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安全云的区域安全防控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5648997发布日期:2021-06-29 10:00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安全云的区域安全防控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安全防控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安全云的区域安全防控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新冠肺炎的长久影响下,世界各地的公共健康安全局势日趋恶化,去到很多地方都需要对个人进行运动轨迹和健康验证,验证通过后方可进入,目前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人员扫描二维码进行验证,该方式验证过程浪费时间,常常造成拥堵,遇到老年人或者没有智能手机的人群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安全云的区域安全防控方法和系统;解决现有的公共场所在对人员入场进行信息验证时速度慢,造成拥堵,遇到老年人或者没有智能手机的人群非常不方便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安全云的区域安全防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智能路障工作站需要获取控制指令时,向云管理控制中心的设备认证中心发送设备认证请求;

智能路障工作站接收设备认证中心的认证通过信息,通过认证后智能路障工作站与云管理控制中心建立安全传输通道,云管理控制中心发出工作站控制指令;

所述智能路障工作站接收云管理控制中心发出的工作站控制指令,根据所述工作站控制指令,进行图像采集以及获取人员身份信息并控制路障设备开启。

根据上述技术内容,通过使用智能路障工作站首先进行认证,可以解决智能路障工作站的被动动式管理,由于公共场所数量多,通过向云管理控制中心的设备认证中心发送设备认证请求,可以由使用方自我上线设备,通过验证的智能路障工作站可以进行人员图像和身份信息采集,智能路障工作站进行控制路障设备开启;不仅解决智能路障工作站的身份管理,也解决了现有的公共场所在对人员入场进行信息验证时速度慢,造成拥堵,遇到老年人或者没有智能手机的人群非常不方便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智能路障工作站将采集的信息传输给云管理控制中心,并从云管理控制中心的人员身份认证中心获取人员身份认证,人员身份认证通过后,云管理控制中心向智能路障工作站发送控制指令控制路障设备开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云管理控制中心获取并存储智能路障工作站发送的工作站信息,对区域安全防控信息进行大数据挖掘得到区域安防大数据信息,接收行业安全防控管理中心、地区安全防控管理中心和国家安全防控管理中心发出的中心控制指令,针对工作站信息、区域安防大数据信息和中心控制指令进行分析结算,生成云管理控制决策方案和相应的工作站控制指令,将所述工作站控制指令发送给智能路障工作站。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云管理控制中心对工作状态的智能路障工作站进行实施的工作状态监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智能路障工作站在向云管理控制中心的设备认证中心发送设备认证请求后没有通过认证,则进行设备报备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设备报备操作是通过报备设备的相关信息进行申请接入所述云管理控制中心,设备的相关信息包括设备代码、设备定位信息和设备的使用单位信息。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安全云的区域安全防控系统,包括多个智能路障工作站和云管理控制中心;

所述智能路障工作站需要获取控制指令时,向云管理控制中心的设备认证中心发送设备认证请求;以及接收云管理控制中心发出工作站控制指令,进行图像采集以及获取人员身份信息并控制路障设备开启;

所述云管理控制中心包括设备认证中心,设备认证中心用于对智能路障工作站进行设备认证,认证通过后,云管理控制中心向智能路障工作站发出的工作站控制指令。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云管理控制中心还包括人员身份认证中心,人员身份认证中心用于接收智能路障工作站发送的人员身份信息并进行人员身份认证,人员身份认证通过后,云管理控制中心向智能路障工作站发送控制指令控制路障设备开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云管理控制中心包括:图像接收存储器、大数据挖掘器、云指令交互平台和云管理控制决策控制器,其中,

图像接收存储器,用于接收智能路障工作站发送的图像信息;

大数据挖掘器,用于对区域安全防控信息进行大数据挖掘得到区域安防大数据信息;

云指令交互平台,用于接收行业安全防控管理中心、地区安全防控管理中心和国家安全防控管理中心发出的工作站控制指令,将所述工作站控制指令发送至智能路障工作站;

云管理控制决策控制器,用于针对工作站信息、情报信息、预警信息、关联信息、区域安防大数据信息和中心控制指令进行分析结算,结合智能路障安装部署的地理信息数据,生成云管理控制决策方案和相应的工作站控制指令,将所述工作站控制指令发送给智能路障工作站、行业安全防控管理中心、地区安全防控管理中心和国家安全防控管理中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云管理控制中心包括,路障工作站云监管器,对工作状态的智能路障工作站进行实施的工作状态监管。

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使用智能路障工作站首先进行认证,可以解决智能路障工作站的被动动式管理,由于公共场所数量多,通过向云管理控制中心的设备认证中心发送设备认证请求,可以由使用方自我上线设备,通过验证的智能路障工作站可以进行人员图像和身份信息采集,智能路障工作站进行控制路障设备开启;不仅解决智能路障工作站的身份管理,也解决了现有的公共场所在对人员入场进行信息验证时速度慢,造成拥堵,遇到老年人或者没有智能手机的人群非常不方便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设置智能路障工作站能够有效的对过道和场所或区域进行实时安全管控,设置云管理控制中心能够结合物联网和大数据进行云端决策,从而快速准确的进行安全管控,设置行业安全防控管理中心、地区安全防控管理中心和国家安全防控管理中心,能够方便从行业、区域和国家层面进行不同的安全管控,从而提供安全管控的结构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物联网和安全云的区域安全防控方法的流程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物联网和安全云的区域安全防控系统的单元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虽然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文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细节仅用于描述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然而,可用很多备选的形式来体现本发明,并且不应当理解为本发明限制在本文阐述的实施例中。

应当理解,对于本文中可能出现的术语“和/或”,其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对于本文中可能出现的术语“/和”,其是描述另一种关联对象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A和B两种情况;另外,对于本文中可能出现的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

应当理解,本文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若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相反意思。还应当理解,若术语“包括”、“包括了”、“包含”和/或“包含了”在本文中被使用时,指定所声明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性,并且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他们的组合存在性或增加。

应当理解,还应当注意到在一些备选可能设计中,所出现的功能/动作可能与附图出现的顺序不同。例如,取决于所涉及的功能/动作,实际上可以实质上并发地执行,或者有时可以以相反的顺序来执行连续示出的两个图。

应当理解,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了特定的细节,以便于对示例实施例的完全理解。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现示例实施例。例如可以在框图中示出系统,以避免用不必要的细节来使得示例不清楚。在其他实例中,可以不以非必要的细节来示出众所周知的过程、结构和技术,以避免使得示例实施例不清楚。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所述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安全云的区域安全防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安全云的区域安全防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智能路障工作站需要获取控制指令时,向云管理控制中心的设备认证中心发送设备认证请求;

智能路障工作站接收设备认证中心的认证通过信息,通过认证后智能路障工作站与云管理控制中心建立安全传输通道,云管理控制中心发出工作站控制指令;

所述智能路障工作站接收云管理控制中心发出的工作站控制指令,根据所述工作站控制指令,进行图像采集以及获取人员身份信息并控制路障设备开启。

根据上述技术内容,通过使用智能路障工作站首先进行认证,可以解决智能路障工作站的被动动式管理,由于公共场所数量多,通过向云管理控制中心的设备认证中心发送设备认证请求,可以由使用方自我上线设备,通过验证的智能路障工作站可以进行人员图像和身份信息采集,智能路障工作站进行控制路障设备开启;不仅解决智能路障工作站的身份管理,也解决了现有的公共场所在对人员入场进行信息验证时速度慢,造成拥堵,遇到老年人或者没有智能手机的人群非常不方便的问题。

具体实施时,所述智能路障工作站可以是闸机、也可以是通过人为看守以及通过可显示的智能设备查看验证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智能路障工作站将采集的信息传输给云管理控制中心,并从云管理控制中心的人员身份认证中心获取人员身份认证,人员身份认证通过后,云管理控制中心向智能路障工作站发送控制指令控制路障设备开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云管理控制中心获取并存储智能路障工作站发送的工作站信息,对区域安全防控信息进行大数据挖掘得到区域安防大数据信息,接收行业安全防控管理中心、地区安全防控管理中心和国家安全防控管理中心发出的中心控制指令,针对工作站信息、区域安防大数据信息和中心控制指令进行分析结算,生成云管理控制决策方案和相应的工作站控制指令,将所述工作站控制指令发送给智能路障工作站。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云管理控制中心对工作状态的智能路障工作站进行实施的工作状态监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智能路障工作站在向云管理控制中心的设备认证中心发送设备认证请求后没有通过认证,则进行设备报备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设备报备操作是通过报备设备的相关信息进行申请接入所述云管理控制中心,设备的相关信息包括设备代码、设备定位信息和设备的使用单位信息。

本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安全云的区域安全防控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多个智能路障工作站和云管理控制中心;

所述智能路障工作站需要获取控制指令时,向云管理控制中心的设备认证中心发送设备认证请求;以及接收云管理控制中心发出工作站控制指令,进行图像采集以及获取人员身份信息并控制路障设备开启;

所述云管理控制中心包括设备认证中心,设备认证中心用于对智能路障工作站进行设备认证,认证通过后,云管理控制中心向智能路障工作站发出的工作站控制指令。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云管理控制中心还包括人员身份认证中心,人员身份认证中心用于接收智能路障工作站发送的人员身份信息并进行人员身份认证,人员身份认证通过后,云管理控制中心向智能路障工作站发送控制指令控制路障设备开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云管理控制中心包括:图像接收存储器、大数据挖掘器、云指令交互平台和云管理控制决策控制器,其中,

图像接收存储器,用于接收智能路障工作站发送的图像信息;

大数据挖掘器,用于对区域安全防控信息进行大数据挖掘得到区域安防大数据信息;

云指令交互平台,用于接收行业安全防控管理中心、地区安全防控管理中心和国家安全防控管理中心发出的工作站控制指令,将所述工作站控制指令发送至智能路障工作站;

云管理控制决策控制器,用于针对工作站信息、情报信息、预警信息、关联信息、区域安防大数据信息和中心控制指令进行分析结算,结合智能路障安装部署的地理信息数据,生成云管理控制决策方案和相应的工作站控制指令,将所述工作站控制指令发送给智能路障工作站、行业安全防控管理中心、地区安全防控管理中心和国家安全防控管理中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云管理控制中心包括路障工作站云监管器,用于对工作状态的智能路障工作站进行实施的工作状态监管。

本发明通过设置智能路障工作站能够有效的对过道和场所或区域进行实时安全管控,设置云管理控制中心能够结合物联网和大数据进行云端决策,从而快速准确的进行安全管控,设置行业安全防控管理中心、地区安全防控管理中心和国家安全防控管理中心,能够方便从行业、区域和国家层面进行不同的安全管控,从而提供安全管控的结构性。

具体实施,智能路障工作站图像采集单元、人员身份识别单元、图像处理单元、处理器和收发单元。人员身份识别单元包括但不限定是身份证读取单元、各种带有芯片的卡片读取单元、以及生物识别单元。

第三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安全云的区域安全防控装置,包括通信相连的存储器、处理器和收发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收发器用于收发消息,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如上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具体举例的,所述存储器可以但不限于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闪存(Flash Memory)、先进先出存储器(First Input First Output,FIFO)和/或先进后出存储器(First Input Last Output,FILO)等等;所述处理器可以不限于采用型号为STM32F105系列的微处理器;所述收发器可以但不限于为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无线收发器、蓝牙无线收发器、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无线收发器和/或紫蜂协议(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低功耗局域网协议,ZigBee)无线收发器等。此外,所述基于区块链的碳迹数据跟踪的装置还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有电源模块、显示屏和其它必要的部件。

本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包含在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设计所述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安全云的区域安全防控方法的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即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执行如在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设计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安全云的区域安全防控方法。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是指存储数据的载体,可以但不限于包括软盘、光盘、硬盘、闪存、优盘和/或记忆棒(Memory Stick)等,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

本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的前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工作过程、工作细节和技术效果,可以参见如上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设计所述的交互方法,于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在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设计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安全云的区域安全防控方法。其中,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若涉及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若涉及到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最后应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界定的为准,并且说明书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