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81027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扬声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扬声器系统,特别是提高音质的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扬声器系统中,一般来说对箱壳的密闭性很重视。这是因为,自箱壳发生声压泄漏将对频率特性产生不良影响。
即,自箱壳泄漏的声波将与扬声器系统直接辐射的声音发生干涉,搅乱频率特性,特别是,从与扬声器单元有距离的部位泄漏的声波尤其容易使箱壳内声压相位一致,产生严重的干涉。
因此,扬声器单元安装在箱壳的障板上的典型安装方法是以其安装面保持气密性作为铁的原则,这种安装方法被奉为教条。
例如图25(A)、(B)所示,将扬声器单元1以其外周部的凸缘2内面和箱壳3的障板4前面紧密接触地进行安装,或者将扬声器单元1以其凸缘2外面与障板4后面紧密接触地进行安装。
一般来说,扬声器系统的低频特性受到扬声器单元的最低共振频率的制约,而且,安装该单元的箱壳有足够大的容量是重放该单元的最低共振频率的条件,但是,作为现有的重视箱壳密闭性的扬声器系统,箱壳内部的空气弹簧所具有的惯性振动对振膜的影响将对扬声器系统的低频频率特性及过渡特性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当实际容量小于扬声器单元要求的箱壳容量时,低频特性的衰减更为显著。
要实现低频的重放,以采用具有大口径振膜的扬声器单元为宜,但使用大口径振膜,将导致箱壳容量增大,扬声器系统的体积将不可避免地增大。
因此,用来重放低音的扬声器系统,一般来说,体积大、重量重、价格高、不便使用。
为解决上述问题谋求系统的小型化,以往有诸如通过低音频反射、共鸣腔、音响管等挂接负载的系统、内部填充吸音材料的密闭型系统、以及具有通过动态反馈等方式检测输出以进行修正的或均衡器等电子电路的系统等方案,但这些方案都使结构复杂化,不可避免地导致制作成本增加。并且,这些系统本身存在着固有的、特有的音质倾向。
另外,作为扬声器系统的外壳(箱壳),过去已公知的有,图26所示扬声器单元5安装在辅助障板6上、该辅助障板6隔开间隔安装在外壳(箱壳)7前面的障板8上的R-J型外壳。
但是,该R-J型外壳中,将外壳7的内外连通的通气路是在障板8的开口部9的两侧开口而成,尽管低音特性得到了提高,但中音的声压输出水平降低,呈在低音重放极限频率附近出现波峰的特性。
另外,过去也有人提出如下结构方案,即,在振膜的背后有拉开既定距离与振膜对峙的隔离板,由该隔离板和振膜形成的音响空间,其内周侧与扬声器箱内的空间连通,外周侧经通气孔环在扬声器箱的前面一侧开放(参照日本国特开平2-195796号公报)。
按照这种结构,由隔离板与振膜形成的空间,其内周侧与扬声器箱内的空间连通,外周侧在扬声器箱的前面开放,因此,该空间可起到有效引导扬声器的低音重放输出管道的作用而增强低音。
但是,由于该技术的结构是,在振膜即、锥形盆上成一体地安装隔离板及通气孔环而构成扬声器单元,并以此形成上述的空间部分,因此,必须将扬声器单元本身做成特殊的规格,故不便应用于旧的扬声器系统中。
而且,锥形盆的结构也变得复杂,导致重量增加,不利于降低成本。
再有,由于如上所述的空间部分为弯曲结构,故箱壳内的空气不能够顺畅放出,箱壳内的空气弹簧所具有的惯性振动对振膜的影响不能有效得到防止。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以往存在的问题而开发的,其目的是,对于扬声器系统,对扬声器单元在箱壳的障板上的安装结构进行简单的改进,从而实现扬声器系统的小型化、轻量化,并且实现扬声器系统的低频特性及过渡特性的提高。
除了上述目的之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能够方便且切实地对在扬声器单元的外周部后面与障板前面之间沿障板的开口部的大致整个内周形成的间隙进行调整,从而实现例如低频特性的展宽,在整个频率范围内音质的改善等。
发明的公开第1发明的扬声器系统是能够满足以下(1)~(4)的扬声器系统。
(1)放出箱壳内部的共鸣音,使低音增强。
(2)减小箱壳内部的空气弹簧所具有的惯性振动对振膜的影响,在整个重放频率范围内提高过渡特性,获得悠扬的无沉闷感的音质。
(3)有效减小锥形纸盆因箱壳内部气压变化而受到的阻力,进一步有效地提高音质。
(4)能够在增强低音的频率特性的同时,防止其它频率的特性发生紊乱。
为此,第1发明为由包括有箱壳以及安装在该箱壳前面的障板的开口部上的扬声器单元而构成的扬声器系统,其中在上述扬声器单元的外周部位设有沿上述障板的开口部的大致整个内周形成的、将箱壳内外连通的既定的通气路。
在低音扬声器单元或全频带扬声器单元中,我们发现,在单元的安装螺钉所在位置使用撑柱从而在低音扬声器单元框架周围与障板面之间所均等地设置的空间容积有其最佳值,故通过使之作为控制箱壳内部气压的调节器起作用并使振动体不是以面而是以点固定在障板面上,从而改善了发音体的音质。
这种将箱壳的内外连通的既定的通气路起到放音孔的作用,通过低音频反射作用而放出箱壳内部的共鸣音使低音增强。
另外,减小了箱壳内部的空气弹簧所具有的惯性振动对振膜的影响,在整个重放频率范围内提高了过渡特性,可获得悠扬而无沉闷感的音质。
并且,由于通气路是在扬声器单元外周部位沿上述障板的开口部的大致整个内周形成,因此,空气可从扬声器单元的外周部位均匀出入,而且由于扬声器单元的锥形纸盆的曲面流畅地朝向通气路形成,因此,能够有效地减小锥形纸盆因箱壳内部气压变化而受到的阻力,可更有效地提高音质。
特别是,由于通气路形成于靠近扬声器单元的位置上,因此,在增强低音的频率特性的同时,能够防止其它频率的特性发生紊乱。
在这种场合,可将上述扬声器单元这样安装在上述障板上,即,使得在其外周部后面与障板前面之间形成作为上述通气路的间隙。
或者,可将上述扬声器单元这样安装在上述障板上,即,使得在其外周部前面与障板后面之间形成作为上述通气路的间隙。
在这种场合,作为上述间隙,可通过在扬声器单元外周部内面与障板前面之间或扬声器单元外周部外面与障板背面之间中介多个撑柱而形成。
此外,可通过上述撑柱由大致为管状的构件构成,将贯穿该大致为管状的构件的固定件固定在扬声器单元外周部与障板上。
在这种场合,上述撑柱最好是由具有既定的振动吸收率的材料形成。
这样,若根据设计意图,将撑柱以橡胶等树脂等振动吸收率大的材料或以金属等振动吸收率小的材料形成,便能够对障板的共振加以控制。
此外,上述撑柱也可以在扬声器单元或障板上一体成型。
并且,在如上所述的、将上述扬声器单元在上述障板上安装成在其外周部后面与障板前面之间形成作为上述通气路的间隙的场合,上述间隙也可以如下形成,即,在上述扬声器单元外周部上一体成型有从该外周部后面向后方突出的多个撑柱、以及位于扬声器单元外周部后面的后方将各撑柱连结起来的环状加强筋,将该加强筋安装在障板前面。
此外,将上述扬声器单元在上述障板上安装成在其外周部前面与障板后面之间形成作为上述通气路的间隙的场合,上述间隙也可以如下形成,即,在上述扬声器单元外周部上一体成型有从该外周部前面向前方突出的多个撑柱、以及位于扬声器单元外周部前面的前方将各撑柱彼此连结的环状加强筋,将该加强筋安装在障板后面。
在这种场合,上述间隙也可以如下形成,即,在障板的开口部周围一体成型有构成撑柱的多个加强筋,在该加强筋的内周面形成槽,并在扬声器单元的外周部形成向外突出的多个安装片,边转动扬声器单元边使安装片嵌入加强筋的槽内。
若如上述结构那样,通气路的间隙是通过在扬声器单元外周部内面与障板前面之间或扬声器单元外周部外面与障板背面之间中介多个撑柱而形成,则撑柱可向障板传递扬声器单元的框架的振动,恰似低音大提琴的琴马(弦桥)的作用,使箱壳振动而能够增加共鸣。
此外,在如上所述的、将上述扬声器单元在上述障板上安装成在其外周部后面与障板前面之间形成作为上述通气路的间隙的场合,上述间隙也可以如下形成,即,箱壳的上壁与下壁各自向前方延伸,使配设在障板前面的左右一对支撑构件的上下端分别与延伸部分连结,将扬声器单元的外周部安装在该支撑构件上,使得扬声器单元的外周部与障板相分离。
并且,也可以在扬声器单元的外周部上一体成型形成有作为上述通气路的多个开口部的安装片,将该安装片安装在障板的外面或内面上。
或者可以是,形成有自障板的开口部内周面突出的安装片,同时,形成有自扬声器单元的外周部突出的安装片,在开口部内周面与扬声器单元外周部之间形成作为上述通气路的间隙,以便将安装片安装在安装片上。
此外,上述箱壳的结构最好是具有低音频反射口或用来低音频反射的低音辐射孔。
这样,在设有由低音频反射管形成的低音频反射口的和设有用来低音频反射的低音辐射孔的扬声器系统中,通过尽可能降低低音频反射口或低音辐射孔的共振频率,能够提高周部声压。
第2发明的扬声器系统是能够满足以下(1)~(4)的扬声器系统。
(1)实现箱壳小型化、轻量化的同时,实现低音音域的展宽、低失真以及高效率。
(2)过渡特性、经济性优异的高音质扬声器系统。
(3)抑制箱壳内部空气引起的扬声器单元振膜的附加质量的降低,抑制低频重放特性的衰减。
(4)在扬声器单元振膜容易发生附加质量降低、低频重放特性容易发生衰减的小型扬声器系统中是有效的。
因此,第2发明为由包括有箱壳以及安装在该箱壳前面的障板的开口部上的扬声器单元而构成的扬声器系统,其中上述扬声器单元这样安装在上述障板上,即,使得在上述扬声器单元的外周部后面与障板前面之间形成沿障板的开口部的大致整个内周形成的、作为将箱壳内外连通的既定的通气路的间隙,在上述扬声器单元的外周部后面设有用来对该外周部后面与障板前面二者的相向面积进行调整的板状圆环。
或者是为由包括有箱壳以及安装在该箱壳前面的障板的开口部上的扬声器单元而构成的扬声器系统,其中上述扬声器单元这样安装在上述障板上,即,使得在上述扬声器单元的外周部前面与障板后面之间形成沿障板的开口部的大致整个内周形成的、作为将箱壳内外连通的既定的通气路的间隙,在上述扬声器单元的外周部前面设有用来对该外周部前面与障板后面二者的相向面积进行调整的板状圆环。
在低音扬声器单元或全频带扬声器单元中,我们发现,在单元的安装螺钉所在的位置使用撑柱从而在低音扬声器单元框架周围与障板面之间所均等地设置的空间容积有其最佳值,故通过使之作为控制箱壳内部气压的调节器起作用并且使振动体不是以面而是以点固定在障板面上,从而改善了发音体的音质。
这种将箱壳的内外连通的既定的通气路起到放音孔的作用,通过低音频反射作用而放出箱壳内部的共鸣音,使低音增强。
另外,减小了箱壳内部的空气弹簧所具有的惯性振动对振膜的影响,在整个重放频率范围内提高了过渡特性,可获得悠扬而无沉闷感的音质。
并且,由于通气路是在扬声器单元外周部位沿上述障板的开口部的大致整个内周形成,因此,空气可从扬声器单元的外周部位均匀出入,而且由于扬声器单元的锥形纸盆的曲面流畅地朝向通气路形成,因此,能够有效地减小锥形纸盆因箱壳内部气压变化而受到的阻力,可更有效地提高音质。
此外,由于通气路形成于靠近扬声器单元的位置上,因此,在增强低音的频率特性的同时,能够防止其它频率的特性紊乱。
这样,在低音用扬声器单元中,作为安装到障板上去的安装面的框架的加强筋部分不为均等的环形形状或安装面的面积较小而对其在扬声器单元的外周部后面与障板前面之间沿障板的开口部的大致整个内周形成的间隙难以进行调整者,通过安装大口径的板状圆环,在扬声器单元的外周部后面或前面增大该外周部后面或前面与障板前面或后面的相向面积,从而,可实现低频特性的展宽,在整个频率范围内改善音质等。
而在中音用扬声器系统或高音用扬声器系统中,使箱壳内部的声音从其周围放出以改善声像的定位感时,通过安装大直径的板状圆环,在扬声器单元的外周部后面或前面增大该外周部后面或前面与障板前面或后面二者的相向面积,可防止低频特性的劣化。
在这种场合,作为在扬声器单元的外周部后面设置板状圆环的结构,可以是,在扬声器单元的外周部上一体成型有位于该外周部后面位置上的板状圆环、从该板状圆环的后面向后方突出的多个撑柱、以及位于板状圆环后面的后方位置上将各撑柱彼此连结的环状加强筋,将该加强筋安装在障板前面。
此外,在扬声器单元的外周部前面设置板状圆环的场合,可以是,在上述扬声器单元的外周部上一体成型有位于该外周部前面位置上的板状圆环、从该板状圆环的前面向前方突出的多个撑柱、以及位于板状圆环前面的前方位置上将各撑柱彼此连结的环状加强筋,将该加强筋安装在障板后面。
这样,通过在扬声器单元自身上预先将板状圆环和撑柱一体化,能够减少装置的零部件数量,仅进行扬声器单元的安装便能够将本发明应用于扬声器系统中,因此具有优异的可制作性。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第1发明所涉及的扬声器系统的第1实施形式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第2实施形式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对障板、撑柱、扬声器单元以螺钉进行连接的方法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图4是展示第1实施形式的变形例的附图,(A)是立体图,(B)是剖视图。
图5是展示第1实施形式的其它变形例的纵向剖视图。
图6(A)和(B)是第3和第4实施形式的立体图。
图7是第5实施形式的立体图。
图8是第6实施形式的立体图。
图9是第7实施形式的立体图。
图10是展示第8实施形式的附图,(A)是正面图,(B)是(A)的A-A向剖视图。
图11是展示现有扬声器系统频率特性实验结果的曲线图。
图12是展示第1发明扬声器系统频率特性实验结果的曲线图。
图13是展示第1发明扬声器系统频率特性实验结果的曲线图。
图14是第2发明所涉及的扬声器系统的第1实施形式的纵向剖视图。
图15是第2实施形式的纵向剖视图。
图16是展示第3实施形式的附图,(A)是主视图,(B)是侧视图。
图17是第4实施形式的纵向剖视图。
图18是展示现有扬声器系统与本发明扬声器系统的频率特性实验结果的曲线图。
图19是展示第2发明扬声器系统的频率特性实验结果的曲线图。
图20是展示第2发明扬声器系统的频率特性实验结果的曲线图。
图21是展示第2发明扬声器系统的频率特性实验结果的曲线图。
图22是展示第2发明扬声器系统的频率特性实验结果的曲线图。
图23是展示第2发明扬声器系统的频率特性实验结果的曲线图。
图24是展示第2发明扬声器系统的频率特性实验结果的曲线图。
图25(A)和(B)是现有扬声器系统的一个例子的纵向剖视图。
图26是现有扬声器系统的其它例子的立体图。
实施发明的最佳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该第1发明的基本概念如下所述。
扬声器系统的小型化及随之而来的低频特性降低的问题可通过使扬声器单元的振膜免受箱壳内部空气弹簧的制动作用的影响而加以解决。
例如,吉它、低音大提琴等乐器,尽管只有弦这样表面积非常小的振膜,但通过共鸣箱的作用而发出良好的低音。并且,作为倍频成分的高次谐波也极为丰富。
这是由于作为振动要素的弦的振动通过琴马向共鸣箱传递而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琴体的共鸣的缘故。
由这个例子可知,要通过扬声器系统实现低音的最简单且高效率的重放,应将箱壳作为共鸣箱加以利用。
因此,第1发明的基本概念是,在扬声器单元外周部设置沿上述障板的开口部的大致整个内周形成的、将箱壳内外连通的既定的通气路,例如,将扬声器单元不与箱壳障板的开口面紧密接触地设置在与开口部相分离的位置上以不会因低音回送而导致低频频率特性降低为限,从而,避免振膜受到箱壳内部的空气弹簧的影响,可将箱壳作为共鸣箱有效地加以利用。
其次,对基于第1发明的这一基本概念的扬声器系统的实施形式进行说明。
图1是第1实施形式扬声器系统的纵向剖视图。
该图中,扬声器系统以包括有箱壳10以及安装在该箱壳10前面的障板11的开口部12上的扬声器单元13而构成。
将上述扬声器单元13这样安装在上述障板11上,即,使得在其外周部的凸缘14后面与障板11前面之间形成作为将箱壳10内外连通的既定的通气路的间隙。
该实施形式中,在扬声器单元13外周部的凸缘14内面与障板11前面之间中介有多个管状的撑柱15,通过贯穿该撑柱15的作为固定件的螺钉16,将扬声器单元13安装在障板11上。
在这种场合,在扬声器单元13的凸缘14的外周部和障板11的开口部周围,分别等间隔地设有8个螺钉插穿孔,如图3所示,将螺钉16依次穿过扬声器单元13一侧的插穿孔、撑柱15的孔以及障板11一侧的插穿孔,在该螺钉16的前端螺纹部之从障板11背面突出的端部上嵌合螺母17并进行紧固。
作为上述撑柱15,可使用金属等硬质件构成的构件(振动传递型)、橡胶材料或螺旋弹簧等弹性件构成的构件(振动吸收型)等。
采用上述振动吸收型撑柱15的场合,最好是在螺母17与障板11之间中介有橡胶等弹性件构成的垫圈。
图2是第2实施形式扬声器系统的纵向剖视图。
该实施形式中,扬声器单元13这样安装,即,在其凸缘14前面与障板11后面之间形成既定距离的间隙。
该实施形式中,在扬声器单元13的凸缘14前面与障板11后面之间中介有多个管状的撑柱15,通过贯穿该撑柱15的螺钉16,将扬声器单元13安装在障板11上。
上述撑柱15也可以在扬声器单元13或障板11上一体成型。
例如,如图4所示,在障板11上预先一体成型撑柱15A,而将扬声器单元13的凸缘14安装在该撑柱15A上即可。
如同图所示,这种安装使用铆钉15B或开口销即可。或者,使用销与嵌在该销上的C形环即可。
另外,若如图5所示,在障板11的外面的开口部12周边形成凹陷部11A,在该凹陷部11A内侧,进行凸缘14与撑柱15同障板11的连接,则扬声器单元13不会从障板11前面突出出来,可使扬声器系统10的形状美观。
图6(A)、(B)是第3和第4实施形式扬声器系统的扬声器单元的立体图。
图6(A)的实施形式是,在扬声器单元13的凸缘14上,一体成型有从该凸缘14后面向后方突出的多个撑柱18、以及位于凸缘14后面的后方位置上将各撑柱18彼此连结的环状加强筋19,使用螺钉和螺母将该加强筋19安装在障板前面。
同图(B)的实施形式是,在扬声器单元13的凸缘14上,一体成型有从该凸缘14前面向前方突出的多个撑柱20、以及位于凸缘14前面的前方位置上将各撑柱20彼此连结的环状加强筋21,将该加强筋21使用螺钉和螺母安装在障板背面。
图7是第5实施形式扬声器系统中的扬声器单元的立体图。该实施形式这样构成,即,在障板11的开口部12周围一体成型有构成撑柱的多个加强筋22,在该加强筋22的内周面形成槽22A,并在扬声器单元13的凸缘14上形成向外突出的多个安装片23,边转动扬声器单元13边将安装片23嵌入加强筋22的槽22A内。
图8是第6实施形式扬声器系统中的扬声器单元的立体图。该实施形式这样构成,即,箱壳10的上壁与下壁分别向前方延伸,设置在障板11前面的左右一对支撑构件24的上下端分别与延伸部分连结,将扬声器单元13的凸缘14安装在该一对支撑构件24上,由于扬声器单元13的凸缘14与障板11相离,在扬声器单元13的凸缘14和开口部12之间形成作为通气路的间隙。
图9是第7实施形式扬声器系统中的扬声器单元的立体图。
该实施形式这样构成,即,在扬声器单元13的凸缘14上一体成型形成有多个开口部25A的安装片25,将该安装片25安装在障板的外面或内面上。
在这种场合,在扬声器单元13外周部形成有由开口部25A构成的通气口。
图10是第8实施形式扬声器系统中的扬声器单元的立体图。
该实施形式这样构成,即,形成有自障板11的开口部12内周面突出的安装片26,并且自扬声器单元13的外周面也形成有突出的安装片27,将安装片27通过螺钉28等安装在安装片26上。
在该实施形式中,开口部12内周面与扬声器单元13外周部之间形成有作为通气路的间隙。
按照这种结构的扬声器系统,在扬声器单元外周部位设有沿上述障板的开口部的大致整个内周形成的、将箱壳内外连通的既定的通气路,从而具有如下作用与效果。
即,将箱壳的内外连通的既定的通气路,起到放音孔的作用,通过低音频反射作用而放出箱壳内部的共鸣音,增强了低音。
另外,减小了箱壳内部的空气弹簧所具有的惯性振动对振膜的影响,在整个重放频率范围内提高了过渡特性,可获得悠扬而无沉闷感的音质。
并且,由于通气路是在扬声器单元外周部位沿上述障板的开口部的大致整个内周形成,因此,空气可从扬声器单元的外周部位均匀出入,而且,由于扬声器单元的锥形纸盆的曲面流畅地朝向通气路形成,因此,能够有效地减小锥形纸盆因箱壳内部气压变化而受到的阻力,可更有效地提高音质。
特别是,由于通气路是在靠近扬声器单元的位置处沿障板的开口部的大致整个内周形成,因此,在能够增强低音的频率特性的同时,还能够防止其它频率的特性紊乱。
附带说明,通气路与扬声器单元相离较远的场合,也如已对现有技术所说明的,存在着尽管能够使低音的频率特性得到增强,但其它频率的特性将发生紊乱的缺点。
对于低音扬声器单元或全频带扬声器单元来说,我们发现,在单元的安装螺钉所在位置使用撑柱而在单元框架周围与障板面之间所均等地设置的空间容积有其最佳值,故通过使之作为控制箱壳内部气压的调节器起作用并使振动体不是以面而是以点固定在障板面上,从而改善了发音体的音质。
因此,即使实际容量小于扬声器单元所要求的箱壳容积时,也能够抑制低频特性的衰减,以小的箱壳使用具有高效率且耐高输入的大口径振膜的扬声器单元,能够同时实现扬声器系统的高效率和小型化。
特别是,在通气路的间隙是在扬声器单元外周部内面与障板前面之间或扬声器单元外周部外面与障板背面之间中介多个撑柱而形成的实施形式中,具有如下优点。
即,撑柱向障板传递扬声器单元框架的振动,恰似低音大提琴的琴马(弦桥)那样的作用,使箱壳振动而加强上述共鸣。
另外,若根据设计意图,将撑柱以橡胶等树脂等振动吸收率大的材料或者以金属等振动吸收率小的材料形成,也能够对障板的共振加以控制。
并且,通过增加撑柱、改变障板开口部的形状、改变扬声器单元外周部形状等简单的改进,即能够在扬声器单元外周部形成通气口,因此,不必将扬声器单元本身做成特殊的规格,便于应用于旧的扬声器系统中,不会导致扬声器单元结构复杂、重量加重,还有利于降低成本。
此外,如图1所示,通过低音频反射管29而设置有低音频反射口的,或设置有未图示的用来低音频反射的低音辐射孔的,可通过尽可能降低低音频反射口或低音辐射孔的共振频率而提高输出声压。
这样构成的第1发明的实施形式可应用于各种音响设备所配备的扬声器系统、特别是SR系统、家用音响的扬声器系统、卡式收录机、卡拉OK机、个人计算机、电视机等扬声器系统中。
特别是,将扬声器单元内装于墙壁、汽车门等处时,只要将扬声器单元以上述实施形式的方法安装在其安装部(将成为障板)上即可。
另外,为增加外形美观,可将通气路中朝外的开口以可穿透声音的布等覆盖。
此外,以重放重低音为目的的场合,可在采用第1发明的结构设置扬声器单元的扬声器系统中再增加共鸣管,或再加上动态反馈和均衡器操作,从而高效率地展宽低频重放极限频率。
在此,本发明人进行了这样的实验,即,以下述规格为基础的第1发明的扬声器系统(使用撑柱且具有低音频反射管,无低音频反射管)与以上述规格为基础的现有扬声器系统(不使用撑柱,无低音频反射管)的频率特性比较实验。
(扬声器系统的规格)在具有163L(内尺寸容积181L)的实际容积的密闭型箱壳(内尺寸H90.8cm×W45.2cm×D44.2cm)上,将作为扬声器单元的38cm口径的低音扬声器单元(fo=40Hz),例如如图1和图2的实施形式所示,通过撑柱自障板离开既定距离Rh进行安装。
上述既定距离Rh,是在放音乐信号的同时将撑柱的长度改变为5mm、10mm、15mm、20mm并进行频率特性和阻抗特性的测定,从而使之为最适当的值的。
并且,为改善超低频特性,设置了两根例如8cm×38cm的低音频反射管(氯乙烯制管)。
在这种场合,在障板的下部形成开口部,将箱壳内水平配置的管材固定而使其前端开口部与开口部相连通。
这样,箱壳内部经低音频反射管而与箱壳外部连通。
所使用的38cm口径的低音扬声器单元在密闭型箱壳的情况下实际容积的理想值为225L,但实际容积为如上所述的165L(理想值的72.4%);现有扬声器系统的特性如图11的曲线所示,由于是将大口径且S0大的扬声器单元安装在容积不足的箱壳内,因此,呈现低频自150Hz开始衰减的特性。
因此,音质缺少重量感,中音音域的穿透力差,不能用于HiFi重放。
第1发明的扬声器系统(使用15mm的撑柱且无低音频反射管)的特性如图12的曲线所示,达到了至60Hz为止大致平直的特性。
此外,第1发明的扬声器系统(使用10mm的撑柱并具有两根8cm×38cm的低音频反射管〔低音频反射管的长度尽可能长,以在箱壳纵深方向充满为限〕)的特性如图13的曲线所示,呈衰减6分贝的低音重放极限为50Hz,60Hz~100Hz为完全平直的频率特性。
因此,该扬声器系统能够将爵士乐、古典音乐等音乐的低音大提琴等低音乐器的声音无失真无闭塞无夸张地无保留而真实地重放。同时,小提琴等的拨弦奏法、电声贝司的敲击奏法等对弦的特殊奏法所发出的高音其噪音成分的音色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此外还判明,刚性S0小、有效振动质量M0大的扬声器单元与第1发明的构成(使用撑柱)的组合,可方便且低成本地实现系统的进一步小型化(与使用目前同类型扬声器单元时的箱壳相比容积减小约30%),而低频特性不发生劣化。
以上就38cm口径扬声器单元进行了说明,此外,还对其它口径(例如30cm口径)扬声器单元通过聆听音乐信号测定频率特性和阻抗特性,从而使相距障板的上述既定距离Rh为最适当的值。
进而,本发明人还进行了下面(1)~(3)的实验。
(1)在小口径扬声器单元上使用撑柱以在箱壳上形成通气孔,对音质进行分析。
(2)20cm口径左右的中口径扬声器单元上使用撑柱以在箱壳上形成通气孔,对音质进行分析。
在这种场合,作为撑柱使用的是厚度1mm左右的垫圈状撑柱。
由这些实验的结果可知,除了能够产生相当于音阶低5度的低音之外,还使乐器的分离感、纵深感、现场感得到了提高。
在箱壳的容积小到扬声器单元的Vas的数分之一左右的场合,箱壳的内部阻抗将减小,因此,最好在箱壳内部填充吸音材料。
在这种场合,与获得箱壳共鸣的效果相比,更能够获得可通过通气路减小箱壳内部的空气弹簧所具有的惯性振动对振膜的影响这样的效果。
(3)由低音、中音、高音各自独立的扬声器单元所构成的3声道扬声器系统中使用撑柱以形成通气孔,对音质进行分析。
由该实验的结果可知,低音、中音、高音各扬声器单元的音质均得到了提高。
即,第1发明不仅能够提高低音音质,而且还能够使中音、高音扬声器单元的音质得到提高。
下面,对第2发明进行说明。
该第2发明的基本概念如下。
扬声器系统的小型化及随之而来的低频特性的降低的问题,可通过使扬声器单元的振膜免受箱壳内部的空气弹簧所具有的惯性振动的影响而得到解决。
例如,吉它、低音大提琴等乐器,尽管只有弦这样表面积非常小的振膜,但通过共鸣箱的作用发出良好的低音。并且,作为倍频成分的高次谐波也极为丰富。
这是由于作为振动要素的弦的振动通过琴马向共鸣箱传递而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琴体的共鸣的缘故。
由这个例子可知,要以扬声器系统实现低音的最简单且高效率的重放,应将箱壳作为共鸣箱加以利用。
因此,第2发明中,在扬声器单元外周部设置沿上述障板的开口部的大致整个内周形成的、将箱壳内外连通的既定的通气路,例如,将扬声器单元不与箱壳障板的开口面紧密接触地设置在与开口部相分离的的位置上以不会因低音回送而导致低频频率特性降低为限,从而,避免振膜受到箱壳内部的空气弹簧的影响,可将箱壳作为共鸣箱有效地加以利用。
此外,第2发明中,对于低音用扬声器单元,作为安装到障板上去的安装面的框架的加强筋部分不为均等的环形形状或者口径小且上述安装面的面积小而对在扬声器单元的外周部后面与障板前面之间沿障板的开口部的大致整个内周所形成的间隙难以做到方便切实地进行调整者,例如可实现低频特性的展宽,在整个频率范围内改善音质等。
此外,在中音用扬声器系统或高音用扬声器系统中,使箱壳内部的声音从其周围放出以改善声像的定位感时,通过安装大直径的板状圆环,并在扬声器单元的外周部后面或前面,加大该外周部后面或前面与障板前面或后面二者的相向面积,从而使得经过该间隙的空气的阻力适当,以防止低频特性的劣化。
下面,对以该第2发明的基本概念为基础的扬声器系统的实施形式进行说明。
图14是第1实施形式扬声器系统的纵向剖视图。
在该图中,扬声器系统以包括有箱壳110、安装在该箱壳110的前面的障板111的开口部112上的低音用扬声器单元113、以及安装在开口部114上的高音用/中音用扬声器单元115而构成。
上述低音用扬声器单元113这样安装在上述障板111上,即,使得安装于其外周部的凸缘113A后面的板状圆环116与障板111前面之间形成作为将箱壳110内外连通的既定的通气路的间隙。
该实施形式中,位于低音用扬声器单元113外周部的凸缘113A后面的板状圆环116内面与障板111前面之间中介有多个管状的撑柱117,并通过贯穿该撑柱117的作为固定件的螺钉118,将低音用扬声器单元113安装在障板111上。
在这种场合,在低音用扬声器单元113的凸缘113A外周部与板状圆环116与障板111的开口部周围,分别等间隔地设有8个螺钉插穿孔,将螺钉118依次穿过低音用扬声器单元113一侧的插穿孔、撑柱117的孔以及障板111一侧的插穿孔,在该螺钉118的前端螺纹部之从障板111背面突出的端部上嵌合螺母119并进行紧固。
另一方面,上述高音用/中音用扬声器单元115这样安装在上述障板111上,即,使得安装在其外周部的凸缘115A后面位置上的板状圆环120与障板111前面之间形成作为将箱壳110内外连通的既定的通气路的间隙。
该实施形式中,位于高音用/中音用扬声器单元115外周部的凸缘115A后面的板状圆环120内面与障板111前面之间,中介有多个管状的撑柱121,通过贯穿该撑柱121的螺钉122和螺母123,将高音用/中音用扬声器单元115安装在障板111上。
作为上述撑柱117、121,可使用金属等硬质件构成的构件(振动传递型)、橡胶材料或螺旋弹簧等弹性件构成的构件(振动吸收型)等。
采用上述振动吸收型撑柱的场合,最好是在螺母119、123与障板111之间中介有橡胶等弹性件构成的垫圈。
图中,未说明的编号124A是低音频反射管124形成的低音频反射口。
图15是第2实施形式扬声器单元的纵向剖视图。
在该实施形式中,扬声器单元125这样安装,即,位于其凸缘125A前面位置的板状圆环126外面与障板111后面之间形成既定距离的间隙。
即,在扬声器单元125的凸缘125A前面位置上安装的板状圆环126与障板111后面之间,中介有多个管状的撑柱127,通过贯穿该撑柱127的螺钉128和螺母129,将扬声器单元125安装在障板111上。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形式中,撑柱117、121、127也可以在板状圆环116、120、126或障板111上一体成型。
例如,在障板111上预先一体成型撑柱,而在该撑柱上安装扬声器单元113、115、125侧板状圆环116、120、126即可。
这种安装使用铆钉或开口销即可。或者,使用销与嵌在该销上的C形环即可。
图16(A)、(B)是第3实施形式扬声器系统的扬声器单元的主视图与侧视图。
该实施形式中,在扬声器单元130上一体成型有板状圆环131、从该板状圆环131后面向后方突出的多个撑柱132、以及位于板状圆环131后面的后方位置上将各撑柱132彼此连结的环状加强筋133,使用螺钉和螺母将该加强筋133安装在障板前面。
此外,虽未图示,也可以是,在扬声器单元侧板状圆环上一体成型有自该板状圆环前面向前方突出的多个撑柱、以及位于板状圆环前面的前方位置上将各撑柱彼此连结的环状加强筋,将该加强筋用螺钉和螺母安装在障板背面。
按照这样构成的扬声器系统,在扬声器单元外周部位设有沿上述障板的开口部的大致整个内周形成的、将箱壳内外连通的既定的通气路,从而具有如下作用与效果。
即,将箱壳的内外连通的既定的通气路起到放音孔的作用,通过低音频反射作用而放出箱壳内部的共鸣音,增强了低音。
另外,减小了箱壳内部的空气弹簧所具有的惯性振动对振膜的影响,在整个重放频率范围内提高了过渡特性,可获得悠扬而无沉闷感的音质。
并且,由于通气路是在扬声器单元外周部位沿上述障板的开口部的大致整个内周形成,因此,空气可从扬声器单元的外周部位均匀出入,并且,扬声器单元的锥形纸盆的曲面流畅地朝向通气路形成,因此,能够有效地减小锥形纸盆因箱壳内部气压变化而承受的阻力,可更有效地提高音质。
特别是,由于通气路是在靠近扬声器单元的位置处沿障板的开口部的大致整个内周形成,因此,在增强低音的频率特性的同时,还能够防止其它频率的特性紊乱。
附带说明,通气路在扬声器单元外周不均等且离开扬声器单元较远的场合也如对现有技术已说明的那样,存在着尽管能够使低音的频率特性得到增强,但其它频率的特性将发生紊乱的缺点。
对于低音扬声器单元或全频带扬声器单元来说,我们发现,在单元的安装螺钉所在的位置使用撑柱而在低音扬声器单元框架周围与障板面之间均等地设置的空间容积有其最佳值,故通过使之作为控制箱壳内部气压的调节器起作用并且使振动体不是以面而是以点固定在障板面上,从而改善了发音体的音质。
因此,即使实际容量小于扬声器单元所要求的箱壳容积时,也能够抑制低频特性的衰减,以小的箱壳使用具有高效率且耐高输入的大口径振膜的扬声器单元,能够同时实现扬声器系统的高效率和小型化。
并且,特别是,在扬声器单元的外周部后面或前面设置了用来对同该外周部后面或前面与障板前面或后面的相向面积进行调整的板状圆环,可获得如下作用与效果。
对于低音用扬声器单元,作为安装到障板上去的安装面的框架的加强筋部分不为均等的环形形状或者安装面的面积较小而对在扬声器单元的外周部后面与障板前面之间沿障板的开口部的大致整个内周形成的间隙难以进行调整者,安装了大口径的板状圆环,在扬声器单元的外周部后面或前面,增大该外周部后面或前面与障板前面或后面相向面积,从而,可实现低频特性的展宽,在整个频率范围内改善音质等。
即,通过调整板状圆环的面积,对障板与板状圆环之间的间隙的体积进行调整,以此对通过该间隙的空气质量及通过时的阻力进行控制而使得扬声器单元的振膜能够作最佳的动作,使空气的排出吸入量与振膜的附加质量相加,起到降低最低共振频率的作用,振膜周围的空气呈圆周状以均等且适当的阻力排出和吸入,从而使得作用于音圈附近的活塞运动的力能够均衡地向振膜周围传递,防止振膜发生异常振动,并且降低箱壳的刚性,防止音圈Q值增大,有效地改善低频特性。
而在中音用扬声器系统或高音用扬声器系统中,使箱壳内部的声音从其周围放出以改善声像的定位感时,通过安装大直径的板状圆环,在扬声器单元的外周部后面或前面加大该外周部后面或前面与障板前面或后面二者相向的面积,从而防止低频特性的劣化。
即,在中音用扬声器系统或高音用扬声器系统中,通过调整障板与板状圆环之间间隙的体积,可防止经过该处的空气的质量以及经过时的阻力作用导致整个扬声器系统的低频输出降低。
在这种场合,无论低音用、中音用、高音用的哪一种扬声器单元中,为使空气能够在障板的开口部顺畅地流入、排出,也最好是例如象图17所示第4实施形式那样,对障板111的开口部112中箱壳110内部一侧的面进行扩孔加工(扩孔部112A),并将与扬声器单元113外周部相向的面做成圆滑倒角,通过设置板状圆环116而避免对流经微小间隙的空气产生整流作用,从而防止失真的发生。
如以上所说明的,通过增加板状圆环,对扬声器单元的外周部后面与障板前面之间沿障板的开口部的大致整个内周形成的间隙进行调整,从而能够对通气路的长度作恰当的调整,因此,在箱壳容量不满足低音扬声器单元所要求的容量时能够抑制内部空气施加在扬声器单元振膜上的附加质量,抑制低频重放特性的衰减,特别是,对于施加在扬声器单元振膜上的附加质量容易减小、低频重放特性容易发生衰减的小型扬声器系统中是有效的。
此外,特别是对于如下实施形式,即,作为通气路的间隙,是在扬声器单元一侧的板状圆环内面与障板前面之间或板状圆环外面与障板背面之间通过中介多个撑柱而形成的实施形式,具有如下优点。
即,撑柱向障板传递扬声器单元框架的振动,恰似低音大提琴的琴马(弦桥)那样的作用,使得箱壳有效地振动而加强上述的共鸣。
另外,若根据设计意图,将撑柱以橡胶等树脂等振动吸收率大的材料或者以金属等振动吸收率小的材料形成,也能够对障板的共振进行控制。
并且,通过增加撑柱、改变障板开口部的形状、改变扬声器单元外周部形状等简单的改进,即能够在扬声器单元外周部形成通气口,因此,不必将扬声器单元本身做成特殊的规格,便于应用于旧的扬声器系统中,不会导致扬声器单元结构复杂、重量加重,也有利于降低成本。
此外,对于图14的实施形式那样,通过低音频反射管124而设置有低音频反射口124A的,或设置有用来低音频反射的低音辐射孔的,可通过尽可能降低低音频反射口或低音辐射孔的共振频率,从而使得最低音音域较通常的低音频反射型还低。
此外,若如图16的实施形式那样,做成在扬声器单元自身上预先将板状圆环和撑柱一体化的结构,则可减少装置的零部件数量,仅进行扬声器单元的安装即可将第2发明应用于扬声器系统中,因此,还具有优异的可制作性。
这样构成的第2发明的实施形式,可应用于各种音响设备所配备的扬声器系统、特别是SR系统、家用音响的扬声器系统、卡式收录机、卡拉OK机、个人计算机以及电视机等的扬声器系统中。
特别是,将扬声器单元内装于墙壁、汽车门等处时,只要将扬声器单元以上述实施形式的方法安装在其安装部(将成为障板)上即可。
另外,为增加外形美观,也可以将通气路中朝外的开口以透气性良好的布等覆盖。
此外,以重放重低音为目的的场合,还可以在以第2发明的结构设置扬声器单元的扬声器系统中,再增加共鸣管或增加动态反馈和均衡器操作,从而高效率地展宽低频重放极限频率。
在这里,本发明人进行了下述实验,即,对以下述规格为基础的第2发明的扬声器系统(使用撑柱和板状圆环)A-1、以下述规格为基础的现有扬声器系统(仅使用撑柱)A-2、以及现有的扬声器系统(不使用撑柱和板状圆环)A-3的频率特性进行比较的实验(参照示出实验结果的图18的特性图)。
(扬声器系统的规格)在具有7.6L的实际容积的低音频反射型箱壳(内尺寸H26.7cm×W16.4cm×D17.3cm)上,在作为扬声器单元的13cm孔径的低音扬声器单元(fo=80Hz)上安装板状圆环,通过撑柱使得自障板离开既定距离Rh(0.11mm)进行安装。
上述既定距离Rh是通过聆听音乐信号测定频率特性和阻抗特性而使之为最适当的值的。
此外,对于低音频反射管,使之发挥通常的低音频反射作用而通过计算和实验得到Fo’=55.05Hz,将一根内径2.9cm×7cm的管材安装在箱壳背面。内部吸音处理至少做到在箱壳内部底边上粘贴厚度为5mm左右的粗毛毛毡的程度。
图18的特性图中,作为扬声器单元的框架上安装有直径170mm、厚度3mm的丙烯酸制板状圆环的扬声器单元(A-1),在10Hz至42Hz的低频范围内,与现有采用单元与障板紧密接触的安装方法的低音频反射型扬声器系统(A-3)相比,输出提高了1db。当扬声器系统的重放效率降低3db时,要获得相同的声压,进行驱动的功率放大器需要有2倍的输出,因此,可以说,从放大器一侧看去提高了33%左右。
作为无板状圆环的现有扬声器系统(A-2),虽然在某些频率范围内,低频特性较扬声器系统(A-3)差,但安装了板状圆环之后,从10Hz至42Hz的低频范围内,低频输出并不低于扬声器系统(A-3)。
此外,现有的低音频反射型因低音呈下垂特性,故fo’的取值不能象实施例那样低。但是,在本实验中发现,尽管在相同条件下将fo’取为55.05而低于制造商按照通常的低音频反射型设计法设计的fo’=67Hz的产品,但获得了在15Hz~35Hz范围内为+3db、58Hz~79Hz范围内为+4db的改善。
进而,本发明人还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使用本申请的2声道扬声器系统(3声道、4声道扬声器系统也同样)的场合,不仅低音扬声器,就是高音扬声器若不提升,音色均衡性、波涛声等也难以产生自然的感觉。此外,将高音扬声器提升而使箱壳内的低音扬声器的声音从高音扬声器周围发出的做法,可提高声音的定位感。为此,本申请人在以前的申请中,是简单地将高音扬声器离开障板进行安装的。
但是,这种做法,由于空气自声压高音扬声器周围泄漏,使得低音频反射管的效果降低,导致扬声器系统的低频重放能力降低。
为此,将第2发明的结构做成例如,将高音扬声器安装在直径80mm厚度3mm的丙烯酸制板状圆环上、以很薄的薄膜(重叠等)作为撑柱、相距障板0.01mm程度以螺钉进行固定的结构,对其进行实验的结果,获得了同样的音响效果,并且防止了低频特性的劣化。并且,高频特性的波峰和波谷减小,获得了更为平滑的特性。
该实验结果示于作为本申请的2声道扬声器系统完成型模型1~3的特性图的图19~图24中。
图19是模型B-1的特性图,该模型B-1中,高音扬声器使用直径80mm、厚度3mm的丙烯酸制板状圆环,相距障板0.01mm进行安装,低音扬声器也使用直径170mm、厚度3mm的丙烯酸制板状圆环,相距障板0.11mm进行安装。
图20是仅低音扬声器使用板状圆环而高音扬声器为现有的扬声器单元和障板紧密接触的模型B-2的特性图,与从原理上不会因空气泄漏而导致低音频反射效果降低的、后述的模型B-3进行比较,在低频范围内,可保证具有同等的特性,在高频范围内,获得增加输出和提高平坦度的效果。
图21是模型B-3的特性图,该模型B-3中,仅低音扬声器使用板状圆环,高音扬声器不使用板状圆环,将扬声器单元经厚度为0.45mm的垫圈安装在障板上,将扬声器单元与障板之间的间隙通过聆听音乐定在铙镲等的音色混浊度最轻的高度;由于从高音扬声器周围泄漏空气,与其它模型B-1、B-2相比,低频有很大的降低(最大约3db)。此外,在高频的输出与平坦度方面也较模型B-1差。即,由该模型B-3的特性也可判明,模型B-1使用的安装高音扬声器的板状圆环所具有的效果。
图22是为使模型B-1和B-3的高频特性看得更为清楚而放大了的特性图,图23是模型B-1的高频特性的放大特性图,图24是模型B-3的高频特性放大图。
工业上利用的可能性如上所述,按照第1发明,由于在扬声器单元外周部位设有沿障板的开口部的大致整个内周形成的、将箱壳内外连通的既定的通气路,因此,可提供不仅能够在实现箱壳的小型化、轻量化的同时实现低音音域的展宽、低失真、高效率,而且具有优异的过渡特性和经济性的高音质扬声器系统。
按照第2发明,在扬声器单元外周部位,沿上述障板的开口部的大致整个内周形成的简单结构,从而,能够提供不仅能够在实现箱壳的小型化、轻量化的同时实现低音音域的展宽、低失真、高效率,而且具有优异的过渡特性和经济性的高音质扬声器系统,特别是,由于在扬声器单元的外周部后面,设置了用来调整该外周部后面与障板前面二者的相向面积的板状圆环,因此,能够对扬声器单元的外周部后面与障板前面之间沿障板的开口部的大致整个内周形成的间隙进行调整以恰当地调整通气路的长度,抑制箱壳内部空气施加在扬声器单元振膜上的附加质量,抑制低频重放特性的衰减,特别是,对于施加在扬声器单元振膜上的附加质量容易降低、低频重放特性容易产生衰减的小型扬声器系统中是有效的。
权利要求
1.一种扬声器系统,以包括有箱壳以及安装在该箱壳前面的障板的开口部上的扬声器单元而构成,在上述扬声器单元外周部位设有沿上述障板的开口部的大致整个内周形成的、将箱壳内外连通的既定的通气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系统,上述扬声器单元这样安装在上述障板上,即,使得在上述扬声器单元的外周部后面与障板前面之间形成作为上述通气路的间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系统,上述间隙是在扬声器单元外周部内面与障板前面之间或扬声器单元外周部外面与障板背面之间中介有多个撑柱而形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系统,上述撑柱以大致为管状的构件构成,将贯穿该大致为管状的构件的固定件固定在扬声器单元外周部和障板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器系统,上述撑柱以具有既定的振动吸收率的材料形成。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系统,上述撑柱在扬声器单元或障板上一体成型。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系统,上述间隙如下形成,即,在上述扬声器单元外周部上一体成型有从该外周部后面向后方突出的多个撑柱和位于扬声器单元外周部后面的后方位置上将各撑柱彼此连结的环状加强筋,将该加强筋安装在障板前面。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系统,上述间隙如下形成,即,在障板的开口部周围一体成型有构成撑柱的多个加强筋,在该加强筋的内周面形成槽,并在扬声器单元的外周部上形成向外突出的多个安装片,边转动扬声器单元边将安装片嵌入加强筋的槽内。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系统,上述间隙如下形成,即,箱壳的上壁和下壁分别向前方延伸,使配设在障板前面的左右一对支撑构件的上下端分别与延伸部分连结,在该支撑构件上安装扬声器单元的外周部,使得扬声器单元的外周部与障板相分离。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系统,上述扬声器单元这样安装在上述障板上,即,使得在上述扬声器单元的外周部前面与障板后面之间形成作为上述通气路的间隙。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扬声器系统,上述间隙如下形成,即,在上述扬声器单元外周部上一体成型有从该外周部后面向前方突出的多个撑柱和位于扬声器单元外周部前面前方位置上将各撑柱彼此连结的环状加强筋,将该加强筋安装在障板后面。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系统,在扬声器单元的外周部上一体成型形成有作为上述通气路的多个开口部的安装片,将该安装片安装在障板的外面或内面上。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系统,形成有自障板的开口部内面突出的安装片的同时,形成有自扬声器单元的外周面突出的安装片,在开口部内周面与扬声器单元外周部之间形成作为上述通气路的间隙,以便将安装片安装在安装片上。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系统,上述箱壳具有低音频反射口或用来低音频反射的低音辐射孔。
15.一种扬声器系统,以包括有箱壳以及安装在该箱壳前面的障板的开口部上的扬声器单元而构成,上述扬声器单元这样安装在上述障板上,即,使得在上述扬声器单元的外周部后面与障板前面之间形成沿障板的开口部的大致整个内周形成的、作为将扬声器单元内外连通的既定的通气路的间隙,在上述扬声器单元的外周部后面设有用来对该外周部后面与障板前面二者的相向面积进行调整的板状圆环。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扬声器系统,在上述扬声器单元的外周部上,一体成型有位于该外周部后面位置上的板状圆环、从该板状圆环的后面向后方突出的多个撑柱、以及位于板状圆环后面的后方位置上将各撑柱彼此连结的环状加强筋,将该加强筋安装在障板前面。
17.一种扬声器系统,以包括有箱壳以及安装在该箱壳前面的障板的开口部上的扬声器单元而构成,上述扬声器单元这样安装在上述障板上,即,使得在上述扬声器单元的外周部前面与障板后面之间形成沿障板的开口部的大致整个内周形成的、作为将扬声器单元内外连通的既定的通气路的间隙,在上述扬声器单元的外周部前面设有用来对该外周部前面与障板后面二者的相向面积进行调整的板状圆环。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扬声器系统,在上述扬声器单元的外周部上,一体成型有位于该外周部前面位置上的板状圆环、从该板状圆环的前面向前方突出的多个撑柱、以及位于板状圆环前面的前方位置上将各撑柱彼此连结的环状加强筋,将该加强筋安装在障板后面。
全文摘要
通过在扬声器单元外周部位设置沿障板的开口部的大致整个内周形成的、将箱壳内外连通的既定的通气路,提供能够在实现箱壳的小型化、轻量化的同时谋求提高低频频率特性和过渡特性的扬声器系统。此外,通过将扬声器单元这样安装在障板上,即,在外周部位后面与障板前面之间形成沿障板的开口部的大致整个内周形成的、作为将箱壳内外连通的既定的通气路,并且设置用来对扬声器单元的外周部后面或前面与障板前面或后面二者的相向面积进行调整的板状圆环,从而提供例如能够实现低频特性的展宽、在整个频率范围内音质得到改善的扬声器系统。
文档编号H04R1/02GK1279877SQ9881129
公开日2001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1998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1997年11月19日
发明者福田三恭司 申请人:福田三恭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