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接触式充电输入电极的手机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97828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接触式充电输入电极的手机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以与接触式无线充电器相配而实现接触式无线充电的带有接触式充电输入电极的手机套,包括本体,该本体包括带有手机固定机构的固定部、翻盖、用于连接固定部和翻盖的连接部,还包括与手机充电插孔相配的充电插头,该充电插头与设置在本体中并外露于本体外的正负输入电极电连接。使用时将充电插头插入固定在固定部中的手机的充电插孔内,使正负输入电极与手机内的充电电路电连接,然后将带有手机的手机套放入接触式无线充电座内,使充电座中的正负输出电极与正负输入电极接触,从而将充电座的充电电力经正负输出电极、正负输入电极输送到手机内的充电电路内对手机内的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
【专利说明】
一种带有接触式充电输入电极的手机套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接触式充电输入电极的手机套。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手机皮套包括本体,该本体包括带有手机固定机构的固定部、翻盖、用于连接所述固定部和翻盖的连接部,其中固定部、翻盖和连接部将手机的前后面和其中一个侧面起保护作用,手机的其它三个侧面靠固定部和翻盖的边缘凸出手机侧面而起防止手机跌落时直接冲击手机而起到缓冲作用。现有的这种手机套对手机仅有保护功能,存在功能单一的缺点。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手机套中存在的功能单一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带有接触式充电输入电极的手机套,它可以与接触式无线充电器相配而实现接触式无线充电的功能。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有接触式充电输入电极的手机套,包括本体,该本体包括带有手机固定机构的固定部、翻盖、用于连接所述固定部和翻盖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手机充电插孔相配的充电插头,该充电插头与设置在所述本体中并外露于所述本体外的正负输入电极电连接。使用时将充电插头插入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中的手机的充电插孔内,使所述正负输入电极与手机内的充电电路电连接,然后将带有手机的手机套放入接触式无线充电座内,使充电座中的正负输出电极与所述正负输入电极接触,从而将充电座的充电电力经所述正负输出电极、所述正负输入电极输送到手机内的充电电路内对手机内的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
[0005]所述正负输入电极设置在所述固定部或所述连接部中。而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中的正负输入电极分别可以设有外翻部,该外翻部经所述固定部内侧外翻到所述固定部的下端面;
[0006]所述连接部设有延长部,所述充电插头与正负输入电极之间的连接导线与所述延长部相互固定以加强连接导线的强度,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延长部之间的连接处为可以折弯的软质材料。
[0007]所述连接部设有延长部,所述正负输入电极直接设置在所述延长部中,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延长部之间的连接处为可以折弯的软质材料;所述正负输入电极的固定方式可以是:在所述延长部内侧设有安装块,该安装块用金属铆钉铆合在所述延长部中,所述充电插头内端被夹在所述安装块与所述延长部之间,所述充电插头的外端经所述安装块上的孔伸出;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可以将经所述充电插头内端伸出的正负充电导线分别伸向两个所述金属铆钉的铆合处,两个所述金属铆钉铆合时分别直接将所述正负充电导线压合在所述金属铆钉与所述安装块之间而使充电插头与两个所述金属铆钉电连接,两个所述金属铆钉即为所述正负输入电极。
[0008]所述固定部设有延长部,所述正负输入电极设置在所述延长部中,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延长部之间的连接处为软质材料。所述正负输入电极的固定方式可以是:在所述延长部内侧设有安装块,该安装块用金属铆钉铆合在所述延长部中,所述充电插头内端被夹在所述安装块与所述延长部之间,所述充电插头的外端经所述安装块上的孔伸出;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可以将经所述充电插头内端伸出的正负充电导线分别伸向两个所述金属铆钉的铆合处,两个所述金属铆钉铆合时分别直接将所述正负充电导线压合在所述金属铆钉与所述安装块之间而使充电插头与两个所述金属铆钉电连接,两个所述金属铆钉即为所述正负输入电极。
[0009]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在手机套上设置可以与接触式无线充电座上的正负输出电极相配的正负输入电极,使手机套可以直接放在接触式无线充电座上充电,增加了手机套的功能,可以为用户带来使用上的方便。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带有接触式充电输入电极的手机套实施例一的立体分解图。
[0012]图2是图1中各零件组装在一起后的立体图。
[0013]图3是向图2中的手机套安放了手机并将充电插头插入手机的充电插孔后的立体示意图。
[0014]图4是图3中将翻盖合上后的立体不意图。
[0015]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带有接触式充电输入电极的手机套实施例二的立体分解图。
[0016]图6是图5中各零件组装在一起并合上翻盖后另一角度的外观立体图。
[0017]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带有接触式充电输入电极的手机套实施例三的立体分解图。
[0018]图8是7中各零件组装在一起后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0019]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带有接触式充电输入电极的手机套实施例四的立体分解图。
[0020]图10是图9中各零件组装在一起并放入手机后的立体图。
[0021]图11是将图10中的充电插头插入手机的充电插孔后的立体图。
[0022]图12是与实施例一配套使用的接触式无线充电器的外观示意图。
[0023]图13是与图5实施例配套使用的接触式无线充电器的外观示意图。
[0024]图14是与图7实施例配套使用的接触式无线充电器的外观示意图。
[0025]图15是图5实施例中的手机套装入手机后放入图13所示充电器中进行充电时的使用状态图。
[0026]图16是图7实施例中的手机套装入手机后放入图14所示充电器中进行充电时的使用状态图。
[0027]图1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带有接触式充电输入电极的手机套实施例五的立体分解图。
[0028]图18是图17中触片的立体放大图。
[0029]图19是图17中各零件组装在一起后的立体图。
[0030]图20是向图19中的手机套放入手机并将充电插头插入手机的充电插孔后的立体图。
[0031]图21图20中的翻盖合上后的立体示意图。
[0032]图22是图21所示放入手机后的手机套在图13所示接触式无线充电器中进行充电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0033]图2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带有接触式充电输入电极的手机套实施例六的立体分解图。
[0034]图24是图23中各零件组装在一起并放入手机后在图13所示接触式无线充电器中进行充电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0035]图2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带有接触式充电输入电极的手机套实施例七的立体分解图。
[0036]图26是图25中各零件组装在一起后的立体图。
[0037]图27是向图26的手机套放入手机并将充电插头插入手机的充电插孔后的立体图。
[0038]图28是图27中的手机套合上翻盖后的立体示意图。
[0039]图中14、安放架,13、垫布,131、护翼,12、充电插头,121、连接导线,11、本体,111、固定部,112、连接部,113、翻盖,114、115、116、117、触点孔,19、手机,151、152、153、154、触点,149、垫条,161、162、触片,171、172、173、174、触片孔,175、176、触点孔,178、179、触点,191、充电插孔,221、孔,22、安装块,21、充电插头,1121、定位柱,231、232、金属铆钉,1120、延长部,01、充电座,011、012、正负输出电极,02、充电座,021、022、正负输出电极,03、充电座,031、032、正负输出电极,3、垫布,30、孔,33、34、孔,31、32、触片,311、孔,312、外翻部,4、垫布,411、第一部分,412、连接部分,413、第三部分,414、孔,421、422、触片,431、432、孔,1110、延长部,511、512、孔,521、522、金属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40]实施例一,见图1,带有接触式充电输入电极的手机套,包括本体11,该本体包括带有手机固定机构的固定部111、翻盖113、用于连接固定部111和翻盖113的连接部112,在固定部111的四个触点孔114、115、116、117中分别铆入四个触点(见图4所示的触点151、152、153、154),选择其中的两个作为正负输入电极与图1中充电插头12的连接导线121的端部电连接,垫布13粘合在固定部111的内侧表面,连接导线121另一端经垫布的护翼131与连接部112之间向下伸出后与充电插头12电连接,护翼131与连接部112之间粘合在一起将连接导线121的一部分隐藏起来,用于安放手机的塑料安放架14的底部与垫布13粘合在一起,安放架14的内腔与手机相配,图1中的零件组装在一起后如图2所示,此时连接导线121经护翼131与连接部112之间伸出,向图2中的安放架14放入手机并将充电插头插入手机的充电插孔后如图3所示,此时再将翻盖113合上到如图4所示,此时从固定部111的背面可见四个触点151、152、153、154,选择其中的触点151和152分别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正负输入电极,然后将图4所示带有手机的手机套放入于图12所示的充电座01表面,使图4中的正负输入电极151和152分别压住充电座中的正负输出电极011和012即可,此时,充电座中的充电电力经正负输出电极Oll和012、正负输入电极151和152、连接导线121、充电插头12进入手机内的充电电路内对手机内的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
[0041 ]图1实施例中的安放架也可以是固定在固定部111中的四条胶带,每条胶带两端分别与固定部缝合或粘合在一起,且四条胶带分别箍住手机的四个角而将手机固定在固定部,这是目前市面上较为普遍的手机安放方案。
[0042]事实上也可以选择图4中四个触点151、152、153、154中的任二个分别作为正负输入电极,只要图12中充电座上的二个正负输出电极与之相对应即可,本实施中在固定部设置四个是为了使手机套可以平稳地放置在台面。
[0043]图3中,连接导线121外露的部分容易在使用过程中被拉断,所以可以在图1中的连接部112向下延伸出与外露连接导线相互固定的延长部,同样护翼131也向下延伸相同的长度,使连接导线外露的部分被夹住以加强其强度。
[0044]实施例二,见图5,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正负输入电极设置在连接部112,从图2中可见,连接部112中的二个触片孔171和172分别对应触片161上的二个扣脚,而另二个触片孔173和174分别对应触片162上的二个扣脚,与充电插头12电连接的连接导线121另一端与触片161和162电连接,垫条149与连接部112的内侧粘合在一起,连接导线121的一部分被隐藏在垫条149与连接部112之间。图5中的各零件组装在一起后如图6所示,此时触片161和162分别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正负输入电极固定在连接部112中,本实施例可以与图13所示的充电座配套使用,图6中的触片161和162分别与图13中的正负输出电极021和022相配,其使用状态如图14所示。
[0045]实施例三,见图7,它是将实施例二中的触片改为触点178和179,触点178和179分别穿过连接部的二个触点孔175和176后与连接导线121的端部铆合在一起,使触点178和179分别与充电插头12电连接,图7中各零件组装在一起后的如图8所示,它与图14所示的充电座配套,图7中的触点178和179作为正负输入电极分别与图14中充电座03中的正负输出电极031和032相配,其充电时的使用状态如图16所示。
[0046]实例例四,见图9,它是将正负输入电极设置在连接部的延长部中,金属铆钉231和232穿过连接部112向下伸出的延长部1120后再穿过安装块22铆合,金属铆钉在铆合时将充电插头21内端向两边伸出的正负充电导线(相当于实施例一的连接导线)也铆合在一起,使正负充电导线分别与对应的金属铆钉电连接,使两个金属铆钉作为正负输入电极使用。见图11,此时两个金属铆钉231和232分为作为正负输入电极可以与图14中的充电座03上的正负输出电极031和032配套。
[0047]实施例五,见图17,作为正负输入电极的两只触片31和32分别用铆钉铆合在本体的固定部111下端后再用垫布3覆盖,见图18触片31和32中设有外翻部312沿固定部内侧向固定部下端面再外翻到固定部外侧,充电插头12上的连接导线121经垫布中的孔30伸出(如图19所示),此时图21所示放置了手机后的手机套的充电状态如图22所示,它使用图13所示的充电座。
[0048]实施例六,见图23,它与实施例五的不同之处在于两只触片421和422设置在本体的固定部111的左边,也是通过金属铆钉铆合的方式固定,固定后用垫布4覆盖,而且垫布4上的第一部分411、第二部分413和连接部分412分别覆盖本体中的固定部111、翻盖113和连接部112,充电插头12的连接导线121经第一部分中的孔414伸出,本实施例也使用图13所示的充电座,如图24所示,只是此时手机套卧放。
[0049]实施例七,见图25,本实施例主要是在本体的固定部111下端设有延长部1110,金属铆钉521和522作为正负输入电极并分别穿过延长部1110中的两个孔511和512后将安装块22固定,经充电插头内端伸出的正负充电导线分别伸向两个金属铆钉的铆合处,两个所述金属铆钉铆合时分别直接将正负充电导线压合在金属铆钉与安装块之间而使充电插头与两个金属铆钉电连接,铆合后充电插头21的内端被夹在固定部与安装块之间,充电插头的外端经安装块中央的孔221伸出,如图26所示。
[ΟΟδΟ]结合图26和27,使用时先将手机的充电插孔正对图26中的充电插头21后插入,然后将手机翻向安放架14并压入安放架内,如图27所示。此时将图27所示的翻盖113合上,如图28所示。本实施例与图14所示的充电座配套。
【主权项】
1.一种带有接触式充电输入电极的手机套,包括本体,该本体包括带有手机固定机构的固定部、翻盖、用于连接所述固定部和翻盖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手机充电插孔相配的充电插头,该充电插头与设置在所述本体中并外露于所述本体外的正负输入电极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有接触式充电输入电极的手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负输入电极设置在所述固定部或所述连接部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带有接触式充电输入电极的手机套,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中的正负输入电极分别设有外翻部,该外翻部经所述固定部内侧外翻到所述固定部的下端面。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带有接触式充电输入电极的手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有延长部,所述充电插头与正负输入电极之间的连接导线与所述延长部相互固定,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延长部之间的连接处为可以折弯的软质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有接触式充电输入电极的手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有延长部,所述正负输入电极设置在所述延长部中,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延长部之间的连接处为可以折弯的软质材料。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带有接触式充电输入电极的手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部内侧设有安装块,该安装块用金属铆钉铆合在所述延长部中,所述充电插头内端被夹在所述安装块与所述延长部之间,所述充电插头的外端经所述安装块上的孔伸出。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带有接触式充电输入电极的手机套,其特征在于经所述充电插头内端伸出的正负充电导线分别伸向两个所述金属铆钉的铆合处,两个所述金属铆钉铆合时分别直接将所述正负充电导线压合在所述金属铆钉与所述安装块之间而使充电插头与两个所述金属铆钉电连接,两个所述金属铆钉即为所述正负输入电极。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有接触式充电输入电极的手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设有延长部,所述正负输入电极设置在所述延长部中,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延长部之间的连接处为软质材料。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带有接触式充电输入电极的手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部内侧设有安装块,该安装块用金属铆钉铆合在所述延长部中,所述充电插头内端被夹在所述安装块与所述延长部之间,所述充电插头的外端经所述安装块上的孔伸出。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带有接触式充电输入电极的手机套,其特征在于经所述充电插头内端伸出的正负充电导线分别伸向两个所述金属铆钉的铆合处,两个所述金属铆钉铆合时分别直接将所述正负充电导线压合在所述金属铆钉与所述安装块之间而使充电插头与两个所述金属铆钉电连接,两个所述金属铆钉即为所述正负输入电极。
【文档编号】H02J7/00GK205584261SQ201620111360
【公开日】2016年9月14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8日
【发明人】麦广树
【申请人】麦广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