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总线型两线以太网系统的供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97255发布日期:2021-06-29 23:57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总线型两线以太网系统的供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线供电领域,具体指有一种总线型两线以太网系统的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常见的局域以太网系统有总线型两线以太网系统、星型以太网系统。在早期,总线型两线以太网系统应用较为广泛。总线型两线以太网系统是采用电缆等作为共用的传输介质,将网络中所有的设备通过相应的硬件接口和电缆直接连接到这根共享的总线线缆上进行通讯。总线型两线以太网系统上端设备需各自配置电源线路进行供电,系统才可以正常工作,这又导致系统的冗杂和高成本等问题。

针对上述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总线型两线以太网系统的供电系统是本实用新型研究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总线型两线以太网系统的供电系统,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总线型两线以太网系统的供电系统,包含总线型两线以太网系统,所述总线型两线以太网系统包含两线以太网线缆,所述两线以太网线缆通过相应的phy通信连接若干子设备,其中两个子设备为终端匹配设备,所述终端匹配设备分别连接于所述两线以太网线缆的两端,所述供电系统包含直流馈电设备,所述直流馈电设备通过相应的隔交电感对所述两线以太网系统供电,进而对若干所述子设备供电。

可选地,所述直流馈电设备通过相应的隔交电感对其中一个子设备直流馈电,通过该子设备对所述两线以太网线缆供电,进而对其他所述子设备供电。

可选地,所述直流馈电设备通过相应的隔交电感对所述两线以太网线缆直流馈电,从而对所述两线以太网线缆供电,进而对所有所述子设备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隔交电感为外部电感线圈。所述总线型两线以太网系统在所述直流馈电设备和所述终端匹配设备之间设置隔直电容。

进一步地,所述两线以太网线缆和所述子设备之间通过网络变压器耦合,所述隔交电感为所述网络变压器。所述网络变压器包含主磁环和次磁环,所述主磁环耦合所述终端匹配设备,所述次磁环包含第一次磁环和第二次磁环,所述第一次磁环和所述第二次磁环分别电连接所述两线以太网线缆,所述第一次磁环和所述第二次磁环未电连接所述两线以太网线缆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直流馈电设备的正负极。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效果和/或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直流馈电设备通过相应的隔交电感对所述两线以太网线缆供电,即可对整个两线以太网系统供电,进而对子设备供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统无需对现有的网络系统进行额外的改造,降低了布线难度从而减少了成本,让线路的搭建变得更加的灵活,同时线缆上叠加电源和信号,实现数据信号和电源信号同时传输。

2)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对其中一个子设备直流馈电,从而对所述两线以太网线缆供电,进而对所有所述子设备供电;也可通过直接对所述两线以太网线缆直流馈电,进而对所有所述子设备供电。不仅可实现一条两线以太网线缆传输数据和电力,还可利用子设备本身具有的直流馈电设备对其他所有子设备进行馈电。

3)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隔交电感可选为外部电感线圈也可选为网络变压器本身包含的内部电感线圈。利用网络变压器本身包含的内部电感线圈,通过网络变压器的主磁环和次磁环与终端匹配设备、直流馈电设备的特定连接方式,不仅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节约成本空间,也起到隔离作用。

应当明白,本实用新型的上文的概述和下面的详细说明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且意在提供对如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框架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功能框架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电路图。

图4为实施例二的电路图。

图5为实施例三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总线型两线以太网系统的供电系统,包含总线型两线以太网系统,所述总线型两线以太网系统包含两线以太网线缆,所述两线以太网线缆通过相应的phy通信连接若干子设备,其中两个子设备为终端匹配设备,所述终端匹配设备分别连接于所述两线以太网线缆的两端,所述终端匹配设备至少包含信号源,用于与其他网络系统通信,所述供电系统包含直流馈电设备,所述直流馈电设备通过相应的隔交电感对所述两线以太网系统供电,进而对若干所述子设备供电。

可选地,参考图2,所述直流馈电设备通过相应的隔交电感对其中一个子设备直流馈电,通过该子设备对所述两线以太网线缆供电,进而对其他所述子设备供电。

可选地,参考图1,所述直流馈电设备通过相应的隔交电感对所述两线以太网线缆直流馈电,从而对所述两线以太网线缆供电,进而对所有所述子设备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隔交电感为外部电感线圈。所述总线型两线以太网系统在所述直流馈电设备和所述终端匹配设备之间设置隔直电容。

进一步地,所述两线以太网线缆和所述子设备之间通过网络变压器耦合,所述隔交电感为所述网络变压器。所述网络变压器包含主磁环和次磁环,所述主磁环耦合所述终端匹配设备,所述次磁环包含第一次磁环和第二次磁环,所述第一次磁环和所述第二次磁环分别电连接所述两线以太网线缆,所述第一次磁环和所述第二次磁环未电连接所述两线以太网线缆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直流馈电设备的正负极。

实施例一

参考图3,图中左部分为终端匹配设备的耦合端,bus3+和bus3-为两线以太网线缆与多个子设备的连接端,直流馈电设备的正负极p3+、p3-分别通过绕线电感l3、l4连接到两线以太网线缆,绕线电感l3、l4为外部电感线圈,从而对总线型两线以太网系统。

终端匹配设备的数据信号通过隔直电容和共模电感l5接到两线以太网线缆上。

本实施例中,直流馈电设备通过相应的隔交电感直接对两线以太网线缆供电,从而对所述总线型两线以太网系统供电,进而为所有子设备直流馈电。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直流馈电设备也可通过相应的隔交电感对任意一个子设备直流馈电,从而对所述总线型两线以太网系统供电,进而为其他子设备直流馈电。其原理与上述相似,在此不再阐述。

实施例二

参考图4,图中左部分为终端匹配设备的耦合端,bus2+和bus2-为两线以太网线缆与子设备的连接端,本实施例中,终端匹配设备与总线型两线以太网系统之间通过网络变压器耦合,直流馈电设备的正负极p2+、p2-分别通过绕线电感l1、l2连接到两线以太网线缆,绕线电感l1、l2为外部电感线圈,从而对总线型两线以太网系统供电。同时,本实施例在总线型两线以太网系统的网络变压器与电感l1之间接入有隔直电容c7,终端匹配设备的数据信号和直流电压叠加在两线以太网线缆上。

实施例三

参考图5,图中左部分为终端匹配设备的耦合端,总线型两线以太网系统和相应的phy之间通过网络变压器耦合,bus1+和bus1-为两线以太网线缆与子设备的连接端,本实施例中,采用了网络变压器中的电感线圈作为隔交电感,并且,所述网络变压器包含主磁环和次磁环,所述主磁环的端口1和端口2耦合所述终端匹配设备,所述次磁环包含第一次磁环和第二次磁环,所述第一次磁环端口6和所述第二次磁环端口3分别电连接所述两线以太网线缆,所述第一次磁环端口5和所述第二次磁环端口4分别连接所述直流馈电设备的正负极p1+、p1-。同时,本实施例中,直流馈电设备的正负极p1+、p1-之间连接保护电容c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