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北斗智能信息系统及传输方法

文档序号:9380892阅读:7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北斗智能信息系统及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信息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北斗智能信息系统及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我国是世界上海岛最多的国家之一,但是由于海岛分布较分散,且远离大陆,若要逐一登岛调查,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及时间,管理成本昂贵,另外由于海岛的开发处于资源驱动阶段,丰富的旅游资源未得到充分合理有序的开发,资源与环境破坏现象较为严重,整体开发水平不高,因此,提高对海岛的监控能力是急需解决的一项重大问题。
[0003]利用北斗智能信息系统可以的效实现对海岛的监控与保护,但现有的北斗民用信息传输系统仍然存在以下的技术问题与不足:
a)由于北斗民用通信一分钟只能发送一次并且一次最多只能发送100个字节,因此需要将图像进行压缩和切分,图像压缩过大会导致严重失真,压缩过小则需要较长时间进行图像传输,因此,如何确定合理的压缩比来保证图像的清晰度和传输时间,是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0004]b)由于北斗通信成功率仅能达到95%以上,传输的时候会产生丢包现象,从而导致监控台图像不清晰甚至无法成像,因此,如何建立互相通信机制来确保图像能够完整传输,也是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提供一种北斗智能信息系统及传输方法。
[000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北斗智能信息系统,由监控终端和监控中心两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终端包括摄像头、ARM板、北斗模块和电源,用于实现目标监测、处理、传输;所述监控中心包括北斗模块、计算机和电源,用于接收监控终端信息,通过解码获得图像信息。
[0007]进一步地,所述摄像头用于采集数据信息,所述ARM板用于数据与信息处理,所述北斗模块用于数据的传输。
[0008]进一步地,所述计算机用于接收、解析数据及指令发送。
[0009]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北斗智能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所述监控终端通电后,所述摄像头将采集的图像数据传输给ARM板;
步骤2,ARM板接收到数据后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图像预处理、动目标监测、图像压缩、图像切分、编码,然后将数据信息传输给北斗模块;
步骤3,北斗模块接收到数据后发送给监控中心;
步骤4,监控中心的北斗模块接收数据后传输给计算机;
步骤5,计算机接收到数据后进行解码和图像合并、纠错控制的处理,然后发送对应指令给监控终端;
步骤6,监控终端的北斗模块接收指令后传输给ARM板;
步骤7,ARM板解析监控中心的指令,然后执行指令。
[001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ARM板接收到数据后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a,图像预处理,将摄像头的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然后读取图像信息并保存;
步骤b,动目标监测,将读取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然后通过计算去除图像中静止或者运动缓慢的目标,将计算后轮廓较大的目标作为运动目标提取出来;
步骤C,图像压缩、切分和编码,将运动目标进行压缩,然后切分为若干个报文并进行分包编码;
步骤d,分包发送编码数据,将分包后的编码数据发送给北斗模块。
[0011 ]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计算机接收到数据后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码,当接收完整幅的图像?目息后进彳丁合并和显不。
[00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纠错控制的处理是:计算机接收到图像信息后判断是否丢包,如果有丢包情况,通知监控终端重新发送丢包信息,监控终端接收到监控中心的信息后重新发送丢包信息。
[0013]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具有以下优势:
a)监控中心能够实时获取海岛的情况及周边是否有目标经过;
b)通过纠错控制大大提高了图像的成图率,由原来的81%提高到96%;
c)在距离摄像头50米远的距离可以检测到目标的运动速度范围约为0.lm-5m ;
d)可达到原始图像半个小时内更新一次,运动目标图像五分钟内更新一次。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发明的监控终端与监控中心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监控终端工作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监控中心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6]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北斗智能信息系统,由监控终端和监控中心两部分组成,监控终端包括摄像头、ARM板、北斗模块和12V电源,用于实现目标监测、处理、传输。当监控终端通电后,摄像头将采集的图像数据通过视频接口传输给Arm板,ARM板接收到数据后对图像进行处理:图像预处理、动目标监测、图像压缩、图像切分、编码,然后将数据信息通过串口传输给北斗模块;ARM板接收到数据后对图像信息的处理的详细步骤为:步骤a,图像预处理,将摄像头的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然后读取图像信息并保存;步骤b,动目标监测,将读取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然后通过计算去除图像中静止或者运动缓慢的目标,将计算后轮廓较大的目标作为运动目标提取出来;步骤C,图像压缩、切分和编码,将运动目标进行压缩,然后切分为若干个报文并进行分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