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英语教学的耳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11344发布日期:2019-11-12 23:24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英语教学的耳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英语教学的耳麦。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英语教学的耳麦,由于是针对教学用耳机,耳机的音质要求较高,但耳机受到外界磁场干扰等情况时,音质会大打折扣,容易产生噪音啸音,影响到听力效果,且因为学生的佩戴时间较长,蜂鸣器长时间的紧贴耳朵,对耳朵造成的损害较大,故而,我们提出维护蜂鸣器的正常工作,可提高使用者英语听力的效果,耳朵距离蜂鸣器较远,可保护使用者耳朵的听力,且不易出现漏音的情况,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英语教学的耳麦。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英语教学的耳麦,所述用于英语教学的耳麦包括弯梁和连接梁,所述连接梁的数量为两个,且连接梁分别与弯梁两末端铰接,所述连接梁末端均固定连接有耳麦,且耳麦内壁均紧密贴合有防磁贴,一端的耳麦底端插接有黄铜套,且黄铜套内部贯穿设置有同时贯穿设置于耳麦的连接线;

耳麦廓,所述耳麦廓的数量为两个,且耳麦廓分别套接在耳麦内侧,所述耳麦廓内部开有中空槽,且中空槽内壁四侧均匀开有卡孔,所述耳麦廓顶端贯穿设置有按压钮,且按压钮底端贯穿设置并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壁套接有滚轮,且中空槽内部滑动连接有内垫,所述内垫外侧四端与中空槽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且内垫外壁四侧均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卡块。

作为优选的,所述耳麦内部设置有蜂鸣器等结构,且防磁贴铺垫在蜂鸣器外侧。

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线输出端通过贯穿耳麦与蜂鸣器输入端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耳麦廓内壁紧密贴合有胶垫,且耳麦廓位于蜂鸣器外侧。

作为优选的,所述按压钮在耳麦廓内上下移动,且转轴两端与耳麦廓相接触。

作为优选的,所述滚轮位于内垫外侧且与内垫滚动连接,且内垫在中空槽中移动。

作为优选的,所述卡块与卡孔卡接,且弹簧通过内垫伸缩。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连接线与蜂鸣器连接位置包覆有黄铜套结构,黄套筒具有良好的防电磁波性能,可避免连接线与蜂鸣器的连接端受到电流的干扰而导致蜂鸣器出现噪音啸音等情况,通过防磁贴遮挡住蜂鸣器的外侧,避免蜂鸣器收到磁场的干扰,保持蜂鸣器的音质,通过黄铜套和防磁贴维护蜂鸣器的正常工作,可提高使用者英语听力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滚轮随按压钮向下移动时将内垫挤出,同时弹簧被迫拉伸,内垫移动到一定位置后,卡块卡入到卡孔中,内垫的位置被定位,内垫突出后,可加厚耳麦廓,使用者的耳廓进入到内垫中,内垫内部填充有棉花,较柔软,使用者在佩戴耳机时,耳朵距离蜂鸣器较远,可保护使用者耳朵的听力,且不易出现漏音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耳麦零件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黄铜套零件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耳麦廓零件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按压钮零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弯梁;101连接梁;2耳麦;3耳麦廓;301中空槽;302卡孔; 303胶垫;4按压钮;401转轴;402滚轮;5内垫;501弹簧;502卡块;6 防磁贴;7黄铜套;701连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用于英语教学的耳麦,用于英语教学的耳麦包括弯梁1和连接梁101,连接梁101的数量为两个,且连接梁101分别与弯梁 1两末端铰接,连接梁101末端均固定连接有耳麦2,且耳麦2内壁均紧密贴合有防磁贴6,一端的耳麦2底端插接有黄铜套7,且黄铜套7内部贯穿设置有同时贯穿设置于耳麦2的连接线701,使用者在使用时,可先将耳机与播放器进行连接,将连接线701插入到播放器中,连接线701输出端通过贯穿耳麦2与蜂鸣器输入端电性连接,由于连接线701与蜂鸣器连接位置包覆有黄铜套7结构,黄铜套7为常规的防磁波电缆固定接头,黄套筒7具有良好的防电磁波性能,可避免连接线701与蜂鸣器的连接端受到电流的干扰而导致蜂鸣器出现噪音啸音等情况,耳麦2内部设置有蜂鸣器等结构,且防磁贴6 铺垫在蜂鸣器外侧,且防磁贴6由薄型PET保护膜、铁氧体本体、双面胶和离型纸依次粘接合成,防磁贴6应用在防电磁波领域,通过防磁贴6遮挡住蜂鸣器的外侧,避免蜂鸣器收到磁场的干扰,保持蜂鸣器的音质,通过黄铜套7和防磁贴6维护蜂鸣器的正常工作,可提高使用者英语听力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耳麦廓3,耳麦廓3的数量为两个,且耳麦廓3分别套接在耳麦2内侧,耳麦廓3内部开有中空槽301,且中空槽301 内壁四侧均匀开有卡孔302,耳麦廓3顶端贯穿设置有按压钮4,且按压钮4 底端贯穿设置并转动连接有转轴401,转轴401外壁套接有滚轮402,且中空槽301内部滑动连接有内垫5,内垫5外侧四端与中空槽301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弹簧501,且内垫5外壁四侧均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卡块502,使用者在使用时,将弯梁1掰开,弯梁1由塑料材质制成,具有可形变的特性,耳麦廓3 内壁紧密贴合有胶垫303,且耳麦廓3位于蜂鸣器外侧,将耳麦廓3佩戴在两耳上,耳朵紧贴蜂鸣器,使用者可听到英语听力内容,通过胶垫303包覆耳廓,起到防滑效果;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按压钮4在耳麦廓3内上下移动,且转轴401两端与耳麦廓3相接触,使用者长时间的佩戴耳机后,蜂鸣器与耳朵距离较近,使用者可将按压钮4按下,按压钮4在耳麦廓3内向下移动;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滚轮402位于内垫5外侧且与内垫 5滚动连接,且内垫5在中空槽301中移动,由于滚轮402末端抵住内垫5,滚轮402随按压钮4向下移动时将内垫5挤出,同时弹簧501被迫拉伸,卡块502与卡孔302卡接,且弹簧501通过内垫5伸缩,内垫5移动到一定位置后,卡块502卡入到卡孔302中,内垫5的位置被定位,内垫5突出后,可加厚耳麦廓3,使用者的耳廓进入到内垫5中,内垫5内部填充有棉花,较柔软,使用者在佩戴耳机时,耳朵距离蜂鸣器较远,可保护使用者耳朵的听力,且不易出现漏音的情况。

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工程师根据上述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