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火工品防静电用插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27115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火工品防静电用插塞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安装半导体桥芯片或焊接桥丝的电火工品防静电技术,特别是一种电火工品防静电用插塞。
背景技术
电火工品的脚—脚之间、脚—壳之间都容易接受外界的静电输入,静电能量有时导致火工品意外发火,或使火工品性能发生变化。现有技术中,一种技术是采用加强绝缘强度的方法,即在管脚、桥丝与管壳之间放置由绝缘强度很高的材料制成的垫圈、垫片、套筒等隔离起来,以提高火工品内部的绝缘性能;或者在发火头和电爆管分离的结构中,采用在点火头外面涂覆一层绝缘涂料的方法,以提高击穿电压。另一种技术是在插塞中脚线和管壳之间设计静电放电空气间隙,静电加在脚—壳之间时,间隙中空气击穿,静电被泄放。还有一种技术是采用非线性电阻材料制成插塞,或把由非线性电阻材料制成的元件与发火桥并联,在电压较高的静电导入时,非线性电阻元件呈现低阻状态,静电通过此通道泄放,起到火工品脚—脚之间的静电保护作用。以上的技术存在着结构复杂或工艺控制难或防静电作用不可靠等问题。
三、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防静电电火工品用插塞,它能达到火工品脚壳之间静电防护的目的,有效地防止静电使火工品意外发火或失效。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火工品防静电用插塞,包括金属外壳及设置在该金属外壳内的插塞,在由非金属材料制成的插塞的上端面与金属外壳之间设置装填药剂的凹坑,在插塞上端面的凹坑内设置两根穿过插塞的金属脚线,该两根金属脚线在凹坑内的两端由两根金属引线分别与设置在插塞的上端面上的半导体桥芯片连接。
本实用新型电火工品防静电用插塞的凹坑可以直接设置在插塞的上端,也可以在插塞的上端面上设置与金属外壳接触的绝缘套,该绝缘套与插塞的上端面、金属外壳构成凹坑。
本实用新型电火工品防静电用插塞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在插塞的下端面设置两根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导电条该两根导电条分别与两根金属脚线连接,所述的两根导电条与金属外壳之间设置成空气隙。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另一种电火工品防静电用插塞,包括金属外壳及设置在该金属外壳内的插塞,在由非金属材料制成的插塞的上端面与金属外壳之间为装填药剂的腔体,在插塞的上端面上设置两根穿过插塞的两根金属脚线,该两根金属脚线在插塞的上端面的两端由桥丝连接;所述的两根金属脚线分别与设置在插塞的下端面的由导电材料制成的两根导电条连接,该两根导电条与金属外壳之间设置成空气隙。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通过凹坑设计,在插塞设计上就实现了提高绝缘强度,结构简单、可靠性好;在插塞上设计的导电条能够在脚壳之间形成可靠的空气泄放通道。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火工品防静电用插塞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火工品防静电用插塞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火工品防静电用插塞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电火工品防静电用插塞,包括金属外壳1及设置在该金属外壳1内的插塞2,在由非金属材料制成的插塞2的上端面与金属外壳1之间设置装填药剂的凹坑3。其中,在插塞2的上端直接做成一个凹坑3,该凹坑3内设置两根穿过插塞2的金属脚线7、8,该两根金属脚线7、8在凹坑3内的两端由两根金属引线4、5分别与设置在插塞2的上端面上的半导体桥芯片6连接。由于设计凹坑3,并使从金属脚线7、8到金属外壳1之间存在一层非金属材料,如陶瓷、玻璃、塑料、酚醛树脂等,从而增加绝缘强度,防止在插塞2的上端面产生静电击穿,即在插塞2的上部“堵”静电。
结合图2,上述凹坑3的设置也可以在插塞2的上端面上设置与金属外壳1接触的绝缘套13,该绝缘套13与插塞2的上端面、金属外壳1构成凹坑3。这样使金属脚线7、8的上端面和金属外壳1之间存在一层绝缘物,从而增加了从金属脚线7、8的上端面到金属外壳1之间的击穿电压,防止金属脚线7、8上端面到金属外壳1之间通过药剂击穿。
结合图1、图2,本实用新型电火工品防静电用插塞还可以在上述“堵”静电的结构的基础上,在插塞2的下端面设置两根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导电条9、10,该两根导电条9、10分别与两根金属脚线7、8连接,所述的导电条9、10与金属外壳1之间设置成空气隙11、12。当静电加在金属脚线7、8和金属外壳1上时,由于金属脚线7、8和金属外壳1之间击穿电压较高,在空气隙11、12处首先产生击穿,静电从该空气隙11、12泄放,即从插塞2的下部“泄”静电,从而对金属脚线7、8的上端面到金属外壳1之间起到保护作用。
实施例2结合图3,本实用新型电火工品防静电用插塞,包括金属外壳1及设置在该金属外壳1内的插塞2,插塞2的材料可为玻璃或塑料或酚醛树脂等材料制成,插塞2的上端面与金属外壳1之间为装填药剂的腔体15,在插塞2的上端面上设置两根穿过插塞2的金属脚线7、8,一根桥丝16两头分别焊接在金属脚线7、8上。在插塞2的下端面,通过涂覆、印刷等方法在插塞2下端面形成两条导电条9、10,该两根导电条9、10分别与两根金属脚线7、8连接,所述的两条导电条9、10与金属外壳1之间设置成空气隙11、12。在插塞2下端面的两条导电条9、10与金属外壳1之间设置绝缘垫片14,绝缘垫片14起防止脚线与壳体之间短路的作用。当静电加在金属脚线7、8和金属外壳1之间时,由于金属脚线7、8和金属外壳1之间击穿电压较高,将会在空气隙11、12首先产生击穿,将静电泄放,从而对金属脚线7、8的上端面到金属外壳1之间起到保护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电火工品防静电用插塞,包括金属外壳[1]及设置在该金属外壳[1]内的插塞[2],其特征在于在由非金属材料制成的插塞[2]的上端面与金属外壳[1]之间设置装填药剂的凹坑[3],在插塞[2]上端面的凹坑[3]内设置两根穿过插塞[2]的金属脚线[7,8],该两根金属脚线[7,8]在凹坑[3]内的两端由两根金属引线[4,5]分别与设置在插塞[2]的上端面上的半导体桥芯片[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火工品防静电用插塞,其特征在于在插塞[2]的上端设置凹坑[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火工品防静电用插塞,其特征在于在插塞[2]的上端面上设置与金属外壳[1]接触的绝缘套[13],该绝缘套[13]与插塞[2]的上端面、金属外壳[1]构成凹坑[3]。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火工品防静电用插塞,其特征在于在插塞[2]的下端面设置两根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导电条[9,10],该两根导电条[9,10]分别与两根金属脚线[7,8]连接,所述的两根导电条[9,10]与金属外壳[1]之间设置成空气隙[11,12]。
5.一种电火工品防静电用插塞,包括金属外壳[1]及设置在该金属外壳[1]内的插塞[2],其特征在于在由非金属材料制成的插塞[2]的上端面与金属外壳[1]之间为装填药剂的腔体[15],在插塞[2]的上端面上设置两根穿过插塞[2]的两根金属脚线[7,8],该两根金属脚线[7,8]在插塞[2]的上端面的两端由桥丝[16]连接;所述的两根金属脚线[7,8]分别与设置在插塞[2]的下端面的由导电材料制成的两根导电条[9,10]连接,该两根导电条[9,10]与金属外壳[1]之间设置成空气隙[11,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火工品防静电用插塞,其特征在于在插塞[2]下端面的两根导电条[9,10]与金属外壳[1]之间设置绝缘垫片[1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火工品防静电用插塞。它包括金属外壳及设置在该金属外壳内的插塞,在由非金属材料制成的插塞的上端面与金属外壳之间设置装填药剂的凹坑,在插塞上端面的凹坑内设置两根穿过插塞的金属脚线,该两根金属脚线在凹坑内的两端由两根金属引线分别与设置在插塞的上端面上的半导体桥芯片连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通过凹坑设计,在插塞设计上就实现了提高绝缘强度,结构简单、可靠性好;在插塞上设计的导电条能够在脚壳之间形成可靠的空气泄放通道。
文档编号H05F3/04GK2812502SQ200520074029
公开日2006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29日
发明者周彬, 郑桂富, 田桂蓉, 秦志春, 徐振相 申请人:南京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