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书刊印刷的色彩管理方法、装置及数字信息控制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9077047发布日期:2019-11-08 21:42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书刊印刷的色彩管理方法、装置及数字信息控制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印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书刊印刷的色彩管理方法、装置及数字信息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书刊印刷,是以书籍、期刊等为主要产品的印刷。全国每年出版图书20余万种,期刊9000多种,两项合计印数92亿多册书刊印刷,总印张577多亿印张,折合用纸136万吨。

但全国书刊印装质量的总体水平还不理想,尤其是一般的书刊和部分中小学课本的印装质量较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彩色印刷品,色调失真,阶调丢失,套印不准,接版处颜色深淡不一;二是单色印刷品,墨色不匀,正反面套印不准,文字模糊,透印等;三是同一出版物在不同印刷企业印刷的彩色图案颜色偏差较大。造成上述质量问题的关键在于书刊印刷企业多数对于出版印刷品的色彩管理不重视,甚至没有色彩管理一说,全凭机台操作人员的经验进行印刷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书刊印刷的色彩管理方法和装置,其因地适宜,通过建立企业内部不同生产设备的色彩管理特性参数,实现内部各设备的色彩再现质量的统一,色彩还原控制效果好,投入成本低。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书刊印刷色彩管理的数字信息控制系统,从而实现书刊印刷色彩管理的生产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书刊印刷的色彩管理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选择合适的图像显示器,并校准、创建iccprofile;

2)选择合适的图像处理及图文拼版软件并完成色彩转换;

3)根据iso12641-1:2016国际标准校准扫描仪,并生成iccprofile;

4)校正打印机,测量并创建打印机iccprofile;

5)设置ctp加网参数、网点扩大补偿曲线、四色油墨密度值等参数;

6)根据印刷设备的出厂说明书,调整印刷机的水墨辊、润版液、橡皮布、印刷压力等;

7)控制车间温湿度恒定;

8)印刷测试表格并测量、创建iccprofile;

9)定期校准并重新绘制上述步骤1)-8)中的iccprofile。

一种书刊印刷的色彩管理装置,包括有:色彩管理模块、色彩校准模块、色彩转换模块、数据文件控制模块、调整扫描仪模块、调整打印机模块、印前设置模块、ctp出版补偿曲线设置模块、调整油墨性能模块、调整印刷机模块、检查验证模块以及新建导出模块。

一种书刊印刷色彩管理的数字信息控制系统,包括:信息数字化模块、信息管理模块、信息传输模块和信息执行模块,所述信息数字化模块用于物理、环境及色彩信息的数字化,包括纸张性能测量仪器、油墨性能测量仪器、环境监测仪器、图像信息采集仪器和色彩信息测量仪器;所述信息管理模块用于存储、分析及管理各种数字信息,包括erp系统和中央处理器,所述erp系统用于生产调度和材料信息记录,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控制数字信息收集、分析、传输、执行及执行反馈;所述信息传输模块包括cip3和数据传输线;所述信息执行模块用于数字图像显示、输出及调节,包括印前制作与处理设备、环境调节设备和生产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纸张性能测量仪器包括:纸张定量取样器、分析天平、测厚仪、平滑度仪、白度仪和纸张水分测定仪,所述纸张定量取样器和分析天平用于测量纸张克重,所述测厚仪用于测量纸张厚度,所述平滑度仪用于测量纸张平滑度,所述白度仪用于测量纸张白度、不透明度,纸张水分测定仪用于测量纸张含水率,上述采集数据由操作员录入erp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油墨性能测量仪器包括:油墨黏性仪、油墨展色仪、油墨光泽计、刮板细度仪和分析天平,所述油墨黏性仪用于测量油墨黏度,所述油墨光泽计用于测量油墨的光泽性,刮板细度仪用于测量油墨的细度,分析天平用于测量油墨着色力时使用,上述采集数据由操作员录入erp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环境监测仪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电导率传感器、ph值测量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并传输生产场地、ctp显影液、润版液的温度情况,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并传输生产场地湿度情况,所述电导率传感器用于监测并传输ctp显影液、润版液的电导率,所述ph值测量传感器用于监测并传输ctp显影液、润版液的ph值,上述采集数据自动传输至中央处理器。

进一步地,所述图像信息采集仪器包括照相机和扫描仪。

进一步地,所述色彩信息测量仪器主要为分光光度计,用于采集和测量显示器色彩信息;打印机输出测试图表信息;印刷过程的油墨密度、网点增大、墨色叠印、印刷反差、色彩信息;并由此创建相应的显示器、打印机和印刷机的iccprofile。

进一步地,所述印前制作与处理设备包括:用于图像采集的扫描仪、用于图像显示的显示器、用于图文处理的pc机和用于图文输出的打印机。

进一步地,所述环境调节设备包括中央空调、显影液和ph液补充装置和润版液补充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生产设备包括ctp制版机和印刷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对色彩管理过程中的仪器、设备、材料等信息数字化,并建立器相关数字信息的传输和控制系统,实时有效的监测并调整书刊印刷各工艺环节的数据,保证书刊印刷色彩的有效还原,保证不同印刷设备、不同印刷批次的色彩统一,减少生产损耗,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和生产成本,友好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色彩管理装置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数字信息控制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书刊印刷的色彩管理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选择合适的图像显示器,并校准、创建iccprofile;在本实施例中优选eizocoloredge系列图像显示器,并根据iso12646:2015国际标准进行图像显示器校准,并测量、创建eizocoloredge图像显示器iccprofile;

2)选择合适的图像处理及图文拼版软件并完成色彩转换;在本实施例中优选adobephotoshop和indesign,在图像处理及图文拼版软件中调用步骤1)获得的iccprofile,对图像处理及图文拼版软件进行设置,完成色彩转换;

3)根据iso12641-1:2016国际标准校准扫描仪,并生成iccprofile;

4)校正打印机,测量并创建打印机iccprofile;在本实施例中优选epsonp9080,并使用efi6.5校正打印机,打印测试图表,并测量、创建打印机iccprofile,使用步骤2)选择的图像处理及图文拼版软件调用获得的iccprofile并完成相关设置;

5)设置ctp加网参数、网点扩大补偿曲线、四色油墨密度值等参数;在本实施例中ctp为柯达全胜800,印能捷流程;

6)根据印刷设备的出厂说明书,调整印刷机的水墨辊、润版液、橡皮布、印刷压力等;

7)控制车间温湿度恒定;在本实施例中温度在22-25℃,湿度54-60;

8)印刷测试表格并测量、创建iccprofile;在本实施例中根据iso12647-2:2013国际标准控制数据文件、制版、印刷、承印纸张、印刷油墨等环节,印制iso12642国际标准的印刷测试表格,并根据iso13655和iso5-3国际标准进行颜色和密度的测量、创建印刷机iccprofile,使用步骤2)选择的图像处理及图文拼版软件调用获得的iccprofile并完成相关设置;

9)定期校准并重新绘制上述步骤1)-8)中的iccprofile。

如图1所示,一种书刊印刷的色彩管理装置,包括有:色彩管理模块、色彩校准模块、色彩转换模块、数据文件控制模块,调整扫描仪模块、调整打印机模块、印前设置模块、ctp出版补偿曲线设置模块、调整油墨性能模块、调整印刷机模块、检查验证模块以及新建导出模块。

本实施例中,印前设置模块,用于将网点形状设置为调幅圆网,2540dpi输出精度,加网线数175lpi;ctp出版补偿曲线设置模块,用于控制cmyk网点扩大在19-20%;检查验证模块,用于重新印刷出版印刷新的测试版面,检查测试印张的p2p数据,并验证达到iso12647-2:2013国际标准要求;新建导出模块,用于度量测试表,建立新的icc色彩特性档。

如图2所示,一种书刊印刷色彩管理的数字信息控制系统,包括:信息数字化模块1、信息管理模块2、信息传输模块3和信息执行模块4,所述信息数字化模块1用于物理、环境及色彩信息的数字化,包括纸张性能测量仪器、油墨性能测量仪器、环境监测仪器、图像信息采集仪器和分光光度计;所述信息管理模块2用于存储、分析及管理各种数字信息,包括erp系统和中央处理器,所述erp系统用于生产调度和材料信息记录,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控制数字信息收集、分析、传输、执行及执行反馈;所述信息传输模块3包括cip3和数据传输线;所述信息执行模块4用于数字图像显示、输出及调节,包括印前制作与处理设备、环境调节设备和生产设备。

本实施例中,信息数字化模块1阶段,每一批入库的纸张由质检员抽样检查,测量纸张克重、厚度、平滑度、白度、不透明度、含水率等信息,并将采集的数据通过pc机2录入信息管理模块2中的erp系统,并通过信息传输模块3传输并存储在信息管理模块2中的中央处理器中,以备后期调用。同样,每一批入库的油墨由质检员抽样检查,测量油墨黏度、光泽性、细度、着色力等信息,并将采集的数据通过pc机3录入信息管理模块2中的erp系统,并通过信息传输模块3传输并存储在信息管理模块2中的中央处理器中,以备后期调用。

业务人员在收集到客户需求及产品信息后,将这些信息通过pc机1录入erp系统,并根据客户要求使用相应的纸张、油墨,选用好纸张和油墨后,其基本性能同时在erp的工程单中显示,并通过信息传输模块3传输给信息执行模块4的印前制作与处理设备,也就是图文处理pc机,操作人员根据工程单上的用纸、用墨要求,选择对应的iccprofile及纸张进行文件处理与数码样打印。实际生产时,操作人员将印前处理的文件及相关墨量等信息通过信息传输模块3的cip3传输给印前ctp和印刷机进行印版输出和墨量预设,同时,机台操作人员根据工程单信息进行印刷机调整和压力预设等。

同时,定期通过信息数字化模块1中的图像信息采集仪器、色彩信息测量仪器对扫描仪、显示器、打印机等进行测量和iccprofile的创建与应用,保证图书印制过程中的色彩还原到位,所有iccprofile文件存储在pc机4上,并在中央处理器上做好备份。

为了进一步地控制好图书复制过程的色彩还原,还对生产环境进行定时监测与数据记录,如通过ctp制版房和印刷车间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每个半小时监测并记录版房和车间的温湿度,并将记录数据通过信息传输模块3的数据传输线传输给信息管理模块2中的中央处理器做好记录,在温湿度升高或降低时,调控中央空调进行温湿度调整,以稳定在要求的区间内,并通过ctp和水箱中的温度传感器、电导率传感器和ph值测量传感器监测并传输ctp显影液、润版液的温度、ph值、显影液浓度、润版液浓度、电导率等数据情况,在监测中只要发现其中一项数据高于或低于设定值,即通过调节设备进行调整,使其恢复到正常状态,从而保证制版、印刷环节中对色彩还原度的控制,并根据相关数据进一步指导进行印刷机的iccprofile文件的重新创建与应用,同时保证生产车间内不同类型的印刷机直接的色彩还原统一。

通过信息控制系统定时监测生产环境、设备、仪器及材料的基础数据信息,定期分析和反馈给印前印前处理和生产环节进行对应调整,保证不同批次、不同机台的色彩还原的一致性。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