122,并且盖板13与第一承接侧121可拆卸连接,具体的,盖板13本体与第一承接侧121可拆卸连接,上述设置在后壳1本体上的凸起设置在第一承接侧121上,设置在第一承接侧121上的凸起可插入设置在盖板13本体上的各卡槽内。在实际情况中,当旋叶本体21相对后壳1转动至初始位置时,即旋叶本体21与后壳1之间相对夹角为零度或接近零度时,旋叶本体21与第二承接侧122相互贴合。而当旋叶本体21处于初始位置,即旋叶本体21与第二承接侧122相互贴合时,旋叶本体21远离第二承接侧122的一侧与盖板13远离第一承接侧121的一侧处于同一平面。也就是说,旋叶本体21的外表面与盖板13的外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当旋叶本体21贴合在第二承接侧122上时,壳体的外表面是一个平面,从而可提高壳体的美观性,同时,壳体的外表面上没有凸起,也方便移动终端的收纳,否者在移动终端的收纳过程中,凸起可能会与其他物件干涉,从而使得移动终端需要更大的收纳空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旋叶本体21相切于空心轴22,第一承接侧121和第二承接侧122之间具有预设的垂直高度差,这个预设的垂直高度差可以刚好是旋叶本体21的厚度。

另外,如图3所示,在凹槽11或者空心轴22内还设置有固定件,当触控笔5收纳在各空心轴22内时,固定件卡住触控笔5,具体的,固定件为设置在凹槽11槽壁或者空心轴22内壁上的弹性凸起,该弹性凸起可缩入凹槽的槽壁或空心轴的内壁内,也可弹出凹槽的槽壁和空心轴的内壁,因此不会干涉到触控笔,触控笔5上开设槽口51,当触控笔5收纳在各空心轴22中后,弹性凸起卡入槽口51中,从而卡住触控笔5。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移动终端的壳体。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