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电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00339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电视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电视机。
【背景技术】
[0002]LED电视是指完全采用LED做为显像器件的电视机。LED电视又称为LED背光源液晶电视,是指以LED做为背光源的液晶电视,仍是LCD的一种。
[0003]现有LED电视多安装在客厅供人们收看,不能对LED电视进行移动,在室外或者无法安装LED电视的场所无法满足人们收看电视节目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电视机,本实用新型将电视的一体化设置,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度,实现电视随时随地收看电视节目。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一种便携式电视机,包括电视壳体,在所述电视壳体内设置有高频调谐器、电源电路。特别的,在所述电视壳体上设置有接收天线;所述接收天线与所述高频调谐器连接;所述接收天线,用于接收电视节目高频信号,并传输至所述高频调谐器;所述高频调谐器,用于将接收天线接收的高频信号转换为电视中放信号,并且传送至电视机内的控制电路;在所述电源电路上设置有移动电源,用于为电视提供工作电能。
[0007]进一步的,在所述电视壳体上设置有提手。
[0008]更进一步的,所述电视壳体封闭式设置。
[0009]本实用新型将接收天线和电源一体化设置,为电视正常工作提供电视信号和电能,使得电视能够移动放置,达到便携式效果,实现电视随时随地收看电视节目。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视壳体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接收天线电路连接示意框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源电路连接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5]实施例1:
[001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电视机,包括电视壳体10,在电视壳体10内设置有高频调谐器20、电源电路30。
[0017]独特的,在电视壳体10上设置有接收天线40,接收天线40与高频调谐器20连接。接收天线40,用于接收电视节目高频信号,并传输至高频调谐器20 ;高频调谐器20,用于将接收天线40接收的高频信号转换为电视中放信号,并且传送至电视机内的控制电路。在电源电路30上设置有移动电源50,用于为电视提供工作电能。
[0018]作为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在电视壳体10上设置有提手60,方便电视的携带。电视壳体10封闭式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不同环境,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实用性。
[0019]本实施例将接收天线和电源一体化设置,为电视正常工作提供电视信号和电能,使得电视能够移动放置,达到便携式效果,实现电视随时随地收看电视节目。
[0020]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便携式电视机,包括电视壳体,在所述电视壳体内设置有高频调谐器、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视壳体上设置有接收天线; 所述接收天线与所述高频调谐器连接; 所述接收天线,用于接收电视节目高频信号,并传输至所述高频调谐器; 在所述电源电路上设置有移动电源,用于为电视提供工作电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视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视壳体上设置有提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视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视壳体封闭式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电视机,包括电视壳体,在所述电视壳体内设置有高频调谐器、电源电路,在所述电视壳体上设置有接收天线;所述接收天线与所述高频调谐器连接;所述接收天线,用于接收电视节目高频信号;所述高频调谐器,用于将接收天线接收的高频信号转换为电视中放信号,并且传送至电视机内的控制电路;在所述电源电路上设置有移动电源,用于为电视提供工作电能。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电视机,本实用新型将电视的一体化设置,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度,实现电视随时随地收看电视节目。
【IPC分类】H04N21-41, H04N5-50, H04N5-44
【公开号】CN204408492
【申请号】CN201420846859
【发明人】李甲新
【申请人】李甲新
【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