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信号发射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397901阅读:来源:国知局
接收端接收到所述M根参考天线发送的参考信号后,采用压缩感知或空间插值等先进技术对所接收的参考信号进行处理,进而获得完整的X根天线的信道状态估计。
[0067]压缩感知(Compressive Sensing,简称CS)是一种能够利用较少的信号样本恢复原始信号的技术。如果原始信号的变换域信号是稀疏的,采用压缩感知技术可从原始信号中抽取的确定数目(远小于总的信号样本数)的原始信号样本,通过利用基追踪(BasisPursuit,简称BP)方法就能够重建出原始信号。测试表明大部分无线信道在时域和空域上,通常都是多径稀疏的。故采用压缩感知技术对参考信号进行处理,可以利用所述稀疏性大大减少参考信号的发送量,从而降低发送参考信号的开销。
[006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参考信号发射方法中,相对于传统利用天线阵列中的全部天线发送参考信号,显然发射参考信号的天线数减少了,从而降低了系统的参考信号的开销,从而更多的时频资源能够用来发送通信数据等,最终提高了天线阵列的有效传输效率。
[0069]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对所述步骤SllO做了进一步的详细规定,具体如下:
[0070]所述步骤SllO包括:
[0071]步骤Slll:从包括X根天线的天线阵列中选取V根天线,作为发送参考信号的候选参考天线;所述X’不大于X;
[0072]步骤SI 12:将所述V根候选参考天线分为N个候选参考天线组,每个所述候选参考天线组包括M根天线;所述M不大于V ;
[0073]步骤S113:选取N个候选参考天线组中的一个,作为发送参考信号的参考天线。
[0074]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步骤Slll选取了可能作为参考天线的X’个候选参考天线,再利用步骤S112进行候选参考天线的分组,当需要发射参考信号时,利用步骤S113选取其中的一组进行参考信号的发射即可。采用上述选取参考天线的方法,利用步骤Slll以及步骤S112,一次性形成了若干个候选参考天线组,从而下一次要发射参考信号时,仅需进行步骤S113的选取步骤即可。在从所述步骤S112形成的N个候选参考天线组中选取一个的参考天线选取方法,是以组为单位进行选取,不是每次发射参考信号之前都对逐一选取参考天线,从而提高了选取参考天线的效率。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所述M等于任意正整数。通常天线阵列中的天线总数X很大,从而所述M远小于所述X。
[0075]为简化候选参考天线描述,将X’根候选参考天线进行编号,其中,每一根天线由确定的索引表示。
[0076]其中,所述步骤S112包括:
[0077]随机选取或按照确定规律,选取所述N个候选参考天线组中的每一个组所包括M个参考天线。
[0078]按照确定规律选取包括有规律的等间距的选取候选参考天线,使得候选参考天线组包括的候选参考天线散布在天线阵列中。例如,设想候选参考天线数X’等于候选参考天线组数N与每一组包括的天线数M的乘积,则有可能形成以下N个候选参考天线组:
[0079]第一组:1,N+l,2N+1, 3N+1, 4N+1, 5N+1,......,(M-1).N+1 ;
[0080]第二组:2,N+2, 2N+2, 3N+2, 4N+2, 5N+2,......,(M-1).N+2 ;
[0081]第三组:3,N+3, 2N+3, 3N+3, 4N+3, 5N+3,......,(M-1).N+3 ;
[0082]..............................
[0083]第N 组:N, 2N, 3N, 4N, 5N, 6N,......,M.N。
[0084]其中,上述分组中N为候选参考天线的组数,同时也是N也为两候选参考天线之间的间距。所述按照确定规律选取N个候选参考天线组中的每一个所包括的M根天线不局限于上述方式。
[0085]随机选取包括按照确定的随机分组直接获取。
[0086]示例1,设想候选参考天线数V等于候选参考天线组数N与每一组包括的天线数M的乘积,具体地:设想V =32,N=4和M=8,则有可能形成以下的确定的分组:
[0087]第一组:5,10,13,20,22,24,27,31;
[0088]第二组:3,7,9,11,17,23,25,32;
[0089]第三组:1,6,12,14,16,18,28,30;
[0090]第四组:2,4,8,15,19,21,26,29。
[0091]示例2,设想候选参考天线数V小于候选参考天线组数N与每一组包括的天线数M的乘积,具体地:设想V =32,N=4和M=10,则有可能形成以下确定的分组:
[0092]第一组:1,5,10,13,17,20,22,24,27,31 ;
[0093]第二组:3,7,9,11,15,17,23,25,28,32;
[0094]第三组:1,6,12,14,16,18,21,26,28,30;
[0095]第四组:2,4,8,11,15,19,21,24,26,29。
[0096]在以上示例2中,不同的候选参考天线组包括至少一个相同天线,即不同的候选参考天线组所包括的天线部分天线相同;例如,第一个和第二个候选参考天线组都包括候选参考天线17,第二个和第四个候选参考天线组都包括候选参考天线11和15。
[0097]为了方便存储和后续的选取,所述天线阵列的管理实体获得了 N组候选参考天线后,存储好N组候选参考天线的构成,具体的实现包括如下步骤:
[0098]记录每一组候选参考天线的索引,且以数组的形式进行存储;
[0099]在需要发送参考信号时,根据候选参考天线的索引找对对应的候选参考天线,并发送参考信号。
[0100]采用上述参考天线的选取以及存储方法,在发送参考信号时,能尽可能快确定发送参考信号的参考天线。
[0101]对于连续的信道测量间隔,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依照确定次序循环选取N个候选参考天线组中每一个发送所述参考信号,即遍历所有候选参考天线组,以使接收端获得更加全面的参考信号,相邻的信道测量间隔所接收的参考信号不同,从而获得更加精确的信道状态的估计。例如,设想共有N等于4 (即N=4)个候选参考天线组,则第I个至第4个发送参考信号的信道测量间隔,依次选取第I组至第4组候选参考天线,第5个至第8个发送参考信号的信道测量间隔仍然是依次选取第I组至第4组候选参考天线,以此类推。
[0102]在实现的过程中,不同小区对参考天线的选取包括:
[0103]第一种:不同小区对应相同候选参考天线,对应相同候选参考天线分组方式或分组规律,并且在发送参考信号的信道测量间隔,不同小区对应相同或不同候选参考天线组;
[0104]第二种:不同小区对应相同候选参考天线,对应不同候选参考天线分组方式或分组规律;
[0105]第三种:不同小区对应不同候选参考天线。
[0106]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如图4所示,在所述M根参考天线发送参考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0107]步骤SlOO:在发送参考信号的信道测量间隔内,选定第i根参考天线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Qi个时频资源单元;所述i为不大于所述M的正整数;
[0108]所述信道测量间隔包括K个时域OFDM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1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所述K为不小于I的整数;
[0109]—个所述时频资源单元对应一个时域OFDM符号和一个频域子载波;
[0110]不同的参考天线用于发送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单元不同。
[0111]所述Qi小于子载波总数Y ;所述Qi个时频资源单元所对应的子载波散布在所述Y个子载波所形成的带宽中。
[0112]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步骤SlOO与所述步骤SllO之间没有先后之分,可以如图3所示,先进行步骤SlOO再进行步骤SllO;也可以步骤SlOO与步骤SllO同步进行,或步骤SllO先于步骤S100。
[0113]信道测量间隔共包括K个连续的时域OFDM符号,系统带宽包括Y个连续频域子载波,则一个信道测量间隔对应了 K乘以Y个时频资源单元。如图5所示,其中的信道测量间隔包括K等于7个连续时域OFDM符号,信道测量间隔共包括7乘以Y个时频资源单元。
[0114]所述步骤SlOO为从包括K*Y个时频资源单元的信道测量间隔中依次选取Q1, Q2,……,Qm个时频资源单元,分别作为承载所述M根参考天线发送的参考信号的参考时频资源。例如,Q15为第15根参考天线所选取的承载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单元的个数。
[0115]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所述步骤SlOO为由时频资源管理实体,根据确定的分组依次选取包括Q1, Q2,……,Qm个时频资源单元的M个时频资源单元组或根据预先存储的选择规律依次选取Q1, Q2,……,Qm个时频资源单元。系统带宽包括的Y个频域子载波频率是连续的,而被选取的Qi个时频资源单元所对应的子载波频率稀疏的而非集中式的分布在包括所述Y个频域子载波的系统带宽中,以使接收端获取更能反映当前信道状态的参考信号。
[0116]本实施例所述的参考信号发射方法,仅选取了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