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正数据生成方法、补正数据生成系统以及使用它们的画质调整技术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383425阅读:来源:国知局
Xn) = V mX Vn = SNRX V n,与不积算的情况相比提高 V η倍。
[0026]因此,积算图像的S/N比比以I次拍摄获得的拍摄图像的S/N比大Vη倍,像这样基于S/N比大的积算图像生成补正数据,所以能够获得抑制了光散粒噪声的影响的高精度的补正数据。
[0027]此外,能够考虑例如通过在照相机使用大的受光元件使饱和电子数变大(将上述各算式的m变大),来提高拍摄图像的S/N比(SNR),并基于该拍摄图像获得高辉度的补正数据,但一般情况下大的受光元件价格高,所以这种方法花费成本。相对于此,如上述那样,如果将多个拍摄图像积算而生成积算图像,则无需使用大的感光元件也能实质性地增大饱和电子数,并提高补正数据的精度。
[0028]根据权利要求2或5记载的发明,每个特定的灰度值的测试图案的拍摄次数是相邻灰度值之间相同或者比起低辉度侧在高辉度侧增大,所以虽然曝光时间短、拍摄不费时间的高辉度侧的拍摄次数较多,但是拍摄花费时间的低辉度侧的拍摄次数较少,能够抑制伴随反复拍摄的节拍时间的增大。
[0029]而且,噪声相对于辉度按一定比例发生且具有在高辉度容易被识别(看到)在低灰度不容易被识别的特性,所以即使通过增多高辉度侧的拍摄次数并减少低辉度侧的拍摄次数来抑制节拍时间的增大,也能够充分获得通过积算的噪声降低效果。
[0030]根据权利要求3或6记载的发明,作为特定的灰度值设定3个以上的灰度值,相邻的灰度值的灰度差是从低辉度侧到高辉度侧相同或者增大,所以在如果辉度变化则显示不均的形态和/或分布就容易变化的低辉度侧,拍摄的间隔(辉度间隔)变密,在以插补的方式算出不进行拍摄的灰度值的补正数据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高精度的补正数据。
[0031]根据权利要求7、10或13记载的发明,与权利要求1或4记载的发明相同地,将按每个特定的灰度值显示在显示面板的测试图案分别通过照相机多次拍摄,按每个特定的灰度值将测试图案的多个拍摄图像积算而生成积算图像,并基于每个特定的灰度值的积算图像,生成补正数据,所以能够抑制光散粒噪声的影响并生成高精度的补正数据。
[0032]此外,基于该补正数据补正显示面板的输入信号,所以能够有效地降低显示面板的显示不均,能够高精度地调整并提高其画质。
[0033]根据权利要求8、11或14记载的发明,与权利要求2或5记载的发明相同地,每个特定的灰度值的测试图案的拍摄次数是相邻灰度值之间相同或者比起低辉度侧在高辉度侧增大,所以虽然拍摄不费时间但噪声容易明显的高辉度侧的拍摄次数较多,但是拍摄费时间但噪声不容易明显的低辉度侧的拍摄次数也可以较少,在能够抑制节拍时间的增大的同时,能够生成充分起到通过积算的噪声降低效果的补正数据。
[0034]此外,通过基于该补正数据补正显示面板的输入信号,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画质。
[0035]根据权利要求9、12或15记载的发明,与权利要求3或6记载的发明相同地,作为特定的灰度值设定3个以上的灰度值,相邻的灰度值的灰度差是从低辉度侧到高辉度侧相同或者增大,所以在如果辉度变化则显示不均的形态和/或分布就容易变化的低辉度侧,拍摄的间隔(辉度间隔)变密,在以插补的方式算出不进行拍摄的灰度值的补正数据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高精度的补正数据。
[0036]此外,通过基于该补正数据补正显示面板的输入信号,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画质。
[0037]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光散粒噪声的影响并生成高精度补正数据,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画质。
【附图说明】
[0038]图1是表示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补正数据生成系统的说明图。
[0039]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补正数据生成方法、画质调整型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以及画质调整方法的处理的前半部分的流程图。
[0040]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补正数据生成方法、画质调整型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以及画质调整方法的处理的后半部分的流程图。
[0041]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补正数据生成方法、画质调整型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以及画质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0042]附图标记说明
[0043]I补正数据生成系统
[0044]2液晶面板(显示面板)
[0045]3照相机
[0046]4画质调整电路(画质调整机构)
[0047]5 ROM (记忆部)
[0048]6画质调整型液晶面板(画质调整型显示面板)
[0049]7画质调整装置(显示控制机构、积算图像生成机构、补正数据生成机构)
[0050]8测试图案生成装置
[0051]9 ROM 写入器
[0052]10控制部
[0053]11拍摄图像记忆部
[0054]12积算图像记忆部
[0055]13补正数据记忆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56]应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57]实施方式I
[0058]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补正数据生成系统。该补正数据生成系统I在液晶面板2上显示测试图案并用黑白固定成像器件照相机3拍摄,生成降低液晶面板2的显示不均的补正数据。生成的补正数据记忆在画质调整电路4的ROM(非易失性存储器)5,通过该画质调整电路4实装在液晶面板2,来制造画质调整型液晶面板6。在画质调整型液晶面板6中,画质调整电路4边参照记忆在R0M5的补正数据边补正输入到液晶面板2的图像信号(输入信号),从而实现液晶面板2的显示不均的降低而调整画质。
[0059]补正数据生成系统I具有:连接于照相机3的画质调整装置7、连接于液晶面板2以及画质调整装置7的测试图案生成装置8、以及连接于画质调整装置7的ROM写入器9。画质调整装置7具有:控制部10、拍摄图像记忆部11、积算图像记忆部12、以及补正数据记忆部13。
[0060]如图2以及图3所示,补正数据生成系统I生成补正数据时,首先,画质调整装置7的控制部10指示测试图案生成装置8将8位的测试图案显示信号(R信号)传送到液晶面板2,在液晶面板2显示红色的测试图案(步骤I (图中记载为「S.1」。以下相同))。该红色测试图案使液晶面板2的全像素呈现红色,在步骤I中,在液晶面板2的整个画面显示灰度值32的红色测试图案。
[0061]接着,控制部10通过照相机3将显示了红色测试图案的液晶面板2拍摄6次(步骤2),将各拍摄图像记忆在拍摄图像记忆部11 (步骤3)。
[0062]接着,控制部10指示测试图案生成装置8将红色测试图案的灰度值变更为64 (步骤4),通过照相机3将其拍摄6次(步骤5),将各拍摄图像记忆在拍摄图像记忆部11 (步骤6)。之后,控制部10将红色测试图案的灰度值变更为96 (步骤7),通过照相机3将其拍摄8次(步骤8),将各拍摄图像记忆在拍摄图像记忆部11 (步骤9),将红色测试图案的灰度值变更为128 (步骤10),通过照相机3将其拍摄8次(步骤11),将各拍摄图像记忆在拍摄图像记忆部11 (步骤12),将红色测试图案的灰度值变更为192 (步骤13),通过照相机3将其拍摄10次(步骤14),将各拍摄图像记忆在拍摄图像记忆部11 (步骤15),将红色测试图案的灰度值变更为255 (步骤16),通过照相机3将其拍摄10次(步骤17),将各拍摄图像记忆在拍摄图像记忆部11 (步骤18)。
[0063]与步骤I至18相同地,控制部10指示测试图案生成装置8将8位的测试图案显示信号(G信号)传送到液晶面板2,在液晶面板2显示灰度值32的绿色测试图案(步骤19),通过照相机3将其拍摄6次(步骤20),将各拍摄图像记忆在拍摄图像记忆部11 (步骤21)。控制部10进而将绿色测试图案的灰度值变更为64 (步骤22),通过照相机3将其拍摄6次(步骤23),将各拍摄图像记忆在拍摄图像记忆部11 (步骤24),将绿色测试图案的灰度值变更为96 (步骤25),通过照相机3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