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触屏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38914发布日期:2020-10-17 01:40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电子设备触屏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触屏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芯片技术的发展,智能机性能越来越强大,功能越来越齐全,手游的发展也跟着迅猛发展起来,玩手游的群体越来越多。电容式触摸屏技术是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的,根据电容屏的特点在所有电容屏设备上玩游戏都需要用手指去触碰屏幕。当手指触摸在金属层上时,由于人体电场会和触摸屏表面形成一个耦合电容,对于高频电流来说,电容是直接导体,于是手指从接触点吸走一个很小的电流,这个电流从触摸屏四角上的电极中流出,控制器通过对这四个电流比例的精确计算,得出屏幕触点的位置。

现有的触屏辅助设备通过设置按键或手柄来触发电子设备屏幕上的虚拟按键,操作时,用户按压按键进而导通触屏辅助设备的夹臂内侧的导电片,从而触发电子设备屏幕上的虚拟按键,以实现触控操作,但现有触屏辅助设备的按键与导电片的导通连接结构复杂,且导通稳定性不高,影响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子设备触屏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触屏辅助装置,用于辅助触控电子设备的屏幕,包括基板、第一夹臂、第二夹臂、上盖、导电件及复位件,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分别连接于所述基板两侧以用于共同实现夹持所述电子设备,所述上盖采用导电材料制成且活动连接于所述基板上以使得所述上盖可相对所述基板上下移动,所述复位件连接在所述基板与所述上盖之间以用于产生使得所述上盖远离所述基板的复位力,所述导电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夹臂内侧且两端分别形成抵触部和接触部,所述抵触部用于抵触所述电子设备的屏幕,当所述上盖相对所述基板向下移动时,所述上盖抵触所述接触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臂用于夹持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屏幕上,所述第二夹臂包括夹持臂和连接在所述夹持臂与所述基板侧边之间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上设有一通孔,所述接触部位于所述通孔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臂与所述夹持臂的内侧连接以使得所述夹持臂的顶端形成一台阶,所述台阶上设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容置槽,所述接触部于其底侧向外凸伸形成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且其顶面露出于所述容置槽外。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电件包括连接于所述抵触部与所述接触部之间的连接部,所述夹持臂的内侧设有互相连通的第一槽部和第二槽部,所述第二槽部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抵触部容置于所述第一槽部内且其外侧面凸出于所述第一槽部设置,所述连接部容置于所述第二槽部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盖对应所述第二夹臂的一侧向下延伸形成翼部,当所述上盖向下移动时,所述翼部抵触所述接触部和/或所述延伸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板的顶面上设有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围合形成围合空间,所述第一侧壁的两端外侧分别设有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形成卡持空间,所述卡扣的顶端内侧设有勾部从而形成防脱结构,所述卡扣的外侧设有连接所述卡扣和所述基板的加强肋,所述上盖的底部设有用于环设在所述第一侧壁外侧的第二侧壁,所述上盖的两端底部分别设有与所述卡扣配合的扣持部,所述扣持部卡持于所述卡持空间内并可在所述卡持空间内相对所述卡扣上下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复位件包括两第一弹性件,每一所述第一弹性件弹性抵接在所述上盖与所述基板之间,所述两第一弹性件分别位于所述围合空间内的两端,所述上盖的底部于所述第二侧壁内分别设有定位柱,所述两第一弹性件分别套设于所述定位柱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复位件包括两组复位磁铁,每组所述复位磁铁包括磁性相斥且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臂用于夹持在所述电子设备的背面上,所述第一夹臂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基板的侧边上,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基板的转动连接处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提供夹持预紧力;所述第一夹臂上转动连接有一抵压板,所述抵压板的内侧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一软胶垫,所述软胶垫的外侧面凸出于所述凹槽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板的底部设有若干凸条,所述凸条用于抵持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以防止所述基板的底部碰触到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的按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触屏辅助装置,该电子设备触屏辅助装置包括基板及活动连接于基板上的上盖,上盖可相对基板上下移动,在上盖与基板之间设置复位件以对上盖施加一使其远离基板的复位力。在第二夹臂的内侧设置用于与上盖电性连接的导电件,导电件具有露出于第二夹臂下端内侧的抵触部及露出于第二夹臂上端外侧的接触部,抵触部用于抵触电子设备屏幕上的虚拟按键,用户按压上盖时使得上盖向下移动,上盖一侧的翼部抵压接触接触部使得上盖与导电件导通,从而实现触发电子设备上的虚拟按键,用户松开上盖时,上盖在复位件的作用下向上归位以断开翼部与接触部的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触屏辅助装置其导电件为一体结构且具有接触部和用于跟电子设备虚拟按键接触的抵触部,使得上盖与抵触部的导通连接结构简单,且导电件为一体结构,导通稳定性高,方便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电子设备触屏辅助装置在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电子设备触屏辅助装置在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电子设备触屏辅助装置的一个分解示意图。

图4为电子设备触屏辅助装置的另一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详细描述实施例之前,应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本申请中下文或附图中所描述的详细结构或元件排布。本实用新型可为其它方式实现的实施例。而且,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措辞及术语仅仅用作描述用途,不应作限定性解释。本文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等类似措辞意为包含其后所列出之事项、其等同物及其它附加事项。特别是,当描述“一个某元件”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该元件的数量为一个,也可以包括多个。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触屏辅助装置10,用于辅助触控电子设备的屏幕,所述电子设备例如为手机,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平板电脑等具有触控屏的电子设备。电子设备触屏辅助装置10包括基板12、第一夹臂14、第二夹臂16、上盖18、导电件20、及复位件。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复位件为两第一弹性件24,上盖18呈拱状,上盖18采用导电材料制成且活动连接于基板12上方并可相对基板12上下移动。上盖18与基板12之间形成两端开口的收纳空间,两个第一弹性件24位于所述收纳空间内。具体而言,基板12的顶面上设有第一侧壁22,第一侧壁22呈方形并围绕基板12的中心围合形成围合空间。第一侧壁22的两端外侧分别设有卡扣26,每一卡扣26与对应一侧的第一侧壁22之间形成卡持空间28。上盖18的底部设有用于环设在第一侧壁22外围的两个第二侧壁30,两第二侧壁30沿上盖18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并关于上盖18的中心位置对称设置。上盖18的两端底部分别设有用于与卡扣26配合的卡持部32,卡持部32卡持于卡持空间28内并可在卡持空间28内上下移动。本实施例中,两卡持部32分别设置在两第二侧壁30的两端底部。

本实施例中,卡扣26具有一定的弹性。卡扣26的顶端内侧设有勾部34从而形成防脱结构,勾部34的设置可缩小卡持空间28的上端开口,当卡持部32卡入卡持空间28内时需挤压勾部34使得卡扣26的顶端向外产生一定量的弹性形变,卡持部32卡入卡持空间28内后,卡扣26复位,卡持部32可在卡持空间28内相对卡扣26上下移动。当卡持部32移动至所述上端开口时,卡扣26的勾部34挡止卡持部32的勾部以防止卡持部32轻易从卡持空间28内脱出。每一卡扣26的外侧面上设有连接卡扣26和基板12的加强肋36,用于增强卡扣26的结构强度。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卡扣26也可以不具有弹性,例如可以是将卡持部32设计为具有弹性。

应当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上盖18与基板12之间也可以其他连接结构活动连接,只要能够使得上盖18在外力按压作用下可相对基板12上下移动即可,例如在上盖18与基板12之间设置滑轨与滑槽的配合结构。

具体地,上盖18采用导电材料制成具体可以为锌合金导电材料,或者上盖18采用塑胶材料外部电镀导电层形成。两个第一弹性件24位于上盖18与基板12的两连接位置之间,例如将两个第一弹性件24设置在所述围合空间内的两端,且两第一弹性件24关于基板12的中心位置对称设置。第一弹性件24例如为弹簧。上盖18的底部于两第二侧壁30内分别设有定位柱38,两定位柱38关于上盖18的中心位置对称设置,两第一弹性件24分别套设于两定位柱38上。两第一弹性件24的一端分别弹性抵接在上盖18的底部,另一端分别弹性抵接在基板12上,从而使得第一弹性件24对上盖18施加一使得上盖18远离基板12的弹性偏压。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复位件实施为两个第一弹性件24,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复位件也可以实施为一个第一弹性件24或者多于两个第一弹性件24,对应地,与第一弹性件24相关的元件可做对应调整。例如,当所述复位件实施为一个第一弹性件24时,该第一弹性件24可设置在基板12的中心位置处。

第一夹臂14和第二夹臂16分别连接于基板12宽度方向的两侧,以用于共同实现夹持手机。第一夹臂14与第二夹臂16之间形成用于夹持手机的夹持空间,第一夹臂14用于夹持在手机的背面上,第二夹臂16用于夹持在手机的屏幕上。第一夹臂14和/或第二夹臂16可转动地连接至基板12的侧边上,第一夹臂14和/或第二夹臂16与基板12的转动连接处设有第二弹性件40,第二弹性件40用于提供夹持预紧力。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夹臂14可转动地连接至基板12的侧边上,第二夹臂16与基板12为一体成型。上盖18的两侧分别沿上盖18的拱形面向外延伸形成两翼部42,两翼部42分别覆盖基板12的两侧边与第一夹臂14和第二夹臂16的连接区域,使得电子设备触屏辅助装置10整体更为美观。

导电件20设置于第二夹臂16内侧。具体而言,第二夹臂16包括夹持臂44和连接在夹持臂44与基板12侧边之间的连接臂46,连接臂46呈向下弯曲状,连接臂46连接于夹持臂44的内侧以使得夹持臂44的顶端形成一台阶48,连接臂46上设有一通孔50。导电件20包括连接部52及连接于连接部52两端的抵触部54和接触部56,其中,抵触部54用于抵触手机屏幕,例如抵触手机屏幕上的虚拟按键,接触部56位于通孔50内,优选地,接触部56的外侧面露出于通孔50外侧,使得当用户按压上盖18使其向下移动时,翼部42更容易抵压接触到接触部56实现上盖18与导电件20导通,进而触发手机屏幕上的虚拟按键。导电件20为一体成型结构,结构简单,组装简便,导电件20例如为导电硅胶或导电棉,避免夹持时对手机屏幕造成损伤。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夹持臂44的内侧面上,即朝向第一夹臂14的侧面上设有互相连通的第一槽部58和第二槽部60,第二槽部60与通孔50连通。抵触部54容置于第一槽部58内且其外侧面凸出于第一槽部58设置,使得当第二夹臂16夹持于手机屏幕上时,抵触部54抵触手机屏幕上的虚拟按键,连接部52容置于第二槽部60内。

进一步地,接触部56于其底侧向外凸伸形成一延伸部62,使得接触部56整体呈l形,台阶48上设有与通孔50连通的容置槽64,安装时,延伸部62容置于容置槽64内且其顶面露出于容置槽64外。当用户按压上盖18使其向下移动时,翼部42的内侧面可抵触接触部56实现导通,或者翼部42的底部抵触延伸部62实现导通,或者翼部42同时抵触接触部56和延伸部62实现导通,保证上盖18下移时能够与导电件20导通,降低触控失败率,提升用户产品体验。

第一夹臂14的内侧面的中间位置两侧分别设有凸耳66,凸耳66上设有第一轴孔68,基板12对应第一夹臂14的侧边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枢转块70,两枢转块70上穿设一第一转轴72,第一转轴72的两端分别插设于两第一轴孔68内,从而使得第一夹臂14可转动地连接至基板12上。第二弹性件40例如为扭簧,第二弹性件40套设于第一转轴72位于两枢转块70之间的部分上,第二弹性件40的一端抵靠在基板12的侧边上,第二弹性件40的另一端抵靠在第一夹臂14的内侧面的上部区域,从而对第一夹臂14施加一使其底部朝向第二夹臂16方向转动的弹性偏压,进而提供夹持预紧力,当第一夹臂14和第二夹臂16夹持在手机两侧时,该预紧力可使得夹持稳固。上盖18位于第一夹臂14一侧的翼部位于第一夹臂14的顶端内侧面与基板12的侧边之间。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夹臂14的底部转动连接一抵压板74。具体而言,第一夹臂14的底部设有一枢转槽76,抵压板74远离第二夹臂16的一侧面上的中心位置对应设有枢转部78,枢转部78用于容置于枢转槽76内。枢转部78上设有第二轴孔80,枢转槽76的相对两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三轴孔82,第二轴孔80内设置一第二转轴84,第二转轴84的两端分别插设于两第三轴孔82内,从而实现抵压板74可转动地连接至第一夹臂14。通过设置抵压板74可有效增加第一夹臂14与手机背面的接触面积,且抵压板74为可转动连接,使得电子设备触屏辅助装置10可适配多种不同厚度的手机。在第一夹臂14和第二夹臂16夹持在手机两侧时,可根据手机的厚度调节第一夹臂14相对基板12的夹持角度,同时可转动调节抵压板74,使得抵压板74始终平整地抵接在手机的背面上,避免对手机造成损伤,且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损坏抵压板74。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抵压板74的内侧面上,即朝向第二夹臂16的侧面上设有凹槽86,凹槽86内卡设一软胶垫88,且软胶垫88的外侧面凸出于凹槽86设置。通过设置软胶垫88使得当第一夹臂14夹持于手机背面时软胶垫88抵触手机背面,增加第一夹臂14与手机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在操作过程中打滑,且可进一步保护手机背面,防止划伤。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基板12的底部设有若干凸条90,当电子设备触屏辅助装置10夹持在手机上时,凸条90抵持手机的侧边两侧以防止基板12的底部碰触到手机侧边的按键。

在未按压状态时,上盖18在第一弹性件24的弹性偏压力下位于最上端位置,即远离基板12的位置,此时卡持部32卡持于卡持空间28内的上端开口处,卡扣26顶端的勾部34防止卡持部32脱出卡持空间28。当用户按压上盖18时,上盖18克服第一弹性件24的弹性偏压向下移动,同时卡持部32在卡持空间28内向下移动,当移动至预设位置时,上盖18的翼部42抵触接触部56和/或延伸部62,使得上盖18导通导电件20,即人体手指接触抵压上盖18后,上盖18通过翼部42导通导电件20,人体手指即与导电件20形成导通,从而实现触发手机屏幕上的虚拟按键而实现触控操作。当用户松开上盖18时,上盖18在第一弹性件24的弹性偏压下复位至最上端位置,翼部42与导电件20断开,即用户松开上盖18后,第一弹性件24产生使得上盖18远离基板12的复位力。

上述实施例是以复位件为两第一弹性件24的实施例,在其他实施例中,复位件还可以为两组复位磁铁(未图示),每组复位磁铁包括磁性相斥且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例如第一磁铁连接在上盖18底部,第二磁铁对应位于第一磁铁下方且连接在基板12上。在该实施例中,除将第一弹性件替换为复位磁铁外,其余结构均与上述实施例的结构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触屏辅助装置,该电子设备触屏辅助装置包括基板及活动连接于基板上的上盖,上盖可相对基板上下移动,在上盖与基板之间设置复位件以对上盖施加一使其远离基板的复位力。在第二夹臂的内侧设置用于与上盖电性连接的导电件,导电件具有露出于第二夹臂下端内侧的抵触部及露出于第二夹臂上端外侧的接触部,抵触部用于抵触电子设备屏幕上的虚拟按键,用户按压上盖时使得上盖向下移动,上盖一侧的翼部抵压接触接触部使得上盖与导电件导通,从而实现触发电子设备上的虚拟按键,用户松开上盖时,上盖在复位件的作用下向上归位以断开翼部与接触部的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触屏辅助装置其导电件为一体结构且具有接触部和用于跟电子设备虚拟按键接触的抵触部,使得上盖与抵触部的导通连接结构简单,且导电件为一体结构,导通稳定性高,方便用户使用。

本文所描述的概念在不偏离其精神和特性的情况下可以实施成其它形式。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应被视为例示性而不是限制性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是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而不是根据之前的这些描述进行确定。在权利要求的字面意义及等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都应属于这些权利要求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