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扬声器用振动膜压成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29073发布日期:2020-02-14 17:45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扬声器用振动膜压成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成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用振动膜压成模具。



背景技术:

扬声器又称“喇叭”,是一种十分常用的电声换能器件,在发声的电子电气设备中都能见到它,在音响设备中是一个最薄弱的器件,扬声器通过将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做工,使音频电通过电磁,压电或静电效应,使其纸盆或膜片振动并与周围的空气产生共振而发出声音。

振动膜在扬声器内部是不可缺少的元件之一,为扬声器提供共振可能,并为扬声器工作提供保障,因此振动膜的制造时扬声器制造中必不可少的工序之一,在现有技术中,振动膜需要模具进行压成,但是现有振动膜压成模具依然存在着连接结构差,可替换性低,使用传动性差,影响使用体验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扬声器用振动膜压成模具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扬声器用振动膜压成模具,以解决现有振动膜压成模具依然存在着连接结构差,可替换性低,使用传动性差,影响使用体验的问题。一种扬声器用振动膜压成模具,包括上压板,上柱,压板,定位针,下柱,底板,固定板,底模和上模,所述上压板的内部设置有上柱,且上柱的底部设置有下柱,该下柱的一端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表面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上端卡扣设置有底模,该底模的表面设置有定位针;所述底模的上方设置有上模,且上模的表面设置有压板;所述上压板包括螺腔和安装孔,且上压板的内部设置有螺腔,该上压板的表面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压板包括连接柱和固针腔,且压板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柱,该压板的内部设置有固针腔;所述上压板采用扁状圆形结构的铝合金,且上压板的内部通过开设结构设置有圆柱腔,该上压板内部的圆柱腔安置上柱;所述上柱采用柱状结构的铝合金,且上柱的上端通过嵌套结构设置在安装孔的内部,该上柱采用对称结构分布在上压板的表面;所述压板采用圆形结构的铝合金,且压板通过焊接结构设置在连接柱的底端,该连接柱采用柱状结构的铝合金螺纹柱。

所述上模采用圆形结构的铝合金,且上模通过焊接结构设置在压板的底端,该上模的内部通过开设结构设置有同固针腔的空腔。

所述定位针采用针状结构的铝合金,且定位针通过焊接固定在固定板的上表面,该定位针与固针腔为对应设置。

所述底模采用圆形结构的铝合金,且底模通过嵌套结构卡扣在固定板的表面,该底模的表面底端设置有凹槽并开设有柱形空腔。

所述下柱采用柱状结构的铝合金,且下柱通过嵌套结构设置在上柱的底端内部,该下柱与上柱为对应设置搭配使用。

所述安装孔采用环形开口结构的铝合金,且安装孔通过开设结构对称设置在上压板的上表面,该安装孔用于连接外部液压杆进行动力伸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下柱的设置,通过嵌套结构为在装置提供基础做工保障,为使用者带来外部动力结构带动,伸缩做工结构的压模结构,为使用者带来稳定体验。

2.本实用新型底模的设置,保证装置的对称结构,为使用者提供较为稳定的传动结构做工,提高使用者的整体稳定性与体验结果,保证做工效率。

3.本实用新型螺腔的设置,采用活性连接的结构与底端连接柱进行活性连接,提高装置的整体使用稳定性与连接替换性,提高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压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上压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上压板,11-螺腔,12-安装孔,2-上柱,3-压板,31-连接柱,32-固针腔,4-定位针,5-下柱,6-底板,7-固定板,8-底模,9-上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扬声器用振动膜压成模具,包括上压板1,上柱2,压板3,定位针4,下柱5,底板6,固定板7,底模8和上模9,所述上压板1的内部设置有上柱2,且上柱2的底部设置有下柱5,该下柱5的一端设置有底板6;所述底板6的表面设置有固定板7,且固定板7的上端卡扣设置有底模8,该底模8的表面设置有定位针4;所述底模8的上方设置有上模9,且上模9的表面设置有压板3;所述上压板1包括螺腔11和安装孔12,且上压板1的内部设置有螺腔11,该上压板1的表面设置有安装孔12;所述压板3包括连接柱31和固针腔32,且压板3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柱31,该压板3的内部设置有固针腔32;所述上压板1采用扁状圆形结构的铝合金,且上压板1的内部通过开设结构设置有圆柱腔,该上压板1内部的圆柱腔安置上柱2;所述上柱2采用柱状结构的铝合金,且上柱2的上端通过嵌套结构设置在安装孔12的内部,该上柱2采用对称结构分布在上压板1的表面;所述压板3采用圆形结构的铝合金,且压板3通过焊接结构设置在连接柱31的底端,该连接柱31采用柱状结构的铝合金螺纹柱。

所述上模9采用圆形结构的铝合金,且上模9通过焊接结构设置在压板3的底端,该上模9的宽度等于底模8表面凹槽的宽度,确保装置的整体模具搭配性,提高装置的整体成型,为使用者凹凸结构提供保证,提高使用体验与使用效率。

所述定位针4采用针状结构的铝合金,且定位针4通过焊接固定在固定板7的上表面,该定位针4与固针腔32为对应设置,保证装置的定位性能,提高使用体验,为使用者的带来凸凹结构搭配的做工性能,为使用者带来较为稳定的做工方式。

所述底模8采用圆形结构的铝合金,且底模8通过嵌套结构卡扣在固定板7的表面,该底模8的表面底端设置有凹槽并开设有柱形空腔,确保在装置的整体稳定性与搭配性能,提高模具的整体成型,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与模具的使用体验。

所述下柱5采用柱状结构的铝合金,且下柱5通过嵌套结构设置在上柱2的底端内部,该下柱5与上柱2为对应设置搭配使用,保证装置的嵌套伸缩性能,提高使用结构的稳定性,确保连接外部结构后进行申诉做工,提高使用体验。

所述安装孔12采用环形开口结构的铝合金,且安装孔12通过开设结构对称设置在上压板1的上表面,该安装孔12用于连接外部液压杆进行动力伸缩,保证装置的外部动力传送性,确保装置的整体稳定性与固定性,确保装置连接外部连接的整体使用体验,提高使用效率。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者将装置通过安装孔12连接外部液压杆,施力带动上柱2在下柱5的外围进行伸缩做工,将原材片放置在底模8的表面,通过定位针4进行定位,然后在液压杆的带动下,上部上压板1内部的上柱2在下柱5的外围缩进,带动上模9接触底模8表面,凹槽与凸起对应设置,定位针4放置进固针腔32,上压板1对应底板6进行挤压做工,将振动膜进行压制成型,在需要替换模具的时候,通过螺纹结构将连接柱31在螺腔11的内部卸除,然后通过同连接柱31结构的螺柱与螺腔11进行连接,以此进行替换。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