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端eID身份认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7172发布日期:2020-05-26 18:30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端eID身份认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认证装置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移动端eid身份认证装置。



背景技术:

eid是以密码技术为基础、以智能安全芯片为载体、由“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签发给公民的网络身份标识,能够在不泄露身份信息的前提下在线远程识别身份。网络身份难以确认导致面向个人、机构的众多民生服务业务无法开展,大规模政务信息化建设难以发挥便民利民的应有作用。

目前国内的网络远程身份验证普遍使用“关联比对”方法,即将用户输入的“姓名+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传到后台对个人信息的正确性进行比对来认定其身份。“关联比对”方法在大规模应用的场景下主要存在几个问题:(1)个人信息比对正确并不能代表本人真实意愿,无法防范个人身份被冒用或盗用的风险;(2)容易造成个人信息泄露。采集个人信息的网络应用服务机构安全水平不一,个人信息大规模泄露的风险越来越高。面对以上问题,以密码技术为基础、以智能安全芯片为载体、由“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签发给公民的eid(electronicidentity,网络电子身份标识),能够在不泄露身份信息的前提下在线远程识别身份,可满足公民在个人隐私、网络交易及虚拟财产等多方面的安全保障需求。因而,如何对eid进行认证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移动端eid身份认证装置,用以解决eid进行认证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移动端eid身份认证装置,包括具有eid-sim卡槽的移动端,所述移动端的电路板上设置有控制单元、网络传输单元和eid-sim卡槽,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网络传输单元、eid-sim卡槽通过电路相连,所述移动端上还包括身份识别模块和eid信息获取单元,所述身份识别模块与所述eid信息获取单元连接,所述eid信息获取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所述移动端通过网络传输单元与远程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远程服务器与身份信息库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身份识别模块包括eid身份信息读取模块和近场通信nfc读取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端还包括声纹识别模块和语音识别模块,所述声纹识别模块和语音识别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eid-sim卡槽用于安装带有eid功能的sim卡。

进一步的,所述网络传输单元为蓝牙、wifi、2g/3g/4g/5g中至少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基于具有eid-sim卡槽的移动端、控制单元、身份识别模块、eid信息获取单元、网络传输单元和eid-sim卡槽等,eid-sim卡槽插入带有eid功能的sim卡,通过身份识别模块读取信息,利用eid信息获取单元获取身份识别模块读取到的信息,并传输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通过网络传输单元与远程服务器连接,通过远程服务器连接身份信息库进行身份认证,最终将认证结果反馈至控制单元,从而完成移动端eid身份认证,实现了在不泄露身份信息的前提下在线远程识别身份,满足公民在个人隐私、网络交易及虚拟财产等多方面的安全保障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移动端eid身份认证装置的电气连接图。

图中,1-移动端,11-eid-sim卡槽,12-控制单元,13-身份识别模块,131-eid身份信息读取模块,132-近场通信nfc读取模块,14-eid信息获取单元,15-语音识别模块,16-声纹识别模块,17-网络传输单元,2-远程服务器,3-身份信息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对实施例进行描述之前,需要对一些必要的术语进行解释。例如:

若本申请中出现使用“第一”、“第二”等术语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当由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区分一个元件和另一个元件。因此,下文所讨论的“第一”元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应当理解的是,若提及一元件“连接”或者“联接”到另一元件时,其可以直接地连接或直接地联接到另一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地,当提及一元件“直接地连接”或“直接地联接”到另一元件时,则不存在中间元件。

在本申请中出现的各种术语仅仅用于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意图也包括复数形式。

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括”和/或“包括有”时,这些术语指明了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也不排除一个以上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群组的存在和/或附加。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移动端eid身份认证装置,包括具有eid-sim卡槽11的移动端1,移动端1的电路板上设置有控制单元12、网络传输单元17和eid-sim卡槽11,控制单元12分别与网络传输单元17、eid-sim卡槽11通过电路相连,移动端1上还包括身份识别模块13和eid信息获取单元14,身份识别模块13与eid信息获取单元14连接,eid信息获取单元14与控制单元12相连,移动端1通过网络传输单元17与远程服务器2通信连接,远程服务器2与身份信息库3通信连接。其中,eid-sim卡槽11用于安装带有eid功能的sim卡。

作为较佳的实施例,身份识别模块13包括eid身份信息读取模块131和近场通信nfc读取模块132。

实施例2

一种移动端eid身份认证装置,包括具有eid-sim卡槽11的移动端1,移动端1的电路板上设置有控制单元12、网络传输单元17和eid-sim卡槽11,控制单元12分别与网络传输单元17、eid-sim卡槽11通过电路相连,移动端1上还包括身份识别模块13和eid信息获取单元14,身份识别模块13与eid信息获取单元14连接,eid信息获取单元14与控制单元12相连,移动端1通过网络传输单元17与远程服务器2通信连接,远程服务器2与身份信息库3通信连接。移动端1还包括声纹识别模块16和语音识别模块15,声纹识别模块16和语音识别模块15分别与控制单元12连接。控制单元12根据声纹识别模块16识别的声纹信号判断是否控制语音识别模块15识别语音信号。

作为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网络传输单元17为蓝牙、wifi、2g/3g/4g/5g中至少一种。

如图1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将本实用新型作为一种移动端eid身份认证装置进行实施,eid-sim卡槽11插入带有eid功能的sim卡,通过身份识别模块13读取信息,利用eid信息获取单元14获取身份识别模块13读取到的信息,并传输至控制单元12,控制单元12通过网络传输单元17与远程服务器2连接,通过远程服务器2连接身份信息库3进行身份认证,最终将认证结果反馈至控制单元12,从而完成移动端eid身份认证,实现了在不泄露身份信息的前提下在线远程识别身份,满足公民在个人隐私、网络交易及虚拟财产等多方面的安全保障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的其余技术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用以满足不同的具体实际需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组成,结构或部件,均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限定技术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均是广义含义,本领域技术人员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活动连接,或整体地连接,或局部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等,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即,文字语言的表达与实际技术的实施可以灵活对应,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的文字语言(包括附图)的表达不构成对权利要求的任何单一的限制性解释。

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在以上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未具体描述公知的技术,例如具体的施工细节,作业条件和其他的技术条件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