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总线诊断接口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77714发布日期:2021-05-25 14:51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CAN总线诊断接口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can总线诊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can总线诊断接口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车辆年检新标准中,增加了obdii(thesecondon—boarddiagnostics,ⅱ型车载诊断系统)检测项目,其为了使检测数据更加精准,要求在进行汽车排放污染物检测的整个过程中,都不能断开obd设备。另外,基于现有的isodis15031–3的规定,目前的obd设备的网络架构基本为单can总线,且要求dlc(datalinkconnector,数据传递插接器)是一个统一16针的插座,其中第2、6、7、10、14和15针用作诊断通讯,第6或第14针要求设计为可读取车辆排放信息的can总线。

但是,在汽车越来越智能化的背景下,单can总线的网络架构远远不能满足整车通讯需求,于是多can总线的网络架构便成为了主流,这对多组can总线的诊断也提出了需求,但如上所述,目前标准obdii仅能放置一组can总线。

为满足对多组can总线进行诊断的需求,目前国内主机厂主要采用以下3种方式:

(1)预留接插件:预留的接插件放置所有的can线,通过插针或剥线读取所需的can总线。该方法只能作为研发或专业维修人员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较为繁琐,切换can线所需的时间较长,且连接的可靠性欠缺。因此这种非固定的安装方式是一种临时性质的连接方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无法推广至售后维修。

(2)预留非标准dlc接口:类似标准的obdii安装位置,在易维修处预留一个非标准的dlc接口以用于放置所有can线,其可通过插针或转接线与诊断仪连接。但该方法同样存在使用繁琐的问题,且成本较高,容易与标准obdii混淆,难以推广至售后维修。

(3)网关统一诊断接口:网关设计独立的诊断can,通过该can可诊断其余can线上的节点。该方法虽然不改变标准obdii定义,使用简单,利于推广。但它也存在明显的短板:其一是需所有控制器开放诊断协议内容以用于网关开发,然而部分控制器诊断协议是保密的;其二是法规或售后市场对obd的数据要求可能是变化的,因此网关必须变更才可以满足需求;其三是如果某一个控制器仍处于研发阶段,则会导致数据未固化,因此网关无法支持该控制器的诊断。因此该方法灵活性较差,变更周期长,且存在漏设计的风险,也难以满足研发阶段调试标定需求,仅可用于量产后固化的诊断设计。

综上,急需一种can总线诊断接口切换装置,要求其使用简单和灵活性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an总线诊断接口切换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使用复杂和灵活性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can总线诊断接口切换装置,包括切换组件和用于连接整车线束和obd设备的插接件,所述插接件设有第一导线组和多组第二导线组,所述切换组件包括固定件以及与所述固定件活动连接的活动件,所述固定件上设有第一导电体和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二导电体,所述第一导电体与所述第一导线组连接,若干所述第二导电体与多组所述第二导线组一一对应并连接,所述活动件设有用于导通所述第一导电体和任一所述第二导电体的第三导电体。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中间设有通孔,所述活动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通孔内且与所述固定件同轴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体包括第一高位导电部和第一低位导电部,所述第二导电体包括第二高位导电部和第二低位导电部,所述第三导电体包括用于连通所述第一高位导电部和所述第二高位导电部的第三高位导电部和用于连通所述第一低位导电部和所述第二低位导电部的第三低位导电部;所述第一高位导电部和所述第二高位导电部设置于所述固定件的第一侧,所述第一低位导电部和所述第二低位导电部设置于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所述第一导线组和多组所述第二导线组均包括高位数据线和低位数据线,所述高位数据线与所述第一高位导电部和所述第二高位导电部一一对应连接,所述低位数据线与所述第一低位导电部和所述第二低位导电部一一对应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和所述活动件均为圆柱体结构,所述活动件的轴向两侧面与所述固定件的轴向两侧面分别在同一平面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体和所述第二导电体沿所述通孔的周向布置。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内径,所述第一导电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上,所述第二导电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上,所述第三导电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内侧壁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内侧壁抵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内侧壁对应所述第二导电体的位置开设有用于使所述第三导电体一端嵌入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的外周面开设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环形槽。

优选地,还包括滚轮,所述滚轮套设在所述活动件上且与所述活动件固定连接,所述滚轮嵌设于所述环形槽内。

优选地,还包括外壳,所述插接件和所述切换组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开设有用于露出所述滚轮的窗口。

实施本发明的一种can总线诊断接口切换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使用时,多组第二导线组通过插接件与整车线束的多组can总线对应连接,第一导线组通过插接件与obd设备连接,本发明的固定件上设有第一导电体和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二导电体,且若干数量的第二导电体与多组第二导线组一一对应并连接,活动件设有用于导通第一导电体和任一第二导电体的第三导电体,因此可以通过使用移动活动件使第一导电体和任一第二导电体相互连通,而第一导线组可以通过多组第二导线组分别对应连接多组can总线,从而实现一个obd设备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连接至不同的can总线,满足了目前多组can总线诊断的需求,并且使用简单以及灵活性高。另外,本发明并未改变obdii接口定义,完全兼容市面的诊断仪。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案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内部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外部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接线原理图。

图中,

100、can总线诊断接口切换装置,

1、插接件,2、切换组件;

21、固定件,211、第一安装部,212、第二安装部,213、凹槽;

22、活动件;

23、第一导电体,231、第一高位导电部,232、第一低位导电部;

24、第二导电体,241、第二高位导电部,242、第二低位导电部;

25、第一导线组,

26、第三导电体,261、第三高位导电部,262、第三低位导电部;

27、第二导线组,28、高位数据线,29、低位数据线;

3、滚轮,4、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附图仅为原则性系统图,并没有全部表现出本发明的所有零部件,在本系统中增加零部件,其核心原理仍与本方案相同。

结合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can总线诊断接口切换装置,包括用于连接整车线束(整车线束包括多组can总线)和obd设备的插接件1和切换组件2,插接件1设有第一导线组25和第二导线组27。具体地,可以设置一组obd设备连接多组can总线或者多组obd设备分别连接多组can总线;切换组件2包括固定件21以及与固定件21活动连接的活动件22,固定件21上设有第一导电体23和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二导电体24,第一导电体23与第一导线组25连接,若干第二导电体24与多组第二导线组一一对应并连接,活动件22设有用于导通第一导电体23和任一第二导电体24的第三导电体26,具体地,第一导电体23、第二导电体24和第三导电体26为可导电的材料,第一导电体23所对应的插孔连接至obd设备,第二导电体24所对应的插孔连接至can总线,从而实现obd设备根据不同的检测需求连接到不同的can总线。另外,切换组件2还可以通过按钮按键实现切换的功能。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an总线诊断接口切换装置100,使用时,多组第二导线组27通过插接件1与整车线束的多组can总线对应连接,第一导线组25通过插接件1与obd设备连接,本发明的固定件21上设有第一导电体23和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二导电体24,且若干数量的第二导电体24与多组第二导线组27一一对应并连接,活动件22设有用于导通第一导电体23和任一第二导电体24的第三导电体26,因此可以通过使用移动活动件22使第一导电体23和任一第二导电体24相互连通,而第一导线组25可以通过多组第二导线组27分别对应连接多组can总线,从而实现一个obd设备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连接至不同的can总线,满足了目前多组can总线诊断的需求,并且使用简单以及灵活性高。另外,本发明并未改变obdii接口定义,完全兼容市面的诊断仪。

进一步地,固定件21中间设有通孔,活动件22可转动地设于通孔内且与固定件21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导电体23包括第一高位导电部231和第一低位导电部232,第二导电体24包括第二高位导电部241和第二低位导电部242,第三导电体26包括用于连通第一高位导电部231和第二高位导电部241的第三高位导电部261和用于连通第一低位导电部232和第二低位导电部242的第三低位导电部262;具体地,第三高位导电部261和第三低位导电部262为金属横杆,其分别设于活动件22的轴向两侧;

第一高位导电部231和第二高位导电部241设置于固定件21的第一侧,第一低位导电部232和第二低位导电部242设置于固定件21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高位导电部231和第二高位导电部241与第一低位导电部232和第二低位导电部242分别对称布置于固定件轴向的两侧,其中,第一导线组25和多组第二导线组27均包括高位数据线28和低位数据线29,高位数据线28与第一高位导电部231和第二高位导电部241一一对应连接,低位数据线29与第一低导电部232和第二低位导电部242一一对应连接。即转动活动件22时,其上的一侧实现一组can总线的高位与obd设备的高位的连接,另一侧实现该can总线的低位与obd设备的低位的连接。具体地,连接第三高位导电部261的高位数据线28和连接第三高位导电部261的第三低位数据线29位于插接件1的左边或者右边。

进一步地,固定件21和活动件22均为圆柱体结构,活动件22的轴向两侧面与固定件21的轴向两侧面分别在同一平面上,方便了第三导电体26实现第一导电体23和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二导电体24的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导电体23和第二导电体24沿通孔的周向布置。

进一步地,固定件21包括第一安装部211和第二安装部212,第一安装部211的内径大于第二安装部212的内径,第一导电体23设置于第一安装部211上,第二导电体24设置于第二安装部212上,第三导电体26的一端与第一安装部211抵接,另一端与任一第二安装部212抵接,以确保无论活动件22如何转动,其一端总是可以连接到一个obd设备对应连接的第一导电体23,另一端连接至can总线对应连接的第二导电体24。

优选地,第二安装部212的内侧壁对应第二导电体24的位置开设有用于使第三导电体26一端嵌入的凹槽213,其可以实现第三导电体26的固定,避免在移动can总线诊断接口切换装置100在移动过程中导致第三导电体26的移位从而造成误连接。

进一步地,固定件21的外周面开设有与通孔连通的环形槽,滚轮3嵌设于环形槽内,因此滚轮3可套设在活动件22上且与活动件22固定连接,特别地,滚轮3的材质应为不导电的材料,例如塑料,方便用户转动活动件22。

优选地,所有can总线的低位以及obd设备的低位所对应的插孔位于插接件1的一侧,所有can总线的高位以及obd设备的高位所对应的插孔位于插接件1的另一侧。

结合图3,进一步地,还包括外壳4,插接件1和切换组件2设置于外壳4内,外壳4开设有用于露出滚轮3的窗口,且滚轮3上设有切换至不同can总线的标识。因此,可以转动或在拨动滚轮3来实现不同can总线与obd设备的切换连接。

以下结合图4,具体叙述本发明实施例优选的一个具体的接线,该实施例实现了一个obd设备可与6组can总线的连接。具体地,图示的can1-can6来自整车线束(即汽车的can总线),can来自obd接口。当滚轮3打到档位“can1”时,can1-l与can-l接通,can1-h与can-h接通,即实现obd的can线直接与整车的can1总线接通,因此外部诊断设备可直接对can1的控制器进行诊断或读取数据。同样地,当滚轮3打到档位“can2”时,can2-l与can-l接通,can2-h与can-h接通,即实现obd的can线直接与整车的can2总线接通。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