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电话误拨的方法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492019阅读:来源:国知局
r>[0057]以上方式都可以避免因进一步的误触摸导致的误确认,从而进一步提高防止电话误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058]通过本实施方式,在没有捕捉到人脸的场景下,根据用户手指触碰区域的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保证防止电话误拨方法的可靠性。
[0059]再可选的,如图1D所示,图1D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又一种防止电话误拨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图1A所示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步骤101之后,方法还包括:
[0060]108、若移动终端位于拨号界面,则检测拨号界面上是否存在被用户手指触碰的区域;
[0061]109、若存在,则进行人脸捕捉,否则,禁止拨号操作。
[0062]相应的,步骤102中根据拨号指令进行拨号操作,具体可以包括:
[0063]110、若捕捉到人脸,则根据拨号指令进行拨号操作。
[0064]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在检测到移动终端位于拨号界面后,先检测拨号界面上是否存在用户手指触碰区域,如果存在用户手指触碰的区域,方进行人脸捕捉,捕捉到人脸后,进行拨号操作。同样,可以利用安装在移动终端上的摄像头进行人脸捕捉。相应的,本实施方式中,在拨号界面下,当检测到用户手指触碰区域的时候,才进行人脸捕捉和误拨号检测,因此,可以有效节省移动终端的耗电和耗能。
[0065]通过本实施方式能够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及时可靠地检测出本次拨号是否为有效拨号,进而判定是否进行拨号操作。
[0066]实际应用中,检测用户手指触碰区域的方法有多种。
[0067]例如,可以根据接触面积进行检测。具体的,通过对用户的惯用操作进行观察,例如,绝大部分用户在对触摸屏操作时,通常会采用固定的一个或两个手指进行操作。通过学习用户在拨号界面下手指产生触摸区域的大小,得到用户指尖与触摸屏接触面积的正态分布,并以此作为参考,可以推断本次触摸屏的触摸是否来自用户手指,若是,则说明存在用户手指触碰区域。
[0068]再例如,可以根据电容变化进行检测。具体的,用户指尖与触摸屏接触时,触摸区域电容的变化量与人体表面的生物电含量有关。也就是说,用户用手指与触摸屏接触产生的触摸屏电容变化与用户皮肤通过衣服等材料碰到触摸屏时产生的触摸屏电容变化是不同的。通过学习用户在指尖触控时产生的生物电大小,得到手指触摸触摸屏时,触摸屏电容变化值的正态分布,并以此作为参考,可以推断本次触摸屏的触摸是否来自用户手指,若是,则说明存在用户手指触碰区域。
[0069]又例如,可以根据按压力度进行检测。用户按压触摸屏的力度相对稳定,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触摸屏受到的按压力度。通过学习用户在指尖触控时产生的压力大小,得到用户手指对触摸屏的按压力度的正态分布,并以此作为参考,可以推断本次触摸屏的触摸是否来自用户手指,若是,则说明存在用户手指触碰区域。
[0070]又例如,可以根据指纹形状进行检测。由于指尖的指纹接触面积太小,用指纹特征点的方式识别成功率较低,故采用指纹形状的进行比对,基于指纹形状识别功能,可以对比预先记录的用户指尖的指纹形状,获得本次采集到的指纹形状,与用户录入的标准指纹形状进行相似度对比的正态分布,并以此作为参考,推断本次触摸屏的触摸是否来自用户手指,若是,则说明存在用户手指触碰区域。
[0071]通过以上举例中的实施方式,结合用户的指尖大小、电容含量、按压力度、指纹形状进行综合判断,来推测本次触摸是否来自于用户手指,避免用户指尖外的其它部位,比如手掌或胳膊,因不小心触碰拨号界面,或是放置于口袋中,拨号界面与腿部皮肤产生的间接触碰,导致的电话误拨。
[0072]进一步的,上述几种实施方式也可以结合实施,例如,当上述四种数据的匹配度均满足预设的阈值,则判断为用户手指触摸。此外,也可以学习用户手指触摸拨号界面的时间长短,或者,用户手指在拨号界面的点击次数,这样用户可以通过设置一定时间长度的触摸或点击次数来触发拨号,短于或超过这个时间长度的触摸或者非该点击次数的点击,都可以视为无效操作。
[0073]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止电话误拨的方法,在接收到拨号指令时,先检测移动终端是否位于可以拨号的界面,如果位于拨号界面,则进行进一步处理和检测,如果能够捕捉到人脸,并且用户手指触碰到拨号界面,就能说明用户当前正在观看移动终端界面,并且用手指对拨号界面采取了触控操作,即可判定本次的拨号为用户真实需要的有效拨号,进而进行拨号操作。通过上述方案,能够结合实际拨号场景中的各种因素,准确可靠地识别本次拨号是否为有效拨号,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可靠地防止电话误拨的产生。
[0074]进一步的,为了提高识别有效拨号的准确性,如图2A所示,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防止电话误拨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图1B所示实施方式的基础上,104中所述检测所述拨号界面上是否存在被用户手指触碰的区域,具体可以包括:
[0075]201、自捕捉到人脸的时刻起,在预设的第一时长内,检测拨号界面上是否存在被用户手指触碰的区域;
[0076]相应的,102中根据拨号指令进行拨号操作,具体可以包括:
[0077]202、若自捕捉到人脸的时刻起,在第一时长内,拨号界面上存在被用户手指触碰的区域,则根据拨号指令进行拨号操作。
[0078]具体的,为了提高有效拨号识别的准确性,捕捉到人脸与用户采取触控动作之间的时间间隔不能太久,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当移动终端位于拨号界面,如果能够捕捉到人脸,并且在捕捉到人脸之后的第一时长内,在拨号界面上检测到用户手指的触碰区域,则可以更加肯定的确认是由用户主动发起的有效拨号,进而提高防止电话误拨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079]其中,第一时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设定,本实施例在此不对其进行限制。基于上述情形,假设在第一时长内没有检测到用户手指触碰区域,则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如图2B所示,图2B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防止电话误拨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图2A所示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201之后,还包括:
[0080]203、若自捕捉到人脸的时刻起,在第一时长内,拨号界面上不存在被用户手指触碰的区域,则再次执行进行人脸捕捉的步骤。
[0081]具体的,当移动终端位于拨号界面,若捕捉到人脸,但在捕捉到人脸之后的第一时长内,在拨号界面上没有检测到用户手指的触碰区域,则说明用户的本次拨号操作可能存在延迟,相应的,可以返回再次进行人脸捕捉,以保证防止电话误拨方法的可靠性。
[0082]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止电话误拨的方法,当移动终端位于拨号界面,如果能够捕捉到人脸,并且在捕捉到人脸之后的第一时长内,在拨号界面上检测到用户手指的触碰区域,则进行拨号操作,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限定用户触控操作的有效性,进而提高防止电话误拨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083]实际场景中,往往需要周围环境具备一定的亮度方能实现人脸捕捉,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止电话误拨方法的可靠性,如图3A所示,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防止电话误拨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图1B所示实施方式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在103中所述进行人脸捕捉之前,还包括:
[0084]301、若所述移动终端位于所述拨号界面,检测当前环境的亮度是否达到预设的亮度阈值;
[0085]相应的,103中所述进行人脸捕捉,具体包括:
[0086]302、若当前环境的亮度达到所述亮度阈值,则进行人脸捕捉。
[0087]其中,所述亮度阈值可以根据进行人脸捕捉所需的实际亮度进行设置,本实施例在此不对其进行限制。
[0088]具体的,在进行人脸捕捉前,先检测当前周围环境的亮度,当亮度满足能够进行人脸捕捉的条件时,方进行人脸捕捉,保证人脸捕捉的可靠实施,从而提高防止电话误拨方法的可靠性。
[0089]基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另一种情形,可能会检测到当前环境的亮度无法满足人脸捕捉所需的亮度,则如图3B所示,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另一种防止电话误拨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图3A所示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301之后,还可以包括:
[0090]303、若当前环境的亮度低于所述亮度阈值,则检测移动终端界面是否被遮挡;
[0091]相应的,103中所述进行人脸捕捉,具体可以包括:
[0092]304、若移动终端界面未被遮挡,则打开照明部件,并进行人脸捕捉。
[0093]实际应用中,所述照明部件为能够为人脸捕捉提供补光效果的任意部件,例如,闪光灯、红外发光二极管等。具体的,检测界面是否被遮挡可以利用距离传感器实现。以智能手机为例,在智能手机的听筒旁通常会设置有距离传感器。该距离传感器可以内置红外发光二极管,以及一个捕捉红外线的探测器。红外发光二极管可以发射红外线,如果界面是否被遮挡,例如,有人脸靠近手机触摸屏,人脸会对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红外线进行反射,而探测器在检测到反射的红外线达到一定强度后,可判定有物体靠近,即界面被遮挡。
[0094]本实施方式中,在进行人脸捕捉前,先检测当前周围环境的亮度,当亮度无法满足人脸捕捉所需的亮度时,则检测移动终端界面是否被遮挡,若移动终端界面未被遮挡,则打开照明部件进行补光后,进行人脸捕捉,保证人脸捕捉的可靠实施,从而提高防止电话误拨方法的可靠性。
[0095]实际应用中,用于进行人脸捕捉的摄像头可以使用电荷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 Device,简称CO)),可以对自然环境中的可见光、红外光产生相应的光电反应,把光学影像转化为数字信号。为了实现低亮度环境下的物体成像,可以利用这种光敏元件对红外线的响应成像原理,采用夜间红外摄像等成像技术,具体的,在可见光很弱的环境下,物体自身会一直产生红外线,当物体产生或反射的红外线达到一定强度时,可以被光敏元件感知并捕捉。相应的,所述照明部件可以为能够提供成像光照的设备,该光照可以为可见光也可以为不可见光,例如红外线。
[0096]进一步的,基于上述实施方式,检测界面是否被遮挡后,还存在另一种情形,即移动终端界面被遮挡,为了保证防止电话识别方法的可靠性,如图3C所示,图3C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又一种防止电话误拨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图3B所示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303之后,还可以包括:
[0097]305、若移动终端界面被遮挡,且所述拨号界面上存在被用户手指触碰的区域,则向用户推送征询消息,所述征询消息用于向用户征询是否确认进行拨号操作;根据用户反馈,进行相应的操作;
[0098]306、若移动终端界面被遮挡,且所述拨号界面上不存在被用户手指触碰的区域,则禁止进行拨号操作。
[
当前第2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