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背向散射曲线的光纤质量自动分析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_5

文档序号:9711223阅读:来源:国知局
正则表达式; 52. 2,所述服务器采用字符串匹配算法,判断所接收到的光纤名称信息是否符合所述 正则表达式;如果符合,则表明所接收到的光纤名称信息符合所述标准化命名规则; S3中,所述服务器通过以下方法判断该曲线名称信息是否符合所述标准化命名规则: 53. 1,所述服务器将所述标准化命名规则表示为正则表达式; S3. 2,所述服务器采用字符串匹配算法,判断所接收到的曲线名称信息是否符合所述 正则表达式;如果符合,则表明所接收到的曲线名称信息符合所述标准化命名规则。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背向散射曲线的光纤质量自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S5具体为: S5. 1,所述服务器获取当前时刻所接收到的光纤测试数据中的背向散射曲线;其中,该 背向散射曲线的横坐标为距离值,纵坐标为功率值; S5. 2,所述服务器遍历S5. 1获取到的背向散射曲线,查找到曲线中纵坐标最小值的P1 占. S5. 3,取曲线上横坐标位于P1点之后的所有点中的纵坐标局部最大点P2,P2作为噪声 区上界; S5. 4,在整个背向散射曲线中,横坐标位于P2之前的曲线段称为有效曲线区;横坐标 位于P2之后的曲线段称为尾部噪声区; S5. 5,丢弃所述尾部噪声区;利用小波变换方法,对所述有效曲线区进行局部降噪,去 除所述有效曲线区上的噪声,得到降噪处理后的有效曲线区; S5. 6,对所述降噪处理后的有效曲线区进行多层小波变换,分离得到细节信息曲线; S5. 7,计算所述细节信息曲线的各点斜率,得到梯度曲线; S5. 8,对所述梯度曲线进行分析,得出第一事件特征点; S5. 9,比对所述梯度曲线与所述历史光纤测试数据中的历史背向散射曲线,在所述历 史背向散射曲线中查找到与该第一事件特征点横坐标对应的第二事件特征点; S5. 10,对比所述第一事件特征点的纵坐标和所述第二事件特征点的纵坐标,再基于所 述历史背向散射曲线的测试时间,获得被测试光纤在第一事件特征点所在横坐标位置的衰 耗变化率。5.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背向散射曲线的光纤质量自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S5. 5中,所述利用小波变换方法,对所述有效曲线区进行局部降噪,具体为: S5. 5. 1,对所述有效曲线区进行三层小波变换,得到第一层细节曲线、第二层细节曲线 和第三层细节曲线; S5. 5. 2,遍历所述第一层细节曲线,取得所有极值点;然后,分别将各个极值点的模与 第二层细节曲线同一横坐标对应的模进行比较,如果模在第二层细节曲线的值小于在第一 层细节曲线的值,则对所述有效曲线区的同一横坐标的对应点取前后一定范围的均值; S5. 5. 3,遍历所述第二层细节曲线,取得所有极值点;然后,分别将各个极值点的模与 第三层细节曲线同一横坐标对应的模进行比较,如果模在第三层细节曲线的值小于在第二 层细节曲线的值,则对所述有效曲线区的同一横坐标的对应点取前后一定范围的均值; S5. 5. 4,经过S5. 5. 2和S5. 5. 3处理后,所述有效曲线区即转变为降噪处理后的有效曲 线区。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背向散射曲线的光纤质量自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S5. 6具体为: 对所述降噪处理后的有效曲线区进行五层小波变换,得到的第五层细节信息曲线即为 分离得到细节信息曲线。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背向散射曲线的光纤质量自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S5. 8,对所述梯度曲线进行分析,得出第一事件特征点,具体为: 对于所述梯度曲线,如果一个负值点后连续出现一个正值点,则该负值点所对应的横 坐标位置即为一个反射事件起点; 如果一个正值点后连续出现一个负值点,如果该正值点之前为反射事件起点,则该正 值点所对应的横坐标即为反射事件终点,由此确定一个反射事件,该正值点和该负值点即 为第一事件特征点;否则,该正值点所对应的横坐标为一个非反射事件起点; 如果一个正值点后连续出现一个零点,如果该正值点之前为非反射事件起点,则该正 值点所对应的横坐标为非反射事件终点,由此确定一个非反射事件。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背向散射曲线的光纤质量自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S5. 8中,在得出第一事件特征点之后,还包括得出以下被测试光纤质量情况: 每一个所述第一事件特征点包括事件终点和事件起点; 1) 分别将各事件的事件终点功率值减去事件起点功率值,得出各事件的损耗; 2) 分别将各事件的事件终点距离减去事件起点距离,得出各事件的长度值; 3) 将结尾事件起点功率值减去起始事件终点功率值,得出端到端损耗; 4) 将结尾事件起点距离减去起始事件终点距离,得出端到端长度; 5) 将全程损耗除以端到端长度,得出平均损耗。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背向散射曲线的光纤质量自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S2中,所述服务器还通过第二存储模块存储光纤名称与该光纤名称所对应的光纤的标准背 向散射曲线; S5,所述服务器比对所述标准背向散射曲线与当前时刻所接收到的光纤测试数据,生 成被测试光纤的光纤质量报表; S6中,所述光纤质量报表为通过数据表格形式展现的同一光纤不同时期测试得到的背 向散射曲线的综合分析报表; S6之后,还包括: 57, 所述服务器与验收管理系统接口对接;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验收管理系统接口上 传的新建光缆纤芯背向散射曲线以及验收标准;然后对所述新建光缆纤芯背向散射曲线进 行分析,判断是否符合所述验收标准,得出验收结果,并将所述验收结果发送给所述验收管 理系统接口; 58, 如果所述验收结果为不符合所述验收标准,则所述服务器向电子运行维护系统发 送通知消息,使所述电子运行维护系统生成并派发光缆线路纤芯整治工单,实现光缆线路 质量自动管理。10. -种基于背向散射曲线的光纤质量自动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采集终端和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包括:权限管理模块、系统分析模块和报表管理模块; 其中,所述权限管理模块,用于设置具有访问所述服务器的相关权限; 所述系统分析模块包括: 定义子模块,用于定义标准化命名规则;其中,该标准化命名规则既适用于被维护光缆 线路中各段子光缆光纤的命名,也适用于测试得到的背向散射曲线的命名; 第一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各段子光缆光纤的光纤名称信息; 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接收子模块所接收到的光纤名称信息是否符合所 述定义子模块定义的标准化命名规则; 第一存储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子模块判断结果为符合时,存储所述第一接收 子模块所接收到的光纤名称信息; 第二存储子模块,用于存储光纤名称与历史时期对该光纤名称所对应的光纤进行测试 得到的历史光纤测试数据;其中,所述历史光纤测试数据包括背向散射曲线以及该背向散 射曲线的测试时间; 第二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数据采集终端上传的与某一被测试光纤对应的光纤测 试数据,其中,该光纤测试数据携带有测试得到的背向散射曲线、该背向散射曲线的测试时 间以及该背向散射曲线的曲线名称信息; 解析子模块,用于解析所述第二接收子模块所接收到的光纤测试数据,获得所述曲线 名称信息,然后,判断该曲线名称信息是否符合所述标准化命名规则; 查找子模块,用于当所述解析子模块解析结果为符合时,查找所述第一存储子模块, 获得与该曲线名称信息对应的光纤名称信息;然后,再以所获得的光纤名称信息为查找关 键词,查找所述第二存储子模块,查找到与所获得的光纤名称信息对应的历史光纤测试数 据; 分析子模块,用于比对所述历史光纤测试数据与当前时刻所接收到的光纤测试数据, 对被测试光纤进行质量分析; 输出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分析子模块的分析结果输出给所述报表管理模块; 所述报表管理模块: 第三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输出子模块输出的分析结果; 生成子模块,用于对各段光纤的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生成光纤质量报表; 报表查询子模块,用于查询得到与某条光纤对应的光纤质量报表; 报表导出子模块,用于导出所述生成子模块所生成的光纤质量报表; 所述数据采集终端用于:接收OTDR测试仪测试得到的背向散射曲线以及所录入的该 背向散射曲线的名称;将背向散射曲线、测试时间以及名称打包为一个光纤测试数据包; 然后,将该光纤测试数据包上传到服务器。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背向散射曲线的光纤质量自动分析方法及系统,通过规范光缆线路纤芯命名以及对各段光缆线路纤芯测试得到的背向散射曲线的命名,能够迅速将背向散射曲线匹配到对应的光缆光纤,然后,通过对归属于同一光纤的多条背向散射曲线进行对比分析,获得光缆线路运行情况,实现光缆线路自动化、智能化、IT化管理,为光缆线路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依据。此外,服务器不限定报表输出格式,用户可以根据需要灵活的进行设置。此外,服务器可通过与其他系统接口对接,能够完成光缆质量自动验收、光缆线路纤芯整治工单的自动生成与派发等附件功能,实现光缆验收与维护的自动管理,极大的提升光缆线路维护的效率。
【IPC分类】H04B10/071
【公开号】CN105471496
【申请号】CN201410450130
【发明人】黄育飞
【申请人】北京讯为动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6日
【申请日】2014年9月5日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