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系统、测定方法以及集成电路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732529阅读:来源:国知局
区)。
[0090]对于测定而言,有频率内测定(intra-frequency measurements)、频率间测定(inter-frequency measurements)、无线接入技术间测定(inter-RAT measurements)。步页率内测定是服务小区的下行链路频率下的测定。频率间测定是与服务小区的下行链路频率不同的频率下的测定。无线接入技术间测定是与服务小区的无线技术(例如EUTRA)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RAT:Rad1 Access Technology)下的测定。
[0091 ] 对于测定设定而言,包含:测定标识符(measld)、测定对象(Measurement object(s))、报告设定(Reporting conf igurat1n(s))、数量设定(quantityConf ig)、测定间隙设定(measGapConf ig)、服务小区质量阈值(s-Measure)等。
[0092]数量设定(quantityConfig)在测定对象为EUTRA的情况下,对层3滤波器系数(L3filtering coefficient)进行指定。层3滤波器系数(L3filtering coefficient)对最新的测定结果与过去的测定结果的滤波之比(比例)进行设定。滤波结果由终端装置使用在事件评价中。所谓事件评价,是指在终端装置中被实施的、是否满足由报告设定表示的测定事件的触发基准的判断。
[0093]其中,测定标识符(measld)为了将测定对象和报告设定建立联系(建议对应)而使用的,具体而言,在测定设定中,测定标识符(measld)、被联系的一个测定对象标识符(measObjectld)和一个报告设定标识符(reportConfigld)由基站装置来设定,并通知给终端装置。测定设定能够针对测定标识符、测定对象、报告设定的对应关系(联系)而分别进行追加、修正或者删除。
[0094]测定对象按照每个无线接入技术(RAT)或者频率来设定。此外,报告设定有:针对EUTRA的设定和针对EUTRA以外的RAT的设定。
[0095]测定对象中包含与测定对象标识符建立了对应的测定对象E U T R A(measOb jectEUTRA)等。测定对象标识符是为了识别测定对象的设定而使用的标识符。测定对象的设定如前所述,按照每个无线接入技术(RAT)或者频率来设定。针对EUTRA的测定对象即测定对象EUTRA设定的是,针对所对应的频率的EUTRA小区来应用的信息。此外,不同频率的测定对象EUTRA作为不同的测定对象来处理,分别被分配了不同的测定对象标识符。
[0096]测定对象EUTRA (measOb jectEUTRA)中包含:EUTRA 载波频率信息(eutra-CarrierInfo)、测定频带宽度(measurementBandwidth)、偏移频率(offsetFreq)、与周边小区列表(neighbour cell list)有关的信息、与黑名单(black list)有关的信息等。
[0097]接下来,说明测定对象EUTRA中包含的信息。EUTRA载波频率信息表示成为测定对象的频率(载波频率)。测定频带宽度表示在作为测定对象的载波频率下动作的全部周边小区所共同的测定频带宽度。偏移频率(OffsetFreq)表示在作为测定对象的频率下被应用的测定偏移值。
[0〇98]报告设定中包含:与报告设定标识符(reportConfigld)建立了对应的报告设定EUTRA(reportConfigEUTRA)等。
[0099]报告设定标识符(reportConfigld)是为了识别与测定有关的报告设定而使用的标识符。针对EUTRA的报告设定即报告设定EUTRA(rep0rtConf igEUTRA)设定(既定)的是,EUTRA中的测定报告消息所报告的测定事件的触发基准(triggering criteria)。
[0100]此外,报告设定EUTRA(reportConf igEUTRA)中包含:事件标识符(eventId)、触发量(triggerQuantity)、滞后(hysteresis)、触发时间(timeToTrigger)、报告量(reportQuantity)、最大报告小区数(maxReportCells)、报告间隔(reportlnterval)、报告次数(report Amount)等。
[0101 ] 接下来,说明报告设定EUTRA(reportConf igEUTRA)。事件标识符(eventId)是用于选择与事件触发报告(event triggered reporting)有关的基准(criteria)的信息。在此,所谓事件触发报告(event triggered reporting),是指在小区的接收质量(测定结果)满足后述的测定事件的触发基准已持续了触发时间的情况下,将测定结果报告给基站装置。此外,在满足测定事件的触发基准已持续了触发时间的情况下,在一定间隔内将测定结果报告某次数的方法称作触发周期报告(event triggered per1dic reporting)。
[0102]终端装置在判断为满足某测定事件中的触发基准已持续了触发时间的情况下,使测定报告(measurement report)消息的发送过程触发(开始),向基站装置发送包含测定结果的测定报告消息。触发量(triggerQuantity)表示为了对测定事件的触发基准进行评价而使用的量,被指定了参照信号接收功率(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或者参照信号接收质量(RSRQ:ReferenceSignal Received Quality)。即,终端装置将由触发量(tr i ggerQuanti ty)指定的量作为下行链路参照信号的测定结果来使用,判定是否满足了由事件标识符(eventld)指定的测定事件的触发基准。
[0103]对于测定事件的触发基准而言,例如针对EUTRA的小区而利用的是以下所示的事件Al?事件A6,分别有加入条件(entering condit1n)和脱离条件(leaving condit1n)。终端装置在判断为满足了针对由基站装置指定的测定事件的加入条件已持续了触发时间的情况下,使测定报告消息的发送过程触发。另一方面,终端装置在判断为满足了已满足加入条件的测定事件的脱离条件已持续了触发时间的情况下,停止所对应的测定报告消息的发送过程。
[°1°4]另外,在针对测定事件而设定了脱离时报告(reportOnLeave)的情况下,在满足针对由基站装置指定的测定事件的加入条件、且满足了脱离条件时,终端装置使测定报告消息的发送过程触发。
[0105]〈事件(Event)Al>
[0106]事件(Event)Al加入条件:Ms_Hys>al_Threshold
[0107]事件(Event)Al脱离条件:Ms+Hys<al_Threshold
[0108]〈事件(Event)A2>
[0109]事件(Event)A2加入条件:Ms_Hys<a2_Threshold
[0110]事件(Event)A2脱离条件:Ms+Hys>a2_Threshold
[0111]〈事件(Event)A3>
[0112]事件化¥6111:)43加入条件:]\111+0;1^11+001-取8>]\^)+(^。+0。。+&3_(^1^6七
[0113]事件化¥6111:)43脱离条件:]\111+0;1^11+001+取8<]\^)+(^口+0。口+&3_(^€86七
[0114]〈事件(Event)A4>
[0115]事件化丫6111:)厶4加入条件:]\111+0;1^11+001-取8>&4_1'11代81101(1
[0116]事件化¥6111:)44脱离条件:]\111+0;1^11+001+取8<&4_1'11代81101(1
[0117]〈事件(Event)A5>
[0118]事件(Event)A5加入条件 1:Mp-Hys<a5_Thresholdl
[0119]事件化¥6111:从5加入条件2:]\111+0;1^11+001-取8>&5_1'11代81101(12
[0120]事件(Event)A5脱离条件 1:Mp+Hys>a5_Thresholdl
[0121 ]事件(Event)A5 脱离条件 2:Mn+0fn+0cn+Hys<a5_Threshold2
[0122]〈事件(Event)A6>
[0123]事件(Event)A6加入条件:Mn+0cn-Hys>Ms+0cs+a6_0ffset
[0124]事件(Event)A6脱离条件:Mn+0cn+Hys<Ms+0cs+a6_0ffset
[0125]在此,所谓Ms,是指针对服务小区(主小区或者辅小区)的测定结果。所谓Mp,是指针对主小区的测定结果。所谓Μη,是指针对周边小区(neighbour ce 11)的测定结果。终端装置利用服务小区的测定结果Ms、主小区的测定结果Mp、或者周边小区的测定结果Μη来对各事件进行评价。
[0126]所谓Hys,是指针对成为对象的测定事件的滞后参数。所谓Ofn,是指相对于周边小区的频率的频率特有的测定偏移值。所谓Ocn,是指相对于周边小区的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另外,在未设定Ocn的情况下,终端装置将测定偏移值设为0(零)。
[0127]所谓Ofs,是指相对于服务小区的频率的频率特有的偏移值。所谓Ocs,是指相对于服务小区的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
[0128]所谓Ofp,是指相对于主小区的频率的频率特有的偏移值。所谓Ocp,是指相对于主小区的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
[0129]所谓al_Threshold,是指针对事件A1而应用的阈值参数。所谓a2_Threshold,是指针对事件A2而应用的阈值参数。所谓a3_0fTset,是指针对事件A3而应用的偏移参数。所谓a4_Threshold,是指针对事件A4而应用的阈值参数。所谓a5_Thresholdl和a5_Threshold2,分别是指针对事件A5而应用的阈值参数。所谓a6_0fTset,是指针对事件A6而应用的偏移参数。
[0130]考虑以上事项,并且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适当的实施方式。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关于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关联的公知的功能、构成的具体说明,在判断为会使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主旨不明确的情况下,省略其详细说明。
[0131]〈第1实施方式〉
[0132]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
[0133]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的一例的框图。本终端装置1至少由接收天线部R01、接收部101、解调部102、解码部103、接收数据控制部104、物理层控制部105、发送数据控制部106、编码部107、调制部108、发送部109、发送天线部T01、无线资源控制部110构成。图中的“部”,是即便通过部分、电路、构成装置、设备、单元等用语也可表现的、实现终端装置1的功能以及各过程的要素。
[0134]无线资源控制部110是执行终端装置1的状态控制、测定控制以及报告控制、公共控制信息以及单独控制信息的控制、连接控制、移动控制、无线资源控制等的RRC (Ra d i ο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层的各功能的块。此外,接收数据控制部104和发送数据控制部106是执行管理数据链路层的MAC(Medium 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层、RLC(Rad1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层、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中的各功能的块。
[0135]另外,终端装置1可以是为了支持基于载波聚合以及/或者双连通的多个频率(频带、频带宽度)或者小区的同时接收而具备多个接收系统的块(接收部101、解调部102、解码部103)、以及为了支持多个频率(频带、频带宽度)或者小区的同时发送而具备多个发送系统的块(编码部107、调制部108、发送部109)的构成。此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是具备多个接收数据控制部104、物理层控制部105、发送数据控制部106、无线资源控制部110的构成。
[0136]关于终端装置1的接收处理,从无线资源控制部110向接收数据控制部104输入接收数据控制信息,向物理层控制部105输入用于控制各块的控制参数即物理层控制信息。物理层控制信息是由接收控制信息和发送控制信息构成的包含终端装置1的无线通信控制所需的参数设定的信息。
[0137]物理层控制信息通过从基站装置2向终端装置1单独(dedicated)发送的无线连接资源设定、小区固有的广播信息、或者系统参数等来设定,无线资源控制部110根据需要向物理层控制部105输入。物理层控制部105将与接收相关的控制信息即接收控制信息适当地输入给接收部101、解调部102、解码部103。
[0138]接收控制信息中作为下行链路调度信息而包含:接收频带的信息、与物理信道和物理信令有关的接收定时、复用方法、无线资源配置信息等信息。此外,接收数据控制信息是包含辅小区不激活计时器信息、DRX(Discontinuous Recept1n;不连续接收)控制信息、多播数据接收信息、下行链路重传控制信息等的下行链路的控制信息,包含与MAC层、RLC层、PDCP层中的各个下行链路有关的控制信息。
[0139]接收信号由接收天线部R01接收,被输入至接收部101。接收部101按照由接收控制信息指定的频率和频带来接收来自基站装置2的信号。接收部101也可以包含RF电路。接收到的信号被输入给解调部102。解调部102进行信号的解调。解调部102向解码部103输入解调后的信号。解码部103对所输入的信号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各数据(下行链路数据和下行链路控制数据)输入给接收数据控制部104。此外,与各数据一起从基站装置2发送出的MAC控制要素也被解码部103解码,并输入给接收数据控制部104。
[0140]接收数据控制部104进行基于接收到的MAC控制要素的物理层控制部105的控制、被解码后的各数据的缓存控制、被重传的数据的纠错控制(HARQ)等。向接收数据控制部104输入的各数据被输入(转发)给无线资源控制部110。
[0141]此外,关于终端装置I的
当前第3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