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控制方法和设备及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99829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负载控制方法和设备及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载控制方法、负载控制装置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第三代合作项目(3GPP,3rdGenerat1n Partnership Project)已经制定了长期演进计划(LTE,Long Term Evolut1n)。
[0003]3GPP非漫游场景的无线演进网络架构可如图1所示,其中,移动性管理实体(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服务网关(SGW,Serving Gateway)和分组数据网关(PGW,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等三个功能实体为无线演进网络的核心网设备。MME主要负责非接入层(NAS,Non Access stratum)信令管理、承载管理、用户空闲模式下的跟踪和寻呼管理等功能;SGW主要负责本地的移动性锚点和3GPP系统内部的移动性锚点,以及合法监听相关信息;PGW主要负责策略执行和计费,以及合法监听等功能。
[0004]在现有的通信方式中,主要存在人到人(H2H,Human to Human)和机器到机器(M2M,Machine to Machine)等两种通信模型。其中,H2H应用,主要指以人为通信主体的通信,例如电话通信等;而M2M应用也称机器类型通讯(MTC,Machine Type Communicat1ns)应用,是指多个网元间在无人参与的情况下进行的网络通讯,例如交通控制和管理、工厂设备运行监控、远程抄表等。
[0005]现有技术中,计划对M2M应用和H2H应用采用混合接入模式,采用同样的机制对M2M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也可称之为机器类型通信设备(MTC Device))和H2H用户设备进行接入控制,因而可能存在数量众多的M2M应用在例如某些接入网网元或移动性管理网元大量接入,导致该接入网网元或移动性管理网元过多的负载被M2M应用占用,进而可能较大的影响到H2H应用的正常进行。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负载控制方法和设备及通信系统,可以相对避免或减小M2M应用对H2H应用的影响,有利于保证H2H应用的正常接入和进行业务。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种负载控制方法,包括:
[0009]获知第一网络侧网元的负载状况;
[0010]若第一网络侧网元的负载比例超过了设定的阈值或者第一网络侧网元过载,按照第一网络侧网元关于M2M用户设备的负载控制策略,限制M2M用户设备在第一网络侧网元下接入或进行业务。
[0011]—种负载控制装置,包括:
[0012]负载获知模块,用于获知第一网络侧网元的负载状况;
[0013]限制模块,用于在所述负载获知模块获知第一网络侧网元的负载比例超过了设定的阈值或者第一网络侧网元过载时,按照第一网络侧网元关于M2M用户设备的负载控制策略,限制M2M用户设备在第一网络侧网元下接入或进行业务。
[0014]—种通信系统,包括:
[0015]如上述实施例中的负载控制装置。
[0016]由上可见,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限制M2M用户设备在重负载的网络侧设备接入或进行业务,可以针对不同M2M应用进行负载控制,一方面可以相对避免或减小M2M应用对H2H应用的影响,有利于保证H2H应用的正常接入或进行业务,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保证特殊M2M应用的正常接入或进行业务。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9]图1是一种3GPP非漫游场景的无线演进网络架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负载控制方法流程简图;
[0021]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一种负载控制方法流程简图;
[0022]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一种负载控制方法流程简图;
[0023]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一种负载控制方法流程简图;
[0024]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五的一种负载控制方法流程简图;
[0025]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六的一种负载控制方法流程简图;
[0026]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七的一种负载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7]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八的一种接入网网元结构示意图;
[0028]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九的一种移动性管理网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负载控制方法和设备及通信系统,可以相对避免或减小M2M应用对H2H应用的影响,有利于保证H2H应用的正常接入和进行业务。
[0030]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1]首先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指的接入网网元在不同的网络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名称和位置,本发明实施例的接入网网元例如可以是指:演进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1ns System)陆地无线接入网(E-UTRAN,EvolvedUMTS Territorial Rad1 Access Network)中的演进基站(eNodeB)或家庭基站(HeNB)、UMTS 陆地无线接入网(UTRAN,UMTS Territorial Rad1 Access Network) /GSM EDGE 无线接入网(GERAN,GSM EDGE Rad1 Access Network)中的无线网络控制器(RNC,Rad1Network Controller)或基站控制器(BSC, Base Stat1n Controller);而在非 3GPP 网络中,接入网网元可以是,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中具有演进分组数据网关(eFOG,Evolved Packet Data Gateway)接入网逻辑功能的实体、微波存取全球互通(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网络中的接入服务网络基站(ASN BS, Access Service Network Base Stat1n)、或宽带码分多址(CDMA,Code Divis1n Multiple Access)网络中具有高速率分组数据接入网(HRPD AN,High RatePacket Data Access Network)接入网逻辑功能的实体;或其它网络中实现接入网逻辑功能的实体。
[0032]本发明实施例所指的移动性管理网元在不同的网络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名称和位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性管理网元例如可以是指:与E-UTRAN连接的MME、与UTRAN/GERAN连接的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非3GPP网络中的接入网关(AGW,Access Gateway),例如WLAN中具有ePDG移动性管理逻辑功能的实体、Wimax网络中的接入服务网络网关(ASN Gff, Access Service Network Gateway)、CDMA网络中具有HRPD AN移动性管理逻辑功能的实体等;或其它网络中实现移动性管理逻辑功能的实体。
[0033]本发明实施例中,多个M2M用户设备(即MTC用户设备)可以组成一个整体或一个M2M用户下的M2M用户设备可以组成一个整体,可简称M2M用户设备群(M2M Group)或M2M用户设备组,其中,可以以群组标识(Group ID)来标识一个M2M用户设备群,Group ID可以有多种形式,举例来说,若M2M Group下的用户设备都共用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Internat1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或者移动台国际ISDN号码(MSISDN,MobileStat1n Internat1nal ISDN Number),则 Group ID 可以为 IMSI 或 MSISDN ;或者,若 M2MGroup下的用户设备都使用相同的接入点名称(APN,Access Point Name),则Group ID可以为该接入点名称;或者,也可以为M2M Group分配一个特别的Group ID,以标识该M2MGroup ο
[0034]进一步的,网络运营商或行业内用户可以将M2M群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管理和控制。举例来说,电力行业内的远程抄表应用,可将某个地区所有的电表组成一个群,网络运营商或电力行业用户可以将该群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移动性管理优化或者接入管理;鉴于M2M应用的多样化,且不同的M2M应用具有不同的属性和特征,网络运营商或行业内用户也可以将相同M2M应用特征的所有M2M用户设备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管理和控制。
[0035]下面进行详细描述。
[0036]实施例一
[0037]参见图2、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负载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0038]210、获知第一网络侧网元的负载状况。
[0039]其中,第一网络侧网元可以是移动性管理网元或接入网网元,当然也可以是网络侧的其它类型的网络实体。
[0040]在一种应用场景下,若实施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装置位于第一网络侧网元中,则其可以通过监测直接获知第一网络侧网元的负载状况;若实施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装置没有位于第一网络侧网元中,则其可以通过接收包含有第一网络侧网元负载状况的指示信息的消息,进而获知第一网络侧网元的负载状况。
[0041]可以理解,获知第一网络侧网元的负载状况例如可以是通过获知第一网络侧网元的负载比例来获知第一网络侧网元的负载状况,或者也可以是通过获知第一网络侧网元过载的指示来获知第一网络侧网元的负载状况。
[0042]例如若获知了第一网络侧网元的负载比例,可以通过和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获知第一网络侧网元的负载等级(负载等级可以包括:轻度负载、中度负载、重度负载、过载等,每个负载等级对应不同的负载比例阈值),若获知了第一网络侧网元过载的指示(例如,过载指示消息),则可以直接确定出第一网络侧网元的负载状况为过载。
[0043]220、若第一网络侧网元的负载比例超过了设定的阈值或者第一网络侧网元过载,按照第一网络侧网元关于M2M用户设备的负载控制策略,限制M2M用户设备在第一网络侧网元的接入或业务进行。
[0044]可以理解,启动对第一网络侧网元进行负载控制的负载阈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设定,例如可以设定为50 %、80 %、90 %或其它比例。
[0045]其中,第一网络侧网元关于M2M用户设备的负载控制策略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的设置和调整。第一网络侧网元关于M2M用户设备的负载控制策略例如可以包括:基于M2M用户设备的应用特征(MTC Feature)或群组标识(Group ID)等灵活构建的,在不同场景下针对不同MTC Feature或Group ID的M2M用户设备的负载控制策略。
[0046]举例来说,按照负载控制策略进行负载控制具体可以包括:根据M2M用户设备的MTC Feature或Group ID,在第一网络侧网元的不同负载状况或者过载状态下,限制M2M用户设备在第一网络侧网元下接入或进行业务,进而实现对第一网络侧网元的负载控制。
[0047]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网络侧网元的负载比例超过了设定的阈值或者第一网络侧网元过载时,启动对M2M用户设备和H2H用户设备在第一网络侧网元下的接入或业务进行区别控制,即针对M2M用户设备和H2H用户设备采用不同的负载控制策略,例如全部或部分M2M应用的优先级低于H2H应用,从而限制部分或全部M2M用户设备在第一网络侧网元下接入或进行业务,为H2H用户设备在第一网络侧网元下接入或进行业务提供保证。
[0048]其中,对M2M用户设备和H2H用户设备在第一网络侧网元下的接入或业务进行区别控制,限制M2M用户设备(可以是具有相同或不同类型的多个M2M用户设备)在第一网络侧网元下接入例如可以包括:拒绝所有M2M用户设备在第一网络侧网元下的接入、或者只接受第一网络侧网元关于M2M用户设备的负载控制策略中许可接入的M2M用户设备在第一网络侧网元下的接入、或者限制M2M用户设备在第一网络侧网元下的接入比例(该接入比例具体可以是0%?100%之间的任意比例)、或者限制M2M用户设备在第一网络侧网元下接入速率(该接入速率例如可以是O次/秒、100次/秒、500次/秒或其它速率)、或者通过广播消息中包含当前允许或禁止接入的M2M用户设备的MTC Feature或Group ID的指示信息,以指示部分或全部的M2M用户设备当前允许或禁止接入第一网络侧网元;限制M2M用户设备在第一网络侧网元进行业务例如可以包括:限制M2M用户设备在第一网络侧网元下传输数据包的比例(该比例具体可以是0%?100%之间的任意比例),或者限制M2M用户设备在第一网络侧网元下单位时间内传输数据包的最大个数(该最大个数例如可以为O包/秒、100包/秒、500包/秒或其它最大个数),或者限制M2M用户设备在第一网络侧网元下的连接(例如S1/IU连接)比例,或者按照设定的比例(该比例具体可以是0%?100%之间的任意比例)限制向M2M用户设备下发寻呼等,本实施例不限于上述举例的限制M2M用户设备在第一网络侧网元下接入或进行业务的方式。
[0049]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体可以在移动性管理网元或接入网网元,或其它设备上具体实施。
[0050]由上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对M2M用户设备和H2H用户设备在重负载的网络侧设备的接入或业务进行区别控制,限制M2M用户设备在重负载的网络侧设备接入或进行业务,可以针对不同M2M应用进行负
当前第1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