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驱动微型扬声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84401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驱动微型扬声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扬声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驱动微型扬声器。
【背景技术】
[0002]通常,电声换能器是声学输出装置,例如扬声器、接收器、蜂鸣器和振动器,其将从信号源输入的电信号转换成机械信号,以输出声音或者产生振动力,耳机和扬声器系统是使用这类声学输出装置的代表性实例。
[0003]现有的扬声器只有一个磁路系统,如图1所示,导致了微型扬声器的电声转换效率极低,谐振频率较高,失真很高,且声压较低。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双驱动微型扬声器,可以完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双驱动微型扬声器,包括磁路系统、音圈、振膜和盆架,所述的音圈设置于磁路系统的磁间隙内,所述的音圈顶部悬挂于振膜的下表面上,所述的振膜两端与盆架的两端连接,所述的磁路系统包括磁罩、磁钢和极片,所述的磁路系统为两组,所述的两组磁路系统呈中心对称设置于盆架上,所述的磁罩呈圆柱形包围所述的音圈,所述的磁钢位于磁罩的内部,所述的磁钢上表面设置有极片,所述的极片位于音圈的中间。
[0007]所述的盆架中间设置有一“工”字型焊盘。
[0008]所述的音圈总共为四个,每组磁路系统设置两个。
[0009]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传统扬声器只有一个磁路系统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磁路系统驱动结构,极大地增加了微型扬声器的电声转换效率,使微型扬声器在相同尺寸的情况下,谐振频率降低了,失真降低了,声压得到很大的提高,且其他性能不会损失。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1]图1为现有的单磁路系统驱动结构微型扬声器的剖面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1W/1M的条件下测试出的声压曲线对比图;
[001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的谐振频率对比图;
[0015]图5为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的失真对比图;
[0016]图中:I为振膜,2为音圈,3为盆架,4为磁罩,5为磁钢,6为极片,7为磁路系统,8为焊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2所示的一种双驱动微型扬声器,包括磁路系统7、音圈2、振膜I和盆架3,所述的音圈2设置于磁路系统7的磁间隙内,所述的音圈2顶部悬挂于振膜I的下表面上,所述的振膜I两端与盆架3的两端连接,所述的磁路系统7包括磁罩4、磁钢5和极片6,所述的磁路系统7为两组,所述的磁路系统7呈中心对称设置于盆架3上,所述的磁罩4呈圆柱形包围所述的音圈2,所述的磁钢5位于磁罩4的内部,所述的磁钢5上表面设置有极片6,所述的极片6位于音圈2的中间。
[0018]所述的盆架3中间设置有一“工”字型焊盘8。
[0019]所述的音圈2总共为四个,每组磁路系统设置两个。
[0020]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传统扬声器只有一个磁路系统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磁路系统驱动结构,极大地增加了微型扬声器的电声转换效率,使微型扬声器在相同尺寸的情况下,谐振频率降低了,失真降低了(见图4和图5),另外,由图3可以明显看出,声压得到很大的提高,且其他性能不会损失。
[002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上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双驱动微型扬声器,包括磁路系统、音圈、振膜和盆架,所述的音圈设置于磁路系统的磁间隙内,所述的音圈顶部悬挂于振膜的下表面上,所述的振膜两端与盆架的两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路系统包括磁罩、磁钢和极片,所述的磁路系统为两组,所述的磁路系统呈中心对称设置于盆架上,所述的磁罩呈圆柱形包围所述的音圈,所述的磁钢位于磁罩的内部,所述的磁钢上表面设置有极片,所述的极片位于音圈的中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动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盆架中间设置有一“工”字型焊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动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音圈总共为四个,每组磁路系统设置两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驱动微型扬声器,包括磁路系统、音圈、振膜和盆架,音圈设置于磁路系统的磁间隙内,音圈顶部悬挂于振膜的下表面上,振膜两端与盆架的两端连接,磁路系统包括磁罩、磁钢和极片,磁路系统为两组,磁路系统呈中心对称设置于盆架上,磁罩呈圆柱形包围所述的音圈,磁钢位于磁罩的内部,磁钢上表面设置有极片,极片位于音圈的中间。在传统扬声器只有一个磁路系统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磁路系统驱动结构,极大地增加了微型扬声器的电声转换效率,使微型扬声器在相同尺寸的情况下,谐振频率降低了,失真降低了,声压得到很大的提高,且其他性能不会损失。
【IPC分类】H04R9-06, H04R9-02
【公开号】CN204392551
【申请号】CN201420853654
【发明人】徐金国, 汪珍珍, 王凯, 葛斌
【申请人】汉得利(常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