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线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97264发布日期:2021-06-29 23:57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线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专线系统。



背景技术:

运营商专线配置目前采用的实现方案包括两种,一种是设备厂商通过服务提供商的网络overlay方式实现,另一种是服务提供商通过专用网络underlay方式实现。

但是,在运营商专线配置的实操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完善,协调实施光缆难度越来越大,从而导致光缆布放时效性差,存在无法满足用户工期要求的隐患,从而影响用户感知,同时光缆成本,施工成本及协调成本高昂,目前成本高达2万元/公里,直接影响项目投资回收期长,甚至部分专线配置项目因为该成本问题项目终结。除此之外,为满足客户实时响应需求,根据运维管理的要求,接入的用户前置设备或用户驻地设备(customerpremiseequipment,cpe)价格较高,每台cpe价格至少1000元,且该设备不具备定制化的功能,不能一键开通,部分cpe需要专业人员现场联调测试,不仅带来联调的困难,而且制约了开通时效性。因此,目前亟需提供一种专线的快速配置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专线系统,有利于提高了专线的配置效率,降低了专线的配置成本。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专线系统,包括:第一网络中的第一汇聚网元和第二汇聚网元,第二网络中的第三汇聚网元和第四汇聚网元,光传输网中的网络节点;其中,在上述第一汇聚网元和上述第三汇聚网元之间建立有第一聚合链路,上述第二汇聚网元和上述第四汇聚网元之间建立有第二聚合链路,上述第一聚合链路是将上述第一汇聚网元和上述第三汇聚网元通过物理端口对接得到的,上述第二聚合链路是将上述第二汇聚网元和上述第四汇聚网元通过物理端口对接得到的;上述第一汇聚网元和上述第二汇聚网元之间建立有第三聚合链路,上述第三汇聚网元和上述第四汇聚网元之间建立有第四聚合链路;上述网络节点的一端通过伪线pw技术分别与上述第一聚合链路和上述第二聚合链路的接口连接,上述网络节点的另一端与客户端连接,用于通过上述第一聚合链路或者上述第二聚合链路与上述客户端之间实现业务传输。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种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网络和上述第二网络的内层虚拟局域网vlan和外层vlan是按照vlan分配规则进行分配并部署的,上述vlan分配规则包括下列至少一项:对于第一阈值至第二阈值之间的外层vlan标识,依次分配不同的vlan标识;将用户指定的vlan标识作为内层vlan的标识,并在上述内层vlan之外添加外层vlan;或者,将上述内层vlan标识和所述外层vlan设为相同的标识。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种实现方式中,在上述第一网络中的出网元和入网元为同一设备的情况下,采用交叉电路连接ccc技术;或者,在上述第一网络中的出网元和入网元为不同设备的情况下,采用边缘到边缘的伪线仿真pwe3技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种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三聚合链路用于在上述第一聚合链路中断时,将业务传输路径由上述第一聚合链路切换至上述第三聚合链路、上述第二聚合链路以及上述第四聚合链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种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网络为三层路由器网络,上述第二网络为二层交换机网络。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种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网络为ip传送网ipran或分组传送网ptn,上述第二网络为光纤到户ftth的大二层环网,上述光传输网为综合业务光传输网utn。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种实现方式中,上述系统还包括下列网元中的至少一项:长途承载网中的网元、peotn的网元、或msap的网元,上述长途承载网中的网元、peotn的网元、或msap的网元是采用vlan技术将与上述第一网络对接的。

本实用新型的专线系统,通过第一网络中的第一汇聚网和第二汇聚网元与第二网络中的第三汇聚网元和第四汇聚网元相互连接,实现口字型对接,有效解决了运营商传统专线配置时效低和成本高的问题,并与传统专线一样具有高等级的sla,同时,本实用新型可以满足区域内、区域间、长途等各类场景专线的开通,可实现业务扩展及网管可视可运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目前一种典型的专线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2是目前另一种典型的专线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专线配置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专线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各汇聚网元口字型对接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各汇聚网元口字型对接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工单受理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专线系统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专线系统的另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启示下作出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运营商专线业务,相较于普通接入业务而言,专线业务具有直接连接、速度更高、可靠性更高以及更好的服务等特征。运营商专线业务,大多是面向企业、政府以及其他有较高数据接入或互联要求、较高服务要求的客户。运营商专线业务,一般具有固网ip地址,不需要进行接入认证,根据客户需求,不仅在接入层对带宽和接入业务类型上有要求、而且会对业务的全程全网服务质量提出更细节和详尽的要求,而专线客户,往往由运营商提供更为主动、周全、及时、专业的客户服务支撑。

为便于理解,首先对本实用新型所涉及到的相关术语进行说明。

1、overlay

overlay在网络技术领域,指的是一种网络架构上叠加的虚拟化技术模式,其大体框架是对基础网络不进行大规模修改的条件下,实现应用在网络上的承载,并能与其它网络业务分离,并且以基于ip的基础网络技术为主。overlay技术是在现有的物理网络之上构建一个虚拟网络,上层应用只与虚拟网络相关。

overlay网络组成包括三部分:(1)边缘设备:是指与虚拟机直接相连的设备;(2)控制平面:主要负责虚拟隧道的建立维护以及主机可达性信息的通告;(3)转发平面:承载overlay报文的物理网络。

2、underlay

underlay是当前数据中心网络基础转发架构的网络,只要数据中心网络上任意两点路由可达即可,指的是物理基础层。因此,可以通过物理网络设备本身的技术改良、扩大设备数量、带宽规模等完善underlay网络,其包含了一切现有的传统网络技术。

3、用户前置设备或用户驻地设备(customerpremiseequipment,cpe)

用户前置设备或用户驻地设备是指用户前端与运营商网络直接对接的设备,指的是设备在网络中所处的位置而不是设备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电话机,无线路由器,防火墙,电脑,光猫,4g转wifi的无线路由器等。

4、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protocollabelswitching,mpls)

多协议标签交换是一种用于快速数据包交换和路由的体系,它为网络数据流量提供了目标、路由地址、转发和交换等能力。更特殊的是,它具有管理各种不同形式通信流的机制。

5、网路协议电视(internetprotocoltelevision,iptv)

网路协议电视是指将将电视机或个人计算机作为显示终端,通过宽带网络向用户提供数字广播电视、视频服务、信息服务、互动社区、互动休闲娱乐、电子商务等宽带业务。

6、综合业务光传输网(universaltransportnetworkoverfiber,utn)

综合业务光传输网通过提供针对不同业务的以太网qos保证,以高质量、高可靠的传输效果及灵活的入、组网方式,满足大型视频监控系统的构建需求,适用于长距离、多业务、多级组网、分级管理的高速公路监控系统。

7、链路聚合技术(eth-trunk)

链路聚合技术作为一种捆绑技术,可以把多个独立的物理接口绑定在一起作为一个大带宽的逻辑接口使用,这样既不用替换接口板也不会浪费ip地址资源,根据不同的链路聚合模式,eth-trunk接口可以实现增加带宽、负载分担等,帮助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目前,点到点专线配置有两种实现方案,一种是设备厂商通过服务提供商的网络overlay方式实现。另一种是服务提供商通过专用网络,比如:基于同步时分复用的网络(synchronousdigitalhierarchy,sdh)、基于ip的传送网(internetprotocolradioaccessnetwork,ipran)或ptn、ftth等通过网络underlay的方式实现。underlay专线实现如图1所示。

服务提供商政企市场目前存在下面两个难点。

难点一:最后一公里光缆问题。该问题会引发两个痛点:一是,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完善,协调实施光缆难度越来越大,从而导致光缆布放时效性差,存在无法满足用户工期要求的隐患,从而影响用户感知;二是,光缆成本,施工成本及协调成本高昂,目前成本高达2万元/公里,直接影响项目投资回收期长,甚至部分项目因为该成本问题以至于项目终结。

难点二:专线接入用户前置设备或用户驻地设备cpe问题。为满足客户实时响应需求,根据运维管理要求,cpe设备需要具有网管相关功能,从而引发两个痛点:一是,cpe设备价格较高,每台cpe设备价格至少1000元;二是,cpe设备不具备定制化的功能,不能一键开通,部分cpe需要专业人员现场联调测试,不仅带来联调的困难,而且制约了开通时效性。

以上两难点最终导致运营商专线开通成本高、效率低两大问题。

现有技术为了解决上述相关隐患,通过城域网以虚拟交换接口vsi加虚拟局域网vlan或qinq方式实现,如图2所示,宽带接入服务器bras或sr通过vsi与vlan或qinq桥接,用户mac以vlan或qinq广播方式先后被onu、olt、交换机学习到,最后在城域网bras或sr上的vsi虚拟交换机上学到,然后在bras或sr上以mpls技术将vsi与另一台bras或sr的vsi实施对接,最终实现用户mac之间二层互通,由于通过光纤到户ftth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问题,该方案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的专线开通。

应理解,此处的qinq可以是802.1q-in-802.1q技术,将用户私网vlan标签(tag)封装在公网vlantag中,使报文带着两层vlantag穿越运营商的骨干网络。宽带接入服务器bras,是面向宽带网络应用的新型接入网关,它位于骨干网的边缘层,是宽带接入网的骨干网之间的桥梁,是宽带用户接入的核心设备。olt是光线路终端,是电信的局端设备,一般直接连在bras下,onu是光网络单元,一个olt下通过分光器可以挂多个onu,onu放到用户家里就是光纤到户(fibertothehome,ftth),放到大楼里就是光纤到楼(fibertothebuilding,fttb)等。

但是,上述方案由于通过城域网上vsi+vlan或qinq技术实现,其本身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专线质量受限:vsi是一种虚拟交换机,在bras或sr上配置vsi后承载业务流量与互联网共享带宽传送,且无相关qos保障,从而使得通过这类方式开通的专线质量受限。

2、二层环路影响:ftth网络因为用户侧原因常有环路报文,进一步会产生广播风暴,而vsi是虚拟交换机,广播风暴也同样会影响vsi,从而使得bras或sr的cpu利用率直线飙升,甚至bras或sr宕机,最终导致城域网宽带用户、互联网专线用户、iptv用户全部受卡顿或中断的影响。

3、保护受限:城域网中的bras或sr与交换机对接保护目前技术仅跨板卡保护,暂不能跨设备保护,当bras或sr、交换机其中一台故障或升级重启时,从而导致业务中断。

综上所述,现有专线存在开通时效低和成本高等不足。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专线配置方法和专线系统,通过将运营商的汇聚ftth的大二层环网与ipran或ptn的汇聚网元对接,其次客户侧开通onu或光猫,最后通过业务编排器及控制器将协调用户内层vlan及按照外层vlan规划要求分配的外层vlan以qinq方式部署在ftth和大二层环网,ipran或ptn网络在对接大二层环网处汇聚的子接口终结qinq,utn网络通过raw方式的pw技术将该子接口延伸至客户接入utn节点的另一端,实现端到端underlay的sd-wan专线的配置开通。应理解,上述的另一端可以是qinq的子接口、单层vlan子接口、或者物理接口。

在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专线配置的方法和专线系统前,先做出以下几点说明。

第一,在下文示出的实施例中,各术语及英文缩略语,均为方便描述而给出的示例性举例,不应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并不排除在已有或未来的协议中定义其它能够实现相同或相似功能的术语的可能。

第二,在下文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第二以及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范围。例如,第一网络、第二网络,仅仅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网络等。

第三,“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和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或b,或c,或a和b,或a和c,或b和c,或a、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直观,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专线配置的方法和专线系统行详细说明。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专线配置的方法300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3所示,方法300包括下列步骤:

s301、将第一网络中的第一汇聚网元和第二网络中的第三汇聚网元通过物理端口对接,上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二汇聚网元和上述第二网络中的第四汇聚网元通过物理端口对接,以分别在上述第一汇聚网元和上述第三汇聚网元之间、上述第二汇聚网元和上述第四汇聚网元之间生成第一聚合链路和第二聚合链路,上述第一汇聚网元和上述第二汇聚网元之间建立有第三聚合链路,上述第三汇聚网元和上述第四汇聚网元之间建立有第四聚合链路。

应理解,上述第一网络可以为三层路由器网络,上述第二网络可以为二层交换机网络。示例性地,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架构的示意图,在图4中,第一网络为三层路由器网络ipran或ptn和第二网络为二层交换机网络ftth或交换机物理对接,其中,ipran或ptn中的第一汇聚网元a1的物理端口和ftth或交换机中的第三汇聚网元b1的物理端口对接,生成第一聚合链路,ipran或ptn中的第二汇聚网元a2的物理端口和ftth或交换机中的第四汇聚网元b2的物理端口对接,生成第二聚合链路,上述第一汇聚网元a1和上述第二汇聚网元a2之间建立有第三聚合链路,上述第三汇聚网元b1和上述第四汇聚网元b2之间建立有第四聚合链路。

具体地,汇聚网元a1、a2、b1、b2之间的连接呈口字型。将上述第一汇聚网元a1、第二汇聚网元a2、第三汇聚网元b1和第四汇聚网元b2各自的物理端口分别绑定至第一聚合逻辑端口、第二聚合逻辑端口、第三聚合逻辑端口和第四聚合逻辑端口,所述第一聚合逻辑端口、第二聚合逻辑端口、第三聚合逻辑端口和第四聚合逻辑端口均部署有静态lacp;将所述第一聚合逻辑端口和第三聚合逻辑端口对接形成第一聚合逻辑链路,将所述第二聚合逻辑端口和所述第四聚合逻辑端口对接形成第二聚合逻辑链路。

其中,聚合逻辑端口可以是eth-trunk端口,也可以是smart-group端口。

示例性地,图5和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各汇聚网元口字型对接的示意图,假设第二网络需要向第一网络进行业务传输,在正常情况下,如图5所示,b1和a1之间的业务传输可以通过汇聚网元a1和b1之间的第一聚合链路实现,b2和a2之间的业务传输可以通过汇聚网元b1和b2之间的第四聚合链路、汇聚网元a1和b1之间的第一聚合链路和汇聚网元a1和a2之间的第三聚合链路来实现。但是,在上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汇聚网元a1和上述第二网络中的汇聚网元b1之间的第一聚合链路中断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b1和a1之间的业务传输路径可以由上述a1和b1之间的第一聚合链路切换至上述b1和a1之间的第二聚合链路,b2和a2之间的业务传输可以由上述b1和b2之间的第四聚合链路、汇聚网元a1和b1之间的第一聚合链路和汇聚网元a1和a2之间的第三聚合链路切换到汇聚网元b1和b2之间的第四聚合链路、汇聚网元b1和a2之间的第二聚合链路和汇聚网元a2和a1之间的第三聚合链路。

应理解,汇聚网元a1、a2可以是路由器和汇聚网元b1、b2可以是是交换机。此处的两侧网络中汇聚网元a1、a2和b1、b2之间的连接可以是同局址,也可以是也可以通过光缆或者光传送网otn系统实现局址部署对接。

s302、按照vlan分配规则,为上述第一网络和上述第二网络分配并部署内层虚拟局域网vlan和外层vlan。

应理解,需要说明的是,三层路由器网络中部署有三层网络协议或者两层网络协议,二层交换机网络部署有二层vlan。

s303、采用伪线pw技术将光传输网与上述第一聚合链路和上述第二聚合链路的接口对接,以使上述第一网络和上述第二网络通过上述光传输网与客户端联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网络中的第一汇聚网和第二汇聚网元与第二网络中的第三汇聚网元和第四汇聚网元实现口字型对接,有效解决了运营商传统专线配置时效低和成本高的问题:光猫专线物理上可以满足当日派单,次日开通,电路通过编排器并发下发,开通时长平均在2.5天,效率远高于开通时长平均15天的传统专线;由于解决了最后一公里光缆问题,且光猫交cpe盒子廉价,每专线可节约1.6万元开通成本。且由于ipran或ptn上电路是二层透传电路,能有效规避二层环路对ipran或ptn网元的影响,并引入了qos,专线质量有保障,且ipran或ptn汇聚网元的pwe3电路数可达10k左右,可满足规模专线业务的开通。同时具有业务可扩展性强:ipran或ptn可与idc网络互通,可实现至idc的云网+x业务,如有互联网业务,ftth可天然开通,如有语音业务,使用onu接入,是扩展语音业务。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上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来自业务工单系统的工单,上述工单用于请求配置专线业务;查询上述专线业务所需的网络资源和业务资源的可用性;在存在可用的上述网络资源和上述业务资源的情况下,利用上述网络资源和上述业务资源进行上述专线业务的编排,以获取上述专线业务的配置参数信息;将上述配置参数信息分别发送至上述第一汇聚网元的控制器、上述第二汇聚网元的控制器、上述第三汇聚网元的控制器以及上述第四汇聚网元的控制器,以实现上述专线业务的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图7示出了编排器配置专线业务的流程,包括下列步骤:

s701、业务工单系统受理工单后,将工单信息流转至业务编排器。

s702、业务编排器接收、解析上述来自业务工单系统受理的工单的信息。

s703、业务编排器解析工单后,实时向资源管理系统查询网络资源和业务资源信息的可用性。

s704、资源管理系统将各网络资源、业务资源信息同步至跨专业编排器。

s705、如网络资源、业务资源异常,业务编排器将异常信息返回至业务工单系统,并终止业务工单流转,或者如网络资源、业务资源正常,上述业务编排器将业务工单进行拆分,再进行业务的统一编排。

s706、业务编排器开通子工单流转至ipran或pin控制器。

s707、业务编排器开通子工单流转至城域网控制器。

s708、各专业的网络设备配置下发至ipran或ptn网络设备。

s709、各专业的网络设备配置下发至城域网网络设备。

s710、ipran或ptn控制器发送回单到业务编排器。

s711、城域网控制器发送回单到业务编排器。

s712、业务编排器接受上述控制器的工单、合成及工单业务进行检查。

s713、业务工单系统收到业务编排器的回单并对该工单进行归档。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利用上述网络资源和上述业务资源进行上述专线业务的编排,以获取配置参数信息,包括:在上述第一网络中的出网元和入网元为同一设备的情况下,采用交叉电路连接ccc技术;或者,在上述第一网络中的出网元和入网元为不同设备的情况下,采用边缘到边缘的伪线仿真pwe3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此处的配置参数还可以是其他方面的,示例性地,在专线场景方面,当在长途业务专线场景,长途承载网+ipran或ptn+交换机+ftth,可以使用技术mv+pw+qinq、长途peotn+ipran或ptn+交换机+ftth,可以使用技术vlan+pw+qinq。在本地城域网专线场景,ipran或ptn+交换机+ftth,可以使用技术pw+qinq或者当msap+ipran或ptn+交换机,可以使用技术vlan+pw+qinq。

在业务qos保障方面,在专线全程部署qos,ftth和二层交换机按照城域网中相关qos规范定义的qos等级进行qos部署,ipran或ptn在对接的端口上选择上述二层环网带来的qos即可。

在带宽限速配置方面,在第一网络对应子接口进行端口按需限速,同时在光猫对应的olt端口进行限速。

在业务健壮性方面,二层交换机如有成环,对应环节点保证每个节点透传业务vlan,保证二层环网开环故障时能正常业务切换,ipran或ptn网络由于汇聚层以上隧道均已经部署了hsb保护,外层标签具有很强的保护特性,唯一需要强调的是在制作pw业务时需按照e-trunk的双节点保护方式部署。

在路径最优方面,通过网元信息自动计算ipran或ptn的汇聚网元对网络,再根据口字型对接的逻辑关系,从而进一步得知使用哪两台交换机对进行桥接。ipran或ptn中已经存在分公司直通路由的,对应汇聚间的隧道建立是主用lsp通过约束走这条最短路由,一是提供更好的业务感知,二是减少汇聚上行业务流量扩容压力。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上述vlan分配规则包括下列至少一项:对于第一阈值至第二阈值之间的外层vlan标识,依次分配不同的vlan标识;将用户指定的vlan标识作为内层vlan的标识,并在上述内层vlan之外添加外层vlan;或者,将上述内层vlan标识和上述外层vlan设为相同的标识。

示例性地,外层vlanid为1000至1999,依次分配不冲突vlanid,如用户指定vlanid,则用户vlanid为内层vlan,同时加上外层vlanid,如用户未指定vlanid,则用户vlanid与外层vlanid一致。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上述第一网络为ip传送网ipran或分组传送网ptn,上述第二网络为光纤到户ftth的大二层环网,上述光传输网为综合业务光传输网utn。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上述方法还包括:采用vlan技术或mv技术将下列网络中的至少一项与上述第一网络对接:长途承载网、公用电话交换网peotn、或msap。

下面将结合图8,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专线系统。如图8所示,第一网络中的第一汇聚网元和第二汇聚网元,第二网络中的第三汇聚网元和第四汇聚网元,光传输网中的网络节点;其中,在上述第一汇聚网元和上述第三汇聚网元之间建立有第一聚合链路,上述第二汇聚网元和上述第四汇聚网元之间建立有第二聚合链路,上述第一聚合链路是将上述第一汇聚网元和上述第三汇聚网元通过物理端口对接得到的,上述第二聚合链路是将上述第二汇聚网元和上述第四汇聚网元通过物理端口对接得到的;上述第一汇聚网元和上述第二汇聚网元之间建立有第三聚合链路,上述第三汇聚网元和上述第四汇聚网元之间建立有第四聚合链路;上述网络节点的一端通过伪线pw技术分别与上述第一聚合链路和上述第二聚合链路的接口连接,上述网络节点的另一端与客户端连接,用于通过上述第一聚合链路或者上述第二聚合链路与上述客户端之间实现业务传输。

应理解,所述第一网络为三层路由器网络,所述第二网络为二层交换机网络。

示例性地,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专线系统的网络架构图。如图9所示,图中的分组核心网对应上述图8中的第一网络,其中汇聚网关汇聚层asg1和asg2(aggregationlayer,asg)对应上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汇聚网元和第二汇聚网元,应理解,此处的汇聚网关汇聚层asg是楼群或小区的信息汇聚点,是连接接入层和核心层的网络设备,为接入层提供数据的汇聚、传输、管理、分发处理,具有会聚信息的功能,为用户提供宽带网络的接入,在网络层实现窄带与宽带的互通以及媒体信号的转换。基站侧网关csg1和csg2(cellsitegateway,csg)分别对应上述第二网络中的第三汇聚网元和第四汇聚网元。图10中的光线路终端olt1、olt2、光网络单元oun,以及分配器(splitter)都包括在上述光传输网中。

应理解,本实施例提供的专线系统的具体实现细节可参考上述有关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在赘述。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上述第一网络和上述第二网络的内层虚拟局域网vlan和外层vlan是按照vlan分配规则进行分配并部署的,上述vlan分配规则包括下列至少一项:对于第一阈值至第二阈值之间的外层vlan标识,依次分配不同的vlan标识;将用户指定的vlan标识作为内层vlan的标识,并在上述内层vlan之外添加外层vlan;或者,将上述内层vlan标识和所述外层vlan设为相同的标识。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在上述第一网络中的出网元和入网元为同一设备的情况下,采用交叉电路连接ccc技术;或者,在上述第一网络中的出网元和入网元为不同设备的情况下,采用边缘到边缘的伪线仿真pwe3技术。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上述第三聚合链路用于在上述第一聚合链路中断时,将业务传输路径由上述第一聚合链路切换至上述第三聚合链路、上述第二聚合链路以及上述第四聚合链路。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上述第一网络为三层路由器网络,上述第二网络为二层交换机网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上述第一网络为ip传送网ipran或分组传送网ptn,上述第二网络为光纤到户ftth的大二层环网,上述光传输网为综合业务光传输网utn。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上述系统还包括下列网元中的至少一项:长途承载网中的网元、peotn的网元、或msap的网元,上述长途承载网中的网元、peotn的网元、或msap的网元是采用vlan技术将与上述第一网络对接的。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10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001和存储器1002。其中,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通过总线1003连接。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至少一个处理器1001执行所述存储器1002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至少一个处理器1001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专线配置方法。

其中,处理器1001,用于将第一网络中的第一汇聚网元和第二网络中的第三汇聚网元通过物理端口对接,上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二汇聚网元和上述第二网络中的第四汇聚网元通过物理端口对接,以分别在上述第一汇聚网元和上述第三汇聚网元之间、上述第二汇聚网元和上述第四汇聚网元之间生成第一聚合链路和第二聚合链路,上述第一汇聚网元和上述第二汇聚网元之间建立有第三聚合链路,上述第三汇聚网元和上述第四汇聚网元之间建立有第四聚合链路;处理器1001按照vlan分配规则,为上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分配并部署内层虚拟局域网vlan和外层vlan;并采用伪线pw技术将光传输网与所述第一聚合链路和所述第二聚合链路的接口对接,以使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通过所述光传输网与客户端联通。

可选地,该处理器1001,用于获取来自业务工单系统的工单,上述工单用于请求配置专线业务;查询上述专线业务所需的网络资源和业务资源的可用性;在存在可用的上述网络资源和上述业务资源的情况下,利用上述网络资源和上述业务资源进行上述专线业务的编排,以获取上述专线业务的配置参数信息;将上述配置参数信息分别发送至上述第一汇聚网元的控制器、上述第二汇聚网元的控制器、上述第三汇聚网元的控制器以及上述第四汇聚网元的控制器,以实现所述专线业务的配置。

可选地,利用上述网络资源和上述业务资源进行上述专线业务的编排,以获取配置参数信息,包括:在上述第一网络中的出网元和入网元为同一设备的情况下,采用交叉电路连接ccc技术;或者,在上述第一网络中的出网元和入网元为不同设备的情况下,采用边缘到边缘的伪线仿真pwe3技术。

可选地,上述vlan分配规则包括下列至少一项:对于第一阈值至第二阈值之间的外层vlan标识,依次分配不同的vlan标识;将用户指定的vlan标识作为内层vlan的标识,并在上述内层vlan之外添加外层vlan;或者,将上述内层vlan标识和上述外层vlan设为相同的标识。

可选地,上述第一网络为ip传送网ipran或分组传送网ptn,上述第二网络为光纤到户ftth的大二层环网,上述光传输网为综合业务光传输网utn。

可选地,该处理器1001,用于采用vlan技术将下列网络中的至少一项与上述第一网络对接:长途承载网、公用电话交换网peotn、或多业务接入平台msap。

在上述的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应理解,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存储器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总线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standard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component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industry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的总线并不限定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网络组网方法。

上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一种示例性的可读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可读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可读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位于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apecificintegratedcircuits,asic)中。当然,处理器和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设备中。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