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拨信号辨识容错方法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77314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插拨信号辨识容错方法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为一种插拨信号辨识容错方法与装置,尤指应用于具插拨功能电话机上之插拨信号辨识容错方法与装置,其系利用一振幅侦测装置执行一再确认动作,以达到提高插拨信号的辨识率。
请参见

图1所示,其系为电话机与交换机端的连接示意图,当甲电话与乙电话正在进行通话,而丙电话亦欲拨至甲电话进行通话,此时交换机端将发出一插拨信号至甲电话,在目前国内之作法,其插拨信号系为一声音信号,藉以通知甲电话之使用者有第三者的电话欲进行通话,而使用者可使用键盘上的功能按键(通常是Flash键)来进行与乙电话或丙电话间通话状态的切换。但此持续的声音信号会严重影响原先甲、乙电话间的通话品质,而甲、乙电话两端的使用者亦不易辨识其为何者的插拨信号,造成相当大的困扰。
而于电信事业较为先进的国家(如美国)之插拨信号则采不同的作法,该交换机端所发出的插拨信号系为一符合特定时间长度与频率规格的信号(时间长度80ms(毫秒)的2130HZ/2750HZ复音频信号),由于此信号振幅强度不大,不易被使用者察觉,故不影响原先甲、乙电话间的通话品质。当甲电话所具之音频信号侦测器11(Tone Detector)于信号线10上侦测到此一插拨信号后(功能方块示意图请参见第二图),马上触动微控制器12进行中断该甲电话机将自外界所接收之声音信号传送至该信号线之动作达一特定时间(通常设定为1秒),意即甲电话之话筒所接收之声音信号将停止传送至信号线上达1秒,此时交换机端亦于1秒内使乙电话机之声音信号不会送至甲电话信号线上,如此一来,此1秒内将不再有任何外界声音送至该信号线上,而交换机端则利用此1秒之时间传送丙电话之电话号码(通常利用此一秒钟之後段时间传送)至甲电话所具的显示幕13上显示,以提醒甲电话之使用者有第三者的电话插拨,而甲电话与乙电话间的通话于1秒后恢复,此时甲电话与乙电话仍可继续通话,而其通话品质将不再受插拨信号的干扰,而甲电话之使用者亦可由显示幕13上所显示的电话号码,来判断是否中断与乙电话的通话而切换至与丙电话进行通话,亦具过滤电话之功能。
而由于上述交换机端所发出之插拨信号经过信号线的传递后极可能产生衰减或加入杂讯等现象,使得原有传送之插拨信号有所变形,故须以一规格误差容忍区间(即第一特定时间区段,通常为30ms至90ms)对其插拨信号之规格进行比对,因为若严格以时间长度80ms来进行比对,则准确接收率将大幅降低至难以忍受之地步,但相对地,当误差容忍区间过大时又将造成误动作之机率大增,最常见的情形系乙电话使用者所发出的声音信号或其乙电话所在位置的背景声音中,恰具有符合该规格误差容忍区间之音频信号(2130HZ/2750HZ之复音频信号),此时甲电话所具之音频信号侦测器11(Tone Detector)将误判为有插拨信号进来而触动微控制器12产生一连串误动作,如产生1秒钟的声音中断以准备接收代表第三者的电话号码的信号(但实际并无代表第三者的电话号码的信号传送)等困扰使用者之动作。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插拨信号辨识容错方法及其装置,其可分辨判断出接收到的信号为通话方电话使用者的声音信号或为所在位置的背景声音等,还是真正由交换机端所发出的插拨信号,以达到提高插拨信号的辨识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插拨信号辨识容错方法,其系应用于一具插拨功能之电话机上,该电话机系通过一信号线与交换机端电连接,其步骤包含(a)侦测该信号线,当所侦测到信号之时间长度位于一第一特定时间区段内且符合一特定频率规格时,发出一触发信号;(b)因应该触发信号而中断该电话机将自外界所接收之声音信号传送至该信号线之动作,并持续侦测该信号线上之信号达一第二特定时间;以及(c)于该第二特定时间内侦测到该信号线上之信号振幅强度大于一特定值时,恢复该电话机将外界所接收之声音信号传送至该信号线之动作。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系为一种插拨信号辨识容错装置,其系应用于一具插拨功能之电话机上,该电话机系透过一信号线与交换机端电连接,其辨识装置包含一音频信号侦测器,电连接于该信号线,其系用以侦测该信号线,当所侦测到的信号之时间长度位于一第一特定时间区段内且符合一特定频率规格时,发出一触发信号;一微控制器,电连接于该音频信号侦测器,其系因应该触发信号之触发而中断该电话机将自外界所接收之声音信号传送至该信号线之动作,并发出一再确定信号;一振幅侦测装置,电连接于该信号线与该微控制器,其系因应该再确定信号之触发而持续侦测该信号线上之信号达一第二特定时间,当于该第二特定时间内侦测到该信号线上之信号振幅强度大于一特定值时,发出一恢复信号,用以触发该微控制器进行恢复该电话机将外界所接收之声音信号传送至该信号线之动作。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利用一振幅侦测装置执行一再确认动作,可判断出接收到的信号为通话方电话使用者的声音信号或是所在位置的背景声音等,还是真正由交换机端所发出的插拨信号,这样便可避免误触微控制器12产生一连串误动作,彻底改善习用手段之缺失。
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图1系为三电话机与交换机端之连接示意图;图2系习用具插拨功能电话机之功能方块示意图;图3系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之功能方块示意图。
请参见图3,其系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功能方块示意图,其系由音频信号侦测器21、振幅侦测装置22、微控制器23所组成。以图1所示的三电话架构为例做一技术手段之说明。当甲电话所具之音频信号侦测器21(Tone Detector)于信号线20上侦测到一信号之时间长度符合该规格误差容忍区间(即第一特定时间区段,通常为30ms至90ms)后,马上发出一触发信号触动微控制器23,进行中断该甲电话机将自外界所接收之声音信号传送至该信号线的动作(即甲电话之话筒所接收之声音信号将停止传送至信号线上),以及在发出一再确定信号至振幅侦测装置22。而振幅侦测装置22因应该再确定信号的触发而持续侦测该信号线上的信号达一第二特定时间(大约为10ms),即将此10ms所接收到的信号放大检测其振幅强度是否大于一特定值。由于真正由交换机端传送一插播信号时,交换机端亦于该特定时间(通常为1秒)内使乙电话机之声音信号不会送至甲电话信号线上,以免干扰其间丙电话之电话号码信号之传送。故若真为由交换机端传送一插播信号时,振幅侦测装置22于此10ms间所接收到之信号将趋近于零,并不会大于所预设的特定值,此时便判断为真实的插拨信号,继续进行后续进行等候丙电话之电话号码之传送等动作。但若使音频信号侦测器21发出触发信号之信号为乙电话使用者所发出的声音信号,或其乙电话所在位置的背景声音等不是真正由交换机端所发出的插拨信号,而此时乙电话机之声音信号送至甲电话信号线之动作并不会被中断。故振幅侦测装置22于此10ms间所接收到之信号被放大检测后,其振幅强度必然大于该特定值。此时振幅侦测装置22就发出一恢复信号,触发该微控制器进行恢复该电话机将外界所接收之声音信号传送至该信号线之动作,停止准备接收代表第三者之电话号码信号的动作。如此避免误触微控制器12产生一连串误动作,彻底改善习用手段的不足。
权利要求
1.一种插拨信号辨识容错方法,其系应用于一具插拨功能之电话机上,该电话机系透过一信号线与交换机端电连接,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含(a)侦测该信号线,当所侦测到信号之时间长度位于一第一特定时间区段内且符合一特定频率规格时,发出一触发信号;(b)因应该触发信号而中断该电话机将自外界所接收之声音信号传送至该信号线之动作,并持续侦测该信号线上之信号达一第二特定时间;以及(c)于该第二特定时间内侦测到该信号线上之信号振幅强度大于一特定值时,恢复该电话机将外界所接收之声音信号传送至该信号线之动作。
2.一种插拨信号辨识容错装置,其系应用于一具插拨功能之电话机上,该电话机系透过一信号线与交换机端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辨识装置包含一音频信号侦测器,电连接于该信号线,其系用以侦测该信号线,当所侦测到之信号之时间长度位于一第一特定时间区段内且符合一特定频率规格时,发出一触发信号;一微控制器,电连接于该音频信号侦测器,其系因应该触发信号之触发而中断该电话机将自外界所接收之声音信号传送至该信号线之动作,并发出一再确定信号;一振幅侦测装置,电连接于该信号线与该微控制器,其系因应该再确定信号之触发而持续侦测该信号线上之信号达一第二特定时间,当于该第二特定时间内侦测到该信号线上之信号振幅强度大于一特定值时,发出一恢复信号,用以触发该微控制器进行恢复该电话机将外界所接收之声音信号传送至该信号线之动作。
全文摘要
插拨信号辨识容错方法与装置,用于具插拨功能的电话机上,包含侦测信号线,当所侦测到信号之时间长度位于第一特定时间区段内且符合特定频率规格时,发出触发信号,中断电话机将自外界所接收的声音信号传送至该信号线的动作,并持续侦测该信号线上的信号达第二特定时间,当侦测到信号振幅强度大于一特定值时,恢复电话机将外界所接收的声音信号传送至该信号线之动作。该装置利用一振幅侦测装置执行一再确认动作,可达到提高插拨信号的辨识率。
文档编号H04M3/20GK1238634SQ98109560
公开日1999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1998年6月5日 优先权日1998年6月5日
发明者莫自治, 林政仁 申请人:大霸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