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送控制指令的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202699阅读:来源:国知局
例中,公开了一种控制网络设备的方法,包括:
[0055]S41、通信终端以网络设备的动态域名访问动态域名服务器,并发送网络设备的动态域名和控制指令消息,动态域名服务器根据通信终端访问的动态域名,解析出该动态域名绑定的动态IP地址(智能路由器的外网IP地址),并提供通信终端的访问对象转换为该动态IP地址,将通信终端发送的消息按照解析出的动态IP地址发送至智能路由器。
[0056]S42、智能路由器按照外网IP地址接收包含有网络设备的动态域名和控制指令的消息,并根据网络设备的动态域名与网络设备的内网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智能路由器的外网IP地址与网络设备的内网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按照外网IP地址接收的所述消息中的控制指令直接按照网络设备的内网IP地址进行发送。
[0057]S43、网络设备接收控制指令,并执行相应的操作。
[0058]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通信终端发送的消息中还包含有该通信终端的IP地址,所述方法还可包括:
[0059]智能路由器接收通信终端发送的消息后,建立该通信终端的IP地址与消息中的动态域名之间的绑定关系。
[0060]网络设备执行相应的操作后,将当前的状态信息按照智能路由器的外网IP地址发送至智能路由器。
[0061]智能路由器将状态信息按照通信终端的IP地址发送至通信终端。
[0062]通信终端接收并查看状态信息。
[0063]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发送控制指令的方法应用于包括:通信终端、智能路由器、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及互联网中的动态域名服务器的系统中;所有网络设备被构建在智能路由器创建的内网侧;每个网络设备具有唯一的动态子域名;智能路由器具有与网络设备的动态子域名对应关系的主域名;例如网络设备的子域名为ac.zhangsan.abc.com;智能路由器的主域名为zhangsan.abc.com;用户在输入网络设备的子域名可以找到该子域名对应的主域名进行访问。
[0064]针对每个网络设备,其动态子域名与其用于被访问的内网IP地址具有映射关系;其内网IP地址与智能路由器的外网IP地址具有映射关系。
[0065]智能路由器的动态域名(主域名)与智能路由器的外网IP地址在动态子域名服务器上具有绑定关系。
[0066]智能路由器具有动态域名客户端。
[0067]智能路由器上电后,获得一动态IP地址;智能路由器通过动态域名客户端将自身的动态IP地址(即外网IP地址)及与自身的动态域名发送给互联网(外网侧)的动态域名服务器,在动态域名服务器中更新动态域名所绑定的动态IP地址。
[0068]根据上述系统环境,图4所示的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网络设备的动态域名为网络设备的动态子域名。
[0069]现在参考图5,图5示出了根据上述方法及说明性实施例的发送控制指令的装置,例如智能路由器。
[0070]如图5所示,智能路由器包括:将智能路由器外网IP地址(动态IP地址)及动态域名发送给互联网(外网侧)上动态域名服务器(例如动态服务器106),保持动态域名服务器中的动态域名与外网侧的IP地址关系与当前一致的动态域名客户端;以及对外网侧与内网侧的数据进行交互的反向代理器(例如反向代理器107)。
[0071]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智能路由器的反向代理器包括:接收包含标识名称和控制指令的消息的接收模块(例如接收模块101 ),其中,标识名称对应相应的网络设备及通信地址;以及将所述控制指令按照所述标识名称对应的通信地址发送至所述网络设备的发送模块(例如发送模块102)。
[0072]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地址为网络设备的内网IP地址;
[0073]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模块按照智能路由器的外网IP地址接收来自外网侧的通信终端发送的包含有标识名称和控制指令的消息。
[0074]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外网IP地址与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的通信地址具有映射关系。
[0075]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根据得到的所述通信地址,以及所述映射关系,控制所述发送模块将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控制指令直接按照所述通信地址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的控制模块(例如控制模块105)。
[0076]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标识名称和所述装置的外网IP地址具有绑定关系。所述标识名称为网络设备的动态域名(例如通过在动态域名服务器(例如花生壳)中注册获得)或静态域名(例如由运营商在网络设备出厂时配置获得)。
[0077]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发送模块通过网络设备的动态域名或静态域名对应的内网IP地址将控制指令发送至该网络设备。
[0078]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装置的反向代理器还包括:用于在装置发送控制指令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状态信息的反馈接收模块(例如反馈接收模块103),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通信终端的反馈发送模块(例如反馈发送模块104)。
[0079]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消息中还包括所述通信终端在外网侧的IP地址;反馈发送模块按照所述通信终端的IP地址将所述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通信终端。
[0080]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标识名称对应有一主域名,该主域名与所述装置的外网IP地址具有映射关系。例如,所述装置具有动态域名(静态域名),该域名作为主域名,所述标识名称为通过装置给内网侧的网络设备配置的动态子域名、静态子域名;
[0081]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装置的主域名与网络设备的子域名具有对应关系;例如:网络设备子域名为ac.zhangsan.abc.com;装置的主域名为zhangsan.abc.com;用户在输入网络设备的子域名可以找到该子域名对应的主域名进行访问。
[0082]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发送模块用于根据内网侧的每个网络设备的动态子域名、静态子域名或设备标识符对应的内网侧的IP地址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至相应的网络设备。
[0083]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主权项】
1.一种发送控制指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包含标识名称和控制指令的消息;其中,所述标识名称对应相应的网络设备及通信地址; 将所述控制指令按照所述标识名称对应的通信地址发送至所述网络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外网IP地址接收所述消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网IP地址与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的通信地址具有映射关系; 将所述控制指令按照所述标识名称对应的通信地址发送至所述网络设备的过程包括: 根据得到的所述通信地址,以及所述映射关系,将从所述外网IP地址接收到的所述控制指令直接按照所述通信地址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地址为所述网络设备的内网IP地址。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名称与外网IP地址具有绑定关系。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名称为所述网络设备的动态域名或静态域名。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名称对应一主域名;所述主域名与所述外网IP地址之间具有绑定关系。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名称为网络设备的动态子域名、静态子域名或设备标识符。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送所述控制指令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状态信息,并将所述状态信息发送至外网侧的通信终端。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中还包括所述通信终端的IP地址;按所述IP地址将所述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通信终端。11.一种发送控制指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包含标识名称和控制指令的消息;其中,所述标识名称对应相应的网络设备及通信地址;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控制指令按照所述标识名称对应的通信地址发送至所述网络设备。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按照外网IP地址接收所述消息。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网IP地址与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的通信地址具有映射关系;所述装置还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得到的所述通信地址,以及所述映射关系,控制所述发送模块将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控制指令直接按照所述通信地址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地址为所述网络设备的内网IP地址。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名称与外网IP地址具有绑定关系。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名称为所述网络设备的动态域名或静态域名。17.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名称对应一主域名;所述主域名与所述外网IP地址之间具有绑定关系。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名称为网络设备的动态子域名、静态子域名或设备标识符。19.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反馈接收模块,用于在发送所述控制指令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状态信息;以及 反馈发送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状态信息发送至外网侧的通信终端。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中还包括所述通信终端的IP地址;所述反馈发送模块按所述IP地址将所述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通信终端。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送控制指令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包含标识名称和控制指令的消息;其中,所述标识名称对应相应的网络设备及通信地址;将所述控制指令按照所述标识名称对应的通信地址发送至所述网络设备。本发明实现了在互联网或局域网中以统一方式对智能电器进行远程控制,并且无需云服务器,进行一步解决了目前对云服务器的负载要求高、通信效率低的问题。
【IPC分类】H04L29/08, H04L29/12
【公开号】CN104917791
【申请号】CN201410090537
【发明人】居文军, 王淼, 张军, 吕小强
【申请人】海尔集团公司, 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海尔广科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4年3月1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