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控耳机电路及线控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71555阅读:1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控耳机电路及线控耳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线控耳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同时兼容基于Android系统和1S系统的电子设备的线控耳机电路及线控耳机。
【背景技术】
[0002]普通线控耳机不能同时兼容基于Android系统和1S系统的电子设备,会出现按键功能(例如:控制歌曲上/下、播放暂停)不稳定或者麦克风不能正常发出声音的情况。
[0003]现有的可同时兼容基于Android系统和1S系统的电子设备的线控耳机线路复杂,成本高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控耳机电路及线控耳机,旨在解决目前的可同时兼容基于Android系统和1S系统的电子设备的线控耳机线路复杂,成本高昂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线控耳机电路,包括耳机插头、耳机开关、音量增加键以及音量减小键连接,所述耳机开关一端所述耳机插头的麦克风引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耳机插头的接地引脚共接于地,还包括:
[0006]与所述麦克风引脚连接的模式切换开关;
[0007]分别与所述模式切换开关、所述音量增加键和所述音量减小键连接的第一模式电路和第二模式电路。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模式电路为分压电路,所述第一模式电路包括串联在所述模式切换开关与所述音量减小键之间的二极管D6和电阻R9,所述二极管D6的正极连所述模式切换开关、负极连所述电阻R9 ;所述第一模式电路还包括串联在所述模式切换开关与所述音量增加键之间的二极管D5和电阻R10,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连所述模式切换开关、负极连所述电阻R10。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模式电路包括与所述模式切换开关连接的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经电阻R6和电阻R7接所述音量增加键的一端,所述音量减小键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6和电阻R7共接,所述音量减小键的另一端与所述音量增加键的另一端共接于地。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模式电路还包括:
[0011]串联在所述模式切换开关与所述控制芯片的音量控制端之间的电容C3和电阻R3 ;
[0012]—端接所述模式切换开关,另一端接所述控制芯片的音源输入端的电阻R1 ;
[0013]—端接所述模式切换开关,另一端接所述控制芯片的使能端并经电容C4接地的电阻R2。
[0014]优选的,所述音量增加键两端并联有双向稳压二极管D3,所述音量减小键两端并联有双向稳压二极管D2。
[0015]优选的,还包括麦克风芯片以及连接在所述麦克风芯片和地之间的消噪声LC振荡电路,所述麦克风芯片的电源引脚经电阻R11和电感L1与所述耳机插头的麦克风引脚连接,所述消噪声LC振荡电路包括电容C5、电阻R4和电阻R8,所述电容C5和电阻R4串联后与电阻R8并联在所述麦克风芯片的信号输出端和地之间。
[0016]优选的,还包括所述模式切换开关、所述控制芯片和所述麦克风芯片连接的NM0S管Q1,所述NM0S管Q1的栅极接所述控制芯片的电源控制端、漏极接所述麦克风芯片的接地端和所述模式切换开关、源极接地,NM0S管Q1栅极和源极之间还并联有防静电电阻R5。
[001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线控耳机,包括如前所述的线控耳机电路。
[0018]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耳机插头连接的左声道扬声器和右声道扬声器,所述左声道扬声器的正极和负极分别接所述耳机插头的左声道引脚和接地引脚,所述右声道扬声器的正极和负极分别接所述耳机插头的右声道引脚和接地引脚。
[0019]优选的,所述耳机插头的麦克风引脚经电感L1接所述耳机开关的一端,所述接地端经电感L2与所述耳机开关的另一端共接于地,所述耳机开关的二端分别并联有双向稳压二极管D1、电容C1和电容C2。
[00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控耳机电路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线控耳机电路中设置模式切换开关、兼容于Android设备的第一模式电路和兼容于1S设备的第二模式电路,使得该线控耳机电路能够通过模式切换进行模式切换,能够同时适用于Android设备和1S设备,线路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廉,适于广泛推广;通过在麦克风芯片的输出引脚和地之间连接一个消噪声LC振荡电路,能有效抑制线控耳机电路中的高频噪声;通过在麦克风引脚、第二模式电路和地之间设置一个N沟道绝缘栅Q1,可有效避免信号间的相互干扰,在N沟道绝缘栅Q1的两端并联一个防静电电阻R5,可有效避免线控耳机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静电,延长耳机的使用寿命;通过在电路中设置双向稳压二极管D1、D2和D3,可有效保证电路中的电压稳定。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控耳机电路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线控耳机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00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控耳机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控耳机电路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002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控耳机电路,包括耳机插头10、耳机开关S1、音量增加键V0L+以及音量减小键V0L-连接,所述耳机开关S1 —端与所述耳机插头10的麦克风引脚Μ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耳机插头10的接地引脚G共接于地,所述音量增加键和所述音量减小键并联并接地,所述线控耳机电路还包括与所述麦克风引脚Μ连接的模式切换开关20,以及分别与所述模式切换开20关、所述音量增加键VOL+和所述音量减小键VOL-连接的第一模式电路20和第二模式电路30。
[0027]本实施例通过在线控耳机电路中设置模式切换开关、兼容于Android设备的第一模式电路和兼容于1S设备的第二模式电路,使得该线控耳机电路能够通过模式切换进行模式切换,能够同时适用于Android设备和1S设备,线路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廉,适于广泛推广。
[0028]在具体应用中,所述Android设备为基于Android系统的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所述1S设备为基于1S系统的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
[002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线控耳机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0030]如图2所示,本优选实施所提供的线控耳机电路,包括耳机插头10、耳机开关S1、左声道扬声器L_SPK、右声道扬声器R_SPK、音量增加键V0L+和音量减小键V0L-;
[0031]其中,耳机插头10的麦克风引脚Μ经电感L1接耳机开关S1的一端,耳机插头10的接地端G经电感L2与耳机开关S1的另一端共接于地,耳机开关S1的二端分别并联有双向稳压二极管D1、电容C1和电容C2 ;
[0032]左声道扬声器L_SPK的正极和负极分别接所述耳机插头10的左声道引脚L和接地引脚G,所述右声道扬声器R_SPK的正极和负极分别接所述耳机插头10的右声道引脚R和接地引脚G;
[0033]模式切换开关SW1为双刀双掷开关,其两个固定端分别接耳机插头10的麦克风引脚Μ和地,当线控耳机电路应用于Android设备时,该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