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叫转移号码设置方法、设置装置以及终端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924229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号码,可以通过解开模块505和第一相连模块506将该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号码增加至该环形链表中,再通过第二设置模块506将当前的环形链表重新进行呼叫转移号码的设置,说明环形链表在设置完呼叫转移号码之后仍支持增加号码的操作。
[0112]请参阅图6,本发明实施例中设置装置另一实施例包括:
[0113]本实施例中的模块601与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模块401相同,模块602与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模块401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0114]第二检测模块603,用于检测环形链表中是否存在无效的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号码;
[0115]删除模块604,用于当环形链表中存在无效的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号码时,则将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号码从环形链表中删除;
[0116]第二相连模块605,用于将与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号码对应的第三目标节点元素相邻的两个节点元素重新相连;
[0117]第三设置模块606,用于将沿预设时针方向重新将当前的环形链表中后一个节点元素对应的号码设置为前一个节点元素对应的号码的呼叫转移号码;
[0118]本实施例中的模块607与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模块507相同,模块608与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模块508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0119]本实施例中,组成模块601将多个用户身份识别卡号码组成环形链表,并通过设置模块602进行呼叫转移号码的设置之后,若第二检测模块603检测到环形链表中存在无效的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号码,删除模块604可以将该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号码从该环形链表中删除,再通过第三设置模块606将当前的环形链表重新进行呼叫转移号码的设置,说明环形链表在设置完呼叫转移号码之后仍支持删除号码的操作。
[0120]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通过设置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的设置装置,从而具有设置装置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0121]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0122]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0123]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0124]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0125]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0126]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呼叫转移号码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用户将多个用户身份识别卡号码关联为呼叫转移时,终端将所述多个用户身份识别卡号码按照目标顺序组成一个首尾相连的环形链表,所述多个用户身份识别卡号码中的各个号码为所述环形链表中对应的各个节点元素; 所述终端沿预设时针方向将所述环形链表中后一个节点元素对应的号码设置为前一个节点元素对应的号码的呼叫转移号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叫转移号码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身份识别卡号码包括在运营商处注册使用的号码。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呼叫转移号码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沿预设时针方向将所述环形链表中后一个节点元素对应的号码设置为前一个节点元素对应的号码的呼叫转移号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用户将所述节点元素对应的号码取消关联,则所述终端解散所述环形链表,并解除所述环形链表的呼叫转移号码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呼叫转移号码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沿预设时针方向将所述环形链表中后一个节点元素对应的号码设置为前一个节点元素对应的号码的呼叫转移号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检测是否存在所述环形链表以外的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号码; 若存在,则所述终端在第一目标节点元素和第二目标节点元素之间解开所述环形链表,并将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号码作为新节点元素分别与所述第一目标节点元素以及所述第二目标节点元素相连; 所述终端沿预设时针方向重新将当前的环形链表中后一个节点元素对应的号码设置为前一个节点元素对应的号码的呼叫转移号码。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呼叫转移号码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沿预设时针方向将所述环形链表中后一个节点元素对应的号码设置为前一个节点元素对应的号码的呼叫转移号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检测所述环形链表中是否存在无效的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号码; 若存在,则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号码从所述环形链表中删除,并将与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号码对应的第三目标节点元素相邻的两个节点元素重新相连; 所述终端沿预设时针方向重新将当前的环形链表中后一个节点元素对应的号码设置为前一个节点元素对应的号码的呼叫转移号码。6.一种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组成模块,用于当用户将多个用户身份识别卡号码关联为呼叫转移时,将所述多个用户身份识别卡号码按照目标顺序组成一个首尾相连的环形链表,所述多个用户身份识别卡号码中的各个号码为所述环形链表对应的各个节点元素; 第一设置模块,用于沿预设时针方向将所述环形链表中后一个节点元素对应的号码设置为前一个节点元素对应的号码的呼叫转移号码。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身份识别卡号码为在运营商处注册使用的号码。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装置还包括: 解散模块,用于当所述用户将所述节点元素对应的号码取消关联时,则所述终端解散所述环形链表; 解除模块,用于解除所述环形链表的呼叫转移号码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装置还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是否存在所述环形链表以外的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号码; 解开模块,用于当存在所述环形链表以外的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号码时,则在第一目标节点元素和第二目标节点元素之间解开所述环形链表; 第一相连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号码作为新节点元素分别与所述第一目标节点元素以及所述第二目标节点元素相连; 第二设置模块,用于沿预设时针方向重新将当前的环形链表中后一个节点元素对应的号码设置为前一个节点元素对应的号码的呼叫转移号码。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装置还包括: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环形链表中是否存在无效的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号码; 删除模块,用于当所述环形链表中存在无效的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号码时,则将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号码从所述环形链表中删除; 第二相连模块,用于将与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号码对应的第三目标节点元素相邻的两个节点元素重新相连; 第三设置模块,用于沿预设时针方向重新将当前的环形链表中后一个节点元素对应的号码设置为前一个节点元素对应的号码的呼叫转移号码。1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置装置。
【专利摘要】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呼叫转移号码设置方法,用于将用户身份识别卡号码关联为呼叫转移,避免用户漏接电话。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包括:当用户将多个用户身份识别卡号码关联为呼叫转移时,终端将该多个用户身份识别卡号码按照目标顺序组成一个首尾相连的环形链表,该多个用户身份识别卡号码中的各个号码为环形链表中对应的各个节点元素;终端沿预设时针方向将环形链表中后一个节点元素对应的号码设置为前一个节点元素对应的号码的呼叫转移号码。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置装置以及终端,可以有效避免用户漏接电话,提升用户体验。
【IPC分类】H04W8/18, H04W4/16, H04W4/18
【公开号】CN105704693
【申请号】CN201610197580
【发明人】陈历伟, 李如森
【申请人】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22日
【申请日】2016年3月31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