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51459发布日期:2021-03-02 20:52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机支架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机支架。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车载手机支架的下夹臂大多直接固定在手机支架上,只有左右两侧的夹持臂能够相对移动,实现开合,在夹持尺寸和形状各有差异的手机时,只通过左右两个夹持臂无法形成稳定的夹紧,行车颠簸的环境下,手机容易从手机支架上脱落下来,影响驾驶人的正常行车。虽然市面上也有很多重力支架能够通过重力去调节下夹臂的夹持高度,但是这样的下夹持臂通过重力的调节方式不够稳定,容易出现夹持松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方便调节下夹臂夹持高度的手机支架。
[0004]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手机支架,所述手机支架包括前壳、后壳、下夹臂、第一弹簧和卡合部件,所述前壳上设有安装槽和定位柱,所述后壳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下夹臂上设有齿边和限位槽,所述卡合部件上设有固定头和卡齿,所述定位柱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定位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头固定连接,所述下夹臂活动安装在所述后壳上,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固定连接,所述卡合部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卡齿与所述齿边啮合,所述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限位槽能够限制所述下夹臂滑动的位置。
[0006]
进一步的,所述下夹臂上还设有滑轨和限位板,所述后壳上设有滑槽,所述滑轨安装在所述滑槽内,所述滑轨能够在所述滑槽内来回滑动,所述限位板把所述滑轨限制在所述滑槽内。
[0007]
进一步的,所述手机支架还包括左夹臂和第二弹簧,所述左夹臂上设有第一连接柱,所述前壳上还设有第一抵接槽,所述左夹臂活动安装在所述前壳上,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一抵接槽内。
[0008]
进一步的,所述手机支架还包括右夹臂和第三弹簧,所述右夹臂上设有第二连接柱,所述前壳上还设有第二抵接槽,所述右夹臂相对于所述左夹臂活动安装在所述前壳上,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二抵接槽内。
[0009]
进一步的,所述左夹臂上设有第一卡槽,所述右夹臂上设有第二卡槽,所述手机支架还包括锁紧件,所述锁紧件上设有卡板,所述卡板的一侧收容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卡板的另一侧收容于所述第二卡槽内。
[0010]
进一步的,所述前壳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锁紧件贯穿所述第二通孔。
[0011]
进一步的,所述手机支架还包括第四弹簧和连接板,所述后壳上还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板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槽内,所述第四弹簧一端与所述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
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0012]
进一步的,所述前壳上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后壳上设有多个固定柱,通过所述固定柱与所述固定孔的配合使得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固定连接在一起。
[0013]
进一步的,所述手机支架还包括防滑垫,所述防滑垫固定安装在所述前壳上。
[0014]
进一步的,所述后壳上还设有安装头,所述安装头用于所述手机支架对外安装。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6]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手机支架的下夹臂通过第一弹簧的弹力一直把卡合部件压向下夹臂的齿边上,使得卡齿与齿边一直啮合状态,使得手机能够稳定安放在下夹臂上,由于弹簧的弹力和卡齿啮合的力不会很大,人手动用力推动下夹臂上下滑动时即可调节下夹臂夹持手机的高度,调节方便,结构稳定;第二弹簧、第三弹簧和左右夹臂的相互配合、第四弹簧和锁紧件的相互配合,使得手机能够稳稳地固定在手机支架上。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机支架的分解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机支架的另一角度的分解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机支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机支架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1]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3]
请参考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手机支架,所述手机支架包括前壳10、后壳21、下夹臂27、第一弹簧12和卡合部件15,所述前壳10上设有安装槽11和定位柱13,所述后壳21上设有第一通孔23,所述下夹臂27上设有齿边28和限位槽29,所述卡合部件15上设有固定头16和卡齿17,所述定位柱13设置在所述安装槽11内,所述第一弹簧12的一端与所述定位柱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2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头16固定连接,所述下夹臂27活动安装在所述后壳21上,所述前壳10与所述后壳21固定连接,所述卡合部件15穿过所述第一通孔23,所述卡齿17与所述齿边28啮合,所述第一弹簧12处于压缩状态,所述限位槽29能够限制所述下夹臂27滑动的位置。所述下夹臂27上还设有滑轨30和限位板31,所述后壳21上设有滑槽22,所述滑轨30安装在所述滑槽22内,所述滑轨30能够在所述滑槽22内来回滑动,所述限位板31把所述滑轨30限制在所述滑槽22内。
[0024]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弹簧12收容于所述安装槽11内时是处于压缩状态,这样所述第一弹簧12才能一直存在一个把所述卡合部件15推向所述齿边28的弹力,使得所述卡齿17与所述齿边28在啮合时状态稳定,不易松动。但是由于所述第一弹簧12的弹力和所述卡齿17的啮合力不是很大,可以通过人力去调节所述卡齿17与所述齿边28的啮合位置,这样便能够调节所述下夹臂27相对于所述后壳21的高度位置。由于设有所述限位槽29,当所述下夹臂27往下滑到所述卡合部件15与所述限位槽29抵接时,所述下夹臂27便不能够继续往下滑动,保证了所述下夹臂27不会脱离所述后壳21。
[0025]
进一步的,所述手机支架还包括左夹臂32和第二弹簧35,所述左夹臂32上设有第一连接柱34,所述前壳10上还设有第一抵接槽19,所述左夹臂32活动安装在所述前壳10上,所述第二弹簧3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柱3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35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一抵接槽19内。所述手机支架还包括右夹臂36和第三弹簧39,所述右夹臂36上设有第二连接柱38,所述前壳10上还设有第二抵接槽20,所述右夹臂36相对于所述左夹臂32活动安装在所述前壳10上,所述第三弹簧39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柱3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35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二抵接槽20内,所述左夹臂32上设有第一卡槽33,所述右夹臂36上设有第二卡槽37,所述手机支架还包括锁紧件41,所述锁紧件41上设有卡板42,所述卡板42的一侧收容于所述第一卡槽33内,所述卡板42的另一侧收容于所述第二卡槽37内。所述前壳10上设有第二通孔14,所述锁紧件41贯穿所述第二通孔14。所述手机支架还包括第四弹簧43和连接板44,所述后壳21上还设有连接槽25,所述连接板44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槽25内,所述第四弹簧43一端与所述卡板42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43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44固定连接。
[0026]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左夹臂32和所述右夹臂36相对设置,所述左夹臂32和所述右夹臂36设置成“z”形,都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按压端,一部分为夹持端,按压两个夹持臂的按压端往所述手机支架中央运动,夹持端便能够相对往外张开,这时候把手机放进所述手机支架内,然后松开按压端,由于所述第二弹簧35和所述第三弹簧39的存在,所述左夹臂32和所述右夹臂36便会自动夹紧手机,弹力一直存在,手机便能够稳定固定夹持在所述所述手机支架上。当手机安放到所述手机支架上时便会按压到所述锁紧件41,所述第四弹簧43便收缩,当左右夹臂36夹住手机后,所述锁紧件41因为所述第四弹簧43的存在而对手机背面有一个顶力,把手机背部顶住,这样手机便能够更稳定地固定在所述手机支架上。
[0027]
进一步的,所述前壳10上设有多个固定孔18,所述后壳21上设有多个固定柱24,通过所述固定柱24与所述固定孔18的配合使得所述前壳10与所述后壳21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手机支架还包括防滑垫40,所述防滑垫40固定安装在所述前壳10上。所述后壳21上还设有安装头26,所述安装头26用于所述手机支架对外安装。
[0028]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滑垫40固定安装在所述前壳10的前面,不仅仅能够增加手机固定的稳定性,还能够遮盖住所述前壳10上的固定孔18,使得所述手机支架更加美观。
[0029]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基于本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任何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