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红外无线麦克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42045发布日期:2020-11-06 16:43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分体式红外无线麦克风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麦克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体式红外无线麦克风。



背景技术:

目前多媒体授课是通常需要无线麦克风,同时还需要配合使用无线控制设备,如激光笔、ppt翻页控制器、光标控制器等,这样老师的活动范围不受限制、授课更加灵活、自由。想要达到稳定的拾音效果,需要麦克风的位置相对固定,尽可能靠近讲话者口部,使用过程中尽量不要移动麦克风的位置。对于红外无线麦克风,红外信号发射装置需要不被遮挡,并能与安装在天花板上的红外信号接收器保持良好通讯。目前红外无线麦克风主要有领夹式、颈挂式和手持式三种。

一体设计的领夹式和颈挂式红外无线麦克风不能和无线演示器集成为一个产品,操作极不方便。另外,一体设计的领夹式和颈挂式红外无线麦克风较重(通常40-60g以上),挂的高不舒服,挂的低则拾音效果不佳,也有部分老师对在脖子上挂麦克风比较反感。对于手持式红外无线麦克风,加激光笔、ppt翻页控制器等至少需要两套设备,教师上课时两只手都占满,很不方便,有的教师授课时还需要拿教科书就更不方便了。如把手持式红外无线麦克风和激光笔、ppt翻页控制器等集成为一个产品,但边讲课边用激光笔、ppt翻页控制器时,麦克风拾音部分会离讲话者口部较远,大大影响拾音效果。

一体式设计的红外无线麦克风在操作其他功能时也容易因翻转、手持、遮挡等原因造成与红外信号接收器通讯不良。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内容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在本申请提供一种分体式红外无线麦克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分体式麦克风,所述分体式红外无线麦克风包括麦克风本体、适配装置、第一传输线和第二传输线,所述麦克风本体上设有拾音器和红外信号发射装置;所述拾音器用于拾取音频信号,并通过第一传输线传输至适配装置;所述红外信号发射装置用于将通过第二传输线接收的经适配装置处理后的音频信号通过红外发射管以红外光形式发射出去;所述适配装置与所述麦克风本体通过第一传输线和第二传输线通信连接,用于处理音频信号和进行功能控制。

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分体式红外无线麦克风还包括传输线保护套,所述传输线保护套连接于所述适配装置与所述麦克风本体之间,所述第一传输线和所述第二传输线收容于所述传输线保护套中。

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分体式红外无线麦克风还包括放大器,所述放大器用于放大所述拾音器拾取的音频信号,所述放大器位于所述麦克风本体内,且与所述拾音器和所述适配装置通信连接。

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适配装置集成激光笔、ppt翻页控制、光标控制功能。

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麦克风本体上还设有夹持部件。

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部件包括活动部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麦克风本体连接,所述活动部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部。

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红外信号发射装置的信号端设置在所述麦克风本体背离所述夹持部件的一侧。

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适配装置上设有功能按键和外接接口。

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麦克风本体上还设有红外信号过滤镜,所述红外信号过滤镜用于仅允许红外信号通过并将红外信号发射出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分体式红外无线麦克风只将拾音器和信号发射装置设置在麦克风本体上,麦克风本体可以很小巧轻便,而集成了激光笔、ppt翻页控制、光标控制等无线演示器功能的适配装置与麦克风本体是分体式结构,功能控制在适配装置上实现更便于操作;适配装置集成无线演示器功能,只需要一个设备,需要演示器功能时一只手即可操作,不需要演示器功能时可以放在兜里或挂在腰间;演示器功能和麦克风功能互不影响。且使用者在使用激光笔、ppt翻页控制、光标控制功能时不会影响拾音效果以及和红外信号的发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分体式红外无线麦克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分体式红外无线麦克风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分体式红外无线麦克风10,所述分体式红外无线麦克风10包括麦克风本体100、适配装置200、第一传输线500和第二传输线600,所述麦克风本体100上设有拾音器300和红外信号发射装置400;所述拾音器300用于拾取音频信号,并通过第一传输线500传输至适配装置200;所述红外信号发射装置400用于将通过第二传输线600接收的经适配装置200处理后的音频信号通过红外信号发射装置以红外光形式发射出去;所述适配装置200与所述麦克风本体100通过第一传输线500和第二传输线600通信连接,用于处理音频信号和进行功能控制。

在本申请中,麦克风本体100和适配装置200是分体式结构,在应用场景中,麦克风本体100可置于使用者的胸前或者领夹上,所述适配装置200可持握在使用者的手中,用于操控,亦可根据需要和舒适任意放置。在本申请中,将拾音器300和红外信号发射装置400同时设置在麦克风本体100上,在适配装置200上进行功能操作(调节音量、激光笔、ppt翻页、光标控制、接入外部音频等)均不会对拾音器300的拾音效果和信号发射装置400在接收和发射红外信号时产生影响,使用者可以一边讲解(发言),一边进行其他操作,使用更加灵活,麦克风部分也更加轻便。

本申请提供的分体式红外无线麦克风10将拾音器300和红外信号发射装置400同时设置在麦克风本体100上,而适配装置200与麦克风本体100是分体式结构,使用者在使用适配装置200进行操作时不会影响拾音效果和信号的接收和发射效果。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适配装置200集成激光笔、ppt翻页控制、光标控制等无线演示器的功能。集成了无线演示器功能的适配装置200与麦克风本体100是分体式结构,只需要一个设备,需要演示器功能时一只手即可操作,不需要演示器功能时可以将适配装置200放在兜里或挂在腰间;演示器功能和麦克风功能互不影响。且使用者在使用演示器功能时不会影响拾音效果以及和红外信号的接收器的通讯效果。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输线500连接所述拾音器300和所述适配装置200,用于传输音频信号;所述第二传输线600连接所述信号发射装置400和所述适配装置200,用于传输红外发射信号,在本实施方式中,分体式红外无线麦克风10的拾音器300拾取发言人的声音,发言人的声音传播到拾音器300膜片,促使膜片震动,传声器300输出mv级别甚至uv级别的极弱音频信号,同时适配装置200将处理后的发射信号为可达几v的强信号,强弱信号的差异会导致音频信号极易受到干扰,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传输线500传输至适配装置200,通过第二传输线600传输至分体式麦克风10的信号发射装置400,将音频信号和发射信号采用独立的线缆传输,可避免强弱信号之间的干扰。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分体式麦克风10还包括放大器700,所述放大器700用于放大所述拾音器300收集的音频信号,所述放大器700位于所述麦克风本体100内,且与所述拾音器300和所述适配装置200通信连接。如上所述,强弱信号的差异会导致音频极易受到干扰,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拾音器300输出的弱音频信号经放大之后与发射信号相当,降低了相互之间的干扰,增强了音频信号的抗干扰性和降低了音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并且,音频信号采集和发射均是由麦克风本体100完成,适配装置200可以隐藏携带、任意放置、任意翻转操作,均不会对发射信号产生影响,充分发挥了领夹麦克风轻便的优点,同时,既避免了因适配装置200被遮挡等原因导致的信号断续等问题,又大大提高了操作的灵活性。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分体式麦克风10还包括传输线保护套800(如图2所示),所述传输线保护套800连接于所述适配装置200与所述麦克风本体100之间,所述第一传输线500和所述第二传输线600收容于所述传输线保护套800中。所述传输线保护套800一方面可将第一传输线500和第二传输线600收容于一体,避免线缆之间打结或者干扰使用者在演讲时的手势动作发挥,另一方面可增加第一传输线500和第二传输线600的强度,避免拉断或者保护第一传输线500和第二传输线600不被损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直接将第一传输线500和第二传输线600胶黏在一起,同样可避免打结和增加强度。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麦克风本体100上还设有红外信号过滤镜(未示出),用于仅允许红外信号通过并将信号均匀发射出去。具体的,经过适配装置200调制后的信号包括红外信号或者其他杂质信号,通过信号过滤镜可将其他杂质信号过滤掉,以使发射的红外信号更纯正,进而可提供信号质量。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信号发射装置400是设置在麦克风本体100上的,具体的,红外信号发射装置400呈长条形,拾音器300呈圆柱体形状,红外信号发射装置400与拾音器300垂直设置,所述拾音器300设置在红外信号发射装置400远离第一传输线500和第二传输线600的一侧,本实施方式中的红外信号发射装置400的发射面积较大,可有效的将红外信号发射出去,当麦克风本体100夹设于使用者胸前而不是被使用者手部持握时,可提高信号传输效率和传输的连续性。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信号过滤镜与所述信号发射装置400通过螺钉110连接。通过螺钉将麦克风本体100内部的信号过滤镜和信号发射装置400固定连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采用粘结剂或者卡扣连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麦克风本体100上还设有夹持部件120。所述夹持部件120用于将麦克风本体100夹设在目标位置上,例如将麦克风本体10夹设在使用者胸前的衣服、领带、领结或者衣领上。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部件120包括活动部122和固定部121,所述固定部121与所述麦克风本体100连接,所述活动部122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部121。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部件120设有粘连部,通过粘连部粘贴于使用者的胸前或者其他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部121即为信号发射装置400,或者说信号发射装置400还可以作为夹持部件120的固定部121。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信号发射装置400的信号端设置在所述麦克风本体100背离所述夹持部件120的一侧。进而可避免夹持部件120遮挡信号发射组装置400发射和接收信号。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适配装置200上设有功能按键210和外接接口220。功能按键210包括音量调节按键、ppt翻页按键、激光笔触发开关按键、光标控制键等,外接接口220包括外部音频接口、充电接口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适配装置200中还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拾取的音频信号。

在本申请中,分体式麦克风10的工作原理为:拾音器300拾取语音信号,经过放大器700放大后通过第一传输线500传输到适配装置200,适配装置200进行a/d转换、编码、调制、滤波等一系列处理后生成发射信号,通过第二传输线600传输到分体式麦克风10的信号发射装置400,由信号发射装置400将调制后的信号发送出去。音频信号采集和发射均是由麦克风本体100完成,适配装置200集成了激光笔、ppt翻页控制、光标控制、音量调节等多项功能,可单手操作,可以隐藏携带、任意放置、任意翻转操作,且操作过程中均不会对拾音效果和红外信号的发射效果产生影响,充分发挥了领夹麦克风轻便的优点。分体式麦克风10内置音频信号前置放大器700,有效的解决了音频信号和发射信号之间的干扰问题;独立线缆传输音频信号和发射信号,进一步降低了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