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校园物联感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10827发布日期:2022-02-23 20:33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校园物联感知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学院监管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校园物联感知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由于缺乏确实有效的管理辅助设备,使得学校无法对大量的学生管理精确到个人。例如教室考勤,无法直观的监督到学生进入教室,只能通过老师粗略的管理。同时由于学生量比较大,无法实现校园门禁个人管理。
3.同时,为了便于学生专注学习,特别是中学生,学校通常会限制学生携带手机带入校园,带入教师,这就限制了学生与家长的联系,家长或者学生只能通过老师联系到对方,使得学生和家长的联系变得十分脆弱。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校园物联感知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校园物联感知系统,包括云平台、若干信息前置机和若干身份手环,所述云平台,用于连接所有的所述信息前置机和学生家长的手机;
7.所述信息前置机,用于安装在校园内,并连接其所对应校园内的所有的所述身份手环;
8.所述身份手环,用于佩戴在学生身上,能够实现对学生个人的资产、生活、运动、健康、安全和考勤进行管理,并形成学生校园状态报告,且能够通过信息前置机与云平台的相互配合,直接向学生家长的手机发送信息,以实现家长与学生间的直接联系;
9.学生通过身份手环,能够实现对学生个人的资产、生活、运动、健康、安全和考勤进行管理,且能够通过信息前置机与云平台的相互配合,直接向学生家长的手机发送信息,以实现家长与学生间的直接联系,便于学校能够实现对学生个人的管理,能大幅提升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1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身份手环包括资产管理模块、生活管理模块、运动评价模块、健康监控模块、安全管理模块和考勤管理模块,所述资产管理模块用于管理学生的个人钱包,便于学生在校园内部进行直接消费;
11.所述生活管理模块用于学生在校园内各种电器设备的应用管理;
12.所述运动评价模块用于监控学生的运动情况;
13.所述健康监控模块用于监控学生的健康状态;
14.所述安全管理模块用于学生的身份识别,监控学生进出校园、进出宿舍,并监控学生的位置,以保证学生安全;
15.所述考勤管理模块用于监控上学考勤;
16.通过收身份手环能够形成学生在校的资产、生活、运动、健康、安全和考勤情况报
告,并能把报告发送给老师或家长,以便老师和家长直观的连接学生在学校的情况,从而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
17.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资产管理模块包括能够盘点学生资产的资产盘点单元和限制学生消费的资产管控单元。
1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生活管理模块包括门禁控制单元、消费机控制单元、电/水控机控制单元、储物柜控制单元和洗衣机控制单元。
19.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安全管理模块包括大门出入考勤rfid识别单元、宿舍考勤rfid识别单元、校园区域定位rfid识别单元、走班考勤rfid识别单元、rfid电子班牌单元和北斗定位单元。
2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考勤管理模块包括电子班牌单元、无感知走班考勤单元和班级门禁单元。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2.1、本实用新型学生通过身份手环,能够实现对学生个人的资产、生活、运动、健康、安全和考勤进行管理,且能够通过信息前置机与云平台的相互配合,直接向学生家长的手机发送信息,以实现家长与学生间的直接联系,便于学校能够实现对学生个人的管理,能大幅提升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23.2、通过收身份手环能够形成学生在校的资产、生活、运动、健康、安全和考勤情况报告,并能把报告发送给老师或家长,以便老师和家长直观的连接学生在学校的情况,从而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
附图说明
24.图1为一种校园物联感知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25.图2为一种校园物联感知系统中身份手环的内部原理示意图;
26.图3为一种校园物联感知系统中资产管理模块的内部原理示意图;
27.图4为一种校园物联感知系统中生活管理模块的内部原理示意图;
28.图5为一种校园物联感知系统中安全管理模块的内部原理示意图;
29.图6为一种校园物联感知系统中考勤管理模块的内部原理示意图。
30.图中:100-云平台,200-信息前置机,300-身份手环,400-手机。
具体实施方式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
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4.实施例1
35.请参见图1-2,一种校园物联感知系统,包括云平台100、若干信息前置机200和若干身份手环300,所述云平台100,用于连接所有的所述信息前置机200和学生家长的手机400;
36.所述信息前置机200,用于安装在校园内,并连接其所对应校园内的所有的所述身份手环300;
37.所述身份手环300,用于佩戴在学生身上,能够实现对学生个人的资产、生活、运动、健康、安全和考勤进行管理,并形成学生校园状态报告,且能够通过信息前置机200与云平台100的相互配合,直接向学生家长的手机400发送信息,以实现家长与学生间的直接联系;
38.学生通过身份手环300,能够实现对学生个人的资产、生活、运动、健康、安全和考勤进行管理,且能够通过信息前置机200与云平台100的相互配合,直接向学生家长的手机400发送信息,以实现家长与学生间的直接联系,便于学校能够实现对学生个人的管理,能大幅提升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39.所述身份手环300包括资产管理模块、生活管理模块、运动评价模块、健康监控模块、安全管理模块和考勤管理模块,所述资产管理模块用于管理学生的个人钱包,便于学生在校园内部进行直接消费;
40.所述生活管理模块用于学生在校园内各种电器设备的应用管理;
41.所述运动评价模块用于监控学生的运动情况;
42.所述健康监控模块用于监控学生的健康状态;
43.所述安全管理模块用于学生的身份识别,监控学生进出校园、进出宿舍,并监控学生的位置,以保证学生安全;
44.所述考勤管理模块用于监控上学考勤;
45.通过收身份手环300能够形成学生在校的资产、生活、运动、健康、安全和考勤情况报告,并能把报告发送给老师或家长,以便老师和家长直观的连接学生在学校的情况,从而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
46.实施例2
47.请参见图3-6,所述资产管理模块包括能够盘点学生资产的资产盘点单元和限制学生消费的资产管控单元。
48.所述生活管理模块包括门禁控制单元、消费机控制单元、电/水控机控制单元、储物柜控制单元和洗衣机控制单元;所述门禁控制单元用于门禁出行识别;所述消费机控制
单元用于控制消费机;所述电/水控机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电/水控机的运行;所述储物柜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电子储物柜,保证学生储物安全;所述洗衣机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洗衣机的运行,便于学生洗衣服。
49.所述安全管理模块包括大门出入考勤rfid识别单元、宿舍考勤rfid识别单元、校园区域定位rfid识别单元、走班考勤rfid识别单元、rfid电子班牌单元和北斗定位单元;所述大门出入考勤rfid识别单元用于识别、限制学生进入校园;所述宿舍考勤rfid识别单元用于识别学生进出宿舍;所述校园区域定位rfid识别单用于定位学生在校园内的位置;所述走班考勤rfid识别单元用于走班考勤管理;所述rfid电子班牌单元用于确定学生的班级信息;所述北斗定位单元用于定位学生校内、校外位置,保证学生安全。
50.所述考勤管理模块包括电子班牌单元、无感知走班考勤单元和班级门禁单元;所述班级门禁单元用于学生班级打卡。
51.实施例1-2的工作原理,学生通过身份手环300,能够实现对学生个人的资产、生活、运动、健康、安全和考勤进行管理,且能够通过信息前置机200与云平台100的相互配合,直接向学生家长的手机400发送信息,以实现家长与学生间的直接联系,便于学校能够实现对学生个人的管理,能大幅提升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52.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53.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