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输方法、接收端设备和发送端设备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501330阅读:来源:国知局
该数据的信噪比进行估计,所获得的信噪比都大于预设门限时,则确定该发送端设备采用的训练序列便是估计信噪比所采用的N个不同的训练序列,并由此确定该数据是发送端设备采用第二方式发送的数据。
[0112]同理,由于发送端设备采用第一的方式发送数据时采用的相同训练序列为N个不同训练序列中的一个,则接收端设备采用N个不同训练序列分别对该数据的信噪比进行估计,所获得的信噪比中仅有一个信噪比大于预设门限,则确定发送端设备采用的训练序列为N个不同训练序列中的一个训练序列,并由此确定该数据是发送端设备采用第一方式发送的数据。
[0113]同理,当发送端设备使用M个天线采用第二的方式发送数据时采用的为所述N个训练序列中的M个训练序列,使用N-M个天线采用第一方式发送数据时采用的是所述M个训练序列其中的一个,则所述接收端设备采用N个不同训练序列分别对该数据的信噪比进行估计,所获得的信噪比中有M个信噪比大于预设门限,则确定发送端设备所采用的训练序列为N个不同训练序列中的一个M个训练序列,并由此确定该数据包括发送端设备采用第二方式发送的M个数据和采用第一分集方式发送的N-M个数据。
[0114]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通过在接收端设备采用N个训练序列,分别估计接收到的数据的信噪比,根据得到的N个信噪比,确定发送端设备采用的训练序列,并根据确定的训练序列确定该数据的发送方式,以使接收端设备可以选取对应的解方法,从而可以获得正确的数据,提高获取数据的正确率。
[0115]实施例二
[0116]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步骤102之前还可以包括:
[0117]步骤300、接收所述发送端设备发送的所需采用的训练序列的标识。
[0118]具体地,该标识为所述发送端设备在发送数据时采用的训练序列在训练序列集合中的序号,该标识可以是多个训练序列的序号集合,而每个序号对应训练集合中的一个训练序列。
[0119]步骤301、根据接收到的标识,从训练序列集合中确定所述N个训练序列。
[0120]具体地,接收端设备在接收到发送端设备发送的所需采用的训练序列的标识后,根据标识与训练序列的对应关系,通过标识,从训练序列集合中确定N个训练序列。N个训练序列为发送端设备发送数据时无论是分集方法还是复用方法都可能会采用的训练序列。
[0121]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步骤300、步骤301是在实施例一中的步骤102之前执行,但是步骤300、步骤301与步骤100之间并无必然的顺序关系。
[0122]在具体实现时,步骤301中的训练序列集合可以采用两种实现方式:
[0123]方式一、训练序列集合包括N个子集合,各子集合中均包含一组训练序列,各子集合之间的训练序列不同。
[0124]具体来说,训练序列集合可以预先将现有的TSC划分为N个子集合,各子集合中均包含一组训练序列,各子集合之间的训练序列不同。
[0125]举例来说,现有的训练序列包括:TSC0_TSC7这8个TSC,则训练序列集合可以根据4根天线传输划分为4个子集合。每个子集合例如可以为(TSCO)、(TSC1、TSC2、TSC3)、(TSC4、TSC5、TSC6)、(TSC7),每个子集合的标识例如可以是(0)、( 1、2、3)、(4、5、6)、(7)。
[0126]相应地,步骤301可以具体为:
[0127]根据接收到的标识,从N个子集合中分别确定一个训练序列,得到所述N个训练序列。
[0128]以上述训练序列集合的划分举例来说,接收到的标识例如可以是0、2、4、7,则接收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标识可以确定出TSC0、TSC2、TSC4、TSC7四个训练序列。
[0129]方式二、各子集合中的第一子集合包含第一组训练序列,所述各子集合中的其它子集合中所包含的训练序列为对所述第一组训练序列采用加扰方式得到的一组训练序列,且所述其它子集合所采用的加扰方式不同。
[0130]具体来说,可以将现有技术中已有的训练序列,组成一个子集合,即第一子集合,现有技术中已有的训练序列即为第一组训练序列,并在该第一子集合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加扰方式再生成N-1个子集合。
[0131]举例来说,以发送端设备有4根天线为例,那么该训练序列集合包括4个子集合。第一组训练序列,也就是现有的训练序列,包括:TSC0-TSC7这8个训练序列。第一子集合为(TSCO、TSCl……TSC7 );第二子集合为对第一子集合中训练序列进行加扰后生成的集合,例如可以是(TSC8、TSC9……TSC15);第三子集合为对第一子集合中训练序列采用与第二子集合的加扰不同的加扰方式加扰后生成的集合,例如可以是(TSC16、TSC17……TSC23);同理第四子集合为对第一子集合中训练序列采用与第二及第三子集合的加扰均不同的加扰方式加扰后生成的集合,例如可以是(TSC24、TSC25……TSC31 )。
[0132]在这种训练序列集合的划分下,相应地,步骤301具体可以有两种方式实现:
[0133]方式一、根据接收到的标识,从所述N个子集合中的部分子集合中确定不少于2个的训练序列,得到所述N个训练序列。
[0134]具体来说,该N个训练序列可以是在I个子集合中选取不少于2个的训练序列,即存在不少于2个的训练序列来自同一子集合,只需保证可以得到N个训练序列的相关性低即可。以上述训练序列集合的划分举例来说,接收到的标识例如可以是2、4、18、26,则接收端设备根据标识2、4确定出第一子集合中的TSC2、TSC4,根据标识18可以确定出第三子集合中的TSC18,根据标识26可以确定出第四子集合中的TSC26,从而得到TSC2、TSC4、TSC18、TSC26这4个训练序列。
[0135]方式二、根据接收到的标识,从N个子集合中分别确定一个训练序列,得到所述N个训练序列。
[0136]以上述训练序列集合的划分举例来说,接收到的标识例如可以是2、10、18、26,则接收端设备根据标识2确定出第一子集合中的TSC2,根据标识10可以确定出第二子集合中的TSC10,根据标识18可以确定出第三子集合中的TSC18,根据标识26可以确定出第四子集合中的TSC26,从而得到TSC2、TSClO、TSC18、TSC26这4个训练序列。
[0137]上述子集合的数目可以由发送端设备天线的数目决定。
[0138]本发明实施例二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是在实施例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基础上,训练序列集合可以进行多种方式的划分。接收端设备在接收发送端设备采用N个天线发送的数据之前,通过接收到的发送端设备发送的所需采用的训练序列的标识,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从训练序列集合中确定出N个训练序列,以使接收端设备在接收到数据之后,采用上述N个训练序列,分别估计数据的信噪比,并根据得到的N个信噪比,确定发送端设备采用的训练序列,并根据确定的训练序列确定该数据的发送方式,以使接收端设备可以选取对应的解方法,从而可以获得正确的数据,提高获取数据的正确率。
[0139]实施例三
[0140]本实施例与图3所示实施例的差别在于,本实施例是根据一个预设的训练序列,再动态生成N-1个训练序列。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进一步地,实施例一中的步骤102之前还包括:
[0141]步骤400、接收发送端设备发送的一个训练序列的标识。
[0142]具体地,接收端设备接收到的标识还可以是发送端设备发送的包含一个训练序列序号的标识。
[0143]步骤401、根据所述一个训练序列的标识,从训练序列集合中确定一个训练序列,并采用确定的一个训练序列生成N-1个不同的训练序列,得到所述N个训练序列。
[0144]具体地,该训练序列集合可以为现有的训练序列集合。接收端设备可根据接收到的一个训练序列的标识,从现有的训练序列集合中确定一个训练序列,并采用确定的一个训练序列生成N-1个不同的训练序列,得到N个训练序列。
[0145]举例来说,该训练序列集合,也就是现有的训练序列集合,包括TSC0-TSC7,8个训练序列。接收端设备接收到的一个训练序列的标识可以是3,则可以从现有的训练序列集合中确定出训练序列TSC3。以发送端设备有4根天线为例,那么通过该确定出的训练序列TSC3需要生成3个不同的训练序列。
[0146]进一步地,所述采用确定的一个训练序列生成N-1个训练序列,包括:
[0147]采用不同的加扰方式对确定的一个训练序列进行加扰,得到所述N-1个不同的训练序列。
[0148]具体地,生成N-1个训练序列,可以是通过加扰的方式生成N-1个不同的训练序列,则需要对上述确定得出的一个训练序列采用N-1种不同的加扰方式进行加扰,得到N-1个不同的训练序列。上述确定得出的训练序列及经加扰得到的N-1个不同的训练序列均不同,则N个训练序列是不同的训练序列,且该N个训练序列之间的相关性低。
[0149]举例来说,通过该确定出的训练序列TSC3生成3个不同的训练序列,可以是对该训练序列TSC3采用3中不同的加扰方式生成3个不同的训练序列,例如可以是TSC1’、TSC2’、TSC3’,则 4 个训练序列分别是 TSC3、TSCl \ TSC2’、TSC3’。
[0150]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步骤400、步骤401是在实施例一中的步骤102之前执行,但是步骤400、步骤401与步骤100之间并无必然的顺序关系。
[0151]下面以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均采用两根天线收发为例,对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152]接收端设备接收到发送端设备采用2个天线发送的BURST数据。
[0153]接收端设备采用两个训练序列,分别估计该BURST数据的信噪比。若发送端设备采用第一方式,也就是延时分集方式发送数据,则两个天线上均使用TSC1、Tscr或TSC1”其中的一个;若发送端设备采用第二方式发送数据,则两个天线分别使用的训练序列不同,为TSCUTSC1’或TSC1、TSC1”。空时编码分集方式或复用方式采用包含特定训练序列或特定训练序列集合中的训练序列的不同训练序列。在此,以空时编码分集采用包含特定训练序列Tscr不同训练序列为例。若发送端设备采用空时编码分集方式发送数据,则两个天线分别使用TSCUTSC1’;若发送端设备采用复用方式发送数据,则两个天线分别使用TSC1、TSC1”。此处TSCl为现有的训练序列集合中的任一训练序列,并不局限于上述现有训练序列集合中的TSCl。Tscr例如可以为TSCl采用加扰方式一生成的训练序列。TSC1”例如可以为TSCl采用加扰方式二生成训练序列。
[0154]需要说明的是,对TSCl加扰的方式可以
当前第3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