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前视三目摄像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69412发布日期:2020-10-28 12:20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前视三目摄像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前视三目摄像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汽车越来越智能化,对车辆的摄像头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市场中的新能源汽车以及中高端汽车中使用到的摄像头均为单目摄像头,也就是只有一个镜头。机械镜头不同于生物的眼睛,都只具有固定焦距,对于不同距离(例如20m、50m、100m甚至200m)的所有事物无法自动对焦。这使得不同焦距的镜头只能对应不同距离的范围。焦距越小,视野范围越广,但看到的事物越近,可探测的距离越小;反之,焦距越长,视野范围越窄,但看到的事物越远,可探测的距离越长。在市场中使用的单目摄像头也便是只有一个固定的焦距,只能应对一定距离范围。一般都会选择焦距在6mm左右的较大角度的广角镜头对做兼容,一方面能看清较近和较远处的事物,便于adas(高级驾驶辅助)图像采集和判断,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行车记录仪使用,体现在前装或后装的流媒体摄像头上(行车记录仪因为要记录车前方10m左右的事物动态图像,对摄像头有焦距要求,一般不允许焦距过大或者过小)。所以,只用一个镜头势必会影响adas功能使其功能受限以致无法做到l3级别以上的自动驾驶辅助等级。另外,单个镜头看到的范围有限,要么不能看清近处,要么不能看到远处。

故为了解决汽车摄像头焦距单一的缺陷,慢慢地出现了多目摄像头来弥补焦距问题。现在市场上也不乏搭载有双目摄像头的汽车。通过两个不同焦距的镜头使得采集的图像范围更大更远。国内少量车型使用到的前视三目摄像头安装复杂、维修性较差,安装后外侧护罩尺寸很大,影响驾驶员在前方的视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驾驶风险。目前国内使用到的三目摄像头无法用在其他车型上,具有单一性,每开发一款车型,若需要前装有三目摄像头,则都要在前视三目摄像头上增加成本。因此将三目摄像头结构平台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为了实现三目摄像头在前挡玻璃上的固定并进行平台化的结构设计,并且基本不影响主驾驶员的前方视野,将结构做小做精致显得格外重要。

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209545716u,公开日为2019年10月25日,名称为“三目摄像头模组、三目摄像头以及交通工具”,公开了一种三目摄像头模组、三目摄像头以及交通工具。包括电路板、三个图像传感器以及三个镜头,三个图像传感器均安装于电路板上,三个镜头与三个图像传感器一一对应配合;三个所述镜头的水平视角的角度各不相同并分别限定为第一镜头、第二镜头以及第三镜头;所述第一镜头的水平视角的角度大小位于所述第二镜头和所述第三镜头的水平视角的角度大小之间。但是该专利中的三目摄像头模组只能为特定车型开发设计使用,无法适用于其他车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三目摄像头尺寸大,适配性差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前视三目摄像头结构,可以适用于不同车型,也可以将三目摄像头结构尺寸缩小,使得外侧配合的三目护罩的尺寸也可以大幅度缩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前视三目摄像头结构,包括固定壳、支架和玻璃架,所述玻璃架与汽车前挡风玻璃固定,固定壳内设有多颗依次排列的摄像头,且摄像头的一端伸出固定壳,固定壳与玻璃架通过支架固定。上述技术方案中,玻璃架可以根据不同车型可以进行变更来适配不同曲面的玻璃,支架也可以根据不同车型的前挡玻璃倾角进行变更。另外的零部件均可以沿用,实现平台化公用。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壳包括上盖和后盖,固定壳内设有主板,主板上设有第一定位孔,上盖上设有与定位孔适配的第一定位柱,主板与上盖固定,且第一定位孔与第一定位柱适配;摄像头固定在主板上。所述结构可以使摄像头的安装位置更加准确,且安装后位置更加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玻璃架上固定有遮光板,遮光板设置在摄像头下方,支架的一端与遮光板固定。所述遮光板可以遮挡摄像头下方(车内)的光线,避免车内的光线影响摄像头图像采集功能。

作为优选,所述遮光板的前端向下倾斜。所述结构可以增加摄像头的可视范围。

作为优选,所述遮光板的上表面设有植绒层。所述植绒层可以减少遮光板的反光,避免外部强烈的光线影响摄像头图像采集功能。

作为优选,所述遮光板上设有固定座,遮光板通过固定座与玻璃架固定,固定座上设有第二定位柱,玻璃架上设有与第二定位柱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结构可以保证遮光板的安装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座与遮光板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结构可以保证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将遮光板、玻璃架与摄像头本体分离,中间采用支架衔接,使遮光板和摄像头本体均作为一个单独的子零件,可以适用于不同车型;考虑到不同车型的玻璃弧度、斜度均有不同,只要更改衔接的支架即可完成适配,使开发设计费用得到很大降低;(2)三目摄像头对结构精细化,将尺寸缩小,使得外侧配合的三目护罩的尺寸也可以大幅度缩小,从而不占据前挡玻璃中央较大的面积,保证了驾驶员的驾驶安全和驾驶感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遮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固定壳1、上盖1.1、后盖1.2、支架2、玻璃架3、摄像头4、主板5、遮光板6、固定座7、第一定位柱8、第二定位柱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前视三目摄像头结构,包括固定壳1、支架2、玻璃架3和遮光板6,如图2所示,固定壳1包括上盖1.1和后盖1.2,固定壳1内设有主板5,主板5上设有第一定位孔,如图4所示,上盖1.1上设有与定位孔适配的第一定位柱8,主板5与上盖1.1固定,且第一定位孔与第一定位柱8适配;固定壳1内设有多颗摄像头4,摄像头4的一端伸出固定壳1,摄像头4依次排列的并通过螺钉固定在主板5上,后盖1.2与上盖1.1通过螺钉锁附固定。支架2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固定壳1上,支架2的另一端通过螺钉与遮光板6固定,遮光板6设置在摄像头4下方。遮光板6的前端向下倾斜;所述遮光板6的上表面设有植绒层。如图3所示,所述遮光板6和固定壳1上设有固定座7,遮光板6通过固定座7与玻璃架3固定,固定壳1通过固定座7与玻璃架3固定,固定座7上设有第二定位柱9,玻璃架3上设有与第二定位柱9的第二定位孔。遮光板6上的固定座7与遮光板6为一体成型结构,固定壳1上的固定座7与固定壳1为一体成型结构。

固定壳1与玻璃架3通过支架2固定。上述技术方案中,玻璃架3可以根据不同车型可以进行变更来适配不同曲面的玻璃,支架2也可以根据不同车型的前挡玻璃倾角进行变更。另外的零部件均可以沿用,实现平台化公用。所述玻璃架3与汽车前挡风玻璃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将遮光板6与摄像头4本体分离,中间采用支架2衔接,使遮光板6和摄像头4本体均作为一个单独的子零件,可以适用于不同车型;考虑到不同车型的玻璃弧度、斜度均有不同,只要更改衔接的支架2即可完成适配,使开发设计费用得到很大降低;(2)三目摄像头4对结构精细化,将尺寸缩小,使得外侧配合的三目护罩的尺寸也可以大幅度缩小,从而不占据前挡玻璃中央较大的面积,保证了驾驶员的驾驶安全和驾驶感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