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接收系统信息和寻呼的方法和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693747阅读:来源:国知局
大于特定门限值X。根据确定当前应用的DRX循环时段是否大于特定门限值X的结果,可从延长修改时段的方法(选项1)和允许UE900在DRX定时前立刻醒来并识别小区(重)选择以及SI是否被修改的方法(选项2)中选择一种方法,并可以应用所选择的方法。
[0081 ]为了应用超长DRX循环时段,UE 900需要接收额外的SFN比特。
[0082]在步骤925,UE 900从由基站905广播的SIBx获取SFN比特信息。而且,SIBx可包含在每个DRX定时时寻呼发送次数和循环时段信息。当已经应用允许UE 900在DRX定时前立刻醒来并识别小区(重)选择以及SI是否被修改的方法(选项2)时,在步骤930,UE 900可在DRX定时前醒来,并可以尝试执行小区(重)选择过程并且接收SI。这时,对于小区(重)选过程,UE 900执行小区测量,并且小区测量特征在于基于一个测量样本确定小区(重)选。
[0083]在步骤935,当寻呼从MME 910到达基站905时,在步骤945,基站905在寻呼发生940的时间点(DRX定时)向UE发送多个寻呼。可基于在步骤925中设置的信息执行多个寻呼的发送。
[0084]〈实施例2>
[0085]实施例2涉及RRC分集技术。RRC分集指允许UE向多个基站发送/从多个基站接收相同RRC消息,并且增加成功接收RRC消息的概率。
[0086]RRC分集可分为DL RRC分集和UL RRC分集。在DL RRC分集中,UE从多个基站接收相同RRC消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DL RRC分集在接收信号强度不稳定的切换过程中尤其有效。
[0087]在UL RRC分集中,UE向多个基站发送相同RRC消息。同时,在小区边界区域,UL RRC分集可增加成功发送RRC消息的概率。
[0088]图10是用于概念性说明RRC分集技术的视图。
[0089]参照图10,UE 1000可同时从两个基站(S卩MeNB 1005和SeNB 1010)接收包含相同信息的RRC消息。
[0090]可通过MeNB 1005和SeNB 1010连接的Xn回程1015交换期望被发送给UE 1000的RRC消息。两个基站1005和1010可使用相同频率或不同频率。
[0091]通常,当UE 1000从MeNB 1005移动到SeNB 1010时,UE 1000执行切换过程并且将服务小区从MeNB 1005改变为SeNB 1010。在切换过程中,SeNB 1010可根据情况提供比MeNB1005好的信号强度。
[0092]例如,当UE 1000从MeNB 1005快速移动到SeNB 1010时,从MeNB 1005所接收的信号强度可快速降低。反之,来自SeNB 1010的接收信号的强度可快速变好。对于该切换过程,作为当前服务小区的MeNB 1005向UE 1000发送切换(H0)命令,并指示切换的运行。当来自MeNB 1005的接收信号的强度不够好并且UE 1000不能接收到H0命令时,切换可能失败。当SeNB 1010也向UE 1000发送相同的H0命令时,切换成功的概率可提高。通常,UE 1000移动到SeNB 1010,并且因而,来自SeNB 1010的接收信号的强度可能足够好。
[0093]实施例2提出了执行RRC分集的特定过程。所述特定过程包括UE 1000,MeNB 1005和SeNB 1010需要互相交换的信息。
[0094]图11是用于说明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执行DLRRC分集的过程的视图。
[0095]参照图11,当UE 1000连接到MeNB 1105时,在步骤1115,MeNB 1105向相邻SeNB1110发送UE 1000的能力信息。
[0096]可替换地,在步骤1120,当UE 1000通过关于所述一个相邻SeNB 1115的测量报告向MeNB报告事件A4时,在此时,MeNB 1105可将UE 1100的能力通知给SeNB 1110。事件六4可包括当UE 1000从相邻小区接收的信号的强度大于特定门限值时UE 1100进行报告的事件。
[0097]当在步骤1120UE 1100报告的信息包括提供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特定门限值的相邻SeNB 1110时,在步骤1125,MeNB 1105可确定MeNB 1105是否与SeNB 1110—同执行DLRRC分集。该确定可遵循预定信息,或可基于UE 1100报告的信息而做出。而且,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具有UE 1100测量的接收信号强度并且其数值大于门限值的基站可以是不同于SeNB 1110的基站。在此时,MeNB 1105可使用相邻基站信息以便确定将执行DL RRC分集的SeNB。更具体说,MeNB 1105可从UE 1100接收关于在UE 1100的相邻基站当中的能够向UE1100发送强度大于门限值的信号的相邻基站的相邻基站信息。基站可基于所接收的相邻基站信息确定将执行DL RRC分集的SeNB。更具体说,基站可确定与由所接收的相邻基站信息表示的相邻基站相邻的SeNB作为执行DL RRC分集的基站。
[0098]当使用DL RRC分集时,在步骤1130,MeNB 1105经Xn接口通过使用RRC DIVERSITYREQUEST(RRC分集请求)消息向SeNB 1110传送应用于UE 1100的设置信息和包含期望应用的一个或多个分集类型和时分复用(TDM)模式的信息。分集类型是提出使用DL RRC分集的RRC消息的类型的信息。例如,当分集类型指示“ALL RRC MESSAGE(所有RRC消息)”时,MeNB和SeNB可发送所有RRC消息。可替换地,当分集类型指示“仅H0命令”时,MeNB和SeNB可同时仅根据H0命令来发送消息。
[0099]可在有限情况(诸如小区边界区域等等)下产生DLRRC分集的益处,并且因而在所有情况下都执行DL RRC分集可能仅增加了复杂度而没有益处。相应地,可通过分集类型控制上述情形。可替换地,MeNB 1105和SeNB 1110两者都可被限制为仅在下述情况(即切换过程)下发送H0命令,在这种情况下,可在没有分集类型信息的情况下最大化DDL RRC分集的益处。
[0100]而且,当MeNB 1105和SeNB 1110使用相同频率时,可应用TDM模式。在上述情况中,MeNB 1105和SeNB 1110发送的信号可能引起互相干扰。相应地,当UE 1100使用不同时间段以便从两个基站接收RRC消息时,可提高成功接收RRC消息的概率。作为示例,MeNB 1105在T1到T2的时间段内向UE 1100发送消息,并且接着SeNB 1110在T2到T3的时间段内向UE1100发送相同消息。为了执行上述之间存在时间差的发送,UE、MeNB 1105和SeNB 1110可在其无线电资源的使用上预先达成协商。
[0101]在步骤1135,SeNB 1110可通过Xn接口向MeNB 1105发送RRC DIVERSITY RESPONSE(RRC分集响应)消息。RRC DIVERSITY RESPONSE消息包含UE 1100从SeNB 1110接收消息所需的信息。所需信息可包含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和小区ID(物理小区标识符(PCI)或E-UTRAN小区全球标识符(ECGI))中的一个或多个。C-RNTI是UE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上识别其调度信息时所使用的一种ID信息。
[0102]在步骤1140,MeNB 1105 可向UE 1100 发送 RRCConnect1nReconf igurat1n(RRC 连接重配置)消息。RRC消息被用于为UE 1100设置DL RRC分集,并且包含SeNB 1100的C-RNT1、RCI/ECG1、分集类型和TDM模式中的一个或多个。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虽然UE 1100已经接收到RRCConnect1nReconfigurat1n消息,但是,UE 1100或基站可能不能立刻执行DL RRC分集。例如,当分集类型是“仅H0命令”并且切换过程即将发生时,UE 1100或基站可执行DLRRC分集。反之,当分集类型指示“ALL RRC MESSAGE(所有RRC消息)”时,在UE 1100接收到RRCConnect1nReconf igurat1n消息后,UE 1100和基站可能立刻开始执行DL RRC分集。这是因为UE 1100不知道要发送给UE的RRC消息的发送时间点和类型。在实施例2中,为便于描述,考虑分集类型为“仅H0命令”的情形。
[0103]在步骤1145,UE 1100向MeNB 1105报告关于SeNB 1110的事件A3测量报告。事件A3包含其中UE 1100已测量的相邻小区的信号大于特定偏移值或大于当前服务小区的信号的情形。参考事件A3触发切换。
[0104]相应地,由于已经报告事件A3的UE1100可预计将很快执行切换,在步骤1150,UE1100开始执行DL RRC分集。
[0105]在步骤1155 和 1160,UE 1100 解码来自 MeNB 1105 和 SeNB 1110 两者的 PDCCH,并确定其RRC消息是否被发送。当使用相同频率时,UE 1100可根据所给定的TDM模式解码H)CCH。当解码了PDCCH 时,UE 1100 使用MeNB 1105 和 SeNB 1110各自的 C-RNTI。
[0106]在步骤1165,已接收到UE 1100报告的事件A3的MeNB 1105确定向SeNB 1110切换。
[0107]在步骤1170,MeNB 1105通过使用HO REQUEST(H0响应)消息触发向SeNB 1110的切换。
[0108]在步骤117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