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91825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0002]移动终端的大显示屏成为发展趋势,现有技术中的厂家通过不断扩大移动终端的尺寸来实现大显示屏,则移动终端的尺寸越变越大,不便于用户携带,降低了移动终端的便携性。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屏较大且便于携带的移动终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主体和柔性屏组件;
[0005]所述主体开设收容腔,所述主体包括相背设置的正面和背面,所述收容腔的开口位于所述正面和所述背面之间;
[0006]所述柔性屏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部和自由部,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正面上,且所述柔性屏组件电连接于所述主体;所述自由部弯折收容于所述收容腔中或接触所述背面。
[0007]其中,所述主体还包括侧壁,所述收容腔的开口位于所述侧壁上,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包括依次连接的转动部和支撑部,所述转动部转动连接于所述侧壁上,所述支撑部接触所述背面。
[0008]其中,所述背面开设凹部,所述支撑部容置于所述凹部。
[0009]其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凹部,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于所述支撑部,当所述支撑部贴合至所述凹部上时,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
[0010]其中,所述第二连接件卡扣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
[0011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件磁性吸合于所述第一连接件。
[0012]其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设置于所述摄像模组与所述柔性屏组件同侧。
[0013]其中,所述摄像模组设置于所述正面。
[0014]其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保护件,所述保护件设置于所述柔性屏组件上,所述保护件位于所述主体与所述柔性屏组件之间。
[0015]其中,所述保护件材质为硅胶。
[0016]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将柔性屏组件的固定部设置于主体的正面,柔性屏组件的自由部能够自由弯折,并且在主体上开设收容腔,使得自由部不用时弯折贴合在背面上或者弯折收容于收容腔中进行收纳,减小了移动终端的体积,提高了移动终端的便携性。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处于收纳状态时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处于收纳状态时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处于使用状态时的示意图;
[0021]图4是图3所示的移动终端处于使用状态时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3]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移动终端100可以是任何具备通信和存储功能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遥控器、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等具有网络功能的智能设备。
[0024]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 “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暗示或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5]请参考图1至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100,包括主体I和柔性屏组件2;柔性屏组件2的固定部21设置于主体I的正面11,柔性屏组件2的自由部22能够自由弯折,并且在主体I上开设收容腔15a,使得自由部22不用时弯折贴合在背面12上或者弯折收容于收容腔15a中进行收纳,减小了移动终端100的体积,提高了移动终端100的便携性。
[0026]在本实施例中,主体I为矩形的结构件。主体I的内部设置有电路板和电连接于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主体I包括相背设置的正面11和背面12、相背设置的上端面13和下端面14、相背设置的两侧壁15。其中,主体I的厚度定义为正面11与背面12之间的距离;主体I的长度定义为上端面13与下端面14之间的距离;主体I的宽度定义为主体I的两个侧壁15之间的距离。
[0027]其中,主体I的侧壁15开设收容腔15a,该收容腔15a与自由部22的尺寸相同,以使得自由部22能够较佳的容置于收容腔15a中。
[0028]在本实施例中,柔性屏组件2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部21和自由部22,固定部21设置于正面11上,且柔性屏组件2电连接于主体I;自由部22的端朝着远离侧壁15的方向延伸接触背面12。
[0029]具体的,柔性屏组件2为长矩形。柔性屏组件2的长度小于正、背面12的宽度之和,以使自由部22弯折贴合于背面12上时,自由部22的端部不会伸出主体I。柔性屏组件2将电信号主要集成于固定部21上,以便于自由部22的弯折。可以理解的,柔性屏组件2电连接于主体I上后,用户即可通过触摸柔性屏组件2与移动终端100进行交互。
[0030]其中,自由部22可以沿着侧壁15弯折贴合于背面12上,当自由部22弯折贴合于背面12上时,用户亦可以在背面12查看移动终端100的显示内容。当移动终端100不用时,将自由部22弯折塞进收容腔15a中收纳。[0031 ]当移动终端100需要全屏使用时,使柔性屏组件2处于展开状态形成大屏;当移动终端100不需要使用或者仅需要小屏使用时,将自由部22收容于收容腔15a中或者弯折贴设于,减小移动终端1 O体积,提尚移动终端1 O的便携性。
[0032]为了更进一步的改进,移动终端100还包括支撑板3,支撑板3包括依次连接的转动部31和支撑部32,转动部31转动连接于侧壁15上,支撑部32接触背面12。
[0033]通过增设支撑板3,使得柔性屏组件2大屏使用即柔性屏组件2完全展开时,能够支撑于支撑板3的支撑部32上,使得自由部22的按压具有支撑,提高移动终端100的按压灵敏性。
[0034]在本实施例中,侧壁15开设一条形缺口,以便于支撑部32转动连接于侧壁15上时,支撑部32不会突出侧壁15,进一步提高移动终端100平整。该条形缺口与收容腔15a的开口相邻设置,且条形缺口和收容腔15a的开口分别临近正面11和背面12。条形缺口沿着主体I的长度方向依次相对设置有两个槽壁,两个槽壁上分别开设转动孔;
[0035]转动部31为柱形,支撑部32沿着轴向相背设置的两侧分别凸设转动轴转动部31通过两个转动轴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转动孔中,实现转动部31与侧壁15的转动连接,即支撑板3的转轴平行于主体I的长度方向,使得支撑部32与背面12之间具有O?180度的开合角度。
[0036]当支撑板3使用时,相对背面12转动支撑部32180度,使得柔性屏组件2的自由部22能够贴合于支撑部32上,使得自由部22的按压具有支撑,提高移动终端100的按压灵敏性;
[0037]当支撑板3不用时,转动支撑部32,使其贴合于背面12上,减小移动终端100的体积,提尚移动终端100的便携性。
[0038]为了更进一步的改进,背面12开设凹部12a,支撑部32容置于凹部12a。
[0039]通过在背面12上开设凹部12a,支撑部32贴合于背面12上时,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