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入耳式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48467发布日期:2021-01-26 19:26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入耳式耳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扬声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入耳式耳机。


背景技术:

[0002]
耳机用于与电子设备连接,用于将电子设备内的音频传输至用户的耳朵,还能够避免对其他人的影响。且入耳式耳机因具有较好的音效而受到广泛的应用。
[0003]
现有技术中,入耳式耳机通常包括耳机本体及固定于耳机本体上的耳塞,耳塞用于伸入用户的耳朵,且为了使用户更好的佩戴耳机,耳塞的材料通常为具有弹性的橡胶材料,以增大耳塞与耳朵之间的摩擦力。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耳塞具有不同的型号,且耳塞通过卡扣等结构与耳机本体进行连接固定。在用户更换不同型号的耳塞时,需要将耳塞卡入耳机本体上,但是,卡扣结构的该种连接方式存在使耳塞旋转从而导致佩戴不贴耳的风险,且耳塞与耳机本体装配过程较复杂。
[0004]
可见,现有技术中耳塞与耳机本体连接方式的可靠性较低,连接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入耳式耳机,能够使得耳塞与耳机主体装配的过程较简单,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较好的连接效果。
[0006]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
一种入耳式耳机,包括:
[0008]
耳机主体,所述耳机主体包括主体结构、固定于所述主体结构上的凸台及位于所述凸台上的连接部;
[0009]
耳塞;
[0010]
第一粘扣结构,固定于所述凸台上;
[0011]
第二粘扣结构,固定于所述耳塞上;
[0012]
所述第一粘扣结构和第二粘扣结构两者中的一个具有连接公面,另一个具有连接母面,所述第一粘扣结构与所述第二粘扣结构接触时,所述连接公面能与所述连接母面钩合,以使所述耳塞连接于所述凸台上;所述第一粘扣结构远离所述第二粘扣结构移动时,所述连接公面和所述连接母面能分离,以使所述耳塞与所述耳机主体分离。
[0013]
可选地,所述第一粘扣结构呈环状且套设于所述连接部;或者,所述第一粘扣结构包括多个第一粘扣段,多个所述第一粘扣段间隔设置于所述凸台上。
[0014]
可选地,所述第二粘扣结构呈环状;或者,所述第二粘扣结构包括多个第二粘扣段,多个所述第二粘扣段间隔设置于所述耳塞上。
[0015]
可选地,所述耳塞包括支撑部及套设于所述支撑部外的弹性部,所述第二粘扣结构固定于所述支撑部上。
[0016]
可选地,所述凸台与所述第一粘扣结构接触的第一表面为平面,和/或,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第二粘扣结构接触的第二表面为平面。
[0017]
可选地,所述第一粘扣结构粘贴于所述凸台上,且所述第一粘扣结构与所述凸台之间的粘接力大于所述预设拉力,或者,所述第一粘扣结构包射成型于所述凸台上;
[0018]
所述第二粘扣结构粘贴于所述支撑部上,且所述第二粘扣结构与所述支撑部之间的粘接力大于所述预设拉力,或者,所述第二粘扣结构包射成型于所述支撑部上。
[0019]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支撑部均呈空心柱状,且所述支撑部能套设在所述连接部上。
[0020]
可选地,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支撑部端部的出音网,所述出音网用于防止异物进入所述主体结构。
[0021]
可选地,所述连接公面包括多个圈状结构,所述连接母面包括多个钩状结构,所述第一粘扣结构与所述第二粘扣结构接触时,所述钩状结构能钩在所述圈状结构中,拉动所述第一粘扣结构远离所述第二粘扣结构移动时,所述钩状结构发生弹性形变,并脱离所述圈状结构。
[0022]
可选地,所述入耳式耳机为无线立体声蓝牙耳机,或者,所述入耳式耳机还包括耳机线及位于所述耳机主体内的电路板,所述耳机线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0023]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入耳式耳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入耳式耳机中,在耳机主体的凸台上设置第一粘扣结构,在耳塞上设施第二粘扣结构,第一粘扣结构和第二粘扣结构中的一个具有连接公面,另一个具有连接母面,使得第一粘扣结构和第二粘扣结构能够通过连接公面和连接母面连接。用户更换耳塞时可以直接将不适合的耳塞以预设拉力从耳机主体上拉下,然后将合适的耳塞按照耳机主体的外形贴附压实,以使连接公面与连接母面钩合即可,使得耳塞与耳机主体装配的过程较简单,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较好的连接效果。
附图说明
[0025]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入耳式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入耳式耳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7]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塞及第二粘扣结构的示意图;
[0028]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塞及第二粘扣结构的主视图;
[0029]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所示的a-a剖视图;
[0030]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主体及第一粘扣结构的示意图;
[0031]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粘扣结构与第二粘扣结构的连接示意图。
[0032]
图中:
[0033]
1、耳机主体;11、主体结构;12、凸台;13、连接部;2、耳塞;21、支撑部;22、弹性部;3、第一粘扣结构;311、圈状结构;4、第二粘扣结构;41、连接母面;411、钩状结构;5、出音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0035]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6]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入耳式耳机,能够使耳塞与耳机主体较可靠的连接,提高了两者的连接效果。
[0038]
如图1至图7所示,该入耳式耳机包括耳机主体1、耳塞2、第一粘扣结构3及第二粘扣结构4。
[0039]
其中,如图2所示,耳机主体1包括主体结构11、固定于主体结构11上的凸台12及位于凸台12上的连接部13。耳塞2能够通过第一粘扣结构3和第二粘扣结构4可拆卸连接于耳机主体1上。具体的,第一粘扣结构3固定于凸台12上,第二粘扣结构4固定于耳塞2上。第一粘扣结构3和第二粘扣结构4两者中的一个具有连接公面,另一个具有连接母面41。当第一粘扣结构3与第二粘扣结构4接触时,连接公面能与连接母面41钩合,以使耳塞2连接于凸台12上。当以预设拉力拉动第一粘扣结构3远离第二粘扣结构4移动,或者拉动第二粘扣结构4远离第一粘扣结构3移动时,连接公面和连接母面41能分离,以使耳塞2与耳机主体1分离。
[0040]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拉力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确定,且该预设拉力能够保证耳塞2不会轻易的与耳机主体1分离,以防止耳塞2掉落丢失。
[0041]
本实施例提供的入耳式耳机中,在耳机主体1的凸台12上设置第一粘扣结构3,在耳塞2上设施第二粘扣结构4,第一粘扣结构3和第二粘扣结构4中的一个具有连接公面,另一个具有连接母面41,使得第一粘扣结构3和第二粘扣结构4能够通过连接公面和连接母面41连接。用户更换耳塞2时可以直接将不适合的耳塞2以预设拉力从耳机主体1上拉下,然后将合适的耳塞2按照耳机主体1的外形贴附压实,以使将连接公面与连接母面41钩合即可,使得耳塞2与耳机主体1装配的过程较简单,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较好的连接效果。
[0042]
本实施例中,连接公面包括多个圈状结构311,连接母面41包括多个钩状结构411。当第一粘扣结构3与第二粘扣结构4接触时,钩状结构411能钩在圈状结构311中,以实现第一粘扣结构3与第二粘扣结构4的连接。当以预设拉力拉动第一粘扣结构3远离第二粘扣结构4时,钩状结构411发生弹性形变,并脱离圈状结构311,以使第一粘扣结构3与第二粘扣结构4分离,当钩状结构411与圈状结构311分离后,钩状结构411能够恢复原有的钩形。且钩状结构411与圈状结构311的开合能够超过一万次,满足用户的需求。可选地,第一粘扣结构3和第二粘扣结构4可以为魔术贴。
[0043]
可选地,第一粘扣结构3固定于凸台12上,第二粘扣结构4固定于耳塞2上,或者,第一粘扣结构3固定于耳塞2上,第二粘扣结构4固定于凸台12上,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下内容均以第一粘扣结构3固定于凸台12上,第二粘扣结构4固定
于耳塞2上为例进行说明,而另一种情况则可以参考该种情况,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0044]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粘扣结构3可以呈环状且套设于连接部13后固定于凸台12上,此时第一粘扣结构3的面积可以较大,使得连接公面的面积可以较大,进而使得连接公面能够更好的与连接母面41连接。或者,第一粘扣结构3包括多个第一粘扣段,多个第一粘扣段间隔设置于凸台12上。
[0045]
类似地,请继续参考图2,第二粘扣结构4可以呈环状,且第二粘扣结构4与第一粘扣结构3的形状相同,此时,第二粘扣结构4能够具有较大面积,且连接母面41的面积也可以较大,进一步提高了连接公面与连接母面41连接的可靠性。或者,第二粘扣结构4包括多个第二粘扣段,多个第二粘扣段间隔设置于耳塞2上,且多个第二粘扣段能够与多个第一粘扣段一一对应,当需要连接耳塞2和耳机主体1时,可以将第二粘扣段与其对应的第一粘扣段接触,以使第一粘扣段上的连接公面能够与其对应的第二粘扣段上的连接母面41连接。
[0046]
可选地,第一粘扣结构3的两种结构能够与第二粘扣结构4的两种结构任意组合,如第一粘扣结构3呈环状,第二粘扣结构4包括多个第二粘扣段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0047]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耳塞2的内部设有安装平面,第二粘扣结构4可以固定于该安装平面上,以使得第二粘扣结构4与第一粘扣结构3的接触面为平面,便于两者的连接。
[0048]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耳塞2包括支撑部21及套设于支撑部21外的弹性部22,第二粘扣结构4固定于支撑部21上。其中,支撑部21的硬度大于弹性部22的硬度,支撑部21能够对弹性部22进行支撑,以防止弹性部22因过度变形而无法穿戴。弹性部22能够在用户穿戴入耳式耳机时,与用户的耳廓产生摩擦,以防止入耳式耳机滑出用户的耳廓。
[0049]
可选地,凸台12与第一粘扣结构3接触的第一表面为平面,和/或,支撑部21与第二粘扣结构4接触的第二表面为平面。当第一表面为平面时,能够便于第一粘扣结构3的安装;当第二表面为平面时,能够便于第二粘扣结构4的安装。当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均为平面时,还能够便于第一粘扣结构3和第二粘扣结构4的连接。
[0050]
进一步地,第一粘扣结构3粘贴于凸台12上,且第一粘扣结构3与凸台12之间的粘接力大于预设拉力,以防止在拉动耳塞2时,第一粘扣结构3与凸台12分离;或者,第一粘扣结构3包射成型于凸台12上,以提高两者连接的强度。类似地,第二粘扣结构4粘贴于支撑部21上,且第二粘扣结构4与支撑部21之间的粘接力大于预设拉力,以防止在拉动耳塞2时,第二粘扣结构4与支撑部21分离;或者,第二粘扣结构4包射成型于支撑部21上,以提高两者连接的强度。
[0051]
可选地,连接部13和支撑部21均呈空心柱状,且支撑部21能套设连接在连接部13上,以使得支撑部21上的第二粘扣结构4能够与凸台12上的第一粘扣结构3连接。
[0052]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述,入耳式耳机还包括固定于支撑部21端部的出音网5,出音网5呈凸起状,且出音网5的存在能够使得主体结构11内发出的声音顺利穿过出音网5而进入用户的耳朵中,出音网5用于防止异物通过连接部13进入耳机主体1中。需要说明的是,耳机主体1内具有柔性电路板、扬声器等结构,以保证入耳式耳机能够正常使用,该结构的设置位置及连接方式请参考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0053]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入耳式耳机可以为无线立体声蓝牙耳机,如tws耳机,或者,入耳式耳机为有线耳机,具体的,入耳式耳机还包括耳机线及位于耳机主体1内的电路板,耳机线与电路板连接。
[0054]
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