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系统、测定方法以及集成电路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732529阅读:来源:国知局
发送处理,从无线资源控制部110向发送数据控制部106输入发送数据控制信息,向物理层控制部105输入用于控制各块的控制参数即物理层控制信息。物理层控制部105将与发送相关的控制信息即发送控制信息适当地输入给编码部107、调制部108、发送部109。发送控制信息作为上行链路调度信息而包含:编码信息、调制信息、发送频带的信息、与物理信道和物理信令有关的发送定时、复用方法、无线资源配置信息等?目息O
[0142]此外,发送数据控制信息是包含DTX(Discontinuous Transmiss1n;不连续传输)控制信息、随机接入设定信息、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信息、逻辑信道优先级信息、资源请求设定信息、小区小组信息、上行链路重传控制信息等的上行链路的控制信息。无线资源控制部110也可以将与多个小区分别对应的多个随机接入设定信息设定给发送数据控制部106。此夕卜,无线资源控制部110对用于调整上行链路发送定时的发送定时调整信息和发送定时计时器进行管理,按照每个小区(或者每个小区小组、每个TA小组)来管理上行链路发送定时的状态(发送定时调整状态或者发送定时非调整状态)。发送定时调整信息和发送定时计时器被包含在发送数据控制信息中。
[0143]另外,在需要管理多个上行链路发送定时的状态的情况下,发送数据控制部106对与多个之中的各个小区(或者小区小组、TA小组)的上行链路发送定时对应的发送定时调整信息进行管理。资源请求设定信息中至少包含最大发送计数器设定信息和无线资源请求禁止计时器信息。无线资源控制部110也可以将与多个小区分别对应的多个资源请求设定信息设定给发送数据控制部106。
[0144]由终端装置I产生的发送数据(上行链路数据和上行链路控制数据)从无线资源控制部110以任意的定时向发送数据控制部106输入。此时,发送数据控制部106计算被输入的发送数据的量(上行链路缓存区量)。此外,发送数据控制部106具有判别被输入的发送数据是属于控制平面的数据还是属于用户平面的数据的功能。
[0145]此外,发送数据控制部106在向发送数据控制部106输入了发送数据时,在发送数据控制部106内(未图)的上行链路缓存区中保存发送数据。然后,发送数据控制部106判断被输入的发送数据的发送所需的无线资源是否分配给终端装置I。发送数据控制部106基于无线资源分配来选择利用了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无线资源请求(调度请求(SR))、或者利用了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无线资源请求之中的任一者,并向物理层控制部105请求用于发送所选择出的信道的控制处理。
[0146]S卩,在已经分配了无线资源、且处于能够以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来对发送数据进行发送的状态时,编码部107按照无线资源控制部110的指示而从上行链路缓存区之中获取与分配完毕的无线资源对应的发送数据来进行编码,并向调制部108输入。或者,在未分配无线资源时,当可以实现基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无线资源请求之际,编码部107按照无线资源控制部110的指示而对基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无线资源请求的发送所需的控制数据进行编码,并向调制部108输入。
[0147]或者,在未分配无线资源时,当无法实现基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无线资源请求之际,编码部107向发送数据控制部106指示随机接入过程的开始。此时,编码部107基于从发送数据控制部106输入的随机接入设定信息来生成由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发送的前同步码序列。此外,编码部107按照发送控制信息来适当地编码各数据,并输入给调制部108。
[0148]调制部108基于对被编码后的各数据进行发送的信道结构,来进行适当的调制处理。发送部109将被调制处理后的各数据映射至频域,并且将频域的信号变换为时域的信号,载于既定的频率的载波上进行功率放大。此外,发送部109按照由无线资源控制部110输入的每个小区(或者每个小区小组、每个TA小组)的发送定时调整信息来调整上行链路发送定时。发送部109也可以包含RF电路。从发送部109输出的发送信号被发送天线部T01发送出。配置上行链路控制数据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除了用户数据之外,还能够包含例如层3消息(无线资源控制消息;RRC消息)。
[0149]在图1中,关于其他的终端装置1的构成要素、构成要素间的数据(控制信息)的传输路径进行了省略,但作为构成要素而显然具备具有为使作为终端装置1进行动作而需要的其他功能的多个块。例如,在无线资源控制部110的上级存在执行与核心网络之间的控制的NAS层部、应用层部。
[0150]此外,接收天线部R01或者发送天线部T01典型的是平面状的多频带天线,但能够采用适合终端装置1的移动站装置能力、形状、目的等的任意天线来构成。例如,既可以由多个天线部来构成,也可以具有指向性,还可以使接收天线部R01以及发送天线部T01成为一体。
[0151]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2的一例的框图。本基站装置至少由接收天线部R02、接收部201、解调部202、解码部203、接收数据控制部204、物理层控制部
205、发送数据控制部206、编码部207、调制部208、发送部209、发送天线部T02、无线资源控制部210、网络信号收发部211构成。图中的“部”,是即便通过部分、电路、构成装置、设备、单元等用语也可表现的、实现基站装置2的功能以及各过程的要素。
[〇152] 无线资源控制部210是执行基站装置2的无线资源控制的RRC(Rad1 ResourceControl)层的各功能的块。此外,接收数据控制部204和发送数据控制部206是执行管理数据链路层的 MAC(Medium 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层、RLC(Rad1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层、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中的各功能的块。
[0153]另外,基站装置2可以是为了支持基于载波聚合以及/或者双连通的多个频率(频带、频带宽度)而具备多个接收系统的块(接收部201、解调部202、解码部203)、以及发送系统的块(编码部207、调制部208、发送部209)的构成。此外,也可以是具备多个接收数据控制部204、物理层控制部205、发送数据控制部206、无线资源控制部210、网络信号收发部211的构成。
[0154]无线资源控制部210将下行链路数据和下行链路控制数据输入给发送数据控制部
206。发送数据控制部206在存在向终端装置1发送的MAC控制要素的情况下,向编码部207输入MAC控制要素和各数据(下行链路数据或者下行链路控制数据)。编码部207对输入的MAC控制要素和各数据进行编码,并向调制部208输入。调制部208进行被编码后的信号的调制。
[0155]此外,由调制部208调制后的信号被输入至发送部209。发送部209将输入的信号映射至频域之后,将频域的信号变换为时域的信号,载于既定的频率的载波上进行功率放大。发送部209也可以包含RF电路。从发送部209输出的发送信号被发送天线部T02发送出。配置下行链路控制数据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典型的构成了层3消息(RRC消息)。
[0156]此外,接收信号由接收天线部R02接收,被输入至接收部201。接收部201将从终端装置1接收到的信号变换为基带的数字信号。在针对终端装置1而设定了不同的多个发送定时的小区的情况下,接收部201按照每个小区(或者每个小区小组、每个TA小组)以不同的定时来接收信号。由接收部201变换后的数字信号被输入至解调部202来进行解调。
[0157]由解调部202解调后的信号接下来被输入给解码部203。解码部203对被输入的信号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各数据(上行链路数据和上行链路控制数据)输入给接收数据控制部204。此外,与各数据一起从终端装置1发送出的MAC控制要素也被解码部203解码,并输入给接收数据控制部204。
[0158]接收数据控制部204进行基于接收到的MAC控制要素的物理层控制部205的控制、被解码后的各数据的缓存、被重传的数据的纠错控制(HARQ)。向接收数据控制部204输入的各数据被输入(转发)给无线资源控制部210。
[0159]这些各块的控制所需的物理层控制信息是由接收控制信息和发送控制信息构成的包含基站装置2的无线通信控制所需的参数设定的信息。物理层控制信息通过上级的网络装置(MME、网关装置(SGW)、0AM等)、系统参数来设定,无线资源控制部210根据需要向控制部204输入。
[0160]物理层控制部205将与发送关联的物理层控制信息作为发送控制信息而适当地输入至编码部207、调制部208、发送部209的各块,将与接收关联的物理层控制信息作为接收控制信息而适当地输入至接收部201、解调部202、解码部203的各块。
[0161]接收数据控制信息包含针对基站装置2的MAC层、RLC层、PDCP层的每一个层的终端装置1的上行链路有关的控制信息。此外,发送数据控制信息包含针对基站装置2的MAC层、RLC层、PDCP层的每一个层的终端装置1的下行链路有关的控制信息。即,接收数据控制信息和发送数据控制信息按照每个终端装置1来设定。
[0162]网络信号收发部211进行基站装置2之间或上级的网络装置(MME、SGW)与基站装置2之间的控制消息、或者用户数据的发送(转发)或者接收。在图2中,关于其他的基站装置2的构成要素、构成要素间的数据(控制信息)的传输路径进行了省略,但作为构成要素而显然具备具有为使作为基站装置2进行动作而需要的其他功能的多个块。例如,在无线资源控制部210的上级存在无线资源管理(Rad1 Resource Management)部、应用层部。
[0163]此外,接收天线部R02或者发送天线部T02典型的是平面状的多频带天线,但能够采用适合基站装置2的发送能力、形状、目的等的任意天线来构成。例如,既可以由多个天线部来构成,也可以具有指向性,还可以使接收天线部R02以及发送天线部T02成为一体。进而,也可以将接收天线部R02以及发送天线部T02(也可以包含接收部201和发送部209)作为与基站装置2独立的一个单元(Remote Rad1 Head:RRH,远程无线头)来构成,并配置在与基站装置2不同的位置。
[0164]图3是用于对宏小区和小型小区的配置进行说明的图。宏小区C0在频率F0下被运用,小型小区C1在频率F0下被运用,小型小区C2在频率F1下被运用。即,终端装置1通过利用双连通,从而能够在频率F0下与宏小区C0和小型小区C1进行连接。此外,终端装置1通过利用双连通,从而能够与频率F0的宏小区C0和频率F1的小型小区C2进行连接。
[0165]基站装置2和终端装置1在利用同一频率(F0)的小区来进行双连通的情况下,假定:作为主小区而使用宏小区C0,作为辅小区而使用小型小区C1。此外,基站装置2和终端装置1在利用不同频率(F0、F1)的小区来进行双连通的情况下,假定:作为主小区而使用宏小区C0,作为辅小区而使用小型小区C2。
[0166]图4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1和基站装置2的测定方法有关的时序图的一例。
[0167]基站装置2-1将包含测定设定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新设定消息发送至终端装置1(步骤S200)。另外,测定设定也可以从基站装置2-2发送出。
[0168]接下来,终端装置1在步骤S201中基于接收到的测定设定的信息和所设定的服务小区的频率的配置信息来判断并决定评价对象小区(测定参照小区)和周边小区。所谓评价对象小区,是指在进行测定事件的事件评价时所利用的计算测定结果(Ms、Mp)的小区。另一方面,所谓周边小区,是指在进行测定事件的事件评价时所利用的计算测定结果(Μη)的小区。另外,终端装置1将被列入黑名单的小区的测定结果设为事件评价的对象外。
[0169]终端装置1利用由步骤S201决定出的评价对象小区以及/或者周边小区的测定结果来分别评价所设定的测定事件(步骤S202)。测定事件的评价方法可以与现有方法相同。即,根据测定事件来分别对评价对象小区的下行链路参照信号的测定结果(Ms、Mp)和周边小区的下行链路参照信号的测定结果(Μη)进行评价。另外,终端装置1根据需要加入偏移值、滞后之后对测定事件进行评价。终端装置1在通过事件评价而触发了测定报告消息的发送过程的情况下,生成测定报告消息,并将测定报告消息发送给基站装置2-1(步骤S203)。另外,测定报告消息也可以发送给基站装置2-2。
[0170]详细说明步骤S201中的终端装置1的动作。
[0171]〈事件Al>
[0172](a)在与本事件有关的测定对象所表示的频率下存在多个服务小区的情况下(SP,在同一频率下通过双连通而连接的小区的频率的情况下),关于测定结果Ms的小区,由终端装置1利用(al)主小区、(a2)由报告设定所指定的小区、(a3)以报告设定内的标记来判断的小区、(a4)当前正在通信的小区、(a5)销小区(anchor cell)、(a6)测定对象频率的服务小区之中的任一者的方法来决定。接下来进行针对(al)?(a6)的更具体的说明。
[0173](al)终端装置1将主小区的测定结果作为Ms来使用。该方法在测定对象所表示的频率为主频率的情况下有效。终端装置1不将具有主频率且为主小区以外的小区的测定结果视作Ms。
[0174](a2)终端装置1将由报告设定所指定的小区的测定结果作为Ms来使用。基站装置2在报告设定中包含对将测定结果作为Ms来使用的小区的小区ID(或者小区索引)进行指定的信息,向终端装置1发送。或者,基站装置2也可以在报告设定中包含对小区小组(或者TA小组)进行指定的信息,将测定对象的频率下的该小区小组的小区作为Ms来使用。终端装置1不将由报告设定所指定的小区以外的小区的测定结果视作Ms。
[0175](a3)终端装置1将基于报告设定内的标记而判断出的小区的测定结果作为Ms来使用。该方法在测定对象所表示的频率为主频率的情况下有效。基站装置2在报告设定中包含1比特的标记信息,向终端装置1发送。终端装置1在包含标记信息的情况下,将主小区以外的相同频率的服务小区的测定结果作为Ms来使用。另一方面,终端装置1在未包含标记信息的情况下,将主小区的测定结果作为Ms来使用。或者,基站装置2作为标记信息也可以包含指定了主小区和辅小区之中的任一者的信息。终端装置1不将基于报告设定内的标记而判断出的小区以外的小区的测定结果视作Ms。
[0176](a4)终端装置I将当前正在通信的小区的测定结果作为Ms来使用。例如,在终端装置I未应对于与多个小区之间的同时接收或者同时发送而仅能够与一个小区进行接收或者
当前第4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