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头减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36482发布日期:2021-08-03 13:23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音头减振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音头减振器。



背景技术:

音头(拾音头)是采集语音信号的装置,语音信号通过音头采集后转换为电信号才可以进一步进行扩音等处理。音头多与喇叭、音响等发声装置一起使用,例如耳机上的拾音头、音响上的音头等,这就导致音头工作时容易受到喇叭、音响等发声产生的振动影响,从而可能出现啸叫、噪音等异常,影响音头获取声音信号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振动现有技术中拾音头与其他发声装置一起使用时容易受到发声装置发声产生的振动影响,影响拾音头获取声音信号的质量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解决的音头减振器,通过音头减振器的减振作用消除其他发声装置产生振动对拾音头的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音头减振器,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外筒套设在内筒外围,所述内筒为软质材料件,所述外筒为硬质材料件,所述内筒内部空间用来容纳拾音头;所述内筒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外筒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开设在内筒的侧壁上,所述第二通孔开设在外筒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内筒的侧壁上均布多个第一通孔,所述外筒的侧壁上均布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数量相等,并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一一对应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内筒底部均匀设置有多个减振支撑块。

进一步地,各所述减振支撑块内侧为中空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内筒顶部设置有顶压块,所述外筒顶部设置有环形顶压台,所述顶压块顶压在环形顶压台的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顶压块外侧为斜面结构,所述外筒顶部开口,所述顶压块可以通过外侧的斜面结构滑入到环形顶压台的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顶压块顶部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环形顶压台内侧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相适配,所述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相互卡合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外筒包括主体和底座,所述底座设置在主体底部,并且夹设在主体与内筒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音头减振器包括软质的内筒和硬质的外筒,通过软质的内筒来安装音头,可以对外部的振动起到减振作用,避免了音头工作时出现啸叫、噪音等异常,从而保证了音头获取声音信号的质量;同时通过硬质的外筒支撑安装整个音头减振器结构,方便将音头减振器安装在其他产品上。在内筒和外筒上分别设置相互连通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使得音头安装在音头减振器内时可以与外部空间连通,从而避免音头安装在音头减振器后指向性发生改变,保证音头的音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音头减振器整体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音头减振器的纵向坡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音头减振器的内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音头减振器的外筒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音头减振器的外筒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参阅图1~5,一种音头减振器,用于音头在音响、麦克风等容易因发声产生振动的产品上的安装,通过音头减振器来安装音头,避免了音头工作时出现啸叫、噪音等异常,从而保证了音头获取声音信号的质量。音头减振器包括内筒1和外筒2,所述外筒2套设在内筒1外围。内筒1内部空间用来容纳拾音头,内筒1为软质材料件,起到主要的减振作用,也方便音头安装在软质的内筒内侧;外筒2最好采用硬质材料件,从而更好的支撑整个音头减振器。内筒1可以采用橡胶等软质材料制作,外筒2可以采用常用的硬质塑料制作。内筒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1,所述外筒2上开设有第二通孔21,所述第一通孔11与第二通孔21相连通,设置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使得音头安装在音头减振器内时可以与外部空间连通,从而避免音头安装在音头减振器后指向性发生改变,保证音头的音效。

参阅图1和图2,所述第一通孔11可以开设在内筒1的侧壁上,所述第二通孔21开设在外筒2的侧壁上。最好在内筒1的侧壁上均布多个第一通孔11,在外筒2的侧壁上均布多个第二通孔21,所述第一通孔11与第二通孔21的数量相等,并且所述第一通孔11与第二通孔21一一对应相连通,从而内筒1内部安装的音头可以通过内筒1和外筒2侧壁上各个一一对应的第一通孔11与第二通孔21与外部空间连通,更好的保证音头安装在音头减振器内之后指向性不发生改变。另外,还可以在内筒1底部设置第三通孔14,在外筒2底部设置第四通孔25,进一步保证内筒1内部安装的音头可以与外部空间连通,进而保证音头安装在音头减振器内之后指向性不发生改变。

参阅图2和图3,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内筒1底部均匀设置有多个减振支撑块12,通过减振支撑块12减小内筒1与外筒2或其他装置的接触面积,使得内筒1更具弹性,减振效果更好。另外,减振支撑块12内侧最好设置为中空结构,使得减振支撑块12的弹性更好,进一步提升内筒1的减振效果,保证音头获取语音信号的质量。

参阅图1~4,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内筒1顶部设置有顶压块13,所述外筒2顶部设置有环形顶压台22,所述顶压块13顶压在环形顶压台22的内侧,从而内筒1在外筒2内部安装时顶部可以通过顶压块13与环形顶压台22抵接在一起,使得内筒在外筒内安装的更加稳定,保证音头安装的稳定性及音头减振器长期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所述顶压块13外侧最好设置为斜面结构,所述外筒2顶部开口,使得内筒1在外筒2内安装时可以将内筒1从外筒2顶部的开口插入到外筒2内,顶压块13可以通过外侧的斜面结构滑入到环形顶压台22的内侧,采用这种结构使得音头减振器的组装更方便,可以提高音头减振器的生产效率。另外,所述顶压块13顶部最好设置第一卡槽131,所述环形顶压台22内侧最好设置第二卡槽221,所述第一卡槽131与第二卡槽221相适配,即第一卡槽131与第二卡槽221的大小、外形和位置相一致,从而第一卡槽131与第二卡槽221可以相互卡合在一起,使得内筒1与外筒2顶部安装的更加稳定可靠。第一卡槽131与第二卡槽221一般都设置为环形槽,适应圆筒形的内筒1和外筒2,使得内筒1与外筒2可以任意角度插接组装,组装更加方便快捷。

参阅图1、2和5,所述外筒2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包括主体23和底座24,主体23是外筒2的主体结构,为圆筒形;底座24为支撑结构,为圆盘形。所述底座24设置在主体23底部,来支撑主体23,并且底座24夹设在主体23与内筒1之间,从而将主体23与内筒1连接在一起。底座24与主体23和内筒1间的连接可以采用螺纹结构连接,也可以采用卡扣结构连接。底座24最好采用橡胶等软质结构制作,增强音头减振器的减振能力;同时底座24底部最好开设环形槽241,可以进一步增强音头减振器的减振能力。主体23可以采用硬质塑胶制作。

本实施例的音头减振器使用时,将音头安装在内筒1内部,将内筒1安装在外筒2内(可以从外筒2的上部开口安装,也可以从外筒2底部的开口安装,内筒1从外筒2的上部开口安装时需要先将底座24与主体23安装在一起,内筒1从外筒2底部的开口安装时先安装内筒1再将底座24与主体23安装在一起),然后将底座24固定在音响等装置上即可。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