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m识别方法及装置、物联网终端、m2m识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99760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M2m识别方法及装置、物联网终端、m2m识别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M2M识别方法及装置、物联网终端、M2M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物联网业务与传统电信业务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包括:(I)在传统业务中,电信运营商直接面对用户,而在物联网产业链中,业务提供商面对用户和电信运营商,电信运营商为业务提供商提供通信服务(M2M(Machine-to_Machine,机器对机器通信,以下简称M2M)识别装置和套餐等);(2)物联网业务一般为小数据、大连接、低成本业务,所以业务提供商会向电信运营商订购几元不等的包月小流量套餐卡;(3)物联网业务的通信费由业务提供商和运营商结算,同时业务提供商向用户收取服务。从上述三点可以看出,若不将物联网终端和M2M识别装置绑定,用户可以将M2M识别装置取出,放在其他终端上用于其他用途,导致超出套餐流量,而业务提供商必需为此付出额外的费用给电信运营商。
[0003]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提出了两种绑定方法,第一种为物理方法,即将M2M识别装置封闭在物联网终端内,使用户无法取出,但这一方法存在当M2M识别装置出现故障时,无法对其进行修理,增加了维修难度,也增加了成本支出;第二种为平台处理方法,即平台预先保存物联网终端硬件ID和M2M识别装置ID的对应关系,当通信业务发生时,物联网终端上传这两个参数,由平台判断是否匹配,如果匹配则继续通信业务,如果不匹配则终止通信业务,但这一方法中物联网终端硬件ID可能被篡改,使该方法失效,且目前电信运营商也没有用于物联网应用的平台。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针对现有的物理方法和平台处理方法对M2M识别装置和物联网终端进行绑定时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物联网终端硬件ID不会被篡改、绑定安全性高的M2M识别方法及装置、物联网终端、M2M识别系统。
[0005]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M2M识别方法,包括:
[0006]接收物联网终端发送的加密结果,所述加密结果为所述物联网终端根据预先生成的随机数对第一物联网终端ID进行加密得出的;
[0007]根据所述随机数对所述加密结果进行解密得出第一物联网终端ID ;
[0008]将第一物联网终端ID与存储的第二物联网终端ID比对得出比对结果,以供所述物联网终端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判断是否接入网络。
[0009]其中,所述接收物联网终端发送的加密结果之前还包括:
[0010]获取所述物联网终端发送的校验绑定指令;
[0011]根据所述校验绑定指令生成所述随机数;
[0012]将所述随机数发送给所述物联网终端。
[0013]其中,获取校验绑定指令之前还包括:
[0014]获取M2M读写工具写入的第二物联网终端ID。
[0015]作为另一实施方案,本发明还提供一种M2M识别装置,包括:
[0016]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物联网终端发送的加密结果,所述加密结果为所述物联网终端根据预先生成的随机数对第一物联网终端ID进行加密得出的;
[0017]解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随机数对所述加密结果进行解密得出第一物联网终端ID ;
[0018]比对模块,用于将第一物联网终端ID与存储的第二物联网终端ID比对得出比对结果,以供所述物联网终端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判断是否接入网络。
[0019]其中,所述M2M识别装置还包括:随机模块和发送模块;
[0020]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物联网终端发送的校验绑定指令;
[0021]随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校验绑定指令生成所述随机数;
[0022]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随机数发送给所述物联网终端。
[0023]其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获取M2M读写工具写入的第二物联网终端ID。
[0024]作为另一实施方案,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物联网终端,包括:
[0025]加密模块,用于根据预先生成的随机数对第一物联网终端ID进行加密得出加密结果;
[0026]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加密结果,以供M2M识别装置进行解密得出所述第一物联网终端ID ;
[0027]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物联网终端ID与存储的第二物联网终端ID比对得出的比对结果判断是否接入网络。
[0028]其中,所述物联网终端还包括:
[0029]指令模块,用于向所述M2M识别装置发送校验绑定指令。
[0030]作为另一实施方案,本发明还提供一种M2M识别系统,包括M2M识别装置、物联网终端;
[0031 ] 所述M2M识别装置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M2M识别装置;
[0032]所述物联网终端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联网终端。
[0033]其中,所述M2M识别系统还包括:
[0034]M2M读写工具,用于验证所述M2M识别装置的读写权限,并将第二物联网终端ID写入所述M2M识别装置。
[0035]在本发明的M2M识别方法及装置、物联网终端、M2M识别系统中,由于M2M识别方法包括:接收物联网终端发送的加密结果,加密结果为物联网终端根据预先生成的随机数对第一物联网终端ID进行加密得出的;根据随机数对加密结果进行解密得出第一物联网终端ID ;将第一物联网终端ID与存储的第二物联网终端ID比对得出比对结果,以供物联网终端根据比对结果判断是否接入网络,因此使用本发明的M2M识别方法,除了电信运营商以外,其他机构和个人没有更改M2M识别装置文件的权限,从而提高了 M2M识别装置的安全性,即使其他机构和个人将非法物联网终端ID改成了合法的物联网终端ID,但由于这些物联网终端内也无法得知该M2M识别方法中的加密算法和解密算法,故也不能通过比对并加入网络。
【附图说明】
[0036]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M2M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7]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M2M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8]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M2M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M2M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物联网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0041 ]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M2M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2]其中,附图标记为:11、接收模块;12、解密模块;13、比对模块;14、随机模块;15、第一发送模块;21、指令模块;22、加密模块;23、第二发送模块;24、判断模块;100、M2M识别装置;200、物联网终端;300、M2M读写工具。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44]实施例1:
[004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M2M识别方法,包括:
[0046]步骤101,接收物联网终端发送的加密结果,加密结果为物联网终端根据预先生成的随机数对第一物联网终端ID进行加密得出的。
[0047]步骤102,根据随机数对加密结果进行解密得出第一物联网终端ID。
[0048]步骤103,将第一物联网终端ID与存储的第二物联网终端ID比对得出比对结果,以供物联网终端根据比对结果判断是否接入网络。
[0049]由于在本实施例的M2M识别方法中,除了电信运营商以外,其他机构和个人没有更改M2M识别装置文件的权限,因此,可以提高M2M识别装置的安全性;而且,即使其他机构和个人将非法物联网终端ID改成了合法的物联网终端ID,但由于这些物联网终端内也无法得知该M2M识别方法中的加密算法和解密算法,故也不能通过比对并加入网络。
[0050]实施例2:
[0051 ]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M2M识别方法,包括:
[0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