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保护电路的喇叭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66212发布日期:2021-05-25 12:54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带有保护电路的喇叭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喇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保护电路的喇叭。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户外活动越来越多;在户外活动时,人们会经常携带功放播放声音,如广场舞等;功放在关闭或开启电源时,瞬间会因电源关闭时序的差异,产生较大的电流,大电流流经喇叭会对喇叭造成损害,同事还会发出很响的冲击声,降低了用户体验,还对喇叭造成损害。

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保护电路的喇叭,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监测喇叭两端电压是否超过预设电压的电压监测电路、用于监测电源开启或关断的电源监测电路、用于接收所述电压监测电路和电源监测电路的监测信号并根据所述信号控制喇叭电源端与驱动电路输出端通断的控制电路;

所述电压监测电路包括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运算放大器u1和比较器u2,电阻r3的一端与喇叭的正极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经电阻r4接地,电阻r5的一端与喇叭的负极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端与电阻r3和电阻r4的公共连接点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与比较器u2的反相端连接,电阻r6的一端与电阻r5和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端的公共连接点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连接,比较器u2的同相端与基准电压ref连接,比较器u2的输出端与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为所述电压监测电路的输出端。

进一步,所述电源监测电路包括电阻r8、电阻r9、电容c2和三极管q3,电阻r8的一端与电源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为电源输出端,电容c2的一端与电阻r8和电源输出端的公共连接点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电阻r8和电源端的公共连接点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与电阻r8和电容c2的公共连接点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经电阻r9接地,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电阻r9的公共连接点为电源监测电路的输出端,其中,所述三极管q3为npn型三级管。

进一步,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2、三极管q1、三极管q2,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喇叭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喇叭的正极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与控制端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喇叭驱动电路的输出端和三极管q1的集电极的公共连接点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经电阻r2接地,三极管q2的基极与控制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为npn型三极管,三极管q2为pnp型三极管。

进一步,所述控制端包括电压监测电路的输出端和电源监测电路的输出端。

进一步,所述电源监测电路还包括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与电源的正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电阻r8和三极管q3的集电极的公共连接点连接。

进一步,所述电源监测电路还包括电容c1,所述电容c1的一端与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本申请的喇叭能够自动监测喇叭两端的电压,在两端的电压超过预设电压后,自动将喇叭的正极与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断开,从而保护喇叭;本申请可避免电源开或关时的大电流对流经喇叭,对喇叭造成的伤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压监测电路和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监测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有保护电路的喇叭,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监测喇叭两端电压是否超过预设电压的电压监测电路、用于监测电源开启或关断的电源监测电路、用于接收所述电压监测电路和电源监测电路的监测信号并根据所述信号控制喇叭电源端与驱动电路输出端通断的控制电路;

如图1所示,所述电压监测电路包括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运算放大器u1和比较器u2,电阻r3的一端与喇叭的正极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经电阻r4接地,电阻r5的一端与喇叭的负极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端与电阻r3和电阻r4的公共连接点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与比较器u2的反相端连接,电阻r6的一端与电阻r5和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端的公共连接点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连接,比较器u2的同相端与基准电压ref连接,比较器u2的输出端与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为所述电压监测电路的输出端。

本申请的喇叭能够自动监测喇叭两端的电压,在两端的电压超过预设电压后,自动将喇叭的正极与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断开,从而保护喇叭;本申请可避免电源开或关时的大电流对流经喇叭,对喇叭造成的伤害。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电源监测电路包括电阻r8、电阻r9、电容c2和三极管q3,电阻r8的一端与电源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为电源输出端,电容c2的一端与电阻r8和电源输出端的公共连接点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电阻r8和电源端的公共连接点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与电阻r8和电容c2的公共连接点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经电阻r9接地,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电阻r9的公共连接点为电源监测电路的输出端,其中,所述三极管q3为npn型三级管。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2、三极管q1、三极管q2,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喇叭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喇叭的正极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与控制端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喇叭驱动电路的输出端和三极管q1的集电极的公共连接点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经电阻r2接地,三极管q2的基极与控制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为npn型三极管,三极管q2为pnp型三极管。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端包括电压监测电路的输出端和电源监测电路的输出端。如图1和图2所示,电压监测电路的输出端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电源监测电路的输出端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电阻r9的公共连接点为电源监测电路的输出端k1,所述电源监测电路的输出端k1分别与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

其工作原理如下:

当电源开启时,电流通过电阻r8为电容c2充电,当c2的电压不高于三极管q3的基极电压前,三极管q3截止,电源监测电路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控制电路中三极管q1截止,即喇叭支路的开关管截止,三极管q2导通,电阻r2所在支路的开关管导通,用电阻替代喇叭;当电容c2的电压高于三极管q3的发射极电压,三极管q3导通,电源监测电路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控制电路中三极管q1导通,即喇叭支路的开关管闭合,三极管q2截止,电阻r2所在支路的开关管断开,喇叭正常工作;

当电源关断时,不论三极管q3是否导通,电源监测电路的输出端均输出电平,控制电路中三极管q1截止,即喇叭支路的开关管截止,三极管q2导通,电阻r2所在支路的开关管导通,用电阻替代喇叭。

避免开启电源或关断电源的冲击电流流过喇叭造成咔咔声。

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和运算放大器u1组成减法电路,其输出值为喇叭两端的电压差,当电压差小于预设的基准电压ref时,比较器u1输出高电平,控制电路中三极管q1导通,即喇叭支路的开关管闭合,三极管q2截止,电阻r2所在支路的开关管断开,喇叭正常工作;当电压差大于预设的基准电压ref时,比较器u1输出低电平,三极管q1截止,即喇叭支路的开关管截止,三极管q2导通,电阻r2所在支路的开关管导通,用电阻替代喇叭,喇叭的正极与驱动电路输出端断开;喇叭两端电压低于预设的基准电压ref时,喇叭正常工作,反之喇叭因电压将过高,停止工作,从而保护喇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监测电路还包括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与电源的正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电阻r8和三极管q3的集电极的公共连接点连接。二极管d1的单向性,防止电源反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监测电路还包括电容c1,所述电容c1的一端与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1滤波,使输入的电源稳定性更高,进一步消除电源中的波纹。

所述喇叭驱动电路为驱动芯片irs2092。采用irs2092为驱动芯片来设计功率放大电路,irs2092芯片通过向喇叭输出pwm电流信号,以控制喇叭的发声。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