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面映射音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52545发布日期:2020-10-31 09:47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面映射音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音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面映射音箱。



背景技术:

音箱指除了人的语言、音乐之外的其他声响,包括自然环境的声响、动物的声音、机器工具的音箱、人的动作发出的各种声音等,音箱大概包括功放、周边设备(包括压限器、效果器、均衡器、vcd、dvd等)、扬声器(音箱、喇叭)、调音台、麦克风、显示设备等等加起来一套,其中音箱就是声音输出设备、喇叭、低音炮等等,一个音箱里包括高、低、中三种扬声器,三种但不一定就三个。

现有技术中,音箱一般固定于墙上或者放置在桌子上,电脑用的小型音箱一般放置在桌子上,而一些家用组合音箱常常会固定在墙上几个。此方式是在有多个组合音箱的情况下实现的,在单个音箱使用中,无法做到多面映射方式发声,导致低音高音不能同时传达到收听位置,无法达到最佳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了上中下结构分布,并将上中下结构形成一个凹型箱体,使得音箱在发声过程中可使得高音与低音同时到达收听位置,进而有效提升收听质感的多面映射音箱。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多面映射音箱,包括上腔体、中腔体及下腔体,所述上腔体与下腔体对称分布于中腔体上下两侧,所述上腔体与下腔体以中腔体为基准面朝外倾斜设置;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中腔体内安装有电控组件及高音发声组件,所述上腔体安装有第一低音发声组件,所述下腔体安装有第二低音发声组件;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高音发声组件、第一低音发声组件及第二低音发声组件均与所述电控组件电连接。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上腔体包括上箱体、设置于上箱体底部的上连接扣,所述中腔体上端与上连接扣固定连接。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连接轴为加长螺钉设置、其包括固定于上腔体的沉头部、穿设于中腔体的螺纹部、及位于下腔体并与螺纹部连接的螺帽部。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上腔体包括上箱体、设置于上箱体底部的上连接扣。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上腔体靠近第一低音发声组件设置有第一螺钉,所述第一螺钉连接有上防护板。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低音发声组件包括安装于上防护板的第一发声喇叭及安装于上箱体顶端的第二发声喇叭。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下腔体包括下箱体,所述下箱体顶端设置有下连接扣,所述中腔体下端与下连接扣固定连接。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下腔体靠近第二低音发声组件设置有第二螺钉,所述第二螺钉连接有下防护板。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二低音发声组件包括安装于下防护板的第三发声喇叭及安装于下箱体顶端的第四发声喇叭。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电控组件包括电控板,所述电控板设置有连接至中腔体外部的接电接口及若干调节开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相比传统音箱结构,本发明采用了上中下结构分布,并将上中下结构形成一个凹型箱体,使得音箱在发声过程中可使得高音与低音同时到达收听位置,进而有效提升收听质感。具体是,设置了上腔体、中腔体及下腔体,所述上腔体与下腔体对称分布于中腔体上下两侧,所述上腔体与下腔体以中腔体为基准面朝外倾斜设置;采用倾斜结构设置的上腔体和下腔体,形成凹型面,在高低音发声收听更加可靠,有效提升质感,同时也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炫酷。

中腔体内安装有电控组件及高音发声组件,所述上腔体安装有第一低音发声组件,所述下腔体安装有第二低音发声组件,所述高音发声组件、第一低音发声组件及第二低音发声组件均与所述电控组件电连接,将高音发声组件设置在中腔体,将低音发声组件分别设置在上腔体和下腔体,进而形成高音发声组件在内、低音发声组件在外,在发声时可同时传输到达收听位置,提升质感,还设置了电控组件用于发声控制和连接音频传输使用,结构简单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多面映射音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多面映射音箱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多面映射音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多面映射音箱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多面映射音箱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上腔体100、第一低音发声组件110、连接轴120、沉头部121、螺纹部122、螺帽部123、上箱体130、上连接扣140、第一螺钉150、上防护板160、第一发声喇叭161、第二发声喇叭162、中腔体200、高音发声组件210、下腔体300、第二低音发声组件310、下箱体320、下连接扣330、第二螺钉340、下防护板350、第三发声喇叭360、第四发声喇叭370、电控组件400、电控板410、接电接口420、调节开关4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5所示,一种多面映射音箱,包括上腔体100、中腔体200及下腔体300,所述上腔体100与下腔体300对称分布于中腔体200上下两侧,所述上腔体100与下腔体300以中腔体200为基准面朝外倾斜设置。

中腔体200内安装有电控组件400及高音发声组件210,所述上腔体100安装有第一低音发声组件110,所述下腔体300安装有第二低音发声组件310,所述高音发声组件210、第一低音发声组件110及第二低音发声组件310均与所述电控组件400电连接,将高音发声组件210设置在中腔体200,将低音发声组件分别设置在上腔体100和下腔体300,进而形成高音发声组件210在内、低音发声组件在外,在发声时可同时传输到达收听位置,提升质感,还设置了电控组件400用于发声控制和连接音频传输使用,结构简单可靠。

上腔体100设置有连接轴120,所述连接轴120穿过中腔体200与下腔体300连接,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连接轴120为加长螺钉设置、其包括固定于上腔体100的沉头部121、穿设于中腔体200的螺纹部122、及位于下腔体300并与螺纹部122连接的螺帽部123,通过连接轴120将穿过上腔体100、中腔体200与下腔体300,使得三者固定连接形成一体,安装方便,结构可靠,结构稳定性好。

通过沉头部121、螺纹部122、螺帽部123组成的加长螺钉,组装方便,锁紧效果好。

上腔体100包括上箱体130、设置于上箱体130底部的上连接扣140,所述中腔体200上端与上连接扣140固定连接,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上腔体100靠近第一低音发声组件110设置有第一螺钉150,所述第一螺钉150连接有上防护板160,所述第一低音发声组件110包括安装于上防护板160的第一发声喇叭161及安装于上箱体130顶端的第二发声喇叭162,上连接扣140可用于与中腔体200连接,连接方便,结构可靠,同时设置第一螺钉150用于连接上防护板160,通过上防护板160用于固定第一发声喇叭161,通过第一发声喇叭161用于结构的固定,另外,还设置了第二发声喇叭162,第二发声喇叭162位于顶端,提升发声范围和体验。

下腔体300包括下箱体320,所述下箱体320顶端设置有下连接扣330,所述中腔体200下端与下连接扣330固定连接,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下腔体300靠近第二低音发声组件310设置有第二螺钉340,所述第二螺钉340连接有下防护板350,所述第二低音发声组件310包括安装于下防护板350的第三发声喇叭360及安装于下箱体320顶端的第四发声喇叭370,下腔体300内结构与上腔体100相同,采用了对称设置的发声结构,能够将发声均匀发声,提升收听体验。

电控组件400包括电控板410,所述电控板410设置有连接至中腔体200外部的接电接口420及若干调节开关430,通过接电接口420用于接电使用,通过调节开关430用于调节控制使用。

本发明采用了上中下结构分布,并将上中下结构形成一个凹型箱体,使得音箱在发声过程中可使得高音与低音同时到达收听位置,进而有效提升收听质感。具体是,设置了上腔体100、中腔体200及下腔体300,所述上腔体100与下腔体300对称分布于中腔体200上下两侧,所述上腔体100与下腔体300以中腔体200为基准面朝外倾斜设置;采用倾斜结构设置的上腔体100和下腔体300,形成凹型面,在高低音发声收听更加可靠,有效提升质感,同时也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炫酷。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